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传统的汉语教学中,教师是绝对的中心角色。但是在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教师的中心地位受到极大挑战,很多学生不习惯于在课堂是“仰视”教师,笔者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些自己的拙见,以期给广大的对外汉语工作者提供一点不成熟的参考。
关键词:传统对外汉语教学;体验式教学;权威性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选择到中国工作,旅游,学习,甚至定居,生活。借此东风,学习汉语的市场也随之火爆起来。
一、中国传统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长时间以来,提到中国的教育,大多数人都会立刻浮现出这样一些画面。必定是一个老师站在讲台上,手拿教鞭,面前的讲桌上摆着教科书,粉笔。教室内课桌整齐,学生端坐于椅上,不时抬头看黑板,再低头奋笔疾书。回答问题要事先举手,未经允许不得随意在教室内走动等等。传统的汉语教学,老师一直把自己置于教室的中央,讲台好比神坛,绝不轻易走下来。但那是面对已经习以为常的中国学生的方式,他们经过了十几年的磨练,碰到一个不是这样教学的老师,反而觉得需要适应。而现在的教学对象是外国人,他们不是中国学生的复制品,思维更为活跃,更懂得表现自己,更注重互动,更看重平等。老师“一手遮天”权威感对他们来讲行不通。教学配备大多仅以教材为主,种类单一乏味。教学离不开教具这个必备设施,部分汉语老师的教学工具主要依赖书本,讲台上除了教材,就是点名册,成绩表,备课本。重讲解,少操练。针对一个语言点,一些老师会直接让学生猜测其用法和含义,然后再将学生所举的例子顺水推舟作为例句展示给其他同学,尤其是错误的例句。一些老师会选择自己先列举很多个例子,在不提供情景的前提下让学生进行操练。前者,展示错误的例句容易让学生疑惑甚至混淆。后者,不提供情景让学生天马行空随意举例容易使其走进使用的误区,这种方法不提倡长期反复使用。一旦学生对该知识点没有百分之百掌握的话,往后很容易在同一个地方犯相同的错误。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西方学生自小接触的教育模式与中国教育模式存在显著差别。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是行不通的。我的美国朋友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情,他在与某汉语培训机构的老师课外聊天,与近六年来从事英语教育的中国同事交流时,都强烈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文化冲击。每次他阐述一个教学观点,中国老师总是睁大眼睛,带着笑脸说,“啊,那是你们欧美的方式!”。实际上每个教师都可以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都可以借助相应的工具或者自身的肢体讲所要的讲解的内容如数传授给学生,并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下接受。
学习是一项技能,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就是一个引导者。中国总是把教师看作是满腹经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的学者,学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学术研究,然而我认为教师的角色更应像一个教练,一个匠人,从旁辅导,指引其方向,适当的时候授予一定的有效学习方法。
Boyé De Mente在他所著的The Chinese have a word for it一书中讨论过:“中国人思维和行为的方式将他们捆绑在一起,从而使得中国文化到今天为止仍然无处不在且影响巨大。”
针对外国学生的中文教学,就应该尽量避免教师一手遮天的教学方式。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法可以在解释语言点等较为严肃的环节使用,如果是听说课,汉字课,学生亲自体验更为重要。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回忆,表达,展示。比如分组演练,角色扮演,游戏竞赛,短剧表演等互动形式,即训练了训练语言技能,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和了解,释放学生个性,让彼此能在以后的学习中配合更为默契。
说到体验,针对外国学生的汉语教学有太多可以进行“体验”的环节。尤其是口语操练课,上课的地点,内容,甚至主讲人都可以不停变换。不一定在教室里开展的课堂才能称之为教学,可以在食堂,在银行,在小卖部,在咖啡店,在体育馆,在操场,在公园,在博物馆,只要是跟教材有关的内容,只要时间允许,能够保证教学秩序和质量,以及师生的人生安全,这种真实的场景更容易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真实的语言。而且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主动性也会更明显。
三、保持教师权威的必要性
必须要提及的是,教师保持自身的权威性是及其必要的,哪怕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讨论时间。外国学生普遍极其愿意展示自我,表达自我,尤其是欧美学生,亚洲国家的学生则相对含蓄。这种情况下,课堂上的秩序和轻重缓急就要很好地进行把控。既不能让大家都沉默不语,也不能杂乱得像菜市场。可以这样比喻,风筝和你手中的线。你可以决定线的长度,让它根据自己的风向自在地出去探索,发现世界的奇妙。同时,你也要观察,当它飘得太高,飘得太远,甚至有可能撞上高楼就此陨落,你可以通过拉拽绳索让它重回安全领域。当你决定结束旅程和探索,那么收回手中的线绳,让它重回你的手中。当然,学生并不是任你摆布的无生命的玩偶,只是作为一个聪明的老师,需要懂得用最小限度的掌控,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吴建萍.对外汉语教学初探[M].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周仰恩(1986.11-),女,贵州遵义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关键词:传统对外汉语教学;体验式教学;权威性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选择到中国工作,旅游,学习,甚至定居,生活。借此东风,学习汉语的市场也随之火爆起来。
