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灵东矿W101采取位于软岩中,采区内大部分巷道掘进一个月后底鼓量达到1~2m。为了解决运输和通风等问题,采用太沙基理论分析了底鼓产生的机理,针对底板岩层的受力特征设计了连体底板注浆锚杆的布置方式。在巷道返修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使用,保证了底板锚杆的施工质量。实践证明,连体注浆锚杆是解决软岩巷道底鼓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软岩;底鼓;锚注支护
引言
灵东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采取巷道围岩属于典型的软岩。煤层顶底板围岩强度低于煤层强度,不得不将巷道底板布置在煤层中。即使施工中采取一系列防止顶底板破坏的措施,然而巷道施工过程中,仍出现顶板来压较大,造成一段巷道出现大面积垮落、下沉,部分位置下沉量达800mm以上。采取巷道底鼓嚴重,W10102工作面回风顺槽前期底鼓量达1~2m,严重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
为此,组成了治理底鼓的技术攻关小组,对底鼓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试验首先在W10102工作面回风顺槽进行。在理论指导下完成的巷道底鼓返修支护设计,有望探索出有效的支护技术,为该区和类似地层大断面巷道支护设计提供经验和指导。
1、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1.1工程地质概况
灵东煤矿W10102工作面回风顺槽位于Ⅱ2-1煤层中,该煤层倾角较平缓,一般为2~5°;断裂构造不发育,富含水、导水性较差,断层较可靠。该巷道水文地质特征与一般煤田的水文地质特征不同,主要特点是煤层含水。煤层含水层既是主要直接充水含水层和强导水层,又是裂隙含水层。煤层顶板、底板岩层含水层时以裂隙含水层为主的弱含水层,具有一定的隔水作用。第四系砂砾含水层也是主要含水层和强导水层。地下补给水源为煤及围岩露头的大气降水顺层补给。
1.2工程岩石特征
W10102工作面回风顺槽穿越的煤层厚度为14.16~18.55m,煤层节理裂隙发育,顶板松软;煤层已块状为主,粉末状次之,透气性差。煤呈黑褐色,条痕褐色,弱沥青光泽,断口多呈平坦状、贝壳状及参差状,脆性易碎,易风化,可见龟列现象。见有不发生的内生裂隙。煤的结构多为水平层理;煤的硬度系数f值为2.5。顶板岩性为泥岩,底板为细砂岩、泥岩,顶底板岩石强度比煤层强度低,给支护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2、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2.1原支护形式
W10102工作面回风顺槽的支护方式为锚网+钢筋梁+锚索。锚杆选用直径为Φ18mm,长度为L=2100mm的左旋无纵肋螺纹锚杆;托板为碟型钢板,规格为150mm×150mm×10mm金属钢板;每根锚杆配制2卷K2350型树脂锚固剂。选用金属网的规格为6mm@100mm×100mm,长×宽=2000mm×800mm。钢筋梁采用Φ14mm的圆钢焊成。锚索选用Φ15.24mm预应力钢绞线制作,长度L=6.3m;每根锚索使用4卷K2350树脂锚固剂;锚索垫板采用两块垫板叠加,其规格分别为:大托盘规格为20×300槽钢制作,小托盘采用150×150×10mm的扁钢制作。
2.2巷道变形特征
W10102工作面回风顺槽施工过程中,顶、底板压力显现均较为严重。顶部压力的增大导致4根锚索被压断,多根锚索受损。锚杆抗拔力抽查记录显示部分锚杆抗拔力低于设计值的70%。巷道顶板离层、帮部局部出现裂隙现象。巷道施工质量自检抽查优良率仅为50%。在没有受到采动影响、切眼没有施工完成的条件下,回风顺槽的巷道底板底臌表现极为明显,敷设在巷道中的管路严重变形、皮带机不能工作,矿车无法通过。在起底的过程中发现,底板破碎严重,破碎深度达2m以上,底板细砂岩已经记入破碎的煤层底板。局部返修巷道不能达到治理效果,整条巷道面临报废的危险。在距离巷道开口200m处,大约有60m巷道破坏极为严重,其变形破坏特点与前面相似。其他部分巷道虽然没有这两段严重,但是表现出类似的破坏类型。
2.3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根据太沙基理论,当墙体受力时会把压力传递给地基,墙体下的地基会产生变形,一般会产生两个对称的滑移面,土体滑移从而在地面上产生鼓包。在巷道施工过程中,当地压较大而底板的围岩强度较低时,同样会产生类似的效应,不过因为巷道帮部的外侧是围岩,阻止了围岩向外部变形,围岩只得向内部变形,这样就产生了底鼓。可见,巷道两帮的压力会传递给底板,底板的强度不足于承受上不传递的压力时,就会变形破坏,变现为底板的煤或岩石像巷道内部移动,从而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底臌。当两帮的压力越大,底臌越严重;当底板强度越低,底臌越严重。
