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之后,外资银行陆续进入我国,形成了激烈的银行竞争局面,在竞争与自我发展中逐渐将国内本土银行在内部管控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显现出来,若不分析并加以完善改进,久而久之会降低国民对本土银行的信任值,不利于相关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文章将围绕本土银行日常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及解决对策,以便为本土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本土银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一、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在经济热潮的带领下我国与外部综合往来的频率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经济互通、外资银行的入驻,这无疑增大了本土金融市场的竞争压力,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角度分析本土银行的竞争优劣势发现,只有不断优化自身内部控制制度及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屹立不倒。
二、管理控制的现状分析
1.明晰法人治理结构
(1)原有股份制的改革,将“三会”管理体制制定了出来,即股东大会、董事会以及监事会。其中,监事会代表的是国家,是能够对高级管理层、董事会,财务活动、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等内容起到监管作用;此外,监事会还有监管各个成员的义务,其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国有资产的质量和资产的保值增值过程受到保障。
(2)管理模式的改变,以现代化扁平式的管理来替换原有的金字塔式管理。自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普及以来,人们逐渐改变了原有的管理形式,优化了原有的管理层次,并对现有的权限职能重新划分,进行了全面改革及内设部门重整,从而使内部管理的层次被不断减少精化。
2.监控管理业务流程,实现非现场监管目标
为了更好地实现银行经营活动整体控制,就必须采取有限授权的措施要求下属职能机构进行分级式管理,有利于对下属机构在业务环节中的经营行为约束。自间接调控、计划指导、自求平衡以及比例管理等现代化管理模式正式实施以后,相继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的内部风险管控的制度,这不但使银行自身的约束能力得到了增强,而且还尽可能地将自求资金平衡的目标实现,从而使经营管理的风险有所降低。
3.会计稽核内部管理力度的增强
近些年来在行业竞争压力持续增大的影响下,各个商业银行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改办法,其中沿用最多的一种办法是经由总行统一的管理和领导,派遣各个区域相互检查的办法;随后将内外部审计稽查的监管制度确立了出来,并设置专业的稽查人员,以此来全面的稽查各级银行的经营现状,同时在会计手段的运用下对风险管控力度进行强化。可见,现有的银行经济责任稽核、效益稽核以及风险稽核模式正逐步替换原有的业务大复核这一银行稽核形式。
三、风险管理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
1.风险形成于落后的内控观念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涉及本土银行的内部管理,便是在他们的眼中认为只要是将业务规章以及工作制度制定了出来,就代表着将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起来了。然而实质上,内部控制主要是由3个部分的内容所构成,分别是:制度结构、制度制定、制度执行。三者作为有机的一个组合,缺一不可。此外,银行管理层还没有充分的将内部控制的必要性认识到,没有向发达国家借鉴先进管理手段和经验的意识,甚至有的人连新巴塞尔协议是什么都不知道。显然没有将科学化的评价预警系统、风险业务监控以及内部评级制度建立起来,必然会有相关的风险在内部管控中存在。
2.风险管理存在于不合理的组织结构中
本土银行依然没有在执行系统、决策系统以及监督反馈系统等三者制衡原则进行组织结构的设置,因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不但容易有下属管理机构不到位的情况出现,而且还可能会有相互割裂的情况在银行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中出现。以上情况的存在不但会难以实现有效制衡的权利目标,且普遍存在职权滥授、滥用的问题,而且整体性配合协调能力的缺失,难以实现相互制约和监督的目的,最终会使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实行受到严重限制。
3.风险存在于不完善的防范机制以及内审制度中
相较于国外先进的银行审计制度来讲,本土银行的内审制度是落后的、保守的,其主要体现在银行内部的审计部门没有独立决心的权利,是各个银行行长管理的下属部门;本土银行的审计工作主要遵循的是事后监督为主要,仅仅是围绕着业务突击检查以及专项审计这两部分进行,自然难以达到风险管理控制的要求;当有违法犯罪行为被发现后,首先想到的是避重就轻,这样不实事求是的做法,自然无法说服众人,也难以实现行之有效的管理效果。
四、解决策略分析
1.风险管理意识的提高
从本土银行发展的时间历程上讲,其是一个具有风险多样化、动态性、不断变化以及复杂性等特征的过程,而这就要求其必须将一个有效地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观念确立出来。如:在2008年的时候,在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之前,就有机构发现了其中潜藏的一些问题,但是受到眼前经济利益的诱惑,他们并没有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而这就体现出了风险管理以及防范意识不足的特征。因而笔者认为国家相关部门应当不断强化教育宣传工作,培养出本土银行风险识别以及防范的意识,并在相关风险规避原则的遵循下,不断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2.内控管理考核制度的强化,有助于提升高效工作
