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福安市坂中乡坑下蔬菜大棚栽培基地建于2000年,采取农业合作社发展模式,以品牌打造和金融互助为重点,创建连结菜农与市场的重要载体,通过十几年市场化运作,目前已建成2000多亩的多功能多品种蔬菜生产基地,其中以健康茄子品牌最响效益最佳,种植面积1100多亩,亩均增加农民收入8000元以上。笔者根据多年来对该村茄子生产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以及茄子生产技术的研究探索,总结出可推广应用的综合丰产栽培技术:
1.经济效益及市场前景
1.1经济效益
茄子平均亩产为2500-3500kg,纯收入5000-7000元左右, 如果创新技术,采用一季栽培多茬采收,每亩增产1000kg,产值可达到11000元以上,纯收入将超过8000元。
1.2项目运作与市场前景
坑下农业专业合作社始终紧扣健康环保这一主线,严格落实健康茄子生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把健康环保理念贯穿于生产栽培的全过程,拓展到项目实施的每一环节,出产的茄果时令新鲜,纯正可口,市场需求量大,并且赶在春节前后迎来上市高峰,量价齐升,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紧跟时代脉搏,遵循产业发展客观规律,在菜农和市场之间创建联结更紧密、运作更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市场反應能力;紧抓市场营销,采用“互联网+”模式与物流快递合作,为消费者提供迅捷高效、安全优质的时令新鲜蔬菜上门服务;与蔬菜批发商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批发商直接到生产基地低价收购,分销全市各大农贸市场,实现超市入驻全覆盖;紧投健康茄子、安全餐桌广告宣传,打造坑下无公害绿色蔬菜品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坑下模式,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2.综合丰产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丰产、口味纯正、因地制宜的棚栽茄子良种,如杭州红茄、台湾红秀长茄、704紫红长茄等。
2.2培育壮
以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播种为宜,采用大棚加小拱棚保护地育苗,苗期气温尽量控制在白天25-28度℃,夜间15-18℃,适宜地温12-15℃,3-4片真叶时营养钵分苗,分苗后注意防徒长,茄苗要求苗龄较长、茎粗、根系发达。
2.3整地作畦
推行茄子--晚稻轮作模式,园土应选肥沃、爽氺、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前每亩撒生石灰粉150kg左右,再翻耕烤土,闲置20d,抢晴天将棚膜盖好,扎紧压膜带,然后开始整地作畦,畦宽1.2m, 整平整细,基肥每亩优选鸡场腐熟禽粪1000kg,复合肥50kg,发酵饼肥50kg,或腐熟厩肥300kg,整成龟背形,盖好地膜,等待移栽。
2.4定时定植
11月底至12月初抢晴暖天气定植,6mx30m大棚整成4畦,每畦种2行,株距40cm,每亩种植2200株
2.5肥水管理
2.5.1施肥 茄子的施肥规律与其生物学特性密切有关,在幼苗期生长四片真叶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茄子的分枝、结果习性很有规律,每次结一层果实,主茎上果实称为“门茄”,一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对茄”,二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四母斗 ”,三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八面风”,以后侧枝的果实统称为“满天星”,这种侧枝层层高升、果实成倍增长的生长特点,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才能确保花薹和果实正常生长。茄子除重施基肥、注意氮磷钾的配比外,在定植缓苗后,茄花逐步开放,果实迅速生长,需肥量不断增加, 此时每亩用7kg尿素进行追肥,称追果肥;当“对茄”果实膨大,“四母斗”开始发育时,是茄子需肥的高峰期,每亩用尿素14kg重施追肥,这次追肥基本奠定了中期产量的基础;在第二次追肥之后的15d左右,每亩用尿素5kg进行第三次追肥,直到收获果实。
2.5.2浇水 苗床水分管理:以满足茄苗对水分的需求为最大原则,具体可依茄苗涨势和表土水分情况而定,确保温润适度,干湿可控。当表土已干,中午茄苗出现萎蔫现象时,应选晴天上午适当浇水,在茄苗正常生长情况下保持畦面见干见湿即可。
大棚水分管理:结合追肥,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同时浇水后要通风换气,防止棚内相对湿度过高。由于棚内蒸发量小,早春温度较低,浇水次数要严格把控,一般定植前沟浇一次水,浇足浇透,定植时再浇一次水,先浇水后封土,茄果长到鸡蛋大小时要选晴天浇一次催果水,其他时期一般少浇水或不浇水。
2.6 大棚湿度管理
大棚栽培茄子关键技术是对棚内温度的有效控制,茄子是喜高温植物,对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既要做好保温防寒工作,又要防止高温对茄子生长造成伤害。营养生长期白天的温度需达到22-24℃,夜间14-17℃度,结果期要求白天温度25-31℃,夜间16-20℃以上,气温超过35℃或低于15℃,生长缓慢,落花落果严重。天气晴好时要天天揭膜通风,日揭夜盖;遇阴雨天气,大棚内设置小拱棚加盖的保温材料也要日揭夜盖,争取通风透光,促进花粉传播。
