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也备受教育部门和各高校的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当今大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三个支撑点:励志、强智和健体加以详细叙述。
关键词:大学生 思政教育 励志 强智 健体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探讨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的重大工程,需要有正确、科学的支撑点才可得到稳固、雄伟的建设。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特点,特别是我院大学生的特点,我们认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应筑好的三个支撑点是:励志、强智和健体。
我院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难免有娇生惯养、意志力薄弱的特点,其次,受特区环境的影响,他们优越感强,目标不明确,学习能力不强,不注重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时,由于处身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外界的竞争和来自家长、老师的期望使他们在不易察觉的情况下,形成了程度不同的如焦虑,自卑,悲观等不良情绪。针对我院大学生的特点,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励志、强智和健体,从这三方面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支撑点。
1 励志
所谓“志”,即目标、志向,是一个人坚定如一、执著不变的人生目标和精神追求。一个人要想不断的成熟,事业有成,首先要立志,它是我们的精神统帅、行动目标、力量源泉。“志”不仅指要有坚定的志向,还要我们具备坚强的意志。孔子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的观点是为人首先要有志于道,再根据德,依靠仁,在六艺之中畅游。苟子《劝学》中提到:“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这主要就是告诉我们人需要立志,这很重要。因此,树立坚定远大的志向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条件。我们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大学生的励志教育,这样做能够不断培养大学生树立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理想是指导人生前进的指南针,“意志力就是人在为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中,自觉行动、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所表现出的心理素质”。做好励志教育,能够使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提高其道德修养,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大学生都能够立大志,不断的提高自己。通过励志教育的开展,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善于自我教育。加强当代大学生励志教育从很大程度上来讲肯定了人性,不断的挖掘人的潜能智慧,使大学生在以后的學习、工作中更具主动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大学生树立的理想信念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好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结合,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对国家的发展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同时还要具备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开展励志教育,首先,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为基础。我们的目的是让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的树立要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理论上不成熟,就难以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也很难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的励志教育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过励志教育,大学生能够紧紧围绕以上思想,树立正确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要具备热爱国家和民族的情操;其次,要努力增强大学生励志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加注重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鞭策人、鼓舞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我们可以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以及在成长中的一些实际需要,展开相应的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更好的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以及在实际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要将榜样示范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依靠榜样的鼓舞鼓舞作用,更好地提高自己。教师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相关的知识,还要用其自身的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道德修养去影响学生。不管是那种形式、哪种内容的教育活动都需要受教育者参与到其中去。增强励志教育的实效性,广大教师要起来好带头作用,以其积极向上的思想、优良的品德修养去影响学生,让他们都能树立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深刻的认识并学习现代伦理道德,诚实公正。有一点需要强调,我们不仅仅要加强大学生的赏识教育,还要做好挫折教育,高校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积极引导大学生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挫折。
2 强智
所谓“智”,即智力、智慧,我们在此所说的智力不仅包括聪明才智、学习的能力,还包括做人、做事的智慧。“智”虽摆脱不了遗传的因素,但后天的培养占有着较大比例,所以,我们要帮助大学生强智,就一定要让他们相信:“智”可以改变!建立大学生的信心是我们对其进行智力教育的基础。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有相关的理论支撑,更要有鲜活的例子展现给他们。最好避免找名人的范例,找他们身边的师兄师姐或者以自己作为他们的示范。总之,针对我院学生入学成绩差,悲观和自信心不足等特点,多渠道地开展他们对于智力培养的信心。其次,将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大学生经历了从高中到大学的飞跃,但是很多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不能随之实现飞跃。这便造成了许多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不能迅速掌握大学学习方法,没能培养出学习的能力而成绩下滑,最终悲观消沉。所以,我们应重视对大学生,特别是入学新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思想观念转变的教育,引导他们逐渐培养学习的能力。第三,积极拓展大学生智力培养的渠道。网络是当今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我们可以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获取智力培养的方法和积极开展智力的自我教育。我们也可以通过班会、交流会、专家报告会、阅读和社会实践等渠道帮助大学生获取智力培养的方法,教给他们做人、做事的方法,激发他们主动获取生活的智慧。最后,要形成有益强化大学生智力教育的校园氛围。树立大学生智力培养的信心,则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必须对我们的学生有信心,对智力培养有信心。对大学生在智力培养方面的进步要积极鼓励,尽可能的减少不利于大学生客观正确认识事物、培养智力的因素,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3 健体
所谓“体”,即我们的体魄、身体素质。具有强健的体魄是我们开展任何活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志向都为空谈,智慧的力量也无从发挥。然而,由于大学生自身观念和现实环境的因素,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健体”的重要性,缺乏体育锻炼,其生活习惯与强健体魄的要求背道而驰。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帮助大学生强健体魄,首先要使他们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使其逐渐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对此,不能认为这仅仅是体育教师的责任,我们作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者,也应主动承担起责任,积极寻求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其意识到健体的重要性。其次,组织更多的体育活动,鼓励体育锻炼。除了体育课、运动会等,尽量多的组织户外体育锻炼,既强健了体魄,又增加了大学生对于大自然的向往,有利于改变现有的不良生活习惯。鼓励学生自发开展体育活动,通过积极的方法鼓励大学生晨练活动的开展。
励志、强智和健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支撑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三者缺一不可,同时,它们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要以全面、整体的观念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以强健的体魄、强大的智慧去实现坚韧而远大的理想。
参考文献:
[1]唐建峰.针对大学生开展励志教育的必要性和措施[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第12期.
[2]赵博.论加强贫困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必要性[J].黑河教育,2009年第6期.
