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曾说:“打仗不是演戏,不是知识分子游行喊口号,死神大手一抹,成千上万的生命灰飞烟灭,何来雄壮可言……”“但愿战争永远不要再發生了。”
《父亲的一九四二》
邓贤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9月版
定价:36.00元
在历史类的图书选题中,抗战题材一直是保持了较高热度的。早期,抗战题材大多集中在游击战场、敌后战场,后来,慢慢拓展到正面战场,谍报战场,体裁形式也是从小说到纪实文学再到“非虚构”,不一而足。总之,抗战史是一个常写常新,并且常能有不同发现的一个题材领域。尤其是中日关系到了特定的时间节点之后,更是会带动此类图书的出版和销售。
在抗战题材的创作上,邓贤是一个独特的作家。这种独特首先是由他的身份决定的。他的父亲是中国远征军的一员,是特种兵,曾经在印缅战场,和美英盟军一起,战胜了日本的王牌师团第18师团。这样的身份促使邓贤走进这一段历史,并在22年前,出版了中国首部全面反映中国远征军历史的纪实作品《大国之魂》。
最近,他的新书《父亲的一九四二》面世。这部被称为“《大国之魂》续篇”的长篇小说,无疑是抗战题材的又一新收获。他根据父亲的口述、父亲的记录和史料收集,真实再现父亲和他的战友们在印缅战场,在中美盟军并肩作战中遭遇到的点点滴滴。同时,非常状态中的非常矛盾——军队里的长官意志、长官腐败、战友间的矛盾争执和人性丑恶等等也都逐一被揭示出来。
提到一九四二,文学读者都自然会想到冯小刚新电影的蓝本、刘震云的中篇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刘震云关注的一九四二,是属于河南的,是属于大饥荒的,是属于平民在饥荒中挣扎而得不到救助的。刘震云走进历史,是为了揭示一段被尘封的苦难,寻找历史书写和历史记录中,大人物和小人物所遭遇到的悖论和荒谬。而邓贤的一九四二跟这个没有关系,他是属于重庆和印度的,是属于抗日战争的,是属于中国学生兵在战场上接受血与火的洗礼的。邓贤走进历史,是为了重述一段不为人知的慷慨,寻找历史中的一段英雄主义的青春之歌。
一九四二年,是中国十万驻印远征军出发的日子,也是十七岁的邓述义离开重庆去印度的日子。出发前,他是为全国贡献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生活和军用纱布的大裕华纱厂老板唯一的儿子,典型的“富二代”,是美国教会创办的学校高二的学生。
当时的具体情形是,抗战已经进入了十分艰苦的胶着状态。重庆作为陪都、大后方,也已经是日日有警报,天天遭空袭。而中国的十万滇缅远征军,以戴安澜和孙立人为首,已经兵败野人山。日军的王牌军团18军团横扫东南亚。而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英联军参战。先是有了著名的“驼峰航线”,他们飞往中国的时候给抗日战场输送物资,飞回印度的时候就运送新的兵源——即新组成的中国学生远征军,也是十万人。这十万人,以大学生、中学生为主,会英语的有四分之一之多。可以说,这是中国当时能够组成的最有知识、文化素质最高的一支军队。他们到著名的兰姆伽军事训练基地接受美式装备和美式训练,然后上战场。果然,在随后的战斗中,这支部队显示了无敌的力量,摧毁了曾在淞沪抗战、南京大屠杀、滇缅战场等不可一世的日本18军团!
