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剧场戏曲不能丢了它的根和魂,同时它也必然要有思辨的东西作为它的主题内涵。一旦创新没有深刻的主题,就会徒有形式……
小剧场戏曲范畴下的《洞君娶妻》
明朝王骥德曾论及:“世之腔调,每三十年一变。”
不论繁荣发展,还是沉寂衰落,戏曲永远处于创新之中。在最近的几年里,北京和上海都相应举办了小剧场戏曲节。小剧场戏曲更多的是表達现代人价值观念,突破了忠孝节义的观念,引发人们的思考和争论;它的形式上有时也模糊了观演界限,让观众参与到其中进行互动。相对于传统戏曲,小剧场戏曲不仅仅因为物理空间上的“小”,也不仅仅是观众离舞台“近”,它主要是为了进行一种实验性和创新性的样式突破,为传统的程式表演找到一种更贴近时代脉搏的方式。
于是,在现代化和实验性的生态下,中国的小剧场戏曲被置于新的土壤之中。它打破了数百年积淀下来的戏曲的创作传统,将程式表演解构之后按照创作者的要求进行重构,或把传统戏曲片断与当代剧场艺术进行拼贴,激发观众的联想与思考,或在跨文化剧场中,与西方戏剧产生对话与融合。
在这样的创作生态下,小剧场越剧《洞君娶妻》横空出世。它淡化了故事的生活气息,剔除了不必要的细枝末节,将笔墨着重于人类共通的情感弱点,把错位的爱情执着和悖论的婚姻情境,用一种血淋淋的方式呈现在舞台。
一般来说,小剧场戏剧都会有新的视角来解读剧中的人物。如李六乙的《穆桂英》以人性角度,将穆桂英还原成一个女性。根据《麦克白》改编而成的昆剧《夫的人》表达了女人的悲剧:通过爱别人来爱自己是不合理的。徐棻的《马前泼水》丰富了朱买臣的人生际遇,而不是简单地批判他的无情。同样的,《洞君娶妻》也是以思辨的方式来构思主题,塑造人物。
可以说,小剧场越剧《洞君娶妻》一方面在古朴、简约的传说中,找到了接通中华民族气质的美学之源。另一方面,将抽象的爱情哲理创作成一个饶有兴味的寓言剧,让观众在看完戏之后得到当代审美的共鸣—而这正是该剧的价值所在,创新所在。
一厢情愿的悲剧
在童话世界里,王子冲破重重困难,用真爱之吻把睡美人救醒,并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但在现实中,真的如此完满吗?人在年少的时候,不相信真爱之吻是可怕的。但当我们步入“油腻中年”时,还相信真爱之吻和梦中情人,是否有点可笑了?
什么才是真爱?一见钟情?无私奉献?死缠烂打?还是一厢情愿?
也许每个痴男怨女都会耗尽一生去寻找真爱,但现实里的真爱往往是残酷的水中月、镜中花,它要么踏破铁鞋而寻不得;要么只是邂逅一下而已,真爱终究在激情过后就会转瞬即逝。
在主题探索上,小剧场越剧《洞君娶妻》深刻地表达了人类情感中的一个悖论:明明那是虚幻的,偏偏对之一厢情愿,最终酿成苦果,自食而殇。
芷兰,一个生活在理想中的姑娘,向往着琴瑟和鸣的完美爱情。她对着镜儿问,“何不配一个彬彬君子”。正因为她渴望着纯美的爱情,“快些还我郎君来,莫教我,春逝人老误终身!”所以当假洞君出现时,她便毫无设防,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他。“莫推莫怯莫犹疑,打开心门笑相迎。”于是以红帕为证,与之私订终身。但是成婚之日却发现,眼前人并非心上人,因极度失落而变得恍恍惚惚。
苦良,村里最老实巴交的男子,为了能获得芷兰的芳心,喝下有毒的洞中水,幻化成玉树临风的假洞君,前来与芷兰相会。当他终于娶到芷兰时,才发现变回原形的他在芷兰的心目中“徒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更无夫妻之情。此桩婚姻,是错误,是皮囊”。为此,苦良宁愿牺牲生命也要弥补自己的“错误”,再度喝洞中水,化成假洞君,和芷兰完了一桩凄美的婚礼。
正如黑格尔所说,“悲剧性就在于这种冲突的双方各有它那辩护理由……双方都在维护伦理理想之中而且就通过实现这种伦理理想而陷入罪过中。”2
