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常村煤矿是潞安矿业(集团)公司下属的特大型矿井,现年产600万吨。随着采掘工程延伸,地质条件变得更加复杂,回采工作面地质构造复杂多变,S6采区最为突出,S6—2工作面在巷道掘进过程中揭露了一条横跨整个工作面的大断层,皮带顺槽和回风顺槽断层揭露位置水平距离长达125米,成为回采期间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问题。以往我矿综采工作面过断层一般采取放炮、破底、开二次切眼等方法过断层,采取以上方法过断层对设备损伤比较大;放炮、破底改变了回采工艺,回采速度慢,同时进入大溜靠近煤墙作业环节较多,恶化现场安全生产条件;开二次切眼影响煤炭回收率,增加综采工作面搬家倒面频率,不能满足安全高效生产需要,也不利于现场安全管理。
关键词:地质条件 断层 安全高效
1 S6—2工作面概况
S6—2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放顶煤的采煤方法。工作面走向长1006米,倾向长209.5米,煤厚5.84米,循环进尺0.75米,采3米放3.22米,实际采放比1:1,配备了135组ZFS6000/17/33型液压支架和三组ZPT6500/19.5/34型端头架。轨道顺槽在距回风下山730米揭露了Fj110断层,落差约2.3米,该断层横跨整个工作面,一直延伸至皮带顺槽。具体断层参数如图所示。
2 过断层工艺确立
以往,本矿回采工作面过断层惯性选择采煤机割底板破底、留底煤与采煤机割底板相结合方法过断层,使用这两种方法过断层对设备损伤相当大,留底煤工作面平整度难以掌握,时常出现顶不出前溜和局部冒顶事故,同时无形中加大清煤工作量,影响正常移架等工序连接,势必影响工作面安全生产和矿井整体生产衔接计划。通过总结以往过断层出现问题,从管理方面和技术方面寻找原因,发现在技术工艺方面存在缺陷,致使现场实际操作出现管理漏洞。提出了打超前探,探测工作面特定区域断层落差,超前起刀过断层管理办法,即采取抬刀留底煤“跨越式”过断层,采取这种方法可以杜绝了采煤机割岩石现象,解决了设备损坏问题;沿顶板推进,以顶板作为参照物,解决了工作面平整度难题,对于伴生的落差小断层可以“连带”一次性通过,可提高工艺工序效率;同时未引起采煤工艺变化,现场操作熟练,能够保证过断层动态工程质量和安全作业。
3 过断层总体实施方案
工艺:挑顶→抬刀留底煤→随齐机尾段见底板区→找顶沿顶板推进→平推过断层面→找底。
挑顶:准备留底煤区域的前两刀开始挑顶,每次挑顶100毫米;避免刚留底煤前溜后仰状态下无法挑顶,影响工作面整体支架平整度和高度。
抬刀:轨顺推进至距断层20米时,120#架往机尾抬刀随齐巷道;随着生产推进逐步向机头方向抬刀,每循环抬100—120毫米并增1架留煤区。
随巷道平推:轨顺推进至距断层面3米,前溜机尾放平,130#往机尾段开始平推。
随齐机尾段见底板区:随着工作面推进,排尾架附近见底板后(该处过断层面),此时120#往机尾留底煤区段与轨顺巷道相随齐。
找顶沿顶板推进:随着工作面抬刀留底煤厚度增加,顶部煤急剧变薄,采煤机割煤过程中出现留不住顶煤现象,现场出现局部漏空高冒现象,此时继续抬刀留底煤找顶沿顶板推进。
平推过断层面:随着工作面推进,断层面机尾方向沿底板推进,断层面往机头方向20架范围内与机尾段随齐;根据地测科提供资料分析,每循环从机尾向机头放正一组支架。