父亲的一九四二,就这样借由邓贤的笔呈现在了我们面前。邓贤说,通过这个书,他想说的很多,想说说父辈的一九四二,当然,这一切都是他知道了父亲的一九六六,和父亲的二零零九之后(他父亲二零零九年去世)。
艾略特说:“历史感首先包含着一种感知,不仅感知过去的过去性,而且感知过去的现存性。”只是在这样的感知中,让人太怅惘,太寂寥,太胸有块垒和郁结。当然,《父亲的一九四二》没有写到后来,他只写到了一九四五,抗战胜利。
父亲曾说:“打仗不是演戏,不是知识分子游行喊口号,死神大手一抹,成千上万的生命灰飞烟灭,何来雄壮可言……”“但愿战争永远不要再发生了。”
《父亲的一九四二》
邓贤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9月版
定价:36.00元
在历史类的图书选题中,抗战题材一直是保持了较高热度的。早期,抗战题材大多集中在游击战场、敌后战场,后来,慢慢拓展到正面战场,谍报战场,体裁形式也是从小说到纪实文学再到“非虚构”,不一而足。总之,抗战史是一个常写常新,并且常能有不同发现的一个题材领域。尤其是中日关系到了特定的时间节点之后,更是会带动此类图书的出版和销售。
在抗战题材的创作上,邓贤是一个独特的作家。这种独特首先是由他的身份决定的。他的父亲是中国远征军的一员,是特种兵,曾经在印缅战场,和美英盟军一起,战胜了日本的王牌师团第18师团。这样的身份促使邓贤走进这一段历史,并在22年前,出版了中国首部全面反映中国远征军历史的纪实作品《大国之魂》。
最近,他的新书《父亲的一九四二》面世。这部被称为“《大国之魂》续篇”的长篇小说,无疑是抗战题材的又一新收获。他根据父亲的口述、父亲的记录和史料收集,真实再现父亲和他的战友们在印缅战场,在中美盟军并肩作战中遭遇到的点点滴滴。同时,非常状态中的非常矛盾——军队里的长官意志、长官腐败、战友间的矛盾争执和人性丑恶等等也都逐一被揭示出来。
提到一九四二,文学读者都自然会想到冯小刚新电影的蓝本、刘震云的中篇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刘震云关注的一九四二,是属于河南的,是属于大饥荒的,是属于平民在饥荒中挣扎而得不到救助的。刘震云走进历史,是为了揭示一段被尘封的苦难,寻找历史书写和历史记录中,大人物和小人物所遭遇到的悖论和荒谬。而邓贤的一九四二跟这个没有关系,他是属于重庆和印度的,是属于抗日战争的,是属于中国学生兵在战场上接受血与火的洗礼的。邓贤走进历史,是为了重述一段不为人知的慷慨,寻找历史中的一段英雄主义的青春之歌。
一九四二年,是中国十万驻印远征军出发的日子,也是十七岁的邓述义离开重庆去印度的日子。出发前,他是为全国贡献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生活和军用纱布的大裕华纱厂老板唯一的儿子,典型的“富二代”,是美国教会创办的学校高二的学生。
当时的具体情形是,抗战已经进入了十分艰苦的胶着状态。重庆作为陪都、大后方,也已经是日日有警报,天天遭空袭。而中国的十万滇缅远征军,以戴安澜和孙立人为首,已经兵败野人山。日军的王牌军团18军团横扫东南亚。而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英联军参战。先是有了著名的“驼峰航线”,他们飞往中国的时候给抗日战场输送物资,飞回印度的时候就运送新的兵源——即新组成的中国学生远征军,也是十万人。这十万人,以大学生、中学生为主,会英语的有四分之一之多。可以说,这是中国当时能够组成的最有知识、文化素质最高的一支军队。他们到著名的兰姆伽军事训练基地接受美式装备和美式训练,然后上战场。果然,在随后的战斗中,这支部队显示了无敌的力量,摧毁了曾在淞沪抗战、南京大屠杀、滇缅战场等不可一世的日本18军团!
父亲的一九四二,就这样借由邓贤的笔呈现在了我们面前。邓贤说,通过这个书,他想说的很多,想说说父辈的一九四二,当然,这一切都是他知道了父亲的一九六六,和父亲的二零零九之后(他父亲二零零九年去世)。
艾略特说:“历史感首先包含着一种感知,不仅感知过去的过去性,而且感知过去的现存性。”只是在这样的感知中,让人太怅惘,太寂寥,太胸有块垒和郁结。当然,《父亲的一九四二》没有写到后来,他只写到了一九四五,抗战胜利。
父亲曾说:“打仗不是演戏,不是知识分子游行喊口号,死神大手一抹,成千上万的生命灰飞烟灭,何来雄壮可言……”“但愿战争永远不要再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