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界把古希腊雕塑,德国古典音乐和中国山水画称为人类艺术的三大高峰。中国山水画是中华民族哲学,道德,伦理乃至宗教的集合体。它有着不同于其他艺术的魅力,每一个能读得懂传统山水画的人,基本上都将其作为全部生命的信仰来诠释他的神圣。中国山水画有的信仰观表现在:艺术性(画品)上尚“道”,社会性(人品)上尊“儒”,内涵精神上“逃于禅”。
尚“道”的信仰观,正是传统山水画的艺术魅力所在。“道”是山水画艺术的价值高低的主要决定因素。关于”道“的内涵,,至今都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位,老子也只能以“道可道,非常道”的玄之又玄的方式来诠释。但是,纵观千百年来的学术界,对道的解释道不外乎三点。一、道是宇宙的原动力,万事万物的母体。二、宇宙万物共同遵守的规律,任何有规律与无规律的状态,都遵守道的规律。三处世为人、治国安帮的最高的道德境界,回归自然无为、寡欲不争的境界。然而,山水画所崇尚的“道”是从以上三种中抽离,过滤,赋予了艺术家的理想精神,具有审美观念的哲学范畴,它更多的暗含着人文主义理念。所以山水画之“道”在内涵上通于哲学之道。传统山水画是信仰“道”的,并将此作为艺术和人生的至上追求。
刘宋时期的宗炳其《山水画序》全篇以“道”入手,全面阐述了中国山水画“道”的内涵精神。山水“以形媚道”,圣人“含道映物”,通过山水可以达到“仁者乐,贤者通,畅神”。自宗炳《山水画序》之后的山水画在大的内涵精神上都以《山水画序》为雏形。无论是唐人的“尚法”宋人的“尚意”还是元人的“尚态”都是山水之道与时代审美意识,审美心性,时代精神融合之下的一种艺术理念追求。
“道”的信仰观又决定着山水画艺术的表现形式。“道”是山水画的表现内容,表现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在道的主宰之下,山水画表现出“气”“远”“留白”“清气”“静气”“逸气”“自然”等艺术风貌。
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乃为“气”,气生阴阳二,万物因气生,因气而盛。无论是中医还是神仙方术都把“气”作为生命本源。同样在山水画艺术中“气”是决定艺术品高下的以个最重要的因素。南齐谢赫曾把“气韵生动”当做品评绘画的最高准则,而且一直延续至今。气作为山水画生命力的,在艺术实践上归乎用笔,即骨法。“韵”归乎用墨。又即为“骨肉”的辩证。所谓“笔立形体,墨辨阴阳”,其中的“笔”决定“骨”;“骨”又是是气的决定因素。由此观之,笔乃是山水画艺术之气的决定因素。所以“道”之信仰下的用笔是山水乎艺术之气的关键。千笔万笔始于一笔,以一治万,一笔当含道存理;一笔须生气十足,有味可品。老子云:“道之为物,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这落实到山水画艺术当中就是“有限与无限”的辩证或是“有”与“无”的辩证。山水画中的“远”,“留白”等,当是有限食物的无限延伸。山水画的远处往往表现为“淡,虚”是有限向无限的过度。这孕育了更大的象,气之所到处,万物生焉。留白则更是山水画的独特绝妙之处;正所谓“无处恰是有,有处恰是无”虽为空白却元气淋漓,气象具生。
中国艺术的本性是“尚道”的。中国艺术的艺术底蕴,艺术性价值应该也是“道”。时下,常言“为艺术而艺术”,艺术应该远离政治的附庸。然而,每一位艺术家,都难逃离儒家思想的影响,有的甚至主宰一生。每一时代的艺术品当有其时代的社会性。这种社会性的评判因素实则是“儒”的观念。
中国绘画艺术在元之前,大的方向上,都政治的附庸品出现;艺术为政治服务。谢赫在《古画品录》中云:“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 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开篇便言:“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绘画艺术为政治,社会,伦理道德服务。所以儒家统治思想之下的,绘画品评是“善”“功利”。我们姑且不谈功利性与绘画艺术性的关系问题。单从儒家治世之道而言,他要求所有的艺术都要为政治服务。所以中国山水画的社会性,伦理观是“尊儒”的。
