玄秘世界的空间形象——论《霍克斯默》的阴影书写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彼得·阿克罗伊德作为当代伦敦心理地理学复兴运动的主要文化研究者和推动者,其小说代表作《霍克斯默》中的阴影空间形象书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地理、叙事认知价值和意义,是管窥阿克罗伊德小说精心营造的玄秘世界外部空间形态的入口和典型的空间叙事形态。阴影作为空间性的存在,其形象直接体现了空间的复合隐喻性,在小说形式结构层面构成了小说平行时空叙事、人物重现、一体二身的外部空间形象投射,同时在主题隐喻层面代表着小说中启蒙和后现代两个时代人性两股基本认知势力冲突的外部投射,是理性崇拜和魔性崇拜二元对立冲突激荡的外部空间想象的文学再现和表征方式。由此,阿克罗伊德秉承了英国心理地理学文学中的“复影”书写传统,创造性地运用后现代时空跨界的叙述模式,还原、质询并拷问了理性与魔性冲突的人性根本问题。
其他文献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冯寿农教授有效地综合了东方的“文学通史”与西方的“重写文学史”的不同旨趣①,撰写了中国第一部《法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9)。该书历经七载编写(2004—2011),而后再经八年打磨(2012—2019),梳理、阐释、评介了法国自16世纪至20世纪由大量典籍著述所构筑的文学批评史,填补了国内学术界缺乏法国文学批评史论述的学术空白,成为“一部开创性的文学批评史论著”(吴岳添ii)。
当代法国诗人博纳富瓦早年学习哲学后投身诗歌创作和文艺批评,“在场”逐步成为其思想探寻与阐述的核心,并形成以“在场”为内核的诗学体系。他承继克尔凯郭尔、舍斯托夫等思想家关于生命与存在问题的哲学衣钵,却强烈批判瓦莱里操控人的智力凌驾于真实存在之上的行为;他对语言和存在关系的思考与海德格尔具有某些相通之处,在有限性与死亡之思中显露出反对概念和意象的立场及其叩问并反诘哲学的雄心。“在场”是博纳富瓦诗学的显著特征,“诗高于哲学”则是其诗学的深刻内涵,对后者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发掘“在场”诗学的整体性和丰富性。
"哈斯卡拉"运动是犹太社会从传统迈向现代的转折点。索尔·贝娄在其中篇小说《抓住时日》中对犹太人的现代化"旅行"进行了客观书写与反思。本文运用现代性理论,结合犹太教的宗教、文化语境,对小说标题的内蕴进行多重阐释。通过分析在现代性"宏大叙事"下断裂的"时间之矢",以及犹太人因此遭遇的"失根"之痛,揭示贝娄在犹太教现代转型问题上的立场:犹太人内心的终极需要不仅立足于现代性,还深植于历史经验与传统中,"旅行"着的犹太人要"抓住时日"重铸"时间之矢"。
"摄影文学"已成为全球化的文化现象,"现代之象"—摄影在文学场域的介入促使我们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文学、文学性以及文字表达的界限。但国内研究过多关注数字时代下本体的"象",而忽略了以想象或者隐喻形式存在的、仅仅依靠文字媒介建构的"象",忽略了摄影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文学的历史性过程。诞生于19世纪法国的摄影术不断改变着人们观察、理解世界的方式,主导着视阈的变迁,并在感知、记忆、审美等层面上成为现当代文学文本潜意识的参照。
2015年7月,笔者就哈琴夫妇的新作、理论研究、跨学科研究与加拿大文学等问题,对哈琴进行了邮件专访。哈琴强调文化对理论研究及理论自身发展的影响,提出"理论"即"方法","方法"则是研究者的信仰、价值旨归及其对文化的猜想。诸多理论在当今的文化语境下再议后现代主义的局限,是谓重访后现代,而她本人则更倾向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哈琴还认为,理论无所谓兴衰沉浮,因为学界对理论的关切早已渗透到一代学者的思维方式中,或融入到文学教学之中,故而在后理论时代,理论依旧无处不在。
美国非裔作家科尔森·怀特黑德的《第一区》是一部后启示录恐怖小说。怀特黑德通过僵尸文类和“9·11”尘土书写呈现了一种大历史叙事:一方面,对“9·11”尘土的书写揭示人类纪时期人类恐怖主义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在地质上留下的痕迹,从而表现人类在地质时间中的位置;另一方面,“9·11”城市碎片与人类身体碎片构成的“9·11”尘土杂糅体表明“超物体”形成。它不受人类控制,使人类与尘土一起走向“没有人类的世界”,同时形成一种新的世界。怀特黑德在作品中显示出人类只是实在世界中一个时间段的大历史观,以此消除人类自我虚妄和
交通工具是主体流动性的象征,也是审视人类文化变迁的视点。在“边境三部曲”中,马匹作为农耕社会的主要交通工具,象征残余自然文化,而汽车与飞机作为工业社会的重要交通方式,是技术现代性的产物,分别意指主导和新兴技术文化。通过呈现交通工具的变迁,“边境三部曲”反映了美国现代性历史中传统西部文化的式微,也探索了技术化语境中新西部文化的出路。
在美国,只有两位作家被比作“契诃夫”,一位是契弗,一位是卡佛。契弗是卡佛尊敬和崇拜的文学前辈,他深刻影响了卡佛、比蒂等一批短篇小说大师的创作。契弗的短篇小说被公认为继海明威之后,美国短篇小说的典范。他和纳博科夫都是《纽约客》短篇创作黄金时代的开启者和见证者。
詹姆斯·韦尔奇的《愚弄鸦族》通过英语和黑脚语在叙事者话语和人物交流层面的分布逆转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权力格局。美国白人医生使用黑脚语作为叙事语言的“掺混”现象说明存在超越民族偏见、桥接文化差异的可能性。但是,这种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二元对立或“掺混”模式造成鸦人和梅花马人的部落语言在话语层面遭到“吞噬”的可怕现象,揭示了被殖民者内部复杂的权力关系。然而,语言不通的部落间使用手语交流符合故事发生时期的历史情形,突出了被殖民者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作为享誉英国剧坛半个世纪之久的顶尖剧作家,卡瑞尔·丘吉尔在近年的戏剧创作中,通过对死亡、瘟疫、饥荒、抑郁等主题的艺术展示,试图揭穿人类中心主义的乌托邦幻象,并以去乌托邦的方式寻求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理想世界。本文以去乌托邦为分析视角,从丘吉尔近年悲剧性剧作中媒介的渗透性、精神的荒原化、死亡的宿命性等三个层面探讨她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度思考。她近年来的戏剧创作既代表着她晚年的艺术与哲学思辨,也反映了她身为公共知识分子对人类共同命运的预言、警示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