3、底臌巷道的治理方案
3.1支护设计
底板采用锚、网、带组合支护,锚杆、钢筋网和钢带尽量选用现场已有材料,支护参数见图1.根据上述原理分析,底臌的主要原因为两帮引起的压力转移,次要原因为膨胀性软岩遇水膨胀。支护原则为,在巷道底板两侧形成两道加固墙,组织底板卸荷,将压力转移到巷道两帮下方的底板外侧。
1)在巷道底板两侧分别采用锚杆支护,支护锚杆的规格为Φ20×2700mm。锚杆布置参数间排距1000mm×800mm,错开布置。采用加长锚固方式,两支锚固剂,一支CK2350在内,一支CK2350在外。锚杆扭矩为100N·m,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提高锚杆的预紧力。
2)采用现场已有的W钢带,其规格为δ7×3600×170mm,布置参数为排距800mm,端头叠加部分长度为300mm,如果采用新加工的钢带,规格为δ7×3400×170mm,布置参数为排距800mm,端头叠加部分长度为200mm。
3)钢筋网规格为,网孔50mm×50mm,网片3400mm×1100mm,接头搭接200mm,绑扎间距为200mm。
3.2支护效果
W10102工作面回风顺槽底臌严重段均采用了底板锚-网-索联合支护方式,施工中注意锚杆的锚固力一定达到设计要求。底板返修后,经矿方、监理联合验收,锚杆验收优良率93%。锚杆抗拔力符合设计要求率达97.5%。经过连续两个月的底板变形观测,最大变形量在30cm以内。巷道底板仅仅通过局部维护,没有出现明显的管路弯曲、矿车难以通行的被动局面。
4、结论
通过对灵东煤矿W10102工作面回风顺槽的底臌治理,控制了煤层巷道底板的显著变形,实现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实践证明,软岩巷道的底板变形主要原因是巷道两帮的压力大,两帮压力转移的底板;次要原因是巷道底板煤岩强度低,不足以抵抗两帮的压力而变形、移动。通过采用底板底角锚杆和底板锚杆支护,钢带将多个锚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支护整体,类似一道挡土墙,防止地压增加时,锚杆被各个击破,从而有效地治理底臌。当底臌量更大时,可以考虑加大锚杆的密度,增加连体锚杆的钢带规格,甚至采用槽钢等强度和刚度更大的型钢作为连接体,将会收到更好的支护效果。
【关键词】软岩;底鼓;锚注支护
引言
灵东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采取巷道围岩属于典型的软岩。煤层顶底板围岩强度低于煤层强度,不得不将巷道底板布置在煤层中。即使施工中采取一系列防止顶底板破坏的措施,然而巷道施工过程中,仍出现顶板来压较大,造成一段巷道出现大面积垮落、下沉,部分位置下沉量达800mm以上。采取巷道底鼓嚴重,W10102工作面回风顺槽前期底鼓量达1~2m,严重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
为此,组成了治理底鼓的技术攻关小组,对底鼓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试验首先在W10102工作面回风顺槽进行。在理论指导下完成的巷道底鼓返修支护设计,有望探索出有效的支护技术,为该区和类似地层大断面巷道支护设计提供经验和指导。
1、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1.1工程地质概况
灵东煤矿W10102工作面回风顺槽位于Ⅱ2-1煤层中,该煤层倾角较平缓,一般为2~5°;断裂构造不发育,富含水、导水性较差,断层较可靠。该巷道水文地质特征与一般煤田的水文地质特征不同,主要特点是煤层含水。煤层含水层既是主要直接充水含水层和强导水层,又是裂隙含水层。煤层顶板、底板岩层含水层时以裂隙含水层为主的弱含水层,具有一定的隔水作用。第四系砂砾含水层也是主要含水层和强导水层。地下补给水源为煤及围岩露头的大气降水顺层补给。
1.2工程岩石特征
W10102工作面回风顺槽穿越的煤层厚度为14.16~18.55m,煤层节理裂隙发育,顶板松软;煤层已块状为主,粉末状次之,透气性差。煤呈黑褐色,条痕褐色,弱沥青光泽,断口多呈平坦状、贝壳状及参差状,脆性易碎,易风化,可见龟列现象。见有不发生的内生裂隙。煤的结构多为水平层理;煤的硬度系数f值为2.5。顶板岩性为泥岩,底板为细砂岩、泥岩,顶底板岩石强度比煤层强度低,给支护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2、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2.1原支护形式
