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体检检测数据,分析儿童青少年身高生长轨迹的变化规律,为儿科临床及保健医生早期识别生长偏离及评估干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至2012年北京市东城区某两所普通学校4 632名中小学生体检监测数据,监测记录为1~8次。将每个对象第一次身高记录对应的Z分曲线定义为基线生长轨迹,计算不同时点身高随访测量围绕基线轨迹向上或向下的偏离量确定上下浮动区间数据,采用LIFEREG程序拟合参数回归模型。构建等距为0.67标准差(s)的生长轨道,计算处在不同基线Z区间轨道内身高随访测量沿基线轨道或偏离基线轨道运行的构成比。
结果将身高监测记录≥3次者3 308人纳入进行统计分析。本组资料身高浮动区间数据服从指数分布,拟合含性别和基线Z区间轨道两协变量的指数分布模型显示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6 6)。将性别因素剔除后拟合只含有基线Z区间轨道的模型显示Z区间在>2.00 s和–2.00~–1.34 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46 7、0.091 1)。将基线Z区间缩减为6个连续的轨道后,拟合出了精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数模型(P<0.000 1)。处在不同轨道的个体,身高随基线轨迹上下浮动的偏离量有明显差异,高轨道向下浮动,低轨道向上浮动。总体上,90%的个体(P5~P95)围绕基线轨迹上下浮动的偏离量范围为4.06 cm,其中向下浮动2.60 cm,向上浮动1.46 cm。个体在Z区间上半部(0~2.00 s)沿原生长轨道运行的比例为43.8%~47.4%,在下半部(–2.00 s~0)为33.0%~37.9%;在上半部运行不跨越±1个轨道的比例为94.0%~94.8%,在下半部为79.1%~91.0%。
结论儿童青少年身高生长轨迹的一般规律:90%的个体围绕基线轨迹上下浮动的偏离量范围约为4.00 cm,其中向下浮动2.00~3.00 cm,向上浮动1.00~2.00 cm;30%~50%的个体沿原生长轨道前进,80%~90%的个体运行不跨越±1个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