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首要任务,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但目前初中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这也使体育这门课程备受关注,为了能减轻学生文化课的压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学与核心素养有着天然的契合。
初中体育教学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为他们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叛逆的青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1 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
教师很少布置课后作业或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复习,这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真正参与体育活动,使体育活动的价值最大化。例如:“跨栏跑”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跨栏、栏间跑的技术动作,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灵敏度、力量、耐力、协调性、灵活性等体能素质,发展跨越障碍的能力,培养节奏感。并且学生成功跨越障碍后能树立自信心,帮助其养成战胜自我、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讲课前老师在班级教学平台发布了一段突破跨栏难点的微课视频,主要是起跨腿收紧抬平、腿勾脚尖、晚收快拉、退屈膝攻栏、双臂配合,眼睛向前看等动作要领,视频长度仅数分钟,学生可反复观看,遇到不懂的地方也可暂停,慢放。在第二天的课上,由于对技术要点的提前理解,教学效果显著。
2 运用游戏教学提升学生的情趣和个性
将游戏教学运用于体育课教学中,改善学生不愿参加体育活动的状况,使学生获得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感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并能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初中生对体育游戏有较高的兴趣,教师通过结合教学内容,组织体育游戏,就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学生不仅在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而且情感和性格都得到提高。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对抗性游戏,将学生合理分组,以5分为胜者淘汰对手,然后循环往复,让学生练习,这样一种游戏对抗性形式学生更愿意参与,使学生得到充分的练习。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应注重规则的制定与评价,保证游戏的公平性与体制性,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老师的积极评价能使学生的竞争精神得到提升,从而在游戏化的帮助下,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体育情感和性格得到提升。
3 科学组织体育竞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有较强的好胜心,但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不强,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身心特点,科学地组织体育竞赛,使学生能够扬长避短,同时又能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除田径等体育项目外,体育课还将涉及篮球、足球等多个项目,举办竞赛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实现核心素质的提升。例如:在足球教学中,完成各种运球、传球、射门等动作技巧的讲解后,老师建议大家分组进行两人对垒的足球比赛。一是根据学生的足球基础、能力等进行合理分组,保证两组相互对抗的队员整体水平相近;二是,明确了比赛规则,在讲解完正式足球比赛规则后,老师鼓励学生提出建议,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场地条件进行改进,提高其可行性。教师应在比赛前进行动员,向学生渗透体育精神,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最终,同学们在比赛中逐渐磨合,相互配合,在遵守体育道德的前提下奋力拼搏。
4 从创造实践形式入手培养学生乐学善学
体育教学内容多种多样,既有单纯的跑、跳、投等技术动作,又有各种球类,兼具技术含量和游戏功能,因此体育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初中生喜欢上体育课,往往是因为体育本身蕴涵着无穷的乐趣。但体育的魅力也在于其游戏性和竞技性,教师可以将体育的游戏性有效地融入到那些枯燥的赛跑、跳跃项目中,增加娱乐性,激发学习兴趣。例如:800米长跑,作为中考的必修科目,它没有辅助设备,不但枯燥无味,而且需要很强的耐力,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老師采取了渐进式的练习和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如在同一层次之间进行提前跑、不同层次的让距跑、自我提高式超越跑等,以达到快速提高自身耐力和速度的良好效果。
5 结束语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创新的练习方式,潜移默化地把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对体育的热爱,从而培养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我们教师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创新,使体育教学更加健康、有效。
(作者单位:博罗县石坝中学)
初中体育教学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为他们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叛逆的青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1 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
教师很少布置课后作业或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复习,这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真正参与体育活动,使体育活动的价值最大化。例如:“跨栏跑”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跨栏、栏间跑的技术动作,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灵敏度、力量、耐力、协调性、灵活性等体能素质,发展跨越障碍的能力,培养节奏感。并且学生成功跨越障碍后能树立自信心,帮助其养成战胜自我、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讲课前老师在班级教学平台发布了一段突破跨栏难点的微课视频,主要是起跨腿收紧抬平、腿勾脚尖、晚收快拉、退屈膝攻栏、双臂配合,眼睛向前看等动作要领,视频长度仅数分钟,学生可反复观看,遇到不懂的地方也可暂停,慢放。在第二天的课上,由于对技术要点的提前理解,教学效果显著。
2 运用游戏教学提升学生的情趣和个性
将游戏教学运用于体育课教学中,改善学生不愿参加体育活动的状况,使学生获得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感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并能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初中生对体育游戏有较高的兴趣,教师通过结合教学内容,组织体育游戏,就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学生不仅在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而且情感和性格都得到提高。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对抗性游戏,将学生合理分组,以5分为胜者淘汰对手,然后循环往复,让学生练习,这样一种游戏对抗性形式学生更愿意参与,使学生得到充分的练习。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应注重规则的制定与评价,保证游戏的公平性与体制性,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老师的积极评价能使学生的竞争精神得到提升,从而在游戏化的帮助下,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体育情感和性格得到提升。
3 科学组织体育竞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有较强的好胜心,但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不强,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身心特点,科学地组织体育竞赛,使学生能够扬长避短,同时又能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除田径等体育项目外,体育课还将涉及篮球、足球等多个项目,举办竞赛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实现核心素质的提升。例如:在足球教学中,完成各种运球、传球、射门等动作技巧的讲解后,老师建议大家分组进行两人对垒的足球比赛。一是根据学生的足球基础、能力等进行合理分组,保证两组相互对抗的队员整体水平相近;二是,明确了比赛规则,在讲解完正式足球比赛规则后,老师鼓励学生提出建议,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场地条件进行改进,提高其可行性。教师应在比赛前进行动员,向学生渗透体育精神,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最终,同学们在比赛中逐渐磨合,相互配合,在遵守体育道德的前提下奋力拼搏。
4 从创造实践形式入手培养学生乐学善学
体育教学内容多种多样,既有单纯的跑、跳、投等技术动作,又有各种球类,兼具技术含量和游戏功能,因此体育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初中生喜欢上体育课,往往是因为体育本身蕴涵着无穷的乐趣。但体育的魅力也在于其游戏性和竞技性,教师可以将体育的游戏性有效地融入到那些枯燥的赛跑、跳跃项目中,增加娱乐性,激发学习兴趣。例如:800米长跑,作为中考的必修科目,它没有辅助设备,不但枯燥无味,而且需要很强的耐力,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老師采取了渐进式的练习和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如在同一层次之间进行提前跑、不同层次的让距跑、自我提高式超越跑等,以达到快速提高自身耐力和速度的良好效果。
5 结束语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创新的练习方式,潜移默化地把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对体育的热爱,从而培养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我们教师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创新,使体育教学更加健康、有效。
(作者单位:博罗县石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