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充填体上方顶板的稳定性是影响沿空留巷效果的关键因素,针对屯兰矿22301大采高工作面留巷顶板离层的控制难题,通过分析留巷期间各阶段顶板受力特征和顶板离层机理,建立充填体上方顶板离层力学模型,提出了厚煤层沿空留巷充填体上方直接顶板的分区动态加固控制技术:“锚网索”+“高预应力锚网索”+“高阻力液压支柱”留巷分阶段支护.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顶板最大下沉量为140 mm,底鼓量为660 mm;工作面后方150 m外,0~6 m累计离层量为16 mm、0~2.5 m累计离层量为14 mm;围岩变形以底鼓为主,采用分
【机 构】
: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屯兰煤矿,山西 太原030052;中国矿业大学 安全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填体上方顶板的稳定性是影响沿空留巷效果的关键因素,针对屯兰矿22301大采高工作面留巷顶板离层的控制难题,通过分析留巷期间各阶段顶板受力特征和顶板离层机理,建立充填体上方顶板离层力学模型,提出了厚煤层沿空留巷充填体上方直接顶板的分区动态加固控制技术:“锚网索”+“高预应力锚网索”+“高阻力液压支柱”留巷分阶段支护.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顶板最大下沉量为140 mm,底鼓量为660 mm;工作面后方150 m外,0~6 m累计离层量为16 mm、0~2.5 m累计离层量为14 mm;围岩变形以底鼓为主,采用分区域动态支护加固顶板控制技术使顶板整体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
其他文献
为响应国家节能环保要求,建立绿色能源供热矿井,小保当煤矿2#风井提出淘汰现有燃煤锅炉,利用矿井余热资源,解决该风并场井口保温防冻和建筑采暖用热需求.基于现有乏风余热利用的4种技术路线,分别对各自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对比,最终提出采用直冷式深焓取热乏风热泵新技术,解决该煤矿的用热需求,介绍了小保当煤矿2#风井场地的项目概况,供热需求以及采用直冷式深焓取热乏风热泵系统的技术路线,最后进行了经济分析.项目实施后,彻底解决了由于燃煤带来的环保问题,并且对煤矿现有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针对新维煤矿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过程中自然发火防治难题,以3#煤层3102工作面为例,通过室内实验与现场实践形结合的方式开展采空区自然发火分级预警技术研究.煤氧化程序升温实验结果表明,3#煤层在O2体积分数10%条件下,自燃氧化开始受到抑制;O2体积分数7%条件下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煤自然氧化过程呈现明显的阶段CO产气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将采空区自然发火预警划分为四级预警,对应煤自然发火的缓慢氧化(24× 10-6~200× 10-6)、加速氧化(200×10-6~500×10-6)、剧烈氧化(500× 10-6
以赵固一矿区域内多个煤层底板灰岩层的多分支水平注浆井实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井身结构优化,降低环空压力损耗及钻具托压值,复合钻进速度提高约15%~25%,定向钻进速度提高约20%~40%;进行了钻具组合优选,采用双扶稳斜钻具组合降低了复合钻进过程井斜与方位漂移量,使得平均日进尺率提高了41.67%;优选出含有减振托齿和复合保径及抗磨的5刀翼双排齿PDC钻头,复合钻进平均速度提高约50%,定向钻进平均速度提高约56.52%;基于传统水基低固相钻井液,改变钻井液配方优化钻井液性能,使得滑动钻进速提高至原钻速的1
高覆岩应力影响下,硬煤巷道两帮煤体块落现象严重,为提高该类巷道安全稳定,选取榆北地区典型硬煤巷道为背景,结合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综合手段对巷道煤体破坏特征及控制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硬煤巷道两帮煤体内部环向裂隙发育,裂隙间隔在0.5~1.0 m左右,越靠近巷道,煤体裂隙发育程度越高;覆岩应力影响下,煤体板裂结构变形(0.017 m)超2倍于材料变形(0.0077 m),巷道煤帮变形以结构变形为主;锚杆预应力越大,对于板裂煤体的控制能力越强.现场实测表明,提高两帮支护强度和预紧力后,帮部煤体变形减
