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丕承:赤子之心如椽之笔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ling850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书画集《四川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集》中载有游铁堂先生的篆刻作品。先生活跃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近三十余年,以其独特书风蜚声巴蜀书坛,尤以篆刻独树一帜,闻名遐迩,“西南航空公司”字招即出于先生之手。先生致力于艺术事业,为社会做出过很大贡献。还应省内外若干文会及有关部门之邀,足迹遍布祖国南北,北至西安、济南,南至广州、深圳,滇黔大地亦有游踪,颇得大多书画星族之追。
  成都历来是书画文艺鼎盛之都,或结社、或招饮,艺术家们诗酒唱和,相互切磋、砥砺,书画文玩,不亦乐乎。八十年代初,人们迎来了新的春天,国运渐昌,百废将兴,书画活动渐渐复苏。先生已是六十开外的老人,不以长者自居,却以推助提携后学为任,在学问、荣誉等方面给予最大支持。先生与同仁一起筹建成都书法研究会、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参与筹备中国书法家协会四川分会的工作,创立开明印社,1984年先生亲自筹备并成功举办了《成都市首届篆刻展览》。先生之于书法教育不遗余力,南虹书法学校、蜀江书画学校、成都市书法学校都有他的身影,造就了大批人才。那时他身边还追随有一批门下弟子,这些人中现在多数已是书坛之中坚,并且为中国书协、四川书协、四川美协、丙戌金石书画研究会等社团培养了不少人才,其中陈明德是西泠印社社员;吕清平是成都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潘锡仁是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笔者亦以书画篆刻忝列成都艺坛有年矣。先生的书法传承蜀中名士李重瑶,绘画传承于书画名家施孝长。大家都知道他的书法篆刻,而画道却鲜为人知。先生的画个性相当突出,乍看不知其缘自何?难怪曾经有人看了他的画展后称“其画独到,不管怎样也不知其何出何入。”并嘱我辈多加研学,将他的画发扬光大,或可为文人画增添色彩。他的画入于传统而出于金石与禅理,善画峨眉冷杉与蜀北山色,尤以峨眉诸作出神人化。
  我于七十年代末随师学习书法篆刻,受其耳提面命,至今他的音容笑貌,他的用笔、用刀尚历历在目。先生晚年致力于篆刻,绘画便成了乐余之事。虽然画为余闲,但作画的时候仍然较多,我有幸随侍其侧,其经营、审势、甚至于作画前的手势比划、将有什么出现,我都能与师相印,更不用说作画时笔墨的挥运,气势的纵横捭阖,现在仍仿佛眼前。也许正因为先生很少讲画而更多的是让我们看他作画,故而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的思维空间。先生的画很大程度上传承的是中国传统文人画范畴,由于精通金石、书法,其间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金石气象。书法远追于秦汉,近法乎魏晋,篆刻更得秦汉官印、将军泥封之精髓,形成笃实宏博的风骨,这对他的画风形成应该是有很大的影响。
  先生常对我说作画要有个性,要有自家门道,所谓特立独行者也,要体察生活,这与笔墨训练同样重要。画哪里就要像哪里,画蜀山蜀水就要有蜀山蜀水的特點,或雄或幽都要表现出来,不能用陈法去安、去套,“移易不动”就是这个意思。他常说巴蜀山水美得很,其所表现出来的不光是外在的美,或秀、或雄、或险、或幽,更在于这中间的内涵,人文地理,还有巴蜀的神秘色彩方面,综合反映出人们对这里山水的钟爱,因此不知孕育、启迪了多少画家,他们因之受到感悟,成为一代大家、一代宗师。先生写生不需要很多的笔墨,他说写生也好,游历也好,重要的是深入细致地观察。比如峨眉要见其秀润处,为什么冷杉在峨眉山最为突出?他的特别之处在哪里?长在山中的什么地方?又如洗象池前的分叉巨杉,其神态怎样?华严顶有些什么树?息心所周围环境是怎样?等等这些都很重要,做到心领神会,那就有办法了。先生的作画经验,即平时到大自然中用心观察,将实景默而志之,融真情于胸中,一旦作画则喷薄而出,真情实景以及胸中块垒一涌而辉耀于槠墨间而成佳作。观赏者往往能于其画作上品其高尚,得其佳享。记得那时多有年龄比我们稍长些的中青年画家常到老师家中请教,他们常说先生的画很生动,川西蜀北都各有特点,如真要去和实景对照却又难以下手了。看老师作画很有乐趣,也是一种享受。他很幽默,有时画了一半或一角便将其张于墙上,学生会问下面该怎么办?先生会微笑着回答“管得他的”。这是他的口头禅,其实这个“管得他的”大有讲究。本来他在作画前就基本上经营了一个大局,何处该树,何处该石,水流怎样,脉络如何,通气与否等等,已是胸中有数,然而试想,他作画时用笔往往是横推竖凿,侧锋逆行,画到兴奋处有时将会风云突变,这时当要另辟思路,而又往往奇怪生焉,与郑板桥的“手中之竹又不是眼中之竹”有相通之处。
