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是外因和内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就业能力不足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现状,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高校应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应提高主动意识,尽早做好职业规划,不断提高就业能力。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大学生就业难日益凸显,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而至今仍在持续的国际金融危机更使得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变得雪上加霜。客观地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却招不到满意的员工。因此,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已成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
(一)国外
国际劳工组织(ILO)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并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的能力。英国原教育与就业部(DFEE)则认为是一个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ASTD)将就业能力概括为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影响能力等五个类别。
(二)国内
国内有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而多数学者则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实现顺利就业并保持工作机会所应具备的各种素质的集合。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就业能力是指为了获得工作,求职者所应具备的不与具体岗位相关的心理行为特质。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四维模型
(一)研究方法
1.行为事件访谈(BEI)
选取那些顺利就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部分招聘企业及在高校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家或老师分别进行结构化访谈活动。
2.调查问卷
选取兰州市内部分地方高校作为调研对象,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选取学校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展开调研,同时与现有招聘企业的要求对比分析,以期得到有用的结论。
为提高调研准确度,我们对兰州市内的地方本科院校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抽样。主要有:兰州交通大学、甘肃政法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城市学院、兰州理工大学等,被调研学生1256人,专业涉及经管、理工、政法、外语等大类。调研过程中发放问卷1254份,回收有效问卷1223份,有效率为97.53%,最终所有的数据都通过SPSS 16.0分析处理。
(二)模型构建
通过行为事件访谈(BEI)及调查问卷数据处理,建立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
该模型主要包含四个维度:意识与特质、一般通用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及自我展现能力。“意识与特质”以规划意识和成就动机为主要内容,是个人职业生涯开启的源动力。“一般通用能力”指可迁移技能,是通过人的生活阅历逐渐积淀得到的,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具有通用性的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是个人在求职过程中应具备的用以适应职业要求的能力。“自我展现能力”指个人在求职过程中将最有可能使自己被雇佣的特质展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临场发挥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自我展现能力以自信心和表现欲为基础,在应聘者与用人单位接触的各个环节得到体现,在求职过程中,自我展现能力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能否被招聘单位录用。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一)基本工作能力欠缺
基本工作能力是社会人、职场人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是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的首选标准,主要包括个人的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从事实际工作必备的思想及心理素质,如诚信、自信、乐观等品质。当前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工作上拈轻怕重,缺乏责任心,对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基本工作能力明显不足。
(二)专业技能不过硬
专业技能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用人单位挑选人才时比较看重的因素。大学生在大学应能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将其用于指导实践。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能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新理论,紧跟时代脚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但当前高校大学生存在着对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一知半解,自学能力欠缺等情况,个别大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专业常识都很欠缺,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困难和挫折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非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是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的重要标准。部分大学生不注重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并重,不注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与理解,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达不到要求,综合素质不高。
(四)求职技能不熟练
求职技能是决定大学生能否实现与生产资料结合、达到人职匹配的重要因素。但是,不少大学生自我定位不准、自荐材料无特色、职业心理准备不足,在应聘时没有了解和掌握相应的应聘技巧与策略,出现盲目从众、见异思迁、高不成低不就等现象,致使求职结局不理想。
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一)高校方面
1.结合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培养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
高校应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动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及各专业的招生规模,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的规模和专业设置,应该有独特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特点,要突出特色。同时,还要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对相关或相近专业进行交叉整合,减少理论课和必修课的课堂学时,增加实践课、选修课的学时,强化课外指导。通过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创新课程体系,挖掘和共享课程资源,在各门课程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因素,从而充分满足学生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2.加强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强化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
高校应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平台,建立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可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全程化递进式的指导服务,流程如下:(1)职业规划启蒙期(大一年级)。绕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生涯理论模块和整体认知模块对大一新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鼓励新同学积极参与各种讲座、学术竞赛、大学生辩论赛等,从认识自我、了解职业环境入手,开展职业生涯启蒙教育。
(2)职业规划定向期(大二至大三年级上学期)。通过开展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全面拓展职业素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生涯人物访谈、顶岗实习等,以便进行个人职业定位,并结合个人的兴趣和能力及时调整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3)职业规划冲刺期(大三下学期至大四年级)。这一阶段的工作重心在于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政策、应聘技巧、应聘心态调适及创业教育等培训,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3.重视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创业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将培养大学生做人的本领与做事的能力相结合。” 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
