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技能现状与提升对策的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每年近千万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政府和理论界都在努力解决的问题。见效最快的当属求职技能的指导和培训。然而实践中,高校毕业生的求职现状存在诸多问题。以吉林省某高校为例,对正面临毕业求职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系统的梳理、分析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的技巧和能力,以为我国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于求职技巧和能力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求职技能;求职方式;求职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5-0079-02
  一、大学生求职技能问题的提出与概念界定
  近年,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实践难题,也是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学者们从多角度提出理论模型和政策指导意见,效果始终不理想或需要过一段时间方能看到效果。然而,眼前每年近千万的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却是燃眉之急。求职技能的指导和培训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途径。
  我国关于求职方式的研究,由于过去在我国传统的计划体制下,个人的工作获得基本上都是由国家和单位分配的单一形式,因此,在那个时代对求职方式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直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求职方式才趋于多元化,并且一般认为我国是在1993年以后才进入市场机制占主导地位的转型经济时代,在劳动力市场领域,自主的职业流动,全员劳动合同制、双向选择、多渠道就业才逐步从抽象的理论表述变为具体的实践。因此,在这并不长的近十年中,国内专门对求职方式的研究还不多。
  求职技能是一个较新的概念,相关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晚。它在国际上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本文研究中将求职技能定义为求职技巧和求职能力两个方面。其中,求职技巧以求职方式研究为主;求职能力研究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能力(自身的性格、能力、价值观认知和自我外在资源认知)职业认知能力(何种职业需要何种能力)、职业决策能力。研究在既定条件和能力下,运用求职技巧和发挥现有能力来提升求职成功率。比如:职业信息搜索能力、简历写作技巧、求职方式、面试技巧以及自我营销技巧等。
  二、大学生求职技能的现状与问题
  本文以吉林省某高校的准毕业生为调研对象,案例研究的目的为探索当前大学生求职技能的现状。本次问卷共发放300份,回收271分,有效问卷219份。被调研学生的生源地主要是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三个省,占毕业生总数的83.31%。参与调研的学生,男生占40.80%,女生占59.20%;党员占16.18%,团员占83.38%,群众占0.51%;外语通过四级占28.01%,外语通过六级占7.94%;计算机通过国家二级占9.33%;计算机通过国家三级的占8.82%;有实践经历的占52.06%;有二学位占12.43%。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发现目前大学生在求职技能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求职方式单一
  由于学校和个人对于求职指导的不重视,就业指导课程形式单一,内容陈旧。大部分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更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而轻视了就业技巧的灵活运用,导致面临求职时,仅通过自己已知的求职方式进行求职,错过了大部分就业的机会。调查显示,52.3%的毕业生选择校园招聘,30.6%的毕业生选择上网投递简历,4.6%的毕业生通过企业实习留任,4.2%的毕业生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找到工作,9.3%的毕业生通过其他方式找到工作。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毕业生在求职方式的选择上依旧依赖最基本的求职方式,校园招聘与网投简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大学生毕业生对其他就业方式不了解,缺乏灵活性。
  (二)求职主动性差
  90后高校毕业生正常来说都是独生子女,相比七八十年代的高校毕业生而言,从小被家庭团团围住,娇生惯养,缺少独立自主的能力、缺乏主动性、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对求职择业意识淡漠,择业目标游离不定。潜意识里习惯父母为自己包办,而自己的择业观、消费观不正确,好高骛远,想找一份好工作却又不去行动,仅依靠校园招聘,导致被动求职,没有形成正确的求职观念。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校期间,仅有6.3%的经管类毕业生有过校外兼职经历,9.5%的毕业生有过实习经历,26.2%的毕业生在找工作之前设计好了简历,通过结果可以看出,经管类毕业生求职主动性差,对找工作态度不积极,前期准备不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毕业生大多数是90后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依赖性较强,眼高手低,动手能力较差。