2.7 保花保果
早春低温寡照,灰霉病较重,易引发落花落果,因此,须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沾药保果。实践证明效果较好的配方是:2.4-D20-30ppm加赤霉素100-200ppm再加0.1%的50%的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这样既能提高坐果率,又能促进果实生长。
2.8 整枝打叶
茄子杂交优势明显,生长较旺,要及时整枝打叶,尤其要除去老叶、黄叶、病叶,这样既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又可使养分相对集中,果实着色快、膨大快、病害少、产量高。
2.9 病虫防治
茄子病害主要有灰霉病、青枯病、棉疫病、褐纹病等,防治灰霉病可用50%扑海因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整枝打叶可用1:20生石灰水淋蔸或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喷雾,防治棉疫病、褐纹病等可用65%代森锌500倍液喷雾:虫害以蚜虫为主,可用20%灭扫利2000倍液或20%蚜虫星乳油8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
2.10 及时采收
茄果 采收应把握”时间稍早,果实稍嫩”的原则,具体要看萼片与果实相连处白色环带的宽窄变化而定,以白色环状带(茄眼睛)较宽时为宜,这样不仅能早上市,品质嫩,增加早期产量和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以后各档幼果的生长,提高全期产量
3 一季播种多茬采收模式生产技术要点
茄子具有多年生长的习性,一季播种可以持续生长2-3年,多茬栽培多茬结果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高温育苗难题,而且还会节约生产成本、减少用工,全面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一季播种多茬采收技术主要利用茄子的自我再生能力,通过精准剪枝、更新栽培来实现。剪枝一般选择在7月下旬,此时茄子上部枝条开始衰弱,剪枝正当时,经过第一次修剪后的茄子,于10月下旬开始大量采收果实上市,到1月下旬全部收完,能够有效缓解淡季市场,2月上旬进行第二次修剪整枝,5月左右开始收获果茄上市,平均每亩增产1000kg,比一季茄子增产 40%多。但这项技术也有其局限性,茄子多年栽培,一般前两年较好,第三年效益开始下降,主要表现为植株的根系老化,枝干质化程度高,发枝趋弱,病株率逐步加大,产量降低。从生产实践来看,茄子栽培一般以两年为宜,这期间茄果品质最好。在生产实践中,可以扬长避短采取交错生产的形式,即每年新种植的茄子面积与修剪技术栽培的面积各半,确保全年绝大多数时间段都有茄子上市,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1.经济效益及市场前景
1.1经济效益
茄子平均亩产为2500-3500kg,纯收入5000-7000元左右, 如果创新技术,采用一季栽培多茬采收,每亩增产1000kg,产值可达到11000元以上,纯收入将超过8000元。
1.2项目运作与市场前景
坑下农业专业合作社始终紧扣健康环保这一主线,严格落实健康茄子生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把健康环保理念贯穿于生产栽培的全过程,拓展到项目实施的每一环节,出产的茄果时令新鲜,纯正可口,市场需求量大,并且赶在春节前后迎来上市高峰,量价齐升,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紧跟时代脉搏,遵循产业发展客观规律,在菜农和市场之间创建联结更紧密、运作更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市场反應能力;紧抓市场营销,采用“互联网+”模式与物流快递合作,为消费者提供迅捷高效、安全优质的时令新鲜蔬菜上门服务;与蔬菜批发商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批发商直接到生产基地低价收购,分销全市各大农贸市场,实现超市入驻全覆盖;紧投健康茄子、安全餐桌广告宣传,打造坑下无公害绿色蔬菜品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坑下模式,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2.综合丰产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丰产、口味纯正、因地制宜的棚栽茄子良种,如杭州红茄、台湾红秀长茄、704紫红长茄等。
2.2培育壮
以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播种为宜,采用大棚加小拱棚保护地育苗,苗期气温尽量控制在白天25-28度℃,夜间15-18℃,适宜地温12-15℃,3-4片真叶时营养钵分苗,分苗后注意防徒长,茄苗要求苗龄较长、茎粗、根系发达。
2.3整地作畦
推行茄子--晚稻轮作模式,园土应选肥沃、爽氺、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前每亩撒生石灰粉150kg左右,再翻耕烤土,闲置20d,抢晴天将棚膜盖好,扎紧压膜带,然后开始整地作畦,畦宽1.2m, 整平整细,基肥每亩优选鸡场腐熟禽粪1000kg,复合肥50kg,发酵饼肥50kg,或腐熟厩肥300kg,整成龟背形,盖好地膜,等待移栽。
