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将学生在解题中所犯的错误归结于学生粗心或者是学生不会,但其实学生做错题的原因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粗心仅仅是一小部分原因。由于知识的欠缺,学生的心理素质差异等原因,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错误归因。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解题错误归因,改进自己的教学措施,从不同的方面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做题正确率,提高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策略、错误归因、解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有些学生会不停的犯同一类错误,对于这类学生,他们缺乏的是老师正确的引导,所以教师要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防止他们重复犯错,影响自己的学习效率。在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注重换位思考,能够用学生的眼光看待错误所在。在学生们解题中存在的错误中,最常见的错误可以分成三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知识掌握不牢固所引起的基本型错误,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解题技巧掌握不足而引起的错误。最后一类错误是由于学生的心理素质或者是粗心而引起的突发性错误。
一、学生解题错误的三方面归因
(1)课本知识掌握不牢固而引起的解题错误
在习题中,有很大一部分题目考察的是课本知识,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对知识理解不够透彻的问题时,在做题时他们就会感觉的题目的难度很大,从而引起错误。有的学生对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容易混淆,这就容易使他们出现概念性错误,容易使学生偏离知识中心。这一类错误是学生犯的最多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从而从根本上避免解题错误的发生。
例如,在学习角时,像平角是一条直线这样的判断题,很多学生就会认为这道题是正确的,这就是学生由于对概念掌握不清而引起的错误。平角是射线绕着端点旋转180°而形成的角,而直线没有端点,这两者可以说是毫无关系。所以,学生要增强对知识概念的理解。避免出错。
(2)对解题技巧掌握不到位引起的解题错误
在解题过程中,基本的知识只是解题的一个基本辅助,想要又快又准的解答一道题目,对题目中关键词的分析以及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合适恰当的解题技巧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能够让学生提高自己做题的准确度。首先,很多小学生对于题目中的关键词把握不准,这就导致他们理解不了题意、不能够很好的定位题目考察的知识点,从而导致错误的产生。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学生思维转换的能力不足,他们不能将题目中内在的数量关系,图形关系等推敲出来,就导致了解题时条件的不足,从而引起错误。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体积时常常有这样类型的题目:将一个正方体放入一个装满水的宽为40厘米,长为60厘米的大容器中,水面上升了5厘米,问正方体的边长是多少?在这道题里,如果学生不能找出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正方体体积这一暗含条件,那么就会容易造成解题错误。同时,如果对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掌握不牢,也会造成错误。
(3)心理因素导致的解题错误
由于心理方面的原因导致的解题错误也是小学生解题错误里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一些学生再看到一些比较长的题目时,他们会产生紧张甚至恐惧的心理,他们会不自觉的暗示自己不会做这道题,所以结果就是他们不会做或者做错。在遇到很简单的题目时,往往会有一部分学生容易激动,从而造成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错误,还有一部分学生容易将问题复杂化,他们不相信题目这么简单,这也会造成错误。还有的同学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他们在大脑中会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在遇到相似类型的题目时,他们会粗略的看题目,以自己的想法为主从而引起错误的产生。
例如,很多学生看到和99有关的计算时,就容易想到凑十法,将99和100联系起来,但是在有的题目中并不需要,将99看做100反而加大了難度或者引起错误。比如在53×99+99=?这道题中,有的学生不注意看题或者是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会得出5300这样的错误答案。
二、提高学生解题正确率的措施
教师根据学生解题错误的成因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正确率。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应该充分的换位思考,找出应对措施。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整理自己的错题,让学生自己找出自己出错的原因,这样就能够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能够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教师通过定期的查阅学生的错题集,也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从而更好的进行备课。
针对于不同的错误,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对于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牢固而引起的错误,教师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他们对知识概念的本质理解。为学生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做题的正确率。针对学生解题技巧掌握不足而引起的错误,教师应该在习题课中为学生总结答题技巧,通过引导,能够使学生挖掘出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这样就能够避免一部分错误。针对于学生心理引起的错误时,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勇敢做题,在平时教学中多肯定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教师也要避免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这样会让学生在思维上、在学习上养成不好的习惯。
三、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通过学生做错的题目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纠正处理。通过对错题的整理探究,能够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解题思路及方法等有一个宏观的把控,同时,通过错题教师也能够估测自己的教学成果。通过对错题成因的探究归纳及教学策略的调整,能够让教师在处理错题方面积累更多的经验,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做题准确度。
参考文献
[1]门古丽米拉·阿不都克依木,浅谈小学数学解题错误 归因及对策[J].小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8):42 -43.
[2]常秀英.小学数学解题错误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1):36.19.
[3]李伟锦.“小学数学并不简单”由学生解题错误 所引发的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3(7):88一90.