  (三)职业自我概念模糊
  大学生对自我概念认知模糊,并没有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在求职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职位要求,以及是否适合自己,每天都在“赶场”中度过,到处投递简历,却没有良好的效果。另外,对职业世界的认知较少,大学生在找工作中,只是看中了待遇高、条件好的工作岗位,于是,都涌向这样的岗位,并没有考虑自己是否适合该岗位的工作,是否与自己的个性、兴趣相匹配,产生了职业认知偏差。主要是缺乏职业体检。通过调查看出,99%的经管类毕业生接受过学校组织的相关职业技能培训,而仅有12.3%的受训毕业生认为该培训对自己的求职有帮助。另外,经济管理类专业要求毕业生100%参加实习,而仅有31.4%的毕业生真正参加过实习,积累了实习经验,大多数毕业生只是通过编造实习证明,获得实习学分,让本来很有意义的活动变成了走形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求职技能的培训较为欠缺,没有形成相关体系,只是简单的走形式。
  三、改进求职技能及提升求职成功率的建议
  (一)采取多种求职方式
  大学生在求职中,忽略了对求职方式的选择,仅将目光放在校园招聘与简单的简历投递,千篇一律的求职方式很容易让机会错失,毕业生不能局限于一种方式,应当多管齐下,另辟蹊径,往往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途径一:在本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寻找实习机会。许多公司在招募实习生时,往往先和校内就业指导中心进行接触和联系。途径二:浏览各大公司网站的招聘主页。这些公司每年都会集中招募实习生,此时投递简历是最好的办法。途径三:参加各大公司的学生俱乐部。通过加入这些俱乐部,或者参加他们的宣讲活动,会优先获得实习信息。途径四:浏览各个名校的BBS求职版或者兼职版,这里常常会发布相关实习信息。途径五:登录知名人才网站如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网站首页常常发布一些企业的实习信息。途径六:利用人脉关系,通过已参加工作的学友、亲戚、朋友来获得实习机会。途径七:大胆给所选定的公司打电话,如果公司求贤若渴,很容易获得机会。途经八:参加跨国公司的商业大赛,如微软“推荐就业之星”大赛,欧莱雅的“全球大学生在线商业策略大赛”等,可近距离接触跨国公司的招聘人员。途径九:申请奖学金计划。如普华永道设立的“容永道会计学奖学金”,通过层层选拔后获胜的学生将获得资助和实习机会。途径十:选择专业机构的内部推荐。如北京的HIALL和过来人、上海的罗客、浙江的求职精英社等,其有众名企的实习就业内部推荐渠道,有着更高的成功率。   (二)有效整合网上信息
  通过网络过滤和筛选所需要的信息,提高求职有效性。建议用科学的排列方式有规律的统计求职信息,这样寻找的时候也方便,而且要及时的整理信息,对没有用的要及时删除更新。对信息过滤的依据是要适合自己的,符合自己需要的。对于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我们要仔细评断,只要是不适合自己,就会失去价值。对于一个重要的信息,我们要调查和收集相关资料,更系统、更深远的去了解,更彻底、更准确地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同时,要善于识别,特别是在互联网上以高薪和优厚的条件,用人单位的招聘广告,进行必要的验证,也向相关部门了解招聘单位是否为合法招聘单位,不要因为一个不真实的信息去浪费自己大量的精力和金钱。
  (三)有针对性投递简历
  寻找招聘信息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寻找,应结合自身实践的考虑到经济因素、安全因素、以及时间因素,不可以盲目的发放大量的简历。第一,在发放简历前,需要打电话给招聘单位确认其真实性,得到真实的信息后在发送简历供需双方尽快进入实际接触阶段。第二,投放简历最大的忌讳就是不知道自己想选择什么工作,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不要应聘同一个单位的很多职位,因为没有人是全能的,应聘的职位跨度越大越容易留下随意、不专业且盲目的影响,这样的求职信息往往都得不到回复。第三,统计数据表明:一些大型企业每周500到1 000份的新简历,各种各样的简历,已经让人事部门产生疲劳感。所以简历一定要简洁,有亮点。因此,考生可以再费一点心思去思考简历的标题。因为当数千封简历投递到招聘邮箱,新颖的简历标题,可以让人印象深刻,同时也增加了阅读的欲望。
  (四)学校加强就业技能指导
  学校针对各专业毕业生的特点,制定一套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方案。邀请各大高校尤其是企业招聘方面的专家和负责人,对毕业生进行详细的求职误区和技能方面的指导。通过就业教育,让大学生了解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分布情况,引导大学生志在四方的理念,针对我国人才的资源分配,主动到缺乏人才、重视人才的西北或艰苦地区就业,锻炼自己的精神意志,培养自己的责任心。通过学校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并不是只有求职一条道路,现在国家有很多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训练大学生的创业技巧与能力,这样既可以有效的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同时能够通过创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 雷佩莹.大学生利用互联网求职策略探究[J].价值工程,2011,(4):42-43.
