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自己课前认真准备,课上讲得神采飞扬,但学生们听起课来总是昏昏欲睡,作起文来总是抓耳挠腮。这一现象说明学生的主体意识未得到充分唤醒,主体作用未得到彻底发挥。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一尴尬局面呢?通过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我认为不管在何时何地,我们语文教学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使课堂“活”起来,让课堂充满生命的色彩。
一、敢于放手,多给学生思、说的时间和空间
纵所周知,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他们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所以,我在教学中,不是采用喋喋不休的讲述,而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主动地学习,积极去思考。教师不失时机的点拨,尽量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让他们发现问题,在问题中思索,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即席发言中锻炼口才,在写作中放飞思想。在教读每篇课文之前,我都要列出预习提纲,安排学生预习,并设计同一个问题---对于这篇文章,你有什么高见或疑问?等到上课时,学生们都会有备而来,在老师的引导下点燃他们思想的火花,互相讨论,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有时会争得面红耳赤,有时又会响起一片掌声。这样很容易触动他们的情思。
记得在上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我把教学用书上概括的先生是一位呆板、迂腐的人读给学生们听,又让他们自己思考:先生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有个同学立刻站起来说:“先生有戒尺而不用,只是瞪眼,对‘我’还进行个别辅导,怎能算迂腐呢?”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我于是让学生们以《由鲁迅先生想到的》进行口头作文,许多学生的观点都非常新颖,有的甚至还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老师形象。
二、巧设情景,诱学生“动”起来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何等重要。在讲授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时,为让学生都能“动”起来,在课前先让学生搜集自己在雪景中所照的照片并在课堂上展示。当学生们目睹照片上的皑皑白雪时,兴趣自然会转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中,话匣子很快打开了,一节课下来,课堂总是充满学生滔滔不绝的话语,竟忘了下课的钟声。
三、注重文体,让课堂“活”起来
现行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文体色彩还较为浓厚。因此,在教学中,切不可让学生临渊羡鱼,而要让学生退而结网,只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我们才会避免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尴尬境遇。
对于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学生要表演好,必然事先要预习好课文,扫清文字障碍,体会好语言和情态。这种活动能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表演者不仅要把作品中的有关描写转化为可视形象,而且文章中遣词造句也会在比较中得到准确把握。得到表演机会的虽然只有几个人,但其他同学可以在评说指正中加深理解。在讲魏学洢的《核舟记》一文,我让学生们准备好道具上讲台表演,表演者摸摸那高高的帽子,捋捋那两腮上的胡须,学生们当堂就记住了“峨冠”“髯”等古文中一些生僻的词语。
对于说明性较强的文章,教学中往往给人干巴、枯燥的感觉。为了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乐趣,深入到课文内容。在教授《苏州园林》一文时,我让学生们事先搜集亭、台、轩、榭的图片。上课时,比较它们的不同。做完后,小组再进行讨论,不明白的问题,老师再解疑释难。在这种不亦乐乎的学习中,所遇问题将会迎刃而解,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对于情感味较为浓烈的文章,先由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在课堂上展开5~10分钟的辩论。这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更能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從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教《俭以养德》一文时,我提出了“当你有钱时,你该怎样去花?”的问题,正反双方展开唇枪舌战,言辞激烈,他们引经据典,针砭时弊,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节俭意识。
总之,只有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动” 起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才会“活”起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才会充满人文关怀,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色彩。
一、敢于放手,多给学生思、说的时间和空间
纵所周知,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他们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所以,我在教学中,不是采用喋喋不休的讲述,而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主动地学习,积极去思考。教师不失时机的点拨,尽量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让他们发现问题,在问题中思索,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即席发言中锻炼口才,在写作中放飞思想。在教读每篇课文之前,我都要列出预习提纲,安排学生预习,并设计同一个问题---对于这篇文章,你有什么高见或疑问?等到上课时,学生们都会有备而来,在老师的引导下点燃他们思想的火花,互相讨论,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有时会争得面红耳赤,有时又会响起一片掌声。这样很容易触动他们的情思。
记得在上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我把教学用书上概括的先生是一位呆板、迂腐的人读给学生们听,又让他们自己思考:先生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有个同学立刻站起来说:“先生有戒尺而不用,只是瞪眼,对‘我’还进行个别辅导,怎能算迂腐呢?”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我于是让学生们以《由鲁迅先生想到的》进行口头作文,许多学生的观点都非常新颖,有的甚至还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老师形象。
二、巧设情景,诱学生“动”起来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何等重要。在讲授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时,为让学生都能“动”起来,在课前先让学生搜集自己在雪景中所照的照片并在课堂上展示。当学生们目睹照片上的皑皑白雪时,兴趣自然会转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中,话匣子很快打开了,一节课下来,课堂总是充满学生滔滔不绝的话语,竟忘了下课的钟声。
三、注重文体,让课堂“活”起来
现行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文体色彩还较为浓厚。因此,在教学中,切不可让学生临渊羡鱼,而要让学生退而结网,只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我们才会避免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尴尬境遇。
对于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学生要表演好,必然事先要预习好课文,扫清文字障碍,体会好语言和情态。这种活动能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表演者不仅要把作品中的有关描写转化为可视形象,而且文章中遣词造句也会在比较中得到准确把握。得到表演机会的虽然只有几个人,但其他同学可以在评说指正中加深理解。在讲魏学洢的《核舟记》一文,我让学生们准备好道具上讲台表演,表演者摸摸那高高的帽子,捋捋那两腮上的胡须,学生们当堂就记住了“峨冠”“髯”等古文中一些生僻的词语。
对于说明性较强的文章,教学中往往给人干巴、枯燥的感觉。为了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乐趣,深入到课文内容。在教授《苏州园林》一文时,我让学生们事先搜集亭、台、轩、榭的图片。上课时,比较它们的不同。做完后,小组再进行讨论,不明白的问题,老师再解疑释难。在这种不亦乐乎的学习中,所遇问题将会迎刃而解,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对于情感味较为浓烈的文章,先由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在课堂上展开5~10分钟的辩论。这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更能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從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教《俭以养德》一文时,我提出了“当你有钱时,你该怎样去花?”的问题,正反双方展开唇枪舌战,言辞激烈,他们引经据典,针砭时弊,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节俭意识。
总之,只有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动” 起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才会“活”起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才会充满人文关怀,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