山水画的“儒家”观念,表现在山水画上,一方面是,宾主的安排(山石,树木,云水,房屋,人物等)的礼序性布局。作品内容所涉及的帝王良相,节妇烈女,奸臣…等等:都具有儒家的伦理教育意义。另一方面,元之前的绘画艺术家,多出自于官宦世家(阎立本,李思训,张宣,周昉,薛稷,边栾,李昭道,李公麟,苏黄米蔡,宋皇家画院等)深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之下的艺术家,其绘画上多以迎合政治而作。说到底,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彻头彻尾的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的山水画艺术家还是把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放在第一位的。把自己的品格修养放在首位,完美的人格修养之下的艺术品价值则不得不高矣!所以,坚持人品决定画品,则必是儒家的忠实信徒,因为“人品”是以儒家思想作为评判标准的。决定绘画的艺术性(画品)的主要因素应该是“道”,决定人的品格(画品)的因素是“儒”。所以人品与画品的辩证,关键是“儒”“道”谁在先?
中国山水画的“儒”家信仰观,多是从绘画的主体的社会性上考虑的。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多数朝代的画师,画匠其社会地位是低下的。但是,他们却有着高尚的人格品质,高洁的情操。正式由于这种“儒”的信仰,才框住了艺术家的民族心性。使他门从不偏离道德规范,无论是在技艺上还是人格上都堪称楷模。当人格与理想与现实偏离时,他们所选择的方式是“隐”“半隐”或是直接“出世”归佛。这就是艺术家内涵精神上的“逃于禅”。
禅宗是外传佛学思想与中国本土儒道学说(特别是道家)相结合的产物。有“披着天竺袈裟的中国道士”之称,它在唐代兴盛起来;从而也影响到了诗歌,绘画等。禅宗的积极出世思想,正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热土。传统山水画更是与“禅宗思想”有着不解之缘。唐王维其诗,画都有着浓浓的禅味。可谓诗中有禅,画中有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将山水画和禅宗思想紧密的结合起来,并影响着后世山水画的发展;特别是文人画,将其奉为始祖。
传统山水画的内涵精神的“逃于禅”,一方面表现在山水画艺术主体上。他们往往是一去红尘外,知音三五人;松花酿酒,春水煎茶;醉酒狂舞闲天地窄。了无红尘事,参透生死观。世间的一切繁琐,功名利禄都是一场空。这样的一群山水画的创作主体,艺术信仰完全是超脱的,远离尘世的;这正好与禅的精神相吻合。其实传统山水画的创作主体,几乎都参禅。最具代表性的王维,苏轼,元四家,明四家,清四僧等。禅特别是南宗禅其内涵正合山水画创作主体的心性。所以,山水画创作者特别是文人与禅的不解之缘属天造地设。文人遇“禅”如虎添翼,锦上添花,性情具显,在美学史上如开了一朵永不凋谢的莲花。“禅”遇文人,找到了它真正的归宿。另一方面,山水画的作品的“平沙落雁,远辅帆归,山市晴,岚,江村暮雪,洞庭秋夜,烟市晚钟,渔村落照等“禅味”的表达,依托与禅宗的“淡薄,空灵,静,寂”等哲学观照。禅味浓的山水画作品,表现出“简”“逸”美学内涵。“簡”的方式是“减”,减掉红尘繁琐,最终通向“空”“无”;与自然万物同沉浮,流转,循环。静心养气,以清透的心去参透万物哲理。“逸”实则是“简”无论是“超逸,高逸,清逸,俊逸”还是“狅逸”实际上都是过滤超脱现实的真情流露。“参禅”是一种时尚,山水画尚“禅”是山水画创作主体内涵精神“逃于禅”倾向的表现。
中国山水画代表着中国的艺术精神,它根植于中国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必会受三教的影响。“道”是艺术精神,“儒”是立国治世之本,“禅”是精神调剂。山水画无论偏重于哪一方,都会出现不朽的作品。所以,中国山水画的信仰观直指三教,它的外延就是我们的几千年的民族文化。
尚“道”的信仰观,正是传统山水画的艺术魅力所在。“道”是山水画艺术的价值高低的主要决定因素。关于”道“的内涵,,至今都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位,老子也只能以“道可道,非常道”的玄之又玄的方式来诠释。但是,纵观千百年来的学术界,对道的解释道不外乎三点。一、道是宇宙的原动力,万事万物的母体。二、宇宙万物共同遵守的规律,任何有规律与无规律的状态,都遵守道的规律。三处世为人、治国安帮的最高的道德境界,回归自然无为、寡欲不争的境界。然而,山水画所崇尚的“道”是从以上三种中抽离,过滤,赋予了艺术家的理想精神,具有审美观念的哲学范畴,它更多的暗含着人文主义理念。所以山水画之“道”在内涵上通于哲学之道。传统山水画是信仰“道”的,并将此作为艺术和人生的至上追求。
