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流浪前,我很喜欢做功课。这时候就爱去书店把有关目的地的旅游书一次抱过回家,仔细地阅读,然后把自己喜欢的景点、希望入住的饭店资料和对我来说最重要的餐厅数据记录在我的Moleskine里头。对我来说,这就是旅行的开始。 旅游书,总是占据我书架中最重要的位置。尤其在床边,总会放两三本旅游书,在睡觉前看十分钟,就能安然入睡。每次经过书店,很自然地,也往旅游书那边钻,希望从别人写的书里头看到世界另一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浪前,我很喜欢做功课。这时候就爱去书店把有关目的地的旅游书一次抱过回家,仔细地阅读,然后把自己喜欢的景点、希望入住的饭店资料和对我来说最重要的餐厅数据记录在我的Moleskine里头。对我来说,这就是旅行的开始。
旅游书,总是占据我书架中最重要的位置。尤其在床边,总会放两三本旅游书,在睡觉前看十分钟,就能安然入睡。每次经过书店,很自然地,也往旅游书那边钻,希望从别人写的书里头看到世界另一个我看不到的角落。
旅游书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种,是以提供数据为主的旅游指南,像Lonely Planet和Time Out两家旅游书出版商就以出版旅游指南闻名于世,在我的书架上每每可以看到它们出版的书籍,虽然平常我很少翻阅,但是如果准备去欧洲旅行,它们的书绝对不可或缺。因为它们提供了最新最详细的资料,加上它们介绍的旅馆和餐厅消费比较便宜,对于像我这种在欧洲就变穷光蛋的人来说实在是非常有用。但是旅游指南不适合睡前阅读,如果在指南里突然找到想拜访的地方,我就会迫不及待地把笔记本拿出来做记录,想进入甜睡状态也不可能。这个时候,以记录旅行心情为主的旅行文学就更适合。
我喜欢的旅行文学是这样的:作者从准备旅行的一刻开始写,写写旅行前的紧张心情。然后坐上飞机,坐在火车的某一个车厢,也许与不同的旅人有一些交流,也许在和陌生人聊天之间的那种淡漠、热情或是自我保护的感觉。到达一个目的地,遇到当地人,他们对异乡人的态度,都是我喜欢知道的。从别人的文字当中感受旅行的氛围就让我觉得很浪漫。近几年,大家写的旅游文学让人觉得更加惊艳,作者拍的照片,让我更能感受他们所看到的色彩。
总觉得,当地人写当地的旅游书最能够吸引我。因为当地人写的肯定不是一般游客会去的地方。寻幽探秘一直是我心爱的旅行方式,我最想知道的反而是那里的老百姓一般会去哪里歇息?学生们会去哪个咖啡馆喝咖啡?哪里有美丽的花朵?哪里有游人注意不到的好地方?这些就只能从当地人的眼中看到。跟着他们的脚步,透过他们的眼睛,才能真正感受到某一个城市的存在价值。旅人所写的不是不好看,但是除非在某一个地方待几个月的时间,否则,又如何看到那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呢?
2007年,我去厦门旅行的时候,出发前在书店翻一翻台湾出版的福建旅游指南,介绍厦门的只有短短的10页,而且全是著名景点介绍,看得我心烦气躁,觉得没什么阅读价值。就买一些内地出版的旅游书籍。当然,香港和台湾也有出版去内地旅游的书籍,但是毕竟不是当地人所写的,所以会比较注重景点和饭店的介绍,对我来说,那些流于表面,因为景点的介绍到处都能找到,而饭店就更不用说了,在网站上肯定能找到足够的数据。后来又往香港专卖内地书籍的小书店钻,发现内地有一位在鼓浪屿开咖啡店的老板,和老板娘合力写了一本介绍鼓浪屿的书籍。他们写的呈现出鼓浪屿的美丽,让我还没真正看到那个地方,就几乎一见钟情。后来在旅程当中,不刻意地也好像跟着他们写的地方,感受他们所看到的,让我的旅程似是熟悉,却充满惊喜。
其他文献
台湾因为地窄人稠、缺少丰富自然资源,所以一直致力于科技、服务与观光旅游产业的发展,前两者台湾已经创造出亮眼的成绩,然而在观光旅游的国际化与永续性上,仍有不少待努力的空间。旅游书亦然。 说说我在联经编旅游书的历程,也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作为联经出版公司的生活丛书主编,非常繁忙,举凡身心灵健康、休闲实用、美容保养、吃喝玩乐……跟生活有关的主题,都是策划、编辑的责任范围。表面上看起来多彩多姿很
