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以“小组合作学习”开展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aife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初中物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需要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做到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与自己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观点结合在一起,个人对问题的思考是为了促进小组整体对问题的思考。而且,开展小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理解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与其他人合作的习惯和能力。本文探讨了初中物理以“小组合作学习”开展课堂教学的实践。
  【关键词】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35-01
  初中物理在物理学习中作为起步和基础学科对今后物理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遵循教育要求,采用多种方式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培养物理人才奠定基础。
  一、进行异质分组,避免随机分组
  异质分组不同于随机分组,它是根据特殊的需要对“异质”进行分组,这样能有效地缩小组与组之间的差距,利于游戏和竞赛的开展和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异质分组是指教师根据自己学科的要求和开展形式,考虑班级学生各方面的技能,进行合理的分组。尽可能地使得各个小组都各具特色,有效促进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效地结合各个个体长处,改善组内存在的不足。教师不能为了省事,对学生进行随机分组,这是很不科学的,也不利于今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异质分组,能让每个小组都具有多样性,让组内成员有机会认识不同性格和特点的对象,试着和多种性格的人交流和分享彼此的观点、看法。组内成员的多样性,有助于大家看待问题,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出发,更加全面地处理问题,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明确小组成员责任,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展开
  由于复习课上对于全章复习内容较多,既要抓基础又要有提高,只有明确学生的任务,才能温故知新。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任务前置,为分工做好准备。主要是让学生在課下找到知识网络的一个或几个中心点,然后向周围的知识辐射展开,并整理、总结出每个知识点涉及的类型题。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开始可能只找到几个零碎的知识点和几道典型题,但是看到学习效率高的学生能把整章内容的主干、枝叶进行归纳总结,除了找典型题,还能与同类或相似题进行比较,他们就会见贤思齐,下次准备的更充分,更认真,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强化组长培训,协调组员合作学习。每组要形成学习模式,谁负责哪一部分知识点的总结和典型题分析,再进行一起讨论补充,最后展示小组成果,讨论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的学生表现欲强,总想展示自己,这样就会使其他同学失去热情。还有的同学有依赖性,只想回答最基础的问题,把复杂的题留给其他组员。这两种情况组长都可以帮助老师进行协调,分配任务,一种是自选题型,选自己擅长讲的题,一种是挑战自我,在组员的帮助下讲易错题型,重在分析做题方法,这样既没有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有成就感。
  三、有效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组内成员大部分遇到困难问题时,就会促成小组成员之间的共同的讨论。由于异质分组的特点,组内会迸发出各种理解,这些理解都只是代表个人的一些想法。最终,对于不同的理解角度,经过讨论、思考和教师的点拨,组内成员之间就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其次,在组内成员之间出现较大分歧时,这就需要更加认真的讨论。举例说,在学习控制变量研究问题的思想的时候,利用滑动摩擦的例子,教师展示光滑的水平木板上木块的均匀滑动和在有毛巾的水平木板上带有砝码的木块的匀速运动,让学生思考影响滑动摩擦的因素。此时,学生就会对此展开激烈的讨论,最后,经过教师的总结和分析,学生就会对控制变量的思想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诸如此类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四、优化导学案的编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教师要结合教学重难点编写学案。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其要义,研读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根据前后知识点的联系,指导学生预习新课内容。教师还要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编写探究学案和训练学案。学案中所有问题的设置必须紧扣课本内容,使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使学生自主学习。
  其次,教师要严格按照学案的编写流程,不断优化导学案。课前备课阶段,分配备课任务后,主备教师备好初稿,在规定的教研时间内,年级组共同探讨初稿,进一步修改定稿,领导审核签字后打印。课前,任课教师就各班具体情况进行适当修改。课中备课阶段,教师还要根据学情对课前预设的问题进行适当的调整,删减学生通过预习学会的内容,增加学生新生成的问题。课后备课阶段,教师要对学案在各班的使用情况进行反思、总结,找出优点和不足,进一步修改,为下一轮教师导学案的编写提供宝贵的经验。
  五、引导课前预习,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课前预习哪些内容,预习到什么程度是很关键的。预习的内容一般以基本概念、公式、例题等内容为主,并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学生的预习情况如何检查落实呢?由小组长交叉检查预习案的填写情况,没有完成的小组扣分,完成好的小组加分奖励。通过初步检查预习案的填写情况,提高预习效果。上课伊始,各组小组长组织本组订正预习结果,并解决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抽查预习结果,抽查对象为学困生,回答对的不加分,错了的扣分。这样既关注了学困生,又督促了小组的帮扶学习效果,从质的方面强化了预习结果。
  六、优化问题设计,让学生愿意想,想得到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教师提出的问题,半天都沒有一个学生回答。提问的问题让学生答不出来,这样的问题就失去了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设计成一个让学生通过适当思考就可以回答的,这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把一个深奥难理解的问题通过一系列小问题,层层深入地来提出问题,达到最终的解决。
  七、建立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物理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对我们教师来说,理解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态和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本领才是最终目的。我们不能把知识强加给每一个学生,我们要做的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他们能接受的知识,让他们自主的学习,让课堂教学的环节科学而有效。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小组建设,优化导学案的编写,引导课堂预习,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晓军.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J].学周刊.2017(08).
  [2]刘盛忠.初中物理教学“新课引入”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2).
  [3]黄贵善.错误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探微[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01).
  [4]张海霞.浅谈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新校园(阅读).2016(0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110-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为小学生打开了一个开放的时空,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和社会,体现了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这一课程能唤醒小学生沉睡的大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他们的全方面得以锻炼,这正是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最终目的,那么要怎样实施,才能使综合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一项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系统工程.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流砥柱,充分挖掘高校辅导员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的作用意义重大.
现行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重在解决学生的经济贫困、提供物质救助,在精神救助、教育救助等层面还是很欠缺的。社会工作可为构建全方位的救助体系提供全新的视角。本文探讨了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统一。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班级管理策略,教师首先要真正深刻的理解其内涵,通过创设班级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精心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通过树立自身的高尚师德引领学生形成正能量价值观,从而实现社会主义
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关注服务质量是旅游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根基。"魅力质量理论"在1985年由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提出,在2012年由国际质量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说中国亿万农民的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强村富民的梦想,应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走以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农业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