刘宋时期的宗炳其《山水画序》全篇以“道”入手,全面阐述了中国山水画“道”的内涵精神。山水“以形媚道”,圣人“含道映物”,通过山水可以达到“仁者乐,贤者通,畅神”。自宗炳《山水画序》之后的山水画在大的内涵精神上都以《山水画序》为雏形。无论是唐人的“尚法”宋人的“尚意”还是元人的“尚态”都是山水之道与时代审美意识,审美心性,时代精神融合之下的一种艺术理念追求。
“道”的信仰观又决定着山水画艺术的表现形式。“道”是山水画的表现内容,表现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在道的主宰之下,山水画表现出“气”“远”“留白”“清气”“静气”“逸气”“自然”等艺术风貌。
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乃为“气”,气生阴阳二,万物因气生,因气而盛。无论是中医还是神仙方术都把“气”作为生命本源。同样在山水画艺术中“气”是决定艺术品高下的以个最重要的因素。南齐谢赫曾把“气韵生动”当做品评绘画的最高准则,而且一直延续至今。气作为山水画生命力的,在艺术实践上归乎用笔,即骨法。“韵”归乎用墨。又即为“骨肉”的辩证。所谓“笔立形体,墨辨阴阳”,其中的“笔”决定“骨”;“骨”又是是气的决定因素。由此观之,笔乃是山水画艺术之气的决定因素。所以“道”之信仰下的用笔是山水乎艺术之气的关键。千笔万笔始于一笔,以一治万,一笔当含道存理;一笔须生气十足,有味可品。老子云:“道之为物,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这落实到山水画艺术当中就是“有限与无限”的辩证或是“有”与“无”的辩证。山水画中的“远”,“留白”等,当是有限食物的无限延伸。山水画的远处往往表现为“淡,虚”是有限向无限的过度。这孕育了更大的象,气之所到处,万物生焉。留白则更是山水画的独特绝妙之处;正所谓“无处恰是有,有处恰是无”虽为空白却元气淋漓,气象具生。
中国艺术的本性是“尚道”的。中国艺术的艺术底蕴,艺术性价值应该也是“道”。时下,常言“为艺术而艺术”,艺术应该远离政治的附庸。然而,每一位艺术家,都难逃离儒家思想的影响,有的甚至主宰一生。每一时代的艺术品当有其时代的社会性。这种社会性的评判因素实则是“儒”的观念。
中国绘画艺术在元之前,大的方向上,都政治的附庸品出现;艺术为政治服务。谢赫在《古画品录》中云:“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 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开篇便言:“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绘画艺术为政治,社会,伦理道德服务。所以儒家统治思想之下的,绘画品评是“善”“功利”。我们姑且不谈功利性与绘画艺术性的关系问题。单从儒家治世之道而言,他要求所有的艺术都要为政治服务。所以中国山水画的社会性,伦理观是“尊儒”的。
山水画的“儒家”观念,表现在山水画上,一方面是,宾主的安排(山石,树木,云水,房屋,人物等)的礼序性布局。作品内容所涉及的帝王良相,节妇烈女,奸臣…等等:都具有儒家的伦理教育意义。另一方面,元之前的绘画艺术家,多出自于官宦世家(阎立本,李思训,张宣,周昉,薛稷,边栾,李昭道,李公麟,苏黄米蔡,宋皇家画院等)深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之下的艺术家,其绘画上多以迎合政治而作。说到底,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彻头彻尾的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的山水画艺术家还是把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放在第一位的。把自己的品格修养放在首位,完美的人格修养之下的艺术品价值则不得不高矣!所以,坚持人品决定画品,则必是儒家的忠实信徒,因为“人品”是以儒家思想作为评判标准的。决定绘画的艺术性(画品)的主要因素应该是“道”,决定人的品格(画品)的因素是“儒”。所以人品与画品的辩证,关键是“儒”“道”谁在先?
