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爱旧物,不如制造“未来的收藏品”

来源 :女友·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集·触动人心的力量
  “某一天可能我的产品会出现在古着店铺中,20年后也被像我一样的人喜欢,并且希望一直使用下去。这就是我热衷的东西。”——中村世纪
  主打复古元素的潮流品牌其实不少,但很少有人像日本潮牌 Visvim 的创始人中村世纪一样,把收藏复古物件当作人生最大爱好,又不断从中汲取设计的灵感,创造出无法取代、跨越古今的独特风格。
  写进基因的“收集癖”
  在成为潮牌 Visvim的主理人很久很久以前,中村就是一个迷恋收集旧物的人了。他感慨自己的血液里流淌着“收集癖”的基因:家里从奶奶开始,就爱好收藏,爸爸和妈妈是非常活跃的收藏家,叔叔婶婶几十年来都喜欢收集表现主义艺术作品……在这样的家庭长大,难怪他从14岁开始就开始迷恋和收藏复古的衣服。“我从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收集古董了,对那些只存在于跳蚤市场和小古董店的物品,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


  在 Visvim 的大多门店内,人们会看到复古的沙发、台灯;Visvim的新品展示会也不如说是古物集会更合适——除了展示新系列衬衫、鞋履及饰品,更多的是中村世纪的私人收藏品,包括历史感十足的米奇老鼠布玩偶、老旧的飞行护目镜、古物香水……他的收藏品有很多来自美国西部或印第安部落的饰品,这些也是中村世纪在设计时候的灵感来源。
  《纽约时报》的记者曾经造访过中村世纪位于日本的家,发现那里才是中村世纪的收藏基地。在那幢已有 250 年历史的房子里,除了有传统的日式室内设计,也融合了浓厚的美式风格。他家就像一个巨大的杂货店,布满了各式各样他与妻子一同收集的心爱旧物。这些旧物不只是挂起来看的收藏,也完全融入他的生活中,墙上的旧吉他每天早上都会拿出来弹,日常用的碗碟也是有百年历史的日本瓷器。这些东西对于其他人来说也许是垃圾,但对于他来说如同珍宝。
  中村世纪说自己常在旅行中收集喜欢的东西,巴黎、慕尼黑、美国西岸……在日本,他也会经常出现在京都老城区的跳蚤市场。他旅行的时候至少会带 五个行李箱,有时海关人员会要求他开箱检查。而当他打开箱子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里面全是来自 18 世纪的旧衣服。“这对我来说是无上的宝藏,虽然对别人来说可能就是一堆废物而已。”
  创造一个品牌,来延续对旧物的感情
  中村世纪在 2000 年创办 Visvim 这个品牌,也许可以说,Visvim 是他对旧物感情的延续。旧物给他的感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对品牌的理念。“我的灵感大多来自老的纺织品、漂亮精致的老旧物品。我一直尽力把产品做成我喜欢的复古物件那样,它们很 powerful。”
  中村世纪把对古物的热爱表现在自己的品牌中,但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个设计师,而只是一位“制造商品的男子”。他并不希望制造一些仅外观有复古味儿的单品,而想制造一些真正能保留很久、充满质感的产品。
  回想那个人们普遍认为东西可以反复利用的年代,他认为当时人们的脑海中是没有“抛弃”这个概念的。大家常常将自己不能再继续使用的东西传给下一代。“我就穿过我姐姐的牛仔裤 —— 这在我出生的1970 年代是很平常的事。现在却不同,一切似乎都是一次性的。甚至当你拿着一部简简单单的相机来到商店时,也会被告知不能修了。这也是我喜欢古董车的原因,因为它们都是可以被修复的古董。我不否认现代技术与高科技产品,我只是很享受这种老的生活传统。所以,我想结合这二者(旧与新)的优势制作产品。”
  于是,当他开始做品牌之后,就一直在探究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令自己的产品也像那些旧物一样触动人心。对他来说,这个“找回感觉”的过程非常有趣。“身处这些有意义的事物之中,真的让我感觉特别好。这些东西对我的特殊价值,远超贩卖它们所带来的经济价值。正如同我在手工地毯与印第安部落鞋上所倾注的热爱一样。我欣赏这些事物,然后再从它们身上得到灵感,而且希望用这些灵感制作出来的产品,能够像触动我一样触动其他人。”
  中村世纪一直强调,希望制作出能够使用非常久的产品,为此,他亲自到世界各地搜集任何能够改良产品的材料,反复尝试,一心一意创作出极为耐用的商品——比如全植物的蓝染T恤、树皮制成的耐久长袍等,让使用者可以随着旧化的过程,感受的质感与美丽。他说:“我的目标就是要创造在未来可以被当作古物收藏的对象。”他称之为“future vintage”。