[3]曾念洪,张发伟,李洋.浅淡大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心理变化:第十一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
关键词:大学生 思政教育 励志 强智 健体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探讨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的重大工程,需要有正确、科学的支撑点才可得到稳固、雄伟的建设。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特点,特别是我院大学生的特点,我们认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应筑好的三个支撑点是:励志、强智和健体。
我院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难免有娇生惯养、意志力薄弱的特点,其次,受特区环境的影响,他们优越感强,目标不明确,学习能力不强,不注重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时,由于处身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外界的竞争和来自家长、老师的期望使他们在不易察觉的情况下,形成了程度不同的如焦虑,自卑,悲观等不良情绪。针对我院大学生的特点,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励志、强智和健体,从这三方面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支撑点。
1 励志
所谓“志”,即目标、志向,是一个人坚定如一、执著不变的人生目标和精神追求。一个人要想不断的成熟,事业有成,首先要立志,它是我们的精神统帅、行动目标、力量源泉。“志”不仅指要有坚定的志向,还要我们具备坚强的意志。孔子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的观点是为人首先要有志于道,再根据德,依靠仁,在六艺之中畅游。苟子《劝学》中提到:“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这主要就是告诉我们人需要立志,这很重要。因此,树立坚定远大的志向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条件。我们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大学生的励志教育,这样做能够不断培养大学生树立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理想是指导人生前进的指南针,“意志力就是人在为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中,自觉行动、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所表现出的心理素质”。做好励志教育,能够使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提高其道德修养,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大学生都能够立大志,不断的提高自己。通过励志教育的开展,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善于自我教育。加强当代大学生励志教育从很大程度上来讲肯定了人性,不断的挖掘人的潜能智慧,使大学生在以后的學习、工作中更具主动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大学生树立的理想信念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好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结合,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对国家的发展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同时还要具备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开展励志教育,首先,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为基础。我们的目的是让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的树立要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理论上不成熟,就难以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也很难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的励志教育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过励志教育,大学生能够紧紧围绕以上思想,树立正确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要具备热爱国家和民族的情操;其次,要努力增强大学生励志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加注重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鞭策人、鼓舞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我们可以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以及在成长中的一些实际需要,展开相应的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更好的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以及在实际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要将榜样示范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依靠榜样的鼓舞鼓舞作用,更好地提高自己。教师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相关的知识,还要用其自身的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道德修养去影响学生。不管是那种形式、哪种内容的教育活动都需要受教育者参与到其中去。增强励志教育的实效性,广大教师要起来好带头作用,以其积极向上的思想、优良的品德修养去影响学生,让他们都能树立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深刻的认识并学习现代伦理道德,诚实公正。有一点需要强调,我们不仅仅要加强大学生的赏识教育,还要做好挫折教育,高校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积极引导大学生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挫折。
2 强智
所谓“智”,即智力、智慧,我们在此所说的智力不仅包括聪明才智、学习的能力,还包括做人、做事的智慧。“智”虽摆脱不了遗传的因素,但后天的培养占有着较大比例,所以,我们要帮助大学生强智,就一定要让他们相信:“智”可以改变!建立大学生的信心是我们对其进行智力教育的基础。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有相关的理论支撑,更要有鲜活的例子展现给他们。最好避免找名人的范例,找他们身边的师兄师姐或者以自己作为他们的示范。总之,针对我院学生入学成绩差,悲观和自信心不足等特点,多渠道地开展他们对于智力培养的信心。其次,将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大学生经历了从高中到大学的飞跃,但是很多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不能随之实现飞跃。这便造成了许多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不能迅速掌握大学学习方法,没能培养出学习的能力而成绩下滑,最终悲观消沉。所以,我们应重视对大学生,特别是入学新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思想观念转变的教育,引导他们逐渐培养学习的能力。第三,积极拓展大学生智力培养的渠道。网络是当今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我们可以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获取智力培养的方法和积极开展智力的自我教育。我们也可以通过班会、交流会、专家报告会、阅读和社会实践等渠道帮助大学生获取智力培养的方法,教给他们做人、做事的方法,激发他们主动获取生活的智慧。最后,要形成有益强化大学生智力教育的校园氛围。树立大学生智力培养的信心,则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必须对我们的学生有信心,对智力培养有信心。对大学生在智力培养方面的进步要积极鼓励,尽可能的减少不利于大学生客观正确认识事物、培养智力的因素,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3 健体
所谓“体”,即我们的体魄、身体素质。具有强健的体魄是我们开展任何活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志向都为空谈,智慧的力量也无从发挥。然而,由于大学生自身观念和现实环境的因素,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健体”的重要性,缺乏体育锻炼,其生活习惯与强健体魄的要求背道而驰。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帮助大学生强健体魄,首先要使他们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使其逐渐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对此,不能认为这仅仅是体育教师的责任,我们作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者,也应主动承担起责任,积极寻求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其意识到健体的重要性。其次,组织更多的体育活动,鼓励体育锻炼。除了体育课、运动会等,尽量多的组织户外体育锻炼,既强健了体魄,又增加了大学生对于大自然的向往,有利于改变现有的不良生活习惯。鼓励学生自发开展体育活动,通过积极的方法鼓励大学生晨练活动的开展。
励志、强智和健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支撑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三者缺一不可,同时,它们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要以全面、整体的观念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以强健的体魄、强大的智慧去实现坚韧而远大的理想。
参考文献:
[1]唐建峰.针对大学生开展励志教育的必要性和措施[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第12期.
[2]赵博.论加强贫困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必要性[J].黑河教育,2009年第6期.
[3]曾念洪,张发伟,李洋.浅淡大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心理变化:第十一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