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导我国扶贫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构建了完善的扶贫制度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扶贫工作更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贯彻因地制宜原则,走出一条符合国情、区情、省情的特色化脱贫攻坚道路;要分层分步分类实施,使扶贫资源配置科学化、高效化;要把帮扶个人与发展集体经济相结合,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事业。
【关键词】精准扶贫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其为民情怀。贫困人口脱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最为关心的工作之一。“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最深刻、最集中、最生动的阐释,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人民的深情厚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逾50次赴各地考察,从黄土高坡到茫茫林海,从雪域高原到草原牧区,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走遍了中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每一次调研,都要到贫困村了解情况,交流脱贫攻坚的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第一位,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言语行动之间无不透露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困难群众的关心和牵挂。
其次,习近平總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就是为了彻底解决无产阶级贫困及其背后的制度性原因,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围绕新时代脱贫攻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新境界。
再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他指出,扶贫工作要始终以消除贫困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基本目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方向,这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实现共同富裕,除了要让有能力、有条件发展经济的所有人实现富裕,也不能让没有或者暂时没有能力、条件的人被忽略,这就需要对每个贫困人口进行帮扶。因此,实施精准扶贫,就是要把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贫困群众,不断筑牢党的执政根基,矢志不渝地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地为广大共产党人作出了指引。“带领亿万人民群众构建伟大的中国梦”靠谁去推动去实现?关键还是要靠党员干部。走在广大基层农村,随处可见驻村干部忙碌的身影:有的千方百计帮助村里引进项目,有的俯下身子带领村民发展产业,有的东奔西走协助村民销售农产品……他们扎根农村、心系群众、艰苦奋斗,用尽办法让贫困群众迈上幸福的康庄大道。一批又一批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共产党人,自觉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集中体现。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扶贫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越来越大。越是面对复杂局面,越是面对困难形势,我们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坚定信心打赢脱贫攻坚战。
首先,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涵盖了扶贫工作的方方面面,指明了脱贫攻坚的工作方向、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工作方法。无论是党政部门还是社会机构,都要从中找到工作动力以及工作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政治优势,强力开展脱贫攻坚”。这不仅是治国理政的雄才大略,也是脱贫攻坚的坚定意志和决心。进入脱贫攻坚决胜阶段,我们必须要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并努力与基层工作实践相结合。
其次,要贯彻因地制宜原则,走出符合国情、区情、省情的特色化脱贫攻坚道路。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特色化道路。中国贫困地区覆盖面广,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体现了贫困的不同形态,有的自然资源富裕但缺乏人力资源,有的既无基本生存条件又无改变恶劣条件的人力资源,有的地区水草丰茂但没有形成可以规模化的经济类农林业,等等。事实上,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考虑贫困地区的产业现状,也要考虑地方的人力结构;既要考虑地方的医疗条件,也要考虑地方的教育条件;既要考虑当前贫困地区能做什么,也要考虑下一步该怎样发展,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的脱贫攻坚之策以及长期致富之路。
再次,要进行分层分步分类的具体实践,使脱贫攻坚资源的配置更加科学化、高效化。每个贫困地区的生产要素都具有特殊性,而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帮扶力量又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因此,如何将政治资源、社会资源很好地配置到贫困地区,需要探索一种分层分类分步的实施思路与举措。所谓分层,就是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进行分层,不同的贫困人群需要不同的帮扶资源。所谓分类,就是对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以及人力结构进行分类,从而采取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不同方式。所谓分步,就是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可以先进行“短平快”的帮扶,实现脱贫达标,然后再开展长期性的扶贫项目,不断提升扶贫工作的内涵、质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富有地区特点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道路。
最后,要把帮扶个人与发展集体经济相结合,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因此必须要打好打赢。当前时期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启动期,也是脱贫攻坚的完成期,因此必须要做好有效衔接。要实现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我们既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保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以脱贫攻坚的扎实成果为乡村振兴开局奠基;又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果,从而形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互支撑、有机衔接、协调融合的良性互动格局。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国家治理智库特约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