芷兰和苦良两人都因一厢情愿,而遭到毁灭性的结局。这有如古希腊悲剧一样,两个主人公都坚定地追求着自己的爱情理念,但最终因各自的理念是片面的,或者说是冲突的,从而悲剧不可避免地降临,并毁灭了自身。
两种相思的诗意
无疑,《洞君娶妻》是一个爱情悲剧,是一个令人惋惜的故事。苦良因喝下“勾魂摄魄”的洞中水,死在自己的婚礼之上。芷兰在目睹苦良之死后,便生无可恋。“回首来处影朦胧,一霎时,片片残梦都随风。”剧中虽然没有交待芷兰是生还是死,是失疯还是装疯,但那种浓烈的悲剧意味是显得可见的。
一切都不可挽回了,苦良已经死了。芷兰在找到真爱的一刻,便是“无限失落,孤影茕茕”的一刻。这既是爱情的悖论,也是人性的悖论。
作为一个性格冲突的悲剧,《洞君娶妻》纵使以毁灭为结局,但“芷兰披上百帕嫁衣融在朝霞里,璀璨绚烂”—这个凄美的画面是富有诗意的,是充满湘西的神秘感的。正如编剧所说:“谁的心里没有住着过一个洞君,又是谁的身边没有一个苦良?”可见,剧中虽然将人类情感的悲剧一面无情撕开,但它不是让人生起“恐惧”,从而引人“怜悯”。它似乎是用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来阐释人间的情感悲剧。在这个意义上,《洞君娶妻》并不是古希腊式的悲剧—纯粹地批判“一厢情愿”,而是对这样的人性弱点抱有一种温情的悲悯之心,是一种中国式的悲剧。
可以说,《洞君娶妻》没有否定真爱,没有否定一厢情愿的付出。恰恰相反,《洞君娶妻》并不反爱情,反而传达了这样的现实关怀:正因为我们认识到理想的真爱不可触及,那更应该珍惜身边的人。同样,正因为认识到一厢情愿的毁灭性,那更应该追求两情相悦的可行性,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徒劳的爱的假象之中。于是,在结局处,芷兰意识到“我此生,眼朝天,心向苍穹,到今朝,落个,攀高跌重”。这时,芷兰终于发现了人类的珍贵的情感—平凡的爱和身边的爱,才是真爱。
结语
不管未来的小剧场戏曲如何发展,它必然会有新的形式和深刻的内容。小剧场戏曲不能丢了它的根和魂,同时它也必然要有思辨的东西作为它的主题内涵。一旦创新没有深刻的主题,就会徒有形式。我们相信,越是悲剧的东西,越有它特殊的规范性和审美范畴。凡是有张力的小剧场戏曲作品,往往是有着实质性的冲突—编剧需要找到悲剧的根源,而不是仅仅罗列一下悲惨的事件而已。另一方面,中国式的悲剧不是撕毁,不是血腥,而是在批判中寻找诗意化的表达。同时,正如在话剧里经常有人提到“话剧民族化”的议题,那么在小剧场戏曲里是否应该提倡:多汲取东方的元素和古典的美学资源。在戏曲中,意象化的表达也是一个独具魅力的创作技法。例如,《牡丹亭》《桃花扇》等名剧将人物关系与现实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达到了意象与意境的统一。 同样,在《洞君娶妻》中“洞君”意象的贯穿使得全剧产生了饶有意味的隐喻。从这一层面出发,可以看出小剧场越剧《洞君娶妻》是可圈可点的。它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悲剧性,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到自己的情感连接点。
作者 中央戏剧学院博士,供职于中国国家话剧院
上海越剧院的小剧场作品《洞君娶妻》入围2017年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于11月28日在北京繁星戏剧村贰剧场进行首演。编剧是该剧院的莫霞。根据湘西的传说,多情女子在无法觅得爱情的现实下寄托于神祗,从而“落洞”。最后体现为一种自我毁灭的悲剧结局。
黑格尔,朱光潜 译.美学(第三卷下册)[M].商务印书馆:北京,1996:286.