  [2] 魏永峰.市场抑或网络:中国转型经济中的求职方式[J].浙江社会科学,2015,(1).
  [3] 张道伦.那些不可忽视的求职细节[J].中国人才,2013,(10).
  [责任编辑 张宇霞]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何有效地改革税收制度,以顺应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税收选择理论以其独特视角对考察税制改革问题具有可借鉴之处,受到我国税收理论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按照税收选择理论的内容,从该视角下我国税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将其运用于我国税制改革的思路,对当代中国税制改革进行思考。   关键词:税制改革;税收选择理论;税收立法;税收民生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在我国高校中,对校内相对独立的二级事业单位或非独立法人但有一定财务自主权并单独核算的内部单位,多实行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会计人员相对固定服务于某些单位,会计人员的人事、工资关系等由高校财务处统一管理,从而形成实质上的会计委派制。在几年的委派会计核算实践中,也发生了许多问题。试从委派会计人员角度来阐述会计人员应有的职业思维和自身工作的定位,以期能更好地服务高校,服务二级校内单位。   关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河南省担保投资公司发展迅速,但问题也层出不穷。河南省投资担保业存在着虚假出资、高息放贷、超额担保和关联交易等问题,因此,深入分析投资担保行业存在的各种内外部风险,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投资担保行业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措施。   关键词:河南省;投资担保公司;市场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3-0153-02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会计政策法规在不断改革,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内容以国家新颁布和修订的财经法规、准则制度为主要内容。因此,浅谈企业会计准则的改革,揭示其发展变化的五个阶段,说明与国际准则趋同的必然性及构建新会计准则体系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会计;继续教育;会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
期刊
摘 要:运用搜集到的我国31个省份(直辖市)在2006—2012年间GDP和保险费用收入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计量分析,通过Stata软件对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以下结论:在样本区间内,保险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保险发展;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3-0
期刊
摘 要:地理标志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而地理标志产品以其代表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可信的经济价值,促进着本地经济的发展。在黑龙江省,如五常大米、阿城大蒜等都有很高的地理意义上的信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许多不法商家为了追逐物质利益而假冒黑龙江地理标志产品进行牟利,这种做法严重损坏了黑龙江省地理标志产品的信誉,阻碍了地理标志产品的健康发展,给黑龙江省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此,在全球加强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
期刊
摘 要: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灰色关联动态分析哈尔滨市的工业结构,得出在不同时间段工业总产值与四大主导产业(食品工业、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医药工业)产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及其排序。通过利税贡献比较分析,从保障税收收入角度看,石化和食品工业是利税大户,应作为基石性产业,医药工业作为地方优势特色产业也不容忽视,而装备制造业作为传统产业,税收保障能力弱化甚至消失,亟待转型升级。  关键词:工业结构;
期刊
摘 要:集群企业创业过程中存在两种典型行为:创新和模仿。现有的研究认为,影响企业创业传导模仿与创新的选择因素可归纳为创业者特征、政府及相关中介机构支持力度、行业中知识的隐性程度等3个方面。在总结创业传导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企业创业传导模仿与创新模型,并以龙山家电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因素对创业传导模仿与创新选择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政府及相关中介机构支持力度越大,企业创业传
期刊
摘 要:目前,农村公共品供给存在着不符合农民需求的状况,并且农民在农村公共品供给评价机制中的地位缺失,他们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参与意识也不强。从村庄制度设计看,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政府以单纯行政化的方式供给农村公共品,农村自治组织机构之间缺乏制衡机制,农民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因此,必须健全有效的村庄公共品供给决策制度、规范的村庄公共品供给执行制度、有力的村庄公共品供给监
期刊
摘 要: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农民增收,但也可能导致农户收入分化。因此,通过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取虚拟变量(lcdum1)为自变量的时候,土地流转会导致农户收入下降;取定量变量(landc)为自变量的时候,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的收入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程度较弱,没有导致农户间收入差距变大。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