首先需要做的是风险数据的收集,对本银行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量化,并对其作出定性判断,定期对各项指标完成的情况进行考核,并针对实际考核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随后需要正确看待业务管理的意识,将传统的重业务经营轻管理的观念摒弃,替换成现代化的重管理模式,并不断对内控合规的相关工作过程考核力度加强完善,采取年度、月度考核的措施;然后需要前移风险控制要点,以便充分将事前以及事中的控制实际成效发挥出来,以便将支行对网点、分行对支行的这一两级创建的考核机制确立出来;最后将实效性的考核奖励机制建立出来,不再是条线奖励为主,而是向内控综合性的管理方向转变,银行内部应当有组织的展开各种形式的专项评比活动,以便能够将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及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不断提高内部合规的整体性工作质量。
3.内控合规管理制度的建立,基础管理能力的提升
对于基层经营的每一个客户经理、网点以及员工来讲,其在拓展业务的时候都需要加强对内控的重视,不仅讲价值,还要讲合规,以便将一个浓烈的人人争创价值的合规经营氛围创设出来,从而使科学化的合规内控的管理制度能够真正建立起来,最终实现整体性管理水平提升。
五、总结
综上所述,前文中已经有提到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我国本土银行在外资银行的介入下,自身的竞争压力持续增大,基于此,为了确保自身在整个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就需要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措施,在发达国家优秀管理经验的借鉴下,与自身发展状况及特色相结合,尽可能地使自身的内部控制水平提高,逐渐强化对风险发现以及应对的能力,有助于本土银行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媛,张同健.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的相关性研究[J]. 财会通讯,2011,02:36-37.
[2]魏红刚.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的理论分析[J]. 中国证券期货,2011,09:141-142.
[3]夏海玲. 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浅谈[J]. 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12:110.
[4]李娟.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合规风险管理的关系研究[J]. 金融纵横,2014,04:54-60.
[5]瞿娟娟. 借鉴德意志银行经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J]. 现代经济信息,2013,24:205-206.
[6]祝群,付聪. 内部控制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以平安银行为例[J]. 龙岩学院学报,2015,01:88-96.
【关键词】本土银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一、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在经济热潮的带领下我国与外部综合往来的频率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经济互通、外资银行的入驻,这无疑增大了本土金融市场的竞争压力,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角度分析本土银行的竞争优劣势发现,只有不断优化自身内部控制制度及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屹立不倒。
二、管理控制的现状分析
1.明晰法人治理结构
(1)原有股份制的改革,将“三会”管理体制制定了出来,即股东大会、董事会以及监事会。其中,监事会代表的是国家,是能够对高级管理层、董事会,财务活动、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等内容起到监管作用;此外,监事会还有监管各个成员的义务,其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国有资产的质量和资产的保值增值过程受到保障。
(2)管理模式的改变,以现代化扁平式的管理来替换原有的金字塔式管理。自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普及以来,人们逐渐改变了原有的管理形式,优化了原有的管理层次,并对现有的权限职能重新划分,进行了全面改革及内设部门重整,从而使内部管理的层次被不断减少精化。
2.监控管理业务流程,实现非现场监管目标
为了更好地实现银行经营活动整体控制,就必须采取有限授权的措施要求下属职能机构进行分级式管理,有利于对下属机构在业务环节中的经营行为约束。自间接调控、计划指导、自求平衡以及比例管理等现代化管理模式正式实施以后,相继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的内部风险管控的制度,这不但使银行自身的约束能力得到了增强,而且还尽可能地将自求资金平衡的目标实现,从而使经营管理的风险有所降低。
3.会计稽核内部管理力度的增强
近些年来在行业竞争压力持续增大的影响下,各个商业银行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改办法,其中沿用最多的一种办法是经由总行统一的管理和领导,派遣各个区域相互检查的办法;随后将内外部审计稽查的监管制度确立了出来,并设置专业的稽查人员,以此来全面的稽查各级银行的经营现状,同时在会计手段的运用下对风险管控力度进行强化。可见,现有的银行经济责任稽核、效益稽核以及风险稽核模式正逐步替换原有的业务大复核这一银行稽核形式。
三、风险管理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