  今年,中村世纪举办过一场名为“Old Visvim Never Dies”的展览,意在展示Visvim产品着用多年后呈现出的独特魅力,展品中为数不少是中村世纪个人着用的私物。他曾经说过,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在复古店铺出现。如今visvim踏入第16个年头,这个目标正在逐渐实现。
其他文献
童话木屋温馨小台灯  By Sara Collet Watson  设计师的父亲是一位电工,所以她从小就希望将绚丽灯光与童话般的手工木雕结合起来。这个梦想在她长大后得到了实现,图中漂亮的木制台灯都由她亲手打造而成,木料表面或疏或密地穿凿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孔,在灯光的映衬下带来一种通透的感觉。看着它们,不知为何有一种童话的感觉。  桌子上的可爱小鹿工作钳  By iThinking  设计师希望让原
期刊
“肉桂像维纳斯,是最性感美丽的女人,甜蜜中带着点儿苦涩”“肉桂能使人两情相悦”,这是希腊电影《香料共和国》里与香料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向他的外孙传授自己的香料哲学时所说的话。  欧洲人爱肉桂。它甘甜又略带刺激的香气,总是被视为爱情与思念的象征。在15~16世纪,肉桂是探险家远渡重洋寻找的香料之一。可以说,是胡椒和肉桂激发了西方人探索世界的旅程。  北欧人都宠爱的肉桂卷  肉桂总有种神奇的魔力,只要
期刊
秋天太萧瑟。一场秋雨过后,潮湿的空气里有沁骨的凉,大片大片斑驳的法桐落叶黏在路面上,踩上去像凝了水的破毡子,让人从心里觉得不舒服。到处都灰蒙蒙,人总是睡不醒似的面目模糊,又因为冷而缩着肩膀,愈发没了精神。  但我还是喜欢秋天,身处北方,虽然近年来雨水颇丰,但总有秋高气爽的好日子,天空中有云迤逦而来,衬的那片蓝分外高远。这样的日子驱车进山,能看到金灿灿的柿子挂在高高的枝头,背景是或红或黄的漫山秋叶,
期刊
相信大家都看过那张微博上流传的GIF动图:著名真人秀节目《荒野求生》的男主角贝尔·格里尔斯满脸都是泥污,抓着一只活蹦乱跳的蝎子,面目狰狞地咬了下去,接着图底冒出一行字——“贝爷,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本期的植物君们,有的能吃,有的身含剧毒,还有的预示着危险沼泽的存在。虽说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陷入茫茫荒野而不得不从自然界中求生存,不过,多了解些自救小百科总是没坏处的。  滨刺芹  能饱腹也能美容
期刊
喜欢植物的人,大都很可爱。他们不是植物学家,多数人至今都不太明了光合作用的原理,或是叶绿素在树叶由绿转黄时发挥的作用,却不影响自己钟情于最简单的绿,相信再小的林子里也会有可爱的精灵。喜欢大概就是这么个简单的事情,不问缘由,只图欢欣。  毛黄连花  河沟边的降压草  毛黄连花分布在欧洲、高加索、中亚、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生长于海拔500米至700米的地区,见于沟边芦苇地中,为报春花科珍珠
期刊
冬天,一件羽绒服带来的暖意让人无法抗拒。很多人抗拒羽绒服,觉得它既臃肿又难搭配。然而,今年Oversize风格的流行似乎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当然,我们也不是真的非要臃肿着穿,而是将羽绒服穿得“丰满”而不是“胖”。短款羽绒服加leggings能将注意力从上半身转移到下半身来,看起来更瘦。长款羽绒服选择运动鞋或靴子搭配就很有腔调。
期刊
1.以不解之缘 与您不见不散  Buddha主题 中8楼上海首店 盛大开幕  2002年,缘起创始人对彩云之南的顾念,中8楼诞生于北京三里屯。14年过去,弹指之间,至纯至美的云南之味,至真至善的亲和之道,让一众知味之客,都已成知己之交。2016年9月,中8楼外埠首店落地上海。满怀谦恭和热忱,把对云南的爱,对美食的执著,以及对美感的理解,浓缩释成美味的菜肴,这是属于中8楼的风尚。中8楼也将以此,在上
期刊
用右手的视角看世界,比眼睛看出去的更加有趣。眼睛只注意新鲜事物,右手见证的却是生活的常态。  日记是储存记忆的好方法, 但在阿里波托·弗里格之前,可能没人想到,即使是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也可能有不一样的生命历程。  2004 年起,这位24 岁的意大利艺术家便开始用左手握一台笔状照相机,为右手拍照。照片中的右手,正在一本正经地工作——拿着不同的生活用具,摆着不一样的造型,从早上握着牙刷到睡前按下台
期刊
肿瘤组织的高通透性和滞留(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EPR)效应使大分子类物质和纳米颗粒在肿瘤组织中具有选择性,因此纳米药物(nanomedicines,NMs)可作为一种改善常规小分子抗癌药物治疗指数的有利工具。然而,将NMs用于临床转化还存在肿瘤区域积累欠佳和渗透不良等问题。此外,肿瘤的乏氧微环境也会降低纳米药物治疗效果甚至产生治疗耐受。因此,本文
藤田裕也正弯着腰,在案板上聚精会神地忙活着。他用一把大号厨师刀将甜豆荚切丝,动作缓慢而细致;接着还要把胡萝卜、生姜、藕切成薄片,整齐划一地码在一起。他身后的桌子上放着一个收音机,还有食物加工器和其他厨具。此时收音机正轻轻放着碧昂斯的歌,直到厨房里的一声铃响打破了这份安静。他冲向微波炉,取出一碟烤香鱼——这是日本特产的一种淡水鱼,也是藤田准备的最后一道食材。乍一看来,以上场景与任何一家餐厅的厨房并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