②《习近平再赴广东考察的几重“心意”》,央视网,2018年10月28日。
③《2018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人》,国家统计局网站,2019年2月15日。
【关键词】精准扶贫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其为民情怀。贫困人口脱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最为关心的工作之一。“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最深刻、最集中、最生动的阐释,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人民的深情厚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逾50次赴各地考察,从黄土高坡到茫茫林海,从雪域高原到草原牧区,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走遍了中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每一次调研,都要到贫困村了解情况,交流脱贫攻坚的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第一位,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言语行动之间无不透露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困难群众的关心和牵挂。
其次,习近平總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就是为了彻底解决无产阶级贫困及其背后的制度性原因,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围绕新时代脱贫攻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新境界。
再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他指出,扶贫工作要始终以消除贫困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基本目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方向,这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实现共同富裕,除了要让有能力、有条件发展经济的所有人实现富裕,也不能让没有或者暂时没有能力、条件的人被忽略,这就需要对每个贫困人口进行帮扶。因此,实施精准扶贫,就是要把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贫困群众,不断筑牢党的执政根基,矢志不渝地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地为广大共产党人作出了指引。“带领亿万人民群众构建伟大的中国梦”靠谁去推动去实现?关键还是要靠党员干部。走在广大基层农村,随处可见驻村干部忙碌的身影:有的千方百计帮助村里引进项目,有的俯下身子带领村民发展产业,有的东奔西走协助村民销售农产品……他们扎根农村、心系群众、艰苦奋斗,用尽办法让贫困群众迈上幸福的康庄大道。一批又一批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共产党人,自觉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集中体现。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扶贫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越来越大。越是面对复杂局面,越是面对困难形势,我们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坚定信心打赢脱贫攻坚战。
首先,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涵盖了扶贫工作的方方面面,指明了脱贫攻坚的工作方向、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工作方法。无论是党政部门还是社会机构,都要从中找到工作动力以及工作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政治优势,强力开展脱贫攻坚”。这不仅是治国理政的雄才大略,也是脱贫攻坚的坚定意志和决心。进入脱贫攻坚决胜阶段,我们必须要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并努力与基层工作实践相结合。
其次,要贯彻因地制宜原则,走出符合国情、区情、省情的特色化脱贫攻坚道路。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特色化道路。中国贫困地区覆盖面广,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体现了贫困的不同形态,有的自然资源富裕但缺乏人力资源,有的既无基本生存条件又无改变恶劣条件的人力资源,有的地区水草丰茂但没有形成可以规模化的经济类农林业,等等。事实上,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考虑贫困地区的产业现状,也要考虑地方的人力结构;既要考虑地方的医疗条件,也要考虑地方的教育条件;既要考虑当前贫困地区能做什么,也要考虑下一步该怎样发展,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的脱贫攻坚之策以及长期致富之路。
再次,要进行分层分步分类的具体实践,使脱贫攻坚资源的配置更加科学化、高效化。每个贫困地区的生产要素都具有特殊性,而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帮扶力量又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因此,如何将政治资源、社会资源很好地配置到贫困地区,需要探索一种分层分类分步的实施思路与举措。所谓分层,就是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进行分层,不同的贫困人群需要不同的帮扶资源。所谓分类,就是对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以及人力结构进行分类,从而采取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不同方式。所谓分步,就是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可以先进行“短平快”的帮扶,实现脱贫达标,然后再开展长期性的扶贫项目,不断提升扶贫工作的内涵、质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富有地区特点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道路。
最后,要把帮扶个人与发展集体经济相结合,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因此必须要打好打赢。当前时期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启动期,也是脱贫攻坚的完成期,因此必须要做好有效衔接。要实现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我们既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保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以脱贫攻坚的扎实成果为乡村振兴开局奠基;又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果,从而形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互支撑、有机衔接、协调融合的良性互动格局。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国家治理智库特约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
②《习近平再赴广东考察的几重“心意”》,央视网,2018年10月28日。
③《2018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人》,国家统计局网站,2019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