找底:工作面推过断层面后落刀找底,每次落刀幅度不得超过100毫米,避免出现“超挖”,导致出现顶不出前溜。
4 受影响的工序工艺
4.1 工作面采高控制
在断层面附近煤层厚度相对明显变薄,且顶板有向下倾斜趋势。沿着顶板推进过程中,随时关注顶板倾斜角度变化,采煤机司机根据顶板倾斜角度来调整控制采煤机滚筒扫底高度,控制采煤机割煤高度在3.0—3.1米之间。同时在抬刀区域与平推区域交叉拐点处,采煤机司机控制后滚筒高度不力,最易发生采高不够现象,采煤机司机在拐点处,提前调整后滚筒高度,保证支架平整度和采高高度,进而达到顶板管理的目的。
4.2 皮带顺槽老塘放顶
皮带顺槽推进过断层面后,该处顶板因断层分开,随着生产推进皮带顺槽老塘会出现小距离顶板悬顶;同时因为断层影响断层面巷道顶部见岩石,进入老塘垮落的煤、岩石膨胀后无法填充满老塘。在机头备刀期间,在排头1#架中柱往前将巷道顶部顶部外帮三个、帮顶角锚杆螺丝退掉,同时退掉顶部锚索;在排头1#架前退顶部里帮的两个锚杆丝,降低断层面往前顶板主动支护强度,加速煤层与直接顶离层,为老塘顶板垮落打基础。
在机头错刀拉架过程中,液压支架工拉架之前,来回升降支架尾梁,扰动和挤压顶煤,同时拉架不要一次性拉到位,多次升降尾梁扰动顶板,促使顶煤及直接顶伴随着拉架一起慢慢帷落下来。
4.3 留底煤区域范围控制
临近断层面时会出现煤层变薄现象,留底煤范围大小直接影响工作面顶板管理。抬刀留底煤区域太小会出现起坡角度过大,支架倾斜,拉后溜过程中极易出现漂刮板事故;留底煤区域太大会拉长工作面过断层影响范围,增加清煤工作量,同时不利于现场顶板管理。在S6—2工作面过断层期间,根据刮板输送机纵向允许起伏幅度,核定抬刀范围为20组支架,同时沿着顶板推进区域核定为20组支架,可以避免引断层出现的特殊地质构造,增加现场实际操作难度和顶板管理难度。
5 变化环节管理措施
5.1 抬刀幅度控制
工作面抬刀留底煤每次抬刀幅度控制在100—120毫米,在采煤机电机连接筒上安设一个检测参照仪,该检测仪有两种方法反映抬刀幅度(1)中心位置“垂直指针”,随着摇臂起降挂锤或左或右摆动,垂直线对应量角器角度度数,根据摆动偏转角度来判断抬刀幅度。在现场实际试验当量角器读数在80刻度时,采煤机滚筒抬刀幅度为100mm。
5.2 煤墙片帮控制和加宽预防
在断层面揭露区域出现煤墙片帮或滑坡,现场及时超前移架。超前移架后逼帮板仍不能逼帮时,“垂直煤墙打设大板单体柱”替代逼帮板逼帮,控制现场片帮区域进一步加宽和加长。
现场准备了30根2.8米单体柱和20根3.8米悬浮柱;2.8米单体柱前、后两节分别制作了“前松后紧”两个卡箍,前卡箍悬吊在前梁下挂耳上,后卡箍与前梁千斤顶相固定,煤墙需要打设逼帮料时只需讲单体柱向前推,单体柱尾部顶在前梁千斤顶前座,即可进行打柱作业。①同时检修班每班根据断层面窜动情况,将单体柱前移,随时做好煤墙防片帮管理准备工作。②单体柱使用前、后两根链环悬挂,一松一紧有效对单体柱进行防护,无需现场临时找护绳拴护绳,减少现场作业单体柱防落环节。
5.3 防塞死支架框架
工作面抬刀留底煤期间,拉架过程中极易造成塞死支架框架,造成顶不出溜现象。①生产班每班必须保证5名清煤工,有两人专职负责留底煤区域清煤。②清煤必须保证推移梁下方50毫米无堆煤,验收员现场验收以“推移梁下穿过铁锹拉回来不带煤”为标准进行验收。③采煤机上准备小锤、直改锥、1.5米链等工器具,为现场采取水冲和摘架处理塞死框架准备好工器具。
6 结语