1.风险形成于落后的内控观念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涉及本土银行的内部管理,便是在他们的眼中认为只要是将业务规章以及工作制度制定了出来,就代表着将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起来了。然而实质上,内部控制主要是由3个部分的内容所构成,分别是:制度结构、制度制定、制度执行。三者作为有机的一个组合,缺一不可。此外,银行管理层还没有充分的将内部控制的必要性认识到,没有向发达国家借鉴先进管理手段和经验的意识,甚至有的人连新巴塞尔协议是什么都不知道。显然没有将科学化的评价预警系统、风险业务监控以及内部评级制度建立起来,必然会有相关的风险在内部管控中存在。
2.风险管理存在于不合理的组织结构中
本土银行依然没有在执行系统、决策系统以及监督反馈系统等三者制衡原则进行组织结构的设置,因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不但容易有下属管理机构不到位的情况出现,而且还可能会有相互割裂的情况在银行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中出现。以上情况的存在不但会难以实现有效制衡的权利目标,且普遍存在职权滥授、滥用的问题,而且整体性配合协调能力的缺失,难以实现相互制约和监督的目的,最终会使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实行受到严重限制。
3.风险存在于不完善的防范机制以及内审制度中
相较于国外先进的银行审计制度来讲,本土银行的内审制度是落后的、保守的,其主要体现在银行内部的审计部门没有独立决心的权利,是各个银行行长管理的下属部门;本土银行的审计工作主要遵循的是事后监督为主要,仅仅是围绕着业务突击检查以及专项审计这两部分进行,自然难以达到风险管理控制的要求;当有违法犯罪行为被发现后,首先想到的是避重就轻,这样不实事求是的做法,自然无法说服众人,也难以实现行之有效的管理效果。
四、解决策略分析
1.风险管理意识的提高
从本土银行发展的时间历程上讲,其是一个具有风险多样化、动态性、不断变化以及复杂性等特征的过程,而这就要求其必须将一个有效地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观念确立出来。如:在2008年的时候,在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之前,就有机构发现了其中潜藏的一些问题,但是受到眼前经济利益的诱惑,他们并没有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而这就体现出了风险管理以及防范意识不足的特征。因而笔者认为国家相关部门应当不断强化教育宣传工作,培养出本土银行风险识别以及防范的意识,并在相关风险规避原则的遵循下,不断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2.内控管理考核制度的强化,有助于提升高效工作
首先需要做的是风险数据的收集,对本银行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量化,并对其作出定性判断,定期对各项指标完成的情况进行考核,并针对实际考核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随后需要正确看待业务管理的意识,将传统的重业务经营轻管理的观念摒弃,替换成现代化的重管理模式,并不断对内控合规的相关工作过程考核力度加强完善,采取年度、月度考核的措施;然后需要前移风险控制要点,以便充分将事前以及事中的控制实际成效发挥出来,以便将支行对网点、分行对支行的这一两级创建的考核机制确立出来;最后将实效性的考核奖励机制建立出来,不再是条线奖励为主,而是向内控综合性的管理方向转变,银行内部应当有组织的展开各种形式的专项评比活动,以便能够将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及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不断提高内部合规的整体性工作质量。
3.内控合规管理制度的建立,基础管理能力的提升
对于基层经营的每一个客户经理、网点以及员工来讲,其在拓展业务的时候都需要加强对内控的重视,不仅讲价值,还要讲合规,以便将一个浓烈的人人争创价值的合规经营氛围创设出来,从而使科学化的合规内控的管理制度能够真正建立起来,最终实现整体性管理水平提升。
五、总结
综上所述,前文中已经有提到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我国本土银行在外资银行的介入下,自身的竞争压力持续增大,基于此,为了确保自身在整个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就需要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措施,在发达国家优秀管理经验的借鉴下,与自身发展状况及特色相结合,尽可能地使自身的内部控制水平提高,逐渐强化对风险发现以及应对的能力,有助于本土银行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媛,张同健.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的相关性研究[J]. 财会通讯,2011,02:36-37.
[2]魏红刚.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的理论分析[J]. 中国证券期货,2011,09:141-142.
[3]夏海玲. 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浅谈[J]. 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12:110.
[4]李娟.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合规风险管理的关系研究[J]. 金融纵横,2014,04:54-60.
[5]瞿娟娟. 借鉴德意志银行经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J]. 现代经济信息,2013,24:205-206.
[6]祝群,付聪. 内部控制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以平安银行为例[J]. 龙岩学院学报,2015,01:8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