小剧场戏曲范畴下的《洞君娶妻》
明朝王骥德曾论及:“世之腔调,每三十年一变。”
不论繁荣发展,还是沉寂衰落,戏曲永远处于创新之中。在最近的几年里,北京和上海都相应举办了小剧场戏曲节。小剧场戏曲更多的是表達现代人价值观念,突破了忠孝节义的观念,引发人们的思考和争论;它的形式上有时也模糊了观演界限,让观众参与到其中进行互动。相对于传统戏曲,小剧场戏曲不仅仅因为物理空间上的“小”,也不仅仅是观众离舞台“近”,它主要是为了进行一种实验性和创新性的样式突破,为传统的程式表演找到一种更贴近时代脉搏的方式。
于是,在现代化和实验性的生态下,中国的小剧场戏曲被置于新的土壤之中。它打破了数百年积淀下来的戏曲的创作传统,将程式表演解构之后按照创作者的要求进行重构,或把传统戏曲片断与当代剧场艺术进行拼贴,激发观众的联想与思考,或在跨文化剧场中,与西方戏剧产生对话与融合。
在这样的创作生态下,小剧场越剧《洞君娶妻》横空出世。它淡化了故事的生活气息,剔除了不必要的细枝末节,将笔墨着重于人类共通的情感弱点,把错位的爱情执着和悖论的婚姻情境,用一种血淋淋的方式呈现在舞台。
一般来说,小剧场戏剧都会有新的视角来解读剧中的人物。如李六乙的《穆桂英》以人性角度,将穆桂英还原成一个女性。根据《麦克白》改编而成的昆剧《夫的人》表达了女人的悲剧:通过爱别人来爱自己是不合理的。徐棻的《马前泼水》丰富了朱买臣的人生际遇,而不是简单地批判他的无情。同样的,《洞君娶妻》也是以思辨的方式来构思主题,塑造人物。
可以说,小剧场越剧《洞君娶妻》一方面在古朴、简约的传说中,找到了接通中华民族气质的美学之源。另一方面,将抽象的爱情哲理创作成一个饶有兴味的寓言剧,让观众在看完戏之后得到当代审美的共鸣—而这正是该剧的价值所在,创新所在。
一厢情愿的悲剧
在童话世界里,王子冲破重重困难,用真爱之吻把睡美人救醒,并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但在现实中,真的如此完满吗?人在年少的时候,不相信真爱之吻是可怕的。但当我们步入“油腻中年”时,还相信真爱之吻和梦中情人,是否有点可笑了?
什么才是真爱?一见钟情?无私奉献?死缠烂打?还是一厢情愿?
也许每个痴男怨女都会耗尽一生去寻找真爱,但现实里的真爱往往是残酷的水中月、镜中花,它要么踏破铁鞋而寻不得;要么只是邂逅一下而已,真爱终究在激情过后就会转瞬即逝。
在主题探索上,小剧场越剧《洞君娶妻》深刻地表达了人类情感中的一个悖论:明明那是虚幻的,偏偏对之一厢情愿,最终酿成苦果,自食而殇。
芷兰,一个生活在理想中的姑娘,向往着琴瑟和鸣的完美爱情。她对着镜儿问,“何不配一个彬彬君子”。正因为她渴望着纯美的爱情,“快些还我郎君来,莫教我,春逝人老误终身!”所以当假洞君出现时,她便毫无设防,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他。“莫推莫怯莫犹疑,打开心门笑相迎。”于是以红帕为证,与之私订终身。但是成婚之日却发现,眼前人并非心上人,因极度失落而变得恍恍惚惚。
苦良,村里最老实巴交的男子,为了能获得芷兰的芳心,喝下有毒的洞中水,幻化成玉树临风的假洞君,前来与芷兰相会。当他终于娶到芷兰时,才发现变回原形的他在芷兰的心目中“徒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更无夫妻之情。此桩婚姻,是错误,是皮囊”。为此,苦良宁愿牺牲生命也要弥补自己的“错误”,再度喝洞中水,化成假洞君,和芷兰完了一桩凄美的婚礼。
正如黑格尔所说,“悲剧性就在于这种冲突的双方各有它那辩护理由……双方都在维护伦理理想之中而且就通过实现这种伦理理想而陷入罪过中。”2
芷兰和苦良两人都因一厢情愿,而遭到毁灭性的结局。这有如古希腊悲剧一样,两个主人公都坚定地追求着自己的爱情理念,但最终因各自的理念是片面的,或者说是冲突的,从而悲剧不可避免地降临,并毁灭了自身。