  先生治学严谨,他的书法、篆刻、绘画是大家气象。先生为人豪爽、善饮,常谓人以肝胆相照,表现在作品中呈现的是大气、豪迈,每看他的作品有气势逼人的感觉。然而这些来得并非易事。就拿画来说,一觉得不对,他会将其毁弃。记得我与清平兄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到老师家,恰逢老师用他自己的画大把大把的点燃以引燃蜂窝煤,不然就是炉旁会堆积很多撕碎或揉成一大团的书画之作,本文所附的没有落款的水墨画即是从火炉旁抢救出来的。有时先生将已提好款盖好印的画张于壁间,点上叶子烟,喝着浓茶,品味良久后突然把画拿下来就要撕掉,我们赶紧索要下来,才幸免于“毁容之厄”,但他时常爱说“要不得,没有对,自己觉得不对的东西留在世上对不住人的。”你想,烧的烧,撕的撕,所剩能有几多?前些时候李任仕院长看到老师的画作后倍加赞许,商我在《四海名家》上宣传推介。我说他老人家的作品已经很少,院长认为好的东西再少也应让世人知道。《四海名家》专门开辟《画海春秋》栏目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系统研究巴蜀书画史,包括大力宣传四川已故书画名家。
  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为人大度的艺术家、教育家,同时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这当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呵护,对朋友的关心等等。他又是一位不计个人得失、古道热肠、爱国爱人民、有责任、有使命感的龙的传人。他的弟弟游全福先生不止一次地给我讲,老师曾追随正义,同友好数人在蓉创办《雷雨》《文心》等杂志支持进步。曾与大成中学同学伍瘦梅先生资助成都县中的同学好友田家英、羊路由等赴延安。我的老师是相当热爱进步的,在“文革”中虽蹲牛棚而仍不忘艺术要为人民的宗旨。在牛棚里,先生就刻了三十七首毛泽东的词,还刻了许多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词,如《海港》《红灯记》等,不一而足。八十年代中国女排为国争光,曾五连冠于世界,老师治印称领。他认定女排第六次亦会赢,并为此刻好了祝贺女排六连冠的印章,然而终未如愿,久难释怀。虽然老师离开我们将近二十年了,但他的人格魅力、艺术生命仍然延续,直至今日他的精神仍然支撑着我的前进。
其他文献
王二莽  WANG ERMANG  原名王磊,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研究院曲艺团青年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曲艺家协会理事,成都市曲艺家协会理事。2002年拜师谐剧表演艺术家沈伐先生学习谐剧,2014年拜师散打评书艺术家李伯清先生学习散打评书,2013年荣获四川省第二届少儿曲艺大赛创作奖,2 01 4年荣获第三届“巴蜀笑星”称号,2015年荣获四川省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表演奖,2016年
中国山水画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缘于中国文化理念中对“天人合一”的崇尚。无论帝王、文人士大夫以及平民百姓,将与自然融为一体,置身山林之乐视为极其惬意的事。在都市绿地日益稀缺的今天,人们对回归自然的向往之情就更加的迫切。对写实的色彩斑斓的山水画的喜爱,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八十年代中后期悄然兴起的新山水画风,以写实性的造型语言,亮丽明快的色彩,水气朦胧浅面黑白对比强烈的表现形式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花灯 310cm×150cm 2018年  此件作品除具备传统常规的工艺灯和花灯的制作技艺特征外,更以其独有的造型艺术和色彩调配,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特色。制作时长近一个月,工艺复杂,灯品体量大且极具质感,视觉冲击力强,将丝扎艺术融入灯品之中,使彩灯和丝扎两门艺术珠联璧合,交相辉映,产生了一种庄严肃穆、富丽堂皇的艺术美感,提升了灯品的艺术档次与文化内涵,增强了灯品的艺术魅力。  胡氏花灯文化