2005年,受台北市观光协会李路加理事长的邀请,我一路开着越野车,全境穿越台湾。 当时,我是上海东方卫视大型环球旅游节目“激情穿越”总制片人和总导演,李先生请我去台湾,按他的话说,是希望我“为所有的大陆朋友奉献一次台湾发现之旅”。 当时台湾当局对于大陆人员赴台政策的摆动,终究没能影响这次深具意义的旅行。5月,在几经波折和延误之后,我终于踏上宝岛的土地。 这是一次关于爱和寻找爱的旅行。爱
近60年来,一道浅浅的海峡,隔绝了彼此的思念。此岸大陆,是台湾永远的乡愁;彼岸台湾,有大陆永恒的想念。当载着680名大陆游客的民航飞机降落在台湾机场,半个世纪以来,大陆人心中那个神秘的、遥远的,那个频繁出现在历史书上,那个媒体里不断提到,侯孝贤《童年往事》里很闽南的台湾,终于变成真实的,可以亲眼目睹,可以亲身体验的台湾。可是这个台湾,因为隔绝太久,因为不曾触摸,所以,大多数大陆人脑海里对它的印象,
自“直航”提上日程,台湾游受到各种媒体的关注。从CCTV-4的“宝岛漫游”到《畅游台湾》杂志的出版,台湾游从提上日程之日起便叫好声不断。可是与第一批赴台游客吸引世人眼球带来的热议不同,此后一段时间,台湾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叫座。尤其是进入奥运月后,到台湾旅游的大陆游客人数偏少,相信这一定是暂时的,相关法令的修订及措施的安排,以及各项服务和软硬设施建置,台湾会加以克服。 书店:台湾游图书叫好不叫
编辑平台: 周浩正先生“给编辑人的信”最近一封已写到“44”。这位台湾出版界前辈,在古稀之年把毕生经验以信件形式写出,与同行分享、探讨。本刊有幸,得到周老允许,将不定期刊登他未结集成书的文章(有部分删节)。 今次,刊登的是他最新的一篇文章,也为本期杂志专题“金融危机对两岸出版业的影响”提供一种新的解读视野。 亲爱的朋友: 听到有关“高雄书展”的一些消息,似乎严酷的经济萧条阴影,已笼罩文
贝塔斯曼今年7月初宣布关闭21世纪锦绣图书连锁有限公司旗下的36家门店,同时终止在大陆书友会业务的进行,是继2005年该公司结束网络书店业务后,全面退出大陆图书发行市场。此消息一经宣布,不仅引起大陆出版业的关注,而且让长期一直想打入大陆出版市场的西方传媒集团也不禁感到吃惊。 大陆在2003年12月开放投资书刊批发、零售市场,首年度台湾方面仅有康轩文教机构以独资方式取得执照,台湾出版商无第二家申请
短短几年间,随着台湾“开禁”,一个又一个台湾文化界朋友接踵而至,隔膜如冰消雪融,友谊与日俱增,合作日益频繁。两岸文化人根相连,心相通。同是炎黄子孙,同出中华文化,彼此间有着许多共识。 台湾,美丽之岛,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在我的心目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可是,在两岸剑拔弩张的日子里,对于我来说,台湾非常非常遥远。那时候,大陆总是宣传“台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喊得震天响的是“一定要解放台湾
到图书馆, 打开一本书,通过阅读我们充满知识的喜悦, 但图书的形式原来有很多种, 朋友是一本书、恋人是一本书、家人也是一本书…… 何妨走出图书馆,找间咖啡店, 开始另一种充满咖啡香的阅读之旅。 相信不少在台北市生活习惯的人,刚来到台北县时,第一个感觉就是整个城市突然变成黑白的。这样的印象,主要可能来自于,台北县一直以来多半被许多大型工厂及汽机车厂房所占据,加上外来人口众多,居民收入
掀开两岸图书的扉页,透过纸背去全面解读的历程,需要出版业界和读者长时间、慢慢地去交流和了解。“直航”,是一个契机,人来人往、书来书往,无需假手第三方,读得更多知亦多。 台湾的历史文化图书,视线可以突破岛屿的局限。内地历史文化图书的意识形态,以古鉴今为多。结果,内地冒出不少“正史戏说、野史今解”的时空穿梭作品。在旅游图书方面,两岸的定题选材、设计装帧、出版印制等,却各有特色。 内地的旅游图书
从1987年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至今,20年弹指一挥间,两岸交流的浪潮浩浩荡荡,旅游、寻根、经商、求学等众多领域的两岸往来不断增多,两岸人通过不断的努力获得一次次的突破。2001年实施“小三通”模式,实现两岸小规模的通商、通航和通邮;2003年实现春节包机直航;2008年7月4日实现的“两岸周末包机直航”, 让两岸关系迈进一个全新的时代,推动两岸旅游浪潮。纵观近几年,大陆每出现一次新的形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