[4]门黄惠暄.顺“错”思“措”:小学数学解题错误矫正策 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6(11):68-69.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策略、错误归因、解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有些学生会不停的犯同一类错误,对于这类学生,他们缺乏的是老师正确的引导,所以教师要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防止他们重复犯错,影响自己的学习效率。在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注重换位思考,能够用学生的眼光看待错误所在。在学生们解题中存在的错误中,最常见的错误可以分成三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知识掌握不牢固所引起的基本型错误,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解题技巧掌握不足而引起的错误。最后一类错误是由于学生的心理素质或者是粗心而引起的突发性错误。
一、学生解题错误的三方面归因
(1)课本知识掌握不牢固而引起的解题错误
在习题中,有很大一部分题目考察的是课本知识,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对知识理解不够透彻的问题时,在做题时他们就会感觉的题目的难度很大,从而引起错误。有的学生对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容易混淆,这就容易使他们出现概念性错误,容易使学生偏离知识中心。这一类错误是学生犯的最多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从而从根本上避免解题错误的发生。
例如,在学习角时,像平角是一条直线这样的判断题,很多学生就会认为这道题是正确的,这就是学生由于对概念掌握不清而引起的错误。平角是射线绕着端点旋转180°而形成的角,而直线没有端点,这两者可以说是毫无关系。所以,学生要增强对知识概念的理解。避免出错。
(2)对解题技巧掌握不到位引起的解题错误
在解题过程中,基本的知识只是解题的一个基本辅助,想要又快又准的解答一道题目,对题目中关键词的分析以及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合适恰当的解题技巧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能够让学生提高自己做题的准确度。首先,很多小学生对于题目中的关键词把握不准,这就导致他们理解不了题意、不能够很好的定位题目考察的知识点,从而导致错误的产生。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学生思维转换的能力不足,他们不能将题目中内在的数量关系,图形关系等推敲出来,就导致了解题时条件的不足,从而引起错误。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体积时常常有这样类型的题目:将一个正方体放入一个装满水的宽为40厘米,长为60厘米的大容器中,水面上升了5厘米,问正方体的边长是多少?在这道题里,如果学生不能找出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正方体体积这一暗含条件,那么就会容易造成解题错误。同时,如果对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掌握不牢,也会造成错误。
(3)心理因素导致的解题错误
由于心理方面的原因导致的解题错误也是小学生解题错误里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一些学生再看到一些比较长的题目时,他们会产生紧张甚至恐惧的心理,他们会不自觉的暗示自己不会做这道题,所以结果就是他们不会做或者做错。在遇到很简单的题目时,往往会有一部分学生容易激动,从而造成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错误,还有一部分学生容易将问题复杂化,他们不相信题目这么简单,这也会造成错误。还有的同学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他们在大脑中会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在遇到相似类型的题目时,他们会粗略的看题目,以自己的想法为主从而引起错误的产生。
例如,很多学生看到和99有关的计算时,就容易想到凑十法,将99和100联系起来,但是在有的题目中并不需要,将99看做100反而加大了難度或者引起错误。比如在53×99+99=?这道题中,有的学生不注意看题或者是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会得出5300这样的错误答案。
二、提高学生解题正确率的措施
教师根据学生解题错误的成因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正确率。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应该充分的换位思考,找出应对措施。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整理自己的错题,让学生自己找出自己出错的原因,这样就能够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能够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教师通过定期的查阅学生的错题集,也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从而更好的进行备课。
针对于不同的错误,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对于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牢固而引起的错误,教师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他们对知识概念的本质理解。为学生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做题的正确率。针对学生解题技巧掌握不足而引起的错误,教师应该在习题课中为学生总结答题技巧,通过引导,能够使学生挖掘出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这样就能够避免一部分错误。针对于学生心理引起的错误时,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勇敢做题,在平时教学中多肯定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教师也要避免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这样会让学生在思维上、在学习上养成不好的习惯。
三、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通过学生做错的题目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纠正处理。通过对错题的整理探究,能够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解题思路及方法等有一个宏观的把控,同时,通过错题教师也能够估测自己的教学成果。通过对错题成因的探究归纳及教学策略的调整,能够让教师在处理错题方面积累更多的经验,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做题准确度。
参考文献
[1]门古丽米拉·阿不都克依木,浅谈小学数学解题错误 归因及对策[J].小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8):42 -43.
[2]常秀英.小学数学解题错误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1):36.19.
[3]李伟锦.“小学数学并不简单”由学生解题错误 所引发的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3(7):88一90.
[4]门黄惠暄.顺“错”思“措”:小学数学解题错误矫正策 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6(1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