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国家而言,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但由于社会、历史等诸多因素,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停滞不前。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教育不能缺席,人文素质教育更不应成为“被遗忘的课堂”。
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培养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专业视野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导致人才缺乏创新能力,或创新能力不强;另一方面是人文素质存在缺陷,缺乏文化内涵,甚至极个别学生急功近利,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等,社交能力缺失,心理承受能力差……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他们步入社会后的生活和工作。笔者认为,目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重理轻文。在我国,自然学科领域的大学生比例超过80%,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大学生不足20%。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全民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正在逐步提升,虽然重理轻文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足。从当前少数高校的现状来看,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许多认识还停留在理论层面。有人甚至将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看成是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缺陷的补偿,将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变为一个技术化的命题。无论从教育理念、教学管理还是教学实践上来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处境仍然尴尬,虽然近年来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但从深层上看还是相当无奈。
导师的引领作用发挥得不好。导师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尤其是导师的影响。如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如何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如何处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等等,都需要导师适时引导。但实际情况却是:多数导师更注重对大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此外,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导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也参差不齐,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引領作用发挥得远远不够。
拓展人文素质教育路径
人文素质教育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塑造健康人格、顺利适应社会和成才的关键。如今,各门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众所周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其基本着眼点都是如何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未来社会竞争的有生力量。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不仅仅在于其是否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技术与技能,而且还在于是否具有完善的个性、良好的伦理道德、现代观念意识、高度的人文修养等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建章立制。保障机制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目标与教学改革操作的中介。目标愈清晰、愈合理,教学改革的方向才愈明确、愈有实效。确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目标体系,要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既把这个目标体系统一于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又要借鉴国外大学的有益经验和保障机制的模式;既把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结合起来,又把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个体目标统一起来。
一是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拓宽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大学生课程设置上向人文素质教育拓展,开设有利于培养人文素质的具有广泛性、交叉性和时代性的课程,增设人文社会科学类的选修课程、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等。加快第二课堂建设,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术沙龙活动;举办人文素质讲座,邀请具有讲演能力、对大学生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学者,与大学生进行思想和学术交流,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借鉴国外经验,着重进行文理兼容的公共基础知识教育。
二是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主要是动机激励问题。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造动机,发挥情感教育的动机激发功能。除了发挥显性课程的作用之外,要特别注意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尤其是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在课堂内外建立起动机激励的保障体系。
三是建立导向机制。导向机制的运行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应该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与社会发展需要相违背的创新(可称之为“负面创造”),则是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目标体系相冲突的,这样的“创造性思维”还称不上创新能力。
营造氛围。校园人文环境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土壤,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环境。但校园文化的形成非朝夕之功,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领导做表率,制度做后盾,大力弘扬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人文精神,全方位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使大学生在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中成才。
在硬件建设上,需要进行合理的学校总体规划,更新、增加教学设备,建立一些人文景观等;软件建设包括校风(教风、学风、考风)、学术氛围、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等。尤其要注重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大学生社团的发展,通过这些社团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从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举办高质量的人文讲座、高品位的文艺演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会,使大学生从多领域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
加强师德建设。导师的思想、道德、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时曾经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能成就方面还要大。”可见,导师在大学生的成长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大学生在成才道路上存在很多困惑,如怎样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怎样对待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学术腐败;怎样处理个人与同学、合作者的关系;怎样对待婚恋、家庭矛盾等等。清除这些困惑,除了个人的悟性、修养、学校的思想工作外,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应该是导师的关怀和引导。
推进“两课”教育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培育一支信念坚定、道德高尚、能力突出、目标高远的大学生队伍,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行动。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重大。
“两课”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大学生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首先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实际生活来传道、授业、解惑;其次要改革教学方式,强化心灵沟通和思想感悟,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紧密结合;第三要以人为本,建立一支优秀合格的教师队伍,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避免空洞的说教;第四要根据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责编/寇斌
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培养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专业视野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导致人才缺乏创新能力,或创新能力不强;另一方面是人文素质存在缺陷,缺乏文化内涵,甚至极个别学生急功近利,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等,社交能力缺失,心理承受能力差……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他们步入社会后的生活和工作。笔者认为,目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重理轻文。在我国,自然学科领域的大学生比例超过80%,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大学生不足20%。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全民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正在逐步提升,虽然重理轻文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足。从当前少数高校的现状来看,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许多认识还停留在理论层面。有人甚至将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看成是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缺陷的补偿,将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变为一个技术化的命题。无论从教育理念、教学管理还是教学实践上来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处境仍然尴尬,虽然近年来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但从深层上看还是相当无奈。
导师的引领作用发挥得不好。导师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尤其是导师的影响。如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如何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如何处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等等,都需要导师适时引导。但实际情况却是:多数导师更注重对大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此外,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导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也参差不齐,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引領作用发挥得远远不够。
拓展人文素质教育路径
人文素质教育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塑造健康人格、顺利适应社会和成才的关键。如今,各门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众所周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其基本着眼点都是如何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未来社会竞争的有生力量。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不仅仅在于其是否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技术与技能,而且还在于是否具有完善的个性、良好的伦理道德、现代观念意识、高度的人文修养等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建章立制。保障机制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目标与教学改革操作的中介。目标愈清晰、愈合理,教学改革的方向才愈明确、愈有实效。确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目标体系,要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既把这个目标体系统一于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又要借鉴国外大学的有益经验和保障机制的模式;既把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结合起来,又把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个体目标统一起来。
一是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拓宽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大学生课程设置上向人文素质教育拓展,开设有利于培养人文素质的具有广泛性、交叉性和时代性的课程,增设人文社会科学类的选修课程、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等。加快第二课堂建设,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术沙龙活动;举办人文素质讲座,邀请具有讲演能力、对大学生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学者,与大学生进行思想和学术交流,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借鉴国外经验,着重进行文理兼容的公共基础知识教育。
二是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主要是动机激励问题。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造动机,发挥情感教育的动机激发功能。除了发挥显性课程的作用之外,要特别注意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尤其是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在课堂内外建立起动机激励的保障体系。
三是建立导向机制。导向机制的运行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应该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与社会发展需要相违背的创新(可称之为“负面创造”),则是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目标体系相冲突的,这样的“创造性思维”还称不上创新能力。
营造氛围。校园人文环境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土壤,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环境。但校园文化的形成非朝夕之功,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领导做表率,制度做后盾,大力弘扬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人文精神,全方位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使大学生在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中成才。
在硬件建设上,需要进行合理的学校总体规划,更新、增加教学设备,建立一些人文景观等;软件建设包括校风(教风、学风、考风)、学术氛围、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等。尤其要注重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大学生社团的发展,通过这些社团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从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举办高质量的人文讲座、高品位的文艺演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会,使大学生从多领域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
加强师德建设。导师的思想、道德、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时曾经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能成就方面还要大。”可见,导师在大学生的成长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大学生在成才道路上存在很多困惑,如怎样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怎样对待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学术腐败;怎样处理个人与同学、合作者的关系;怎样对待婚恋、家庭矛盾等等。清除这些困惑,除了个人的悟性、修养、学校的思想工作外,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应该是导师的关怀和引导。
推进“两课”教育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培育一支信念坚定、道德高尚、能力突出、目标高远的大学生队伍,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行动。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重大。
“两课”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大学生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首先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实际生活来传道、授业、解惑;其次要改革教学方式,强化心灵沟通和思想感悟,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紧密结合;第三要以人为本,建立一支优秀合格的教师队伍,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避免空洞的说教;第四要根据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责编/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