(1)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就应开始着手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创业精神,引导他们考虑将创业作为实现将来自己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的一种途径。高校可通过向学生宣讲身边大学生创业成功的鲜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同时,还可以把学校的科研和产业同大学生创业结合起来,成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设立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平台。
(2)开展创业教育及培训,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学校应开设大学生创业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基本创业技能,引导学生自主创业。此外,还可通过开展创业类的学生活动,如“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创业论坛等,培养学生的社会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判断分析与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
(二)大学生自身方面
1.加强就业能力的自我培养
大学生首先应对自身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可通过老师、家人、同学、朋友深刻剖析个性特征,对所学专业、自身的发展潜力、未来职业发展等做出适当的评估及规划,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地去关注就业信息,尤其是本专业近几年的就业情况。在自我探索和工作世界探索的基础上,合理制定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在就业目标确定后,就可分析自身与未来就业目标所要求的职业素质之间的差距和不足,充分利用大学资源及时间,磨炼意志、提高能力,为将来成功就业做准备。
2.有效提高自我情商
地方高校大学生要重视和提高自我情感认知和控制情绪的能力,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学会与他人包容共处。可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大学生社团、就业实习等途径,在活动中发挥专长,提高自信心及交际能力,感受挫折,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学会与他人协作。
3.强化专业技能,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认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要不断拓宽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对每一位大学生来说,科学、艺术、哲学、历史等都是应该涉猎的知识。即大学生要建立一个以自身专业为中心的知识体系,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有广博的综合知识与社会知识,并保持开阔的视野。
4.提高学生非专业素养,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身心素质
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大学生非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身心健康、充满活力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前提,而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保障。大学生应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人格品质修养。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塑造良好健康的形象;端正择业心态,培养主动经营人生的信心、培养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敬业的心理素质。
五、结语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统筹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大学生勤奋上进,不断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提高就业能力的关键;高校面向市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渠道;双管齐下,形成合力,以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不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玉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与培养探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2]易果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与培养探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3]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5).
[4]冯绚,孙岑等.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结构及内涵[J].管理学刊,2010,(4).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大学生就业难日益凸显,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而至今仍在持续的国际金融危机更使得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变得雪上加霜。客观地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却招不到满意的员工。因此,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已成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
(一)国外
国际劳工组织(ILO)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并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的能力。英国原教育与就业部(DFEE)则认为是一个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ASTD)将就业能力概括为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影响能力等五个类别。
(二)国内
国内有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而多数学者则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实现顺利就业并保持工作机会所应具备的各种素质的集合。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就业能力是指为了获得工作,求职者所应具备的不与具体岗位相关的心理行为特质。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四维模型
(一)研究方法
1.行为事件访谈(BEI)
选取那些顺利就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部分招聘企业及在高校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家或老师分别进行结构化访谈活动。
2.调查问卷
选取兰州市内部分地方高校作为调研对象,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选取学校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展开调研,同时与现有招聘企业的要求对比分析,以期得到有用的结论。
为提高调研准确度,我们对兰州市内的地方本科院校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抽样。主要有:兰州交通大学、甘肃政法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城市学院、兰州理工大学等,被调研学生1256人,专业涉及经管、理工、政法、外语等大类。调研过程中发放问卷1254份,回收有效问卷1223份,有效率为97.53%,最终所有的数据都通过SPSS 16.0分析处理。
(二)模型构建
通过行为事件访谈(BEI)及调查问卷数据处理,建立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
该模型主要包含四个维度:意识与特质、一般通用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及自我展现能力。“意识与特质”以规划意识和成就动机为主要内容,是个人职业生涯开启的源动力。“一般通用能力”指可迁移技能,是通过人的生活阅历逐渐积淀得到的,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具有通用性的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是个人在求职过程中应具备的用以适应职业要求的能力。“自我展现能力”指个人在求职过程中将最有可能使自己被雇佣的特质展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临场发挥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自我展现能力以自信心和表现欲为基础,在应聘者与用人单位接触的各个环节得到体现,在求职过程中,自我展现能力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能否被招聘单位录用。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一)基本工作能力欠缺
基本工作能力是社会人、职场人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是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的首选标准,主要包括个人的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从事实际工作必备的思想及心理素质,如诚信、自信、乐观等品质。当前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工作上拈轻怕重,缺乏责任心,对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基本工作能力明显不足。
(二)专业技能不过硬