①本矿S6—2工作面采取“留底煤跨越式”过Fj110断层,未发生一起顶板类事故,顺利爬坡越过2.3米的落差,实现了综采工作面过特殊地质构造的安全、高效生
产。
②利用这种方法过断层未改变当前综采工作面回采工艺工序,便于现场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杜计平,孟宪锐.采矿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地质条件 断层 安全高效
1 S6—2工作面概况
S6—2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放顶煤的采煤方法。工作面走向长1006米,倾向长209.5米,煤厚5.84米,循环进尺0.75米,采3米放3.22米,实际采放比1:1,配备了135组ZFS6000/17/33型液压支架和三组ZPT6500/19.5/34型端头架。轨道顺槽在距回风下山730米揭露了Fj110断层,落差约2.3米,该断层横跨整个工作面,一直延伸至皮带顺槽。具体断层参数如图所示。
2 过断层工艺确立
以往,本矿回采工作面过断层惯性选择采煤机割底板破底、留底煤与采煤机割底板相结合方法过断层,使用这两种方法过断层对设备损伤相当大,留底煤工作面平整度难以掌握,时常出现顶不出前溜和局部冒顶事故,同时无形中加大清煤工作量,影响正常移架等工序连接,势必影响工作面安全生产和矿井整体生产衔接计划。通过总结以往过断层出现问题,从管理方面和技术方面寻找原因,发现在技术工艺方面存在缺陷,致使现场实际操作出现管理漏洞。提出了打超前探,探测工作面特定区域断层落差,超前起刀过断层管理办法,即采取抬刀留底煤“跨越式”过断层,采取这种方法可以杜绝了采煤机割岩石现象,解决了设备损坏问题;沿顶板推进,以顶板作为参照物,解决了工作面平整度难题,对于伴生的落差小断层可以“连带”一次性通过,可提高工艺工序效率;同时未引起采煤工艺变化,现场操作熟练,能够保证过断层动态工程质量和安全作业。
3 过断层总体实施方案
工艺:挑顶→抬刀留底煤→随齐机尾段见底板区→找顶沿顶板推进→平推过断层面→找底。
挑顶:准备留底煤区域的前两刀开始挑顶,每次挑顶100毫米;避免刚留底煤前溜后仰状态下无法挑顶,影响工作面整体支架平整度和高度。
抬刀:轨顺推进至距断层20米时,120#架往机尾抬刀随齐巷道;随着生产推进逐步向机头方向抬刀,每循环抬100—120毫米并增1架留煤区。
随巷道平推:轨顺推进至距断层面3米,前溜机尾放平,130#往机尾段开始平推。
随齐机尾段见底板区:随着工作面推进,排尾架附近见底板后(该处过断层面),此时120#往机尾留底煤区段与轨顺巷道相随齐。
找顶沿顶板推进:随着工作面抬刀留底煤厚度增加,顶部煤急剧变薄,采煤机割煤过程中出现留不住顶煤现象,现场出现局部漏空高冒现象,此时继续抬刀留底煤找顶沿顶板推进。
平推过断层面:随着工作面推进,断层面机尾方向沿底板推进,断层面往机头方向20架范围内与机尾段随齐;根据地测科提供资料分析,每循环从机尾向机头放正一组支架。
找底:工作面推过断层面后落刀找底,每次落刀幅度不得超过100毫米,避免出现“超挖”,导致出现顶不出前溜。
4 受影响的工序工艺
4.1 工作面采高控制
在断层面附近煤层厚度相对明显变薄,且顶板有向下倾斜趋势。沿着顶板推进过程中,随时关注顶板倾斜角度变化,采煤机司机根据顶板倾斜角度来调整控制采煤机滚筒扫底高度,控制采煤机割煤高度在3.0—3.1米之间。同时在抬刀区域与平推区域交叉拐点处,采煤机司机控制后滚筒高度不力,最易发生采高不够现象,采煤机司机在拐点处,提前调整后滚筒高度,保证支架平整度和采高高度,进而达到顶板管理的目的。
