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

来源 :教育新视线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mi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教学应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的人,因而琢磨课堂是必须的。但这种琢磨,不应局限在教材、课堂和教师,还应注重对教育对象的了解和尊重,课堂应是活的。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中,教师是设计者,而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教师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如何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对一堂数学课而言,备教材是必须的,而备学生是前提。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应提倡新型的“备课观”和“上课观”。
  
  一、备课与上课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备课和上课的关系,就要处理好教师适应学生的学、学生适应教师的教的关系。因此,教师备课和上课应在“教路”和“学路”结合处寻求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以此作为突破口,真正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和谐。
  1、提高教师研读、处理教材的能力。
  教材应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但是教材的编写有其局限性。可惜,然而有不少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即使意识到它的不足也不敢提出,奉守以本为本的信条,对于一些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材内容、题材,不做任何调整、修改和补充。笔者认为,教师应认真钻研、主动驾驭教材,切实提高自身研读、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师可以把数学教材视为范例,作为师生对话的一个“话题”,大胆地对其进行再创造,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课程资源,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
  2、课堂教学应体现师生的和谐统一。
  新理念倡导建构与生成的课堂理念。建构、生成的课堂对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的教要对学生真正起到启发和引领的作用,不但要能马上辨别出学生有创意又正确的方法,还要能及时从学生的错误里分析学生的思路,并找到适当的指引策略,以真正体现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和谐统一。
  
  二、基础与发展的关系
  
  基础是指事物发展的起点或根本。给学生奠定优势的基础,不在于在起跑线上比别人早学、多学多少知识,而在于一旦起跑后学生的持续学习和超越能力。因此,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的求学兴趣、基本的思维能力和情感行为习惯的培养。
  教学实践证明,部分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会出现发展后劲不足的现象,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三、课堂教学应坚持“弃旧图新”
  
  1、构建全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之本不在教而在学,而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有赖于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既然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那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占有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就显得十分必要。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尤其强调学生的自主探求,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解决问题。教师不应要求答案的标准化和唯一性,而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用学生的“群言堂”代替教师的“一言堂”。
  2、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
  小学阶段要努力提升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和智慧,完善学生的人格,做到教书与育人统一、过程与结果并重,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变化发展。为此,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因材施教,鼓励教学相长;要用发展的视角去认识与评价学生,决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能力。所以教师必须理解学生的基础和爱好,分层次进行施教,对学生多一点了解、多一点尊重、多一点欣赏,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充实、提高、完善自己;要提供多种条件开阔学生的视野,尊重学生的多向选择,保护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信,宽忍学生的失败,为学生提供—个自由成长的空间。
  课堂教学要立足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寻找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教师必须做到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在教育态度上主张“诲人不倦”,真正使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
其他文献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新物质的发现与发明都离不开实验,因为实验是验证、探索、创造的可靠手段。化学学科的教与学也离不开实验,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在化学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实验,充分挖掘实验本身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那么如何落实好化学实验的教和学呢?我想,无非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当然关键在于如何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可以说是最使人茫然无序的。改革这么多年,“作文难”的问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无外乎两个字:“素材”。  “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在的学生,写作明显感觉材料积累没有即时性,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应该储备大量的生活信息,在作文中出现关注社会现实的文字更能够反映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我们的学生现在还动辄就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雷锋、徐虎、李素丽。高中作文考察的不
期刊
一、校长管理中的创新    我国中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将普遍、全面、深入地加入国际竞争,在办学模式、投资体制、管理机制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的课题;加之人民对优质教育的要求日益增长,素质教育的实验亟待取得实质性突破。这些都决定了中学校长应在管理中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自身配置:提高管理水平。  有专家指出:“一所学校能否办好的关键是校长的观念、校长的素质。”校长观念的变化、更新和领先,通常是学校推
期刊
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主渠道,是培养中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课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新标准中,提到了该课程显示的人文性的特点: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因此,笔者认为,中学阶段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人文素质内容应体现“以道德教育为起点,以人格
期刊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
期刊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物理中每个概念的建立、每个规律的发现,都有坚实的实验基础,因此学习物理不能死记硬背公式,而应该做到“格物致知”,即知道相关物理知识的来源,掌握相应的实验方法。然而在使用新教材开设研究型课程中有两个难点:一是基础型课程使用的是传统教材,而拓展型课程是新教材,如何使二者有机结合、成为一体存在困难;二是初中学生毕竟能力低,加之初涉物理,理论知识有限,挑选适合于他们的实验颇为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曾经一度被忽视的美育日益受到重视,在全国教育会议中,美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多次得到强调。笔者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发现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初中语文教学与社会美的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审美观形成的时期,因此,对他们进行社会美的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课堂教学改革是一大难点。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把数学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概括为“四个紧贴”、“三个重视”、“两个互动”、“一个目标”。“四个紧贴”是:紧贴时代,紧贴社会,紧贴生活,紧贴学生。“三个重视”是:重视基础性,重视人文性,重视探究性。“两个互动”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一个目标”是:知识、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   数学课之所以要“四个紧贴”,是由于它
期刊
创作画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情操和良好品德,而且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指导儿童创作画是小学美术课的重头戏,我称之为美术教学的“灵魂工程”。  指导儿童创作画,—要范围“广”,二要题材“新”,三要构思“巧”,四要命题“趣”。具备了这个“四要素”,并有童心童趣的儿童画才是儿童画的上乘之作。  儿童创作画指导首先要着力打破儿童凭主观意象及概念化、简单化的思维模式,鼓励
期刊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其德育功能能否发挥及发挥程度的大小,直接关系着这门学科的存在价值和发展。因此,在新课改形势下,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如何组织教法值得我们探讨和反思。下面本人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教学实践,谈谈怎样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初中思想政治教学。    一、营造良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老师都要善于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平等、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