2.4定时定植
11月底至12月初抢晴暖天气定植,6mx30m大棚整成4畦,每畦种2行,株距40cm,每亩种植2200株
2.5肥水管理
2.5.1施肥 茄子的施肥规律与其生物学特性密切有关,在幼苗期生长四片真叶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茄子的分枝、结果习性很有规律,每次结一层果实,主茎上果实称为“门茄”,一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对茄”,二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四母斗 ”,三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八面风”,以后侧枝的果实统称为“满天星”,这种侧枝层层高升、果实成倍增长的生长特点,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才能确保花薹和果实正常生长。茄子除重施基肥、注意氮磷钾的配比外,在定植缓苗后,茄花逐步开放,果实迅速生长,需肥量不断增加, 此时每亩用7kg尿素进行追肥,称追果肥;当“对茄”果实膨大,“四母斗”开始发育时,是茄子需肥的高峰期,每亩用尿素14kg重施追肥,这次追肥基本奠定了中期产量的基础;在第二次追肥之后的15d左右,每亩用尿素5kg进行第三次追肥,直到收获果实。
2.5.2浇水 苗床水分管理:以满足茄苗对水分的需求为最大原则,具体可依茄苗涨势和表土水分情况而定,确保温润适度,干湿可控。当表土已干,中午茄苗出现萎蔫现象时,应选晴天上午适当浇水,在茄苗正常生长情况下保持畦面见干见湿即可。
大棚水分管理:结合追肥,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同时浇水后要通风换气,防止棚内相对湿度过高。由于棚内蒸发量小,早春温度较低,浇水次数要严格把控,一般定植前沟浇一次水,浇足浇透,定植时再浇一次水,先浇水后封土,茄果长到鸡蛋大小时要选晴天浇一次催果水,其他时期一般少浇水或不浇水。
2.6 大棚湿度管理
大棚栽培茄子关键技术是对棚内温度的有效控制,茄子是喜高温植物,对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既要做好保温防寒工作,又要防止高温对茄子生长造成伤害。营养生长期白天的温度需达到22-24℃,夜间14-17℃度,结果期要求白天温度25-31℃,夜间16-20℃以上,气温超过35℃或低于15℃,生长缓慢,落花落果严重。天气晴好时要天天揭膜通风,日揭夜盖;遇阴雨天气,大棚内设置小拱棚加盖的保温材料也要日揭夜盖,争取通风透光,促进花粉传播。
2.7 保花保果
早春低温寡照,灰霉病较重,易引发落花落果,因此,须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沾药保果。实践证明效果较好的配方是:2.4-D20-30ppm加赤霉素100-200ppm再加0.1%的50%的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这样既能提高坐果率,又能促进果实生长。
2.8 整枝打叶
茄子杂交优势明显,生长较旺,要及时整枝打叶,尤其要除去老叶、黄叶、病叶,这样既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又可使养分相对集中,果实着色快、膨大快、病害少、产量高。
2.9 病虫防治
茄子病害主要有灰霉病、青枯病、棉疫病、褐纹病等,防治灰霉病可用50%扑海因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整枝打叶可用1:20生石灰水淋蔸或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喷雾,防治棉疫病、褐纹病等可用65%代森锌500倍液喷雾:虫害以蚜虫为主,可用20%灭扫利2000倍液或20%蚜虫星乳油8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
2.10 及时采收
茄果 采收应把握”时间稍早,果实稍嫩”的原则,具体要看萼片与果实相连处白色环带的宽窄变化而定,以白色环状带(茄眼睛)较宽时为宜,这样不仅能早上市,品质嫩,增加早期产量和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以后各档幼果的生长,提高全期产量
3 一季播种多茬采收模式生产技术要点
茄子具有多年生长的习性,一季播种可以持续生长2-3年,多茬栽培多茬结果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高温育苗难题,而且还会节约生产成本、减少用工,全面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一季播种多茬采收技术主要利用茄子的自我再生能力,通过精准剪枝、更新栽培来实现。剪枝一般选择在7月下旬,此时茄子上部枝条开始衰弱,剪枝正当时,经过第一次修剪后的茄子,于10月下旬开始大量采收果实上市,到1月下旬全部收完,能够有效缓解淡季市场,2月上旬进行第二次修剪整枝,5月左右开始收获果茄上市,平均每亩增产1000kg,比一季茄子增产 40%多。但这项技术也有其局限性,茄子多年栽培,一般前两年较好,第三年效益开始下降,主要表现为植株的根系老化,枝干质化程度高,发枝趋弱,病株率逐步加大,产量降低。从生产实践来看,茄子栽培一般以两年为宜,这期间茄果品质最好。在生产实践中,可以扬长避短采取交错生产的形式,即每年新种植的茄子面积与修剪技术栽培的面积各半,确保全年绝大多数时间段都有茄子上市,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