中国画不是单纯的停留在物像的层面,是画家在宣纸上用笔墨抒发情感的绘画形式。它是建立在画家对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和自然物象深入观察基础上的,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它是一种思维意识和审美想象。   中国画的形成和发展,已伴随中华民族走过五千年的悠长岁月。古老的民族,灿烂的文化,孕育出了独特而伟大的艺术。它具有独特的民族基因,特有的表现手法、艺术魅力和哲学思考。中国画不是单纯的停留在物像的层面,
涂啦啦  江西丰城人,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雕塑研究生,現居成都。四川省雕塑协会理事、四川省雕塑学会会员、成都市雕塑协会会员。现为成都艺术职业大学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教师,曾参加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AC)国际陶艺学会会议,曾荣获全国美术教育行业“五星优才”明星教师速写金奖等。作品曾入选四川省青年美术作品展、四川省美术作品展。论文先后发表在《青春岁月》《西江月》《明日风尚》期刊。
主管单位:攀枝花市仁和区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攀枝花市仁和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徐海涛  XUHAITAO  《仁和》主编。1974年7月生,笔名二水,彝族。四川省文联第七届全委会委员,四川省作协会员,攀枝花市仁和區文联专职副主席,政协攀枝花市仁和第六届委员会委员,《文行仁和》微刊主编,攀枝花文学院第四届签约作家,2020年被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授予“攀枝花英才”称号。  寄语  《仁和》创刊于20
在中国画发展中,人物画问题最多,困难也最大,触及到许多根本性的问题。画家抓住了它,就抓住了启动中国画发展的龙头。人物画中,现实主义的人物画是人物画发展中的主体,画家抓住了它就能带动人物画创作发展的全局。我的认知深处,有着不变的体悟:艺术创作,“新”是时间概念,是历史的过程;“美”是追求的旨归,是永恒的探索。在上个世纪里,美与丑的评析一度曾被“新”与“现代”的时间判断所取代,审美的第一标准就是“新”
原始初民时代的凉山彝族民间舞蹈,从意识形态上讲是原始毕摩文化的一个艺术分支;从形态学意义上讲,它是当地自然环境、生产与生活方式的产物。  丰饶美丽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物华天宝,四季宜人,犹如一颗瑰丽的珍珠,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版图上。不仅如此,生长于斯的勤勉坚韧的彝族同胞创造的民族文化与淳朴民风,孕育出了形态优美、风格独特的民间舞蹈,声名远播,享誉天下!  无论是历史悠久的“都火舞”“插秧舞”“
剪纸 120cm×300cm 2015年  该作品是由四川省非遗巴山剪纸省级传承人李亚雪历时3个多月创作而成,作品描绘了四川省通江县空山乡秀美的风光和当地村民脱贫攻坚胜利所取得的美好生活。  通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空山乡又地处偏远,距离城区100多公里山路,当地村民经过8年艰苦奋斗,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该作品把空山天盆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歌颂了党中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