专业技能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用人单位挑选人才时比较看重的因素。大学生在大学应能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将其用于指导实践。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能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新理论,紧跟时代脚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但当前高校大学生存在着对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一知半解,自学能力欠缺等情况,个别大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专业常识都很欠缺,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困难和挫折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非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是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的重要标准。部分大学生不注重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并重,不注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与理解,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达不到要求,综合素质不高。
(四)求职技能不熟练
求职技能是决定大学生能否实现与生产资料结合、达到人职匹配的重要因素。但是,不少大学生自我定位不准、自荐材料无特色、职业心理准备不足,在应聘时没有了解和掌握相应的应聘技巧与策略,出现盲目从众、见异思迁、高不成低不就等现象,致使求职结局不理想。
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一)高校方面
1.结合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培养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
高校应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动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及各专业的招生规模,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的规模和专业设置,应该有独特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特点,要突出特色。同时,还要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对相关或相近专业进行交叉整合,减少理论课和必修课的课堂学时,增加实践课、选修课的学时,强化课外指导。通过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创新课程体系,挖掘和共享课程资源,在各门课程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因素,从而充分满足学生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2.加强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强化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
高校应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平台,建立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可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全程化递进式的指导服务,流程如下:(1)职业规划启蒙期(大一年级)。绕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生涯理论模块和整体认知模块对大一新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鼓励新同学积极参与各种讲座、学术竞赛、大学生辩论赛等,从认识自我、了解职业环境入手,开展职业生涯启蒙教育。
(2)职业规划定向期(大二至大三年级上学期)。通过开展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全面拓展职业素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生涯人物访谈、顶岗实习等,以便进行个人职业定位,并结合个人的兴趣和能力及时调整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3)职业规划冲刺期(大三下学期至大四年级)。这一阶段的工作重心在于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政策、应聘技巧、应聘心态调适及创业教育等培训,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3.重视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创业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将培养大学生做人的本领与做事的能力相结合。” 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
(1)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就应开始着手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创业精神,引导他们考虑将创业作为实现将来自己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的一种途径。高校可通过向学生宣讲身边大学生创业成功的鲜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同时,还可以把学校的科研和产业同大学生创业结合起来,成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设立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平台。
(2)开展创业教育及培训,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学校应开设大学生创业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基本创业技能,引导学生自主创业。此外,还可通过开展创业类的学生活动,如“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创业论坛等,培养学生的社会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判断分析与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
(二)大学生自身方面
1.加强就业能力的自我培养
大学生首先应对自身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可通过老师、家人、同学、朋友深刻剖析个性特征,对所学专业、自身的发展潜力、未来职业发展等做出适当的评估及规划,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地去关注就业信息,尤其是本专业近几年的就业情况。在自我探索和工作世界探索的基础上,合理制定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在就业目标确定后,就可分析自身与未来就业目标所要求的职业素质之间的差距和不足,充分利用大学资源及时间,磨炼意志、提高能力,为将来成功就业做准备。
2.有效提高自我情商
地方高校大学生要重视和提高自我情感认知和控制情绪的能力,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学会与他人包容共处。可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大学生社团、就业实习等途径,在活动中发挥专长,提高自信心及交际能力,感受挫折,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学会与他人协作。
3.强化专业技能,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认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要不断拓宽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对每一位大学生来说,科学、艺术、哲学、历史等都是应该涉猎的知识。即大学生要建立一个以自身专业为中心的知识体系,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有广博的综合知识与社会知识,并保持开阔的视野。
4.提高学生非专业素养,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身心素质
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大学生非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身心健康、充满活力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前提,而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保障。大学生应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人格品质修养。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塑造良好健康的形象;端正择业心态,培养主动经营人生的信心、培养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敬业的心理素质。
五、结语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统筹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大学生勤奋上进,不断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提高就业能力的关键;高校面向市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渠道;双管齐下,形成合力,以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不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玉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与培养探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2]易果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与培养探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3]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5).
[4]冯绚,孙岑等.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结构及内涵[J].管理学刊,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