4.2 皮带顺槽老塘放顶
皮带顺槽推进过断层面后,该处顶板因断层分开,随着生产推进皮带顺槽老塘会出现小距离顶板悬顶;同时因为断层影响断层面巷道顶部见岩石,进入老塘垮落的煤、岩石膨胀后无法填充满老塘。在机头备刀期间,在排头1#架中柱往前将巷道顶部顶部外帮三个、帮顶角锚杆螺丝退掉,同时退掉顶部锚索;在排头1#架前退顶部里帮的两个锚杆丝,降低断层面往前顶板主动支护强度,加速煤层与直接顶离层,为老塘顶板垮落打基础。
在机头错刀拉架过程中,液压支架工拉架之前,来回升降支架尾梁,扰动和挤压顶煤,同时拉架不要一次性拉到位,多次升降尾梁扰动顶板,促使顶煤及直接顶伴随着拉架一起慢慢帷落下来。
4.3 留底煤区域范围控制
临近断层面时会出现煤层变薄现象,留底煤范围大小直接影响工作面顶板管理。抬刀留底煤区域太小会出现起坡角度过大,支架倾斜,拉后溜过程中极易出现漂刮板事故;留底煤区域太大会拉长工作面过断层影响范围,增加清煤工作量,同时不利于现场顶板管理。在S6—2工作面过断层期间,根据刮板输送机纵向允许起伏幅度,核定抬刀范围为20组支架,同时沿着顶板推进区域核定为20组支架,可以避免引断层出现的特殊地质构造,增加现场实际操作难度和顶板管理难度。
5 变化环节管理措施
5.1 抬刀幅度控制
工作面抬刀留底煤每次抬刀幅度控制在100—120毫米,在采煤机电机连接筒上安设一个检测参照仪,该检测仪有两种方法反映抬刀幅度(1)中心位置“垂直指针”,随着摇臂起降挂锤或左或右摆动,垂直线对应量角器角度度数,根据摆动偏转角度来判断抬刀幅度。在现场实际试验当量角器读数在80刻度时,采煤机滚筒抬刀幅度为100mm。
5.2 煤墙片帮控制和加宽预防
在断层面揭露区域出现煤墙片帮或滑坡,现场及时超前移架。超前移架后逼帮板仍不能逼帮时,“垂直煤墙打设大板单体柱”替代逼帮板逼帮,控制现场片帮区域进一步加宽和加长。
现场准备了30根2.8米单体柱和20根3.8米悬浮柱;2.8米单体柱前、后两节分别制作了“前松后紧”两个卡箍,前卡箍悬吊在前梁下挂耳上,后卡箍与前梁千斤顶相固定,煤墙需要打设逼帮料时只需讲单体柱向前推,单体柱尾部顶在前梁千斤顶前座,即可进行打柱作业。①同时检修班每班根据断层面窜动情况,将单体柱前移,随时做好煤墙防片帮管理准备工作。②单体柱使用前、后两根链环悬挂,一松一紧有效对单体柱进行防护,无需现场临时找护绳拴护绳,减少现场作业单体柱防落环节。
5.3 防塞死支架框架
工作面抬刀留底煤期间,拉架过程中极易造成塞死支架框架,造成顶不出溜现象。①生产班每班必须保证5名清煤工,有两人专职负责留底煤区域清煤。②清煤必须保证推移梁下方50毫米无堆煤,验收员现场验收以“推移梁下穿过铁锹拉回来不带煤”为标准进行验收。③采煤机上准备小锤、直改锥、1.5米链等工器具,为现场采取水冲和摘架处理塞死框架准备好工器具。
6 结语
①本矿S6—2工作面采取“留底煤跨越式”过Fj110断层,未发生一起顶板类事故,顺利爬坡越过2.3米的落差,实现了综采工作面过特殊地质构造的安全、高效生
产。
②利用这种方法过断层未改变当前综采工作面回采工艺工序,便于现场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杜计平,孟宪锐.采矿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