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火积)耗散及((火积))耗散热阻极值定律推导出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火积)耗散率表达式,并对系统的传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烟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6080),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2EEL1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火积)耗散及((火积))耗散热阻极值定律推导出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火积)耗散率表达式,并对系统的传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烟囱尺寸是影响系统传热性能的主要因素,但是烟囱的高度和宽度受高层建筑的高度及窗户间距的限制,因此烟囱厚度成为系统(火积)耗散热阻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烟囱高度和宽度不变的条件下,厚度取0.959 8m时系统(火积)耗散热阻最小,系统性能最优。
其他文献
Mn-Cu/TiO2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活性组分与TiO2强烈的相互作用、良好的氧化还原能力以及较高的吸氨能力。故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n-Cu/TiO2催化剂,应用于NH3低温选择性催化还
飞灰的比电阻和介电损耗对提高电厂的除尘效率和飞灰的回收利用影响较大。通过采集国内2个电厂的飞灰样品,将其筛分成不同粒径范围的灰样,利用粉末电阻率测定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NA)研究粒径对飞灰比电阻及其介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去碳前飞灰的比电阻和介电损耗均随粒径变化无明显变化规律;去碳后飞灰的比电阻随着粒径的减小呈逐渐减小趋势,而其介电损耗却随着粒径的减小逐渐增大。
以某1000MW机组汽轮机末级叶片为对象,采用CFX软件对该汽轮机末两级叶栅内凝结流动及水滴沉积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除湿缝的缝隙位置、角度、宽度及数目对除湿效率
提出了一种采用爪式发动机的新型反射塔底式太阳能集热式发电系统,设计了该发电系统的结构和流程。分析了该发电系统在不同压缩比和集热温度下有回热和无回热两种情况下的循
应用窄带瞬态液晶测量技术对轴向1个单元层板模型的外表面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在气膜孔射流角度分别为30°和90°,吹风比分别为1.0,1.5和2.0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
采用CFD Fluent 6.3软件模拟了自主研发的低阶煤低温干馏炉对喷式低温燃烧室内温度场分布,并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燃烧室内设计4个关于燃烧室中央轴对称的长度分别
汽轮机低压缸的湿蒸汽区液膜在高速汽流拖拽撕裂下形成较大水滴,会造成动叶片的严重水蚀,实时监测液膜厚度对于叶片防护及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搭建了谐振腔等效电路,并推导液膜厚度的测量关系式,设计了电磁性能良好的开式同轴谐振腔传感器,仿真分析了同轴腔的谐振频率随水膜厚度的变化关系,确定了测量关系式中的待定系数;选择蒸馏水为液膜材料,介电常数为81,利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计算水膜厚度h从0变
以常规智能控制技术和机组自启停控制技术为基础,构建了火电机组智能控制系统结构,并以某超临界600MW机组为对象,设计了包括3大模块、10个阶段、77个功能组的智能控制系统。
在分析常规风电机组出力特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评价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介绍了一种通过实时/历史数据库获取风电场相关生产数据,并将所得数据换算成标准条件下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