为研究陕北中深埋厚煤层综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以榆神矿区三期规划区中部的小保当一号井首采工作面(112201工作面)为研究区,通过地表移动观测、GNSS地表移动自动观测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研究了地表移动变形特征,获取了相关移动变形参数和采动地表裂缝发育规律.结果表明:112201工作面回采后地表最大下沉量为3840 mm,最大下沉系数为0.66;地表移动变形持续时间约1.5年,其中启动阶段历时18 d,活跃阶段历时110 d;活跃阶段前期的43 d是地表的集中变形期,累积地表下沉量达到地表总下沉量的91
为揭示长壁工作面开采的上行裂隙发育机理,得到其发育高度的确定方法;基于断裂力学混合型裂纹扩展理论,运用断裂力学分析了上行裂隙发育顶端岩层受力状态,分析了上行裂隙发育的判据,提出了上行裂隙发育高度的确定方法;基于混合型裂纹σ(θ)max理论,建立了上行裂隙岩层裂纹扩展理论模型,提出了裂纹扩展与上行裂隙发育的判据.研究表明:随长壁工作面推进,上行裂隙发育可以分为上行裂隙产生段、发育延伸段和稳定段3个阶段,裂纹的扩展表现为混合型裂纹;工作面充分采动后,岩层顶面产生的裂纹在拉应力的作用下沿裂隙带方向向下扩展,若与
针对铁煤集团敬老院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通过实地调研,结合该矿的地质条件、开拓布局、生产及辅助系统等特点和以往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将其主要的危险总结为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火灾、水灾、顶板、提升运输及电气伤害6个方面,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和行业标准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及建议,从而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进而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为进一步提高煤矿瓦斯异常涌出风险防控水平,对瓦斯异常涌出风险防控体系与免疫机理结合的可行性进行探索;在阐述瓦斯异常涌出风险防控体系和生物免疫系统结构、功能和防御机制的基础上,从作用对象、作用机制、功能、对应关系等方面,研究了瓦斯异常涌出风险防控体系与生物免疫系统的耦合性.结果表明:免疫系统抵御抗原的相关机理对瓦斯异常涌出风险防控具有可借鉴性;瓦斯异常涌出风险防控体系也具备“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瓦斯异常涌出诱发因素即是“抗原”,瓦斯异常涌出的发生即是系统产生“疾病”.
为了解决锦界煤矿综采工作面末采期间矿压显现剧烈,回撤通道围岩变形大、难以控制的问题,以31115工作面开采为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双回撤通道综采工作面末采段覆岩失稳运动形式、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巷道变形规律以及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提出了基于控制覆岩基本顶破断位置的末采段停采让压及强制放顶等应力转移技术.结果表明:末采贯通时工作面基本顶失稳运动形式分为滑落失稳和回转失稳,回转失稳引起的末采期间区域应力集中程度比滑落失稳大;当工作面推进至与主回撤通道贯通前10 m时,主回撤通道明显受到工
在对本煤层钻孔围岩漏气机理及堵漏风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空间、错时间以切断漏气通道的注浆堵漏技术;分空间体现在将钻孔的密封段分为空腔段及预留段进行注浆堵漏,错时间体现在将该技术工艺流程分为3个阶段:准备、一次注浆及二次堵漏阶段.另外,设计了一体化专用封孔器及注浆作业配套设备;为验证新注浆堵漏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山西某高瓦斯矿开展了钻孔注浆堵漏风技术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新注浆堵漏技术之后,钻孔瓦斯抽采浓度立即大幅回升,本煤层钻孔抽采寿命由40 d左右增至80 d以上,钻孔有效抽采时间延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