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效果。方法68例尿道狭窄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技术,对照组采用冷刀尿道内切开技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最大尿流率、尿外渗、继发出血、直肠损伤及复发和再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1.24±9.71)min,长于对照组的(22.37±9.22)min(t= 3.914,
【机 构】
:
010017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效果。
方法68例尿道狭窄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技术,对照组采用冷刀尿道内切开技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最大尿流率、尿外渗、继发出血、直肠损伤及复发和再手术情况。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1.24±9.71)min,长于对照组的(22.37±9.22)min(t= 3.914,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3.28±5.24)mL、住院时间(4.06±1.16)d,均少于对照组的(28.31±7.19)mL、(5.92±1.71)d)(t= 4.091、2.776,均P< 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的最大尿流率[(11.3±4.1)m L/s、(16.8±5.2) mL/s]均有明显提高(t= 5.163、9.772,P< 0.05、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最大尿流率提高更明显(t= 4.291,P<0.05)。术后对照组有1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35.3%;观察组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5.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 7.240,P< 0.05)。术后随访1年,对照组复发率(16%)和再手术率(11%)均明显高于观察组(4%、1%)(χ2= 11.290、13.860,均P< 0.01)。
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技术治疗尿道狭窄创伤小、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复发及再手术发生率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 573例肝硬化患者与168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LDL-C水平,并分析血清LDL-C变化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肝功能分级以及某些并发症等的关系。结果肝硬化组LDL-C水平为(1.67±0.94)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2±0.67)mmol/L(t= 4.67,P< 0.01)。肝硬化患者中死亡组LDL
目的分析超声介导穿刺注射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140例,分别在无介导下与超声介导下穿刺第3腰椎横突注射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穿刺准确率。结果无介导下穿刺准确率为80.0%,超声介导下穿刺准确率为98.5%,两种穿刺方法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1.73,P< 0.05)。结论超声介导下可显著提高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穿刺治疗准确率,降低穿刺风险。
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产妇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再次剖宫产分娩的543例产妇(A组)的临床资料,将其与同期再次阴道自然分娩的963例(B组)、第一次剖宫产分娩+再次阴道分娩(C组)的225例产妇进行对比分析,统计三种不同分娩方式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术后并发症:A组141例(26%),B组29例(3%),C组27例(12%),三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182.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4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给予常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照组23例,单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用药后观察治疗组及对照组退热、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记录雾化吸入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100.0%,优于对照组的79.4%(χ2= 10.973,P< 0.01),治疗组退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术后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109例急性阑尾炎术后腹泻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药治疗。观察两组粪便标本的病原菌检测结果、疗效评价结果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粪便标本共检出病原菌96株,构成比在前4位的分别是弧菌属、志贺菌属、气单胞菌属和变形杆菌属,构成比分别是36
目的探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非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60例非变应性鼻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糠酸莫米松喷鼻剂,对照组患者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积分,并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为9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26,P> 0.05)。两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