中国山水画的“儒”家信仰观,多是从绘画的主体的社会性上考虑的。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多数朝代的画师,画匠其社会地位是低下的。但是,他们却有着高尚的人格品质,高洁的情操。正式由于这种“儒”的信仰,才框住了艺术家的民族心性。使他门从不偏离道德规范,无论是在技艺上还是人格上都堪称楷模。当人格与理想与现实偏离时,他们所选择的方式是“隐”“半隐”或是直接“出世”归佛。这就是艺术家内涵精神上的“逃于禅”。
禅宗是外传佛学思想与中国本土儒道学说(特别是道家)相结合的产物。有“披着天竺袈裟的中国道士”之称,它在唐代兴盛起来;从而也影响到了诗歌,绘画等。禅宗的积极出世思想,正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热土。传统山水画更是与“禅宗思想”有着不解之缘。唐王维其诗,画都有着浓浓的禅味。可谓诗中有禅,画中有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将山水画和禅宗思想紧密的结合起来,并影响着后世山水画的发展;特别是文人画,将其奉为始祖。
传统山水画的内涵精神的“逃于禅”,一方面表现在山水画艺术主体上。他们往往是一去红尘外,知音三五人;松花酿酒,春水煎茶;醉酒狂舞闲天地窄。了无红尘事,参透生死观。世间的一切繁琐,功名利禄都是一场空。这样的一群山水画的创作主体,艺术信仰完全是超脱的,远离尘世的;这正好与禅的精神相吻合。其实传统山水画的创作主体,几乎都参禅。最具代表性的王维,苏轼,元四家,明四家,清四僧等。禅特别是南宗禅其内涵正合山水画创作主体的心性。所以,山水画创作者特别是文人与禅的不解之缘属天造地设。文人遇“禅”如虎添翼,锦上添花,性情具显,在美学史上如开了一朵永不凋谢的莲花。“禅”遇文人,找到了它真正的归宿。另一方面,山水画的作品的“平沙落雁,远辅帆归,山市晴,岚,江村暮雪,洞庭秋夜,烟市晚钟,渔村落照等“禅味”的表达,依托与禅宗的“淡薄,空灵,静,寂”等哲学观照。禅味浓的山水画作品,表现出“简”“逸”美学内涵。“簡”的方式是“减”,减掉红尘繁琐,最终通向“空”“无”;与自然万物同沉浮,流转,循环。静心养气,以清透的心去参透万物哲理。“逸”实则是“简”无论是“超逸,高逸,清逸,俊逸”还是“狅逸”实际上都是过滤超脱现实的真情流露。“参禅”是一种时尚,山水画尚“禅”是山水画创作主体内涵精神“逃于禅”倾向的表现。
中国山水画代表着中国的艺术精神,它根植于中国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必会受三教的影响。“道”是艺术精神,“儒”是立国治世之本,“禅”是精神调剂。山水画无论偏重于哪一方,都会出现不朽的作品。所以,中国山水画的信仰观直指三教,它的外延就是我们的几千年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