两种相思的诗意
无疑,《洞君娶妻》是一个爱情悲剧,是一个令人惋惜的故事。苦良因喝下“勾魂摄魄”的洞中水,死在自己的婚礼之上。芷兰在目睹苦良之死后,便生无可恋。“回首来处影朦胧,一霎时,片片残梦都随风。”剧中虽然没有交待芷兰是生还是死,是失疯还是装疯,但那种浓烈的悲剧意味是显得可见的。
一切都不可挽回了,苦良已经死了。芷兰在找到真爱的一刻,便是“无限失落,孤影茕茕”的一刻。这既是爱情的悖论,也是人性的悖论。
作为一个性格冲突的悲剧,《洞君娶妻》纵使以毁灭为结局,但“芷兰披上百帕嫁衣融在朝霞里,璀璨绚烂”—这个凄美的画面是富有诗意的,是充满湘西的神秘感的。正如编剧所说:“谁的心里没有住着过一个洞君,又是谁的身边没有一个苦良?”可见,剧中虽然将人类情感的悲剧一面无情撕开,但它不是让人生起“恐惧”,从而引人“怜悯”。它似乎是用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来阐释人间的情感悲剧。在这个意义上,《洞君娶妻》并不是古希腊式的悲剧—纯粹地批判“一厢情愿”,而是对这样的人性弱点抱有一种温情的悲悯之心,是一种中国式的悲剧。
可以说,《洞君娶妻》没有否定真爱,没有否定一厢情愿的付出。恰恰相反,《洞君娶妻》并不反爱情,反而传达了这样的现实关怀:正因为我们认识到理想的真爱不可触及,那更应该珍惜身边的人。同样,正因为认识到一厢情愿的毁灭性,那更应该追求两情相悦的可行性,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徒劳的爱的假象之中。于是,在结局处,芷兰意识到“我此生,眼朝天,心向苍穹,到今朝,落个,攀高跌重”。这时,芷兰终于发现了人类的珍贵的情感—平凡的爱和身边的爱,才是真爱。
结语
不管未来的小剧场戏曲如何发展,它必然会有新的形式和深刻的内容。小剧场戏曲不能丢了它的根和魂,同时它也必然要有思辨的东西作为它的主题内涵。一旦创新没有深刻的主题,就会徒有形式。我们相信,越是悲剧的东西,越有它特殊的规范性和审美范畴。凡是有张力的小剧场戏曲作品,往往是有着实质性的冲突—编剧需要找到悲剧的根源,而不是仅仅罗列一下悲惨的事件而已。另一方面,中国式的悲剧不是撕毁,不是血腥,而是在批判中寻找诗意化的表达。同时,正如在话剧里经常有人提到“话剧民族化”的议题,那么在小剧场戏曲里是否应该提倡:多汲取东方的元素和古典的美学资源。在戏曲中,意象化的表达也是一个独具魅力的创作技法。例如,《牡丹亭》《桃花扇》等名剧将人物关系与现实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达到了意象与意境的统一。 同样,在《洞君娶妻》中“洞君”意象的贯穿使得全剧产生了饶有意味的隐喻。从这一层面出发,可以看出小剧场越剧《洞君娶妻》是可圈可点的。它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悲剧性,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到自己的情感连接点。
作者 中央戏剧学院博士,供职于中国国家话剧院
上海越剧院的小剧场作品《洞君娶妻》入围2017年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于11月28日在北京繁星戏剧村贰剧场进行首演。编剧是该剧院的莫霞。根据湘西的传说,多情女子在无法觅得爱情的现实下寄托于神祗,从而“落洞”。最后体现为一种自我毁灭的悲剧结局。
黑格尔,朱光潜 译.美学(第三卷下册)[M].商务印书馆:北京,1996: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