一、中国传统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长时间以来,提到中国的教育,大多数人都会立刻浮现出这样一些画面。必定是一个老师站在讲台上,手拿教鞭,面前的讲桌上摆着教科书,粉笔。教室内课桌整齐,学生端坐于椅上,不时抬头看黑板,再低头奋笔疾书。回答问题要事先举手,未经允许不得随意在教室内走动等等。传统的汉语教学,老师一直把自己置于教室的中央,讲台好比神坛,绝不轻易走下来。但那是面对已经习以为常的中国学生的方式,他们经过了十几年的磨练,碰到一个不是这样教学的老师,反而觉得需要适应。而现在的教学对象是外国人,他们不是中国学生的复制品,思维更为活跃,更懂得表现自己,更注重互动,更看重平等。老师“一手遮天”权威感对他们来讲行不通。教学配备大多仅以教材为主,种类单一乏味。教学离不开教具这个必备设施,部分汉语老师的教学工具主要依赖书本,讲台上除了教材,就是点名册,成绩表,备课本。重讲解,少操练。针对一个语言点,一些老师会直接让学生猜测其用法和含义,然后再将学生所举的例子顺水推舟作为例句展示给其他同学,尤其是错误的例句。一些老师会选择自己先列举很多个例子,在不提供情景的前提下让学生进行操练。前者,展示错误的例句容易让学生疑惑甚至混淆。后者,不提供情景让学生天马行空随意举例容易使其走进使用的误区,这种方法不提倡长期反复使用。一旦学生对该知识点没有百分之百掌握的话,往后很容易在同一个地方犯相同的错误。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西方学生自小接触的教育模式与中国教育模式存在显著差别。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是行不通的。我的美国朋友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情,他在与某汉语培训机构的老师课外聊天,与近六年来从事英语教育的中国同事交流时,都强烈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文化冲击。每次他阐述一个教学观点,中国老师总是睁大眼睛,带着笑脸说,“啊,那是你们欧美的方式!”。实际上每个教师都可以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都可以借助相应的工具或者自身的肢体讲所要的讲解的内容如数传授给学生,并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下接受。
学习是一项技能,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就是一个引导者。中国总是把教师看作是满腹经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的学者,学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学术研究,然而我认为教师的角色更应像一个教练,一个匠人,从旁辅导,指引其方向,适当的时候授予一定的有效学习方法。
Boyé De Mente在他所著的The Chinese have a word for it一书中讨论过:“中国人思维和行为的方式将他们捆绑在一起,从而使得中国文化到今天为止仍然无处不在且影响巨大。”
针对外国学生的中文教学,就应该尽量避免教师一手遮天的教学方式。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法可以在解释语言点等较为严肃的环节使用,如果是听说课,汉字课,学生亲自体验更为重要。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回忆,表达,展示。比如分组演练,角色扮演,游戏竞赛,短剧表演等互动形式,即训练了训练语言技能,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和了解,释放学生个性,让彼此能在以后的学习中配合更为默契。
说到体验,针对外国学生的汉语教学有太多可以进行“体验”的环节。尤其是口语操练课,上课的地点,内容,甚至主讲人都可以不停变换。不一定在教室里开展的课堂才能称之为教学,可以在食堂,在银行,在小卖部,在咖啡店,在体育馆,在操场,在公园,在博物馆,只要是跟教材有关的内容,只要时间允许,能够保证教学秩序和质量,以及师生的人生安全,这种真实的场景更容易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真实的语言。而且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主动性也会更明显。
三、保持教师权威的必要性
必须要提及的是,教师保持自身的权威性是及其必要的,哪怕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讨论时间。外国学生普遍极其愿意展示自我,表达自我,尤其是欧美学生,亚洲国家的学生则相对含蓄。这种情况下,课堂上的秩序和轻重缓急就要很好地进行把控。既不能让大家都沉默不语,也不能杂乱得像菜市场。可以这样比喻,风筝和你手中的线。你可以决定线的长度,让它根据自己的风向自在地出去探索,发现世界的奇妙。同时,你也要观察,当它飘得太高,飘得太远,甚至有可能撞上高楼就此陨落,你可以通过拉拽绳索让它重回安全领域。当你决定结束旅程和探索,那么收回手中的线绳,让它重回你的手中。当然,学生并不是任你摆布的无生命的玩偶,只是作为一个聪明的老师,需要懂得用最小限度的掌控,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吴建萍.对外汉语教学初探[M].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周仰恩(1986.11-),女,贵州遵义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