W10102工作面回风顺槽的支护方式为锚网+钢筋梁+锚索。锚杆选用直径为Φ18mm,长度为L=2100mm的左旋无纵肋螺纹锚杆;托板为碟型钢板,规格为150mm×150mm×10mm金属钢板;每根锚杆配制2卷K2350型树脂锚固剂。选用金属网的规格为6mm@100mm×100mm,长×宽=2000mm×800mm。钢筋梁采用Φ14mm的圆钢焊成。锚索选用Φ15.24mm预应力钢绞线制作,长度L=6.3m;每根锚索使用4卷K2350树脂锚固剂;锚索垫板采用两块垫板叠加,其规格分别为:大托盘规格为20×300槽钢制作,小托盘采用150×150×10mm的扁钢制作。
2.2巷道变形特征
W10102工作面回风顺槽施工过程中,顶、底板压力显现均较为严重。顶部压力的增大导致4根锚索被压断,多根锚索受损。锚杆抗拔力抽查记录显示部分锚杆抗拔力低于设计值的70%。巷道顶板离层、帮部局部出现裂隙现象。巷道施工质量自检抽查优良率仅为50%。在没有受到采动影响、切眼没有施工完成的条件下,回风顺槽的巷道底板底臌表现极为明显,敷设在巷道中的管路严重变形、皮带机不能工作,矿车无法通过。在起底的过程中发现,底板破碎严重,破碎深度达2m以上,底板细砂岩已经记入破碎的煤层底板。局部返修巷道不能达到治理效果,整条巷道面临报废的危险。在距离巷道开口200m处,大约有60m巷道破坏极为严重,其变形破坏特点与前面相似。其他部分巷道虽然没有这两段严重,但是表现出类似的破坏类型。
2.3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根据太沙基理论,当墙体受力时会把压力传递给地基,墙体下的地基会产生变形,一般会产生两个对称的滑移面,土体滑移从而在地面上产生鼓包。在巷道施工过程中,当地压较大而底板的围岩强度较低时,同样会产生类似的效应,不过因为巷道帮部的外侧是围岩,阻止了围岩向外部变形,围岩只得向内部变形,这样就产生了底鼓。可见,巷道两帮的压力会传递给底板,底板的强度不足于承受上不传递的压力时,就会变形破坏,变现为底板的煤或岩石像巷道内部移动,从而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底臌。当两帮的压力越大,底臌越严重;当底板强度越低,底臌越严重。
3、底臌巷道的治理方案
3.1支护设计
底板采用锚、网、带组合支护,锚杆、钢筋网和钢带尽量选用现场已有材料,支护参数见图1.根据上述原理分析,底臌的主要原因为两帮引起的压力转移,次要原因为膨胀性软岩遇水膨胀。支护原则为,在巷道底板两侧形成两道加固墙,组织底板卸荷,将压力转移到巷道两帮下方的底板外侧。
1)在巷道底板两侧分别采用锚杆支护,支护锚杆的规格为Φ20×2700mm。锚杆布置参数间排距1000mm×800mm,错开布置。采用加长锚固方式,两支锚固剂,一支CK2350在内,一支CK2350在外。锚杆扭矩为100N·m,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提高锚杆的预紧力。
2)采用现场已有的W钢带,其规格为δ7×3600×170mm,布置参数为排距800mm,端头叠加部分长度为300mm,如果采用新加工的钢带,规格为δ7×3400×170mm,布置参数为排距800mm,端头叠加部分长度为200mm。
3)钢筋网规格为,网孔50mm×50mm,网片3400mm×1100mm,接头搭接200mm,绑扎间距为200mm。
3.2支护效果
W10102工作面回风顺槽底臌严重段均采用了底板锚-网-索联合支护方式,施工中注意锚杆的锚固力一定达到设计要求。底板返修后,经矿方、监理联合验收,锚杆验收优良率93%。锚杆抗拔力符合设计要求率达97.5%。经过连续两个月的底板变形观测,最大变形量在30cm以内。巷道底板仅仅通过局部维护,没有出现明显的管路弯曲、矿车难以通行的被动局面。
4、结论
通过对灵东煤矿W10102工作面回风顺槽的底臌治理,控制了煤层巷道底板的显著变形,实现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实践证明,软岩巷道的底板变形主要原因是巷道两帮的压力大,两帮压力转移的底板;次要原因是巷道底板煤岩强度低,不足以抵抗两帮的压力而变形、移动。通过采用底板底角锚杆和底板锚杆支护,钢带将多个锚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支护整体,类似一道挡土墙,防止地压增加时,锚杆被各个击破,从而有效地治理底臌。当底臌量更大时,可以考虑加大锚杆的密度,增加连体锚杆的钢带规格,甚至采用槽钢等强度和刚度更大的型钢作为连接体,将会收到更好的支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