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生物作为初中学生获得基本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并一定的科学态度的基本学科,旨在帮助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同时,也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职责。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对引导全社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生物;环保教育;教学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初中生物作为初中学生获得基本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并一定的科学态度的基本学科,旨在帮助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同时,也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职责。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对引导全社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作为生物教师在教学组织中就要多渠道、多方位将环保教育设计在生物教学活动中,下面就如何结合生物教学渗透环保教育作浅析。
一、教师教学要找准切入点,及时渗透环保教育
新课标七、八年级生物教学中,每个知识点都可以作为渗透环保教育的切入点,将学生引入环保教育的主题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价值观,关键是教师从哪个方向引入,将学生引到什么样的环保主题。例如,通过“生物圈”的学习,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导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环保主题中来,这样学生就更易于理解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三维目标
二、利用教材,将环保教育贯穿与日常的教学当中,引导学生确立“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意识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初中教学中所涉及到的环保教育主要是空气污染问题、土壤问题、水体污染问题、白色污染问题和资源问题及物种问题等等。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过度放牧、滥砍滥伐、掠夺性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野生动物的捕杀、盲目引入外来物种、大量排放工业污染物、农业生产中的污染、生活污染等各方面原因造成生态平衡失调,如:近年来发生的泥石流现象、赤潮现象、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部分物种的灭绝、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臭氧层破坏、森林面积的减少、温室效应等,在教学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这些人类自身造成的不良后果告诉学生,让学生体会和了解环境现状,从而培养他们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优化自然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落实环保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就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师就可以展开以下的环保教育设计,例如池塘中的藻类是水蚤的食物,水蚤又是鱼类的食物,鱼类又是人类和水鸟的食物。于是,藻类一水蚤一鱼类一人或水鸟之间便形成了一种食物链。
三、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比相对枯燥,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仅通过在生物课堂中进行环境教育是不够的。中学生物教师还应结合中学生物课程人纲要求、学校的办学条件、学生的特点及其兴趣爱好,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采用适合学生特点且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就近参观植物园、动物园、乡村田野,让学生对各种动植物有更直观的了解,同时也让学生庄感受自然美的过程中,培养其对人自然的感情,以增强学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可以让学生参观工业污染对周围的群众造成的危害,由此提高学可以生对环境保护必要性的认识;同时在中学校园内开展校内植物分类、树种挂牌活动也是受中学生欢迎的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环境保护落实到行动上
“保护环境”并不是一句空话,也并不只是少数科学家或科研机构的专门工作,而是所有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念和意识,并且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仅具备环保意识还是不够的,教师在日常的生活应以身作则,躬身实践,对学生树立榜样。要让学生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意识。教师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上,还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视环境保护为己任,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能够自觉地留意身边的小事,留意自己的言行,尽量减少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行为,并且能够向身边的亲友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在说到水资源的时候,让学生思考、讨论并总结在现实生活中你应该如何节约用水,如洗手在打肥皂时应该将水龙头关掉,用淘米水浇花,看到水龙头在没人使用的时候流水应该关掉,等等。这样使学生知道了应该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节约水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像节约用水、不乱扔废旧电池、不乱扔塑料袋等这些行为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稍加注意,就是在进行保护环境的工作。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能够自觉地在行动上得以体现。只有这样,我们的环保教育才是卓有成效的,才真正落到了实处。对于学生个人一生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于保护我们唯一的生存空间,是非常重要的。
五、生物教学要落渗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环保实验能力。
新课标七、八年级生物实验的内容较多,其中安排了38个学生实验和更多的教师演示实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更应当把实验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中,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各环保小组或是个人在落实环保活动过程中,就要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设计实验方案,具体操作和分析综合应用的能力,如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学习基础就很难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参考文献】
[1] 杨悦.植物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
[2] 汪忠.初中生物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生物;环保教育;教学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初中生物作为初中学生获得基本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并一定的科学态度的基本学科,旨在帮助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同时,也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职责。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对引导全社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作为生物教师在教学组织中就要多渠道、多方位将环保教育设计在生物教学活动中,下面就如何结合生物教学渗透环保教育作浅析。
一、教师教学要找准切入点,及时渗透环保教育
新课标七、八年级生物教学中,每个知识点都可以作为渗透环保教育的切入点,将学生引入环保教育的主题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价值观,关键是教师从哪个方向引入,将学生引到什么样的环保主题。例如,通过“生物圈”的学习,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导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环保主题中来,这样学生就更易于理解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三维目标
二、利用教材,将环保教育贯穿与日常的教学当中,引导学生确立“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意识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初中教学中所涉及到的环保教育主要是空气污染问题、土壤问题、水体污染问题、白色污染问题和资源问题及物种问题等等。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过度放牧、滥砍滥伐、掠夺性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野生动物的捕杀、盲目引入外来物种、大量排放工业污染物、农业生产中的污染、生活污染等各方面原因造成生态平衡失调,如:近年来发生的泥石流现象、赤潮现象、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部分物种的灭绝、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臭氧层破坏、森林面积的减少、温室效应等,在教学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这些人类自身造成的不良后果告诉学生,让学生体会和了解环境现状,从而培养他们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优化自然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落实环保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就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师就可以展开以下的环保教育设计,例如池塘中的藻类是水蚤的食物,水蚤又是鱼类的食物,鱼类又是人类和水鸟的食物。于是,藻类一水蚤一鱼类一人或水鸟之间便形成了一种食物链。
三、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比相对枯燥,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仅通过在生物课堂中进行环境教育是不够的。中学生物教师还应结合中学生物课程人纲要求、学校的办学条件、学生的特点及其兴趣爱好,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采用适合学生特点且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就近参观植物园、动物园、乡村田野,让学生对各种动植物有更直观的了解,同时也让学生庄感受自然美的过程中,培养其对人自然的感情,以增强学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可以让学生参观工业污染对周围的群众造成的危害,由此提高学可以生对环境保护必要性的认识;同时在中学校园内开展校内植物分类、树种挂牌活动也是受中学生欢迎的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环境保护落实到行动上
“保护环境”并不是一句空话,也并不只是少数科学家或科研机构的专门工作,而是所有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念和意识,并且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仅具备环保意识还是不够的,教师在日常的生活应以身作则,躬身实践,对学生树立榜样。要让学生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意识。教师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上,还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视环境保护为己任,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能够自觉地留意身边的小事,留意自己的言行,尽量减少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行为,并且能够向身边的亲友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在说到水资源的时候,让学生思考、讨论并总结在现实生活中你应该如何节约用水,如洗手在打肥皂时应该将水龙头关掉,用淘米水浇花,看到水龙头在没人使用的时候流水应该关掉,等等。这样使学生知道了应该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节约水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像节约用水、不乱扔废旧电池、不乱扔塑料袋等这些行为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稍加注意,就是在进行保护环境的工作。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能够自觉地在行动上得以体现。只有这样,我们的环保教育才是卓有成效的,才真正落到了实处。对于学生个人一生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于保护我们唯一的生存空间,是非常重要的。
五、生物教学要落渗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环保实验能力。
新课标七、八年级生物实验的内容较多,其中安排了38个学生实验和更多的教师演示实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更应当把实验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中,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各环保小组或是个人在落实环保活动过程中,就要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设计实验方案,具体操作和分析综合应用的能力,如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学习基础就很难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参考文献】
[1] 杨悦.植物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
[2] 汪忠.初中生物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