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品质赢得尊重,以专业获得认同,中国图书在国际市场的活跃度和知名度还将进一步提高,走出国门,融入世界,中国文化会让世界为之喝彩。
和家电行业、房地产行业、汽车行业等支柱性产业相比,出版行业显然算不上国家的中坚产业,力量还有待壮大,但就日常文化生活和海外文化推广而言,这个行业的地位却举足轻重。虽然我们承认在图书的输送和引进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通过一年中各种国际性图书展的参展和BIBF的举办以及各种外向型交流活动,我们还是欣喜地看到,在这个“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走出去”的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而工作成绩更是硕果累累。
开放与多元——展现全新多彩的中国形象
作为2012年伦敦书展主宾国的中国,以规格高、规模大、范围广、名家众以及创新多的特点,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向外界展示和宣传这个古老而焕发新生的独特魅力之国度。
在伦敦丽晶公园举办的“百年追寻——见证中国西部变迁”摄影展就是这样一个开放式的展览,它通过50—60幅新旧摄影作品的今昔对比,记录中国西部那些边远又美丽的地区在百年时空中的变迁与稳定,启发着中西方共同的思考。这种开放式的展览在伦敦书展期间共举办了十余场,此外,还有各种高端论坛、高端对话、商务联谊会、中型研讨会以及作家活动、交流活动共计三百余场,展出和销售中国图书万余种,其中反映中国历史文化和当代发展变化的主流英文版图书逾2500种。这种平和开放的姿态让海外重新认识了一个多元的中国。由于中英两国出版业交流与合作频繁,因此,伦敦书展主宾国期间,很多出版单位根据自身出版与对外合作情况,组织举办了多场内容涵盖教育、科技、文学、少儿、艺术、数字出版等方面的交流活动。这些活动的主题突破了传统的瓷器、熊猫、长城的旧观念,既有《动物王国的故事》英文版首发式,又有《中华民族》英文版新书发布会,还有“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发展”学术研讨会和《于丹论语心得》版权贸易成果展示活动,等等多方面、多视角地展示了今日中国方方面面的成就与特色,也成为吸引海外读者的焦点之所在。主宾国组委会还特别从中筛选出多场富有特色的重点活动在展场会议室举办,以形式新颖、态势多元的对话交流方式为伦敦书展增加了亮丽的色彩。据统计,此次伦敦书展,中国展团输出版权1859项,引进版权1411项,称得上战果丰硕、斩获良多。
老字号与新品牌——经验与创新的大胆碰撞
提到中国图书海外销售,中国图书贸易集团公司是当之无愧的老字号,这家与共和国同龄的公司已经在“走出去”的道路上辛勤耕耘了六十余年。1952年9月该公司派人参加了在莱比锡举办的国际图书博览会,1956年则首次派代表参加了法兰克福书展,1975年则是中国唯一的参展单位和国家集体参展组织者……时至今日,他们仍坚持做好中国图书、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各项工作,不能不说是历久弥坚的老战士。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这家老字号又在海外销售上打响了新的品牌,这就是全球百家华文书店中国图书联展和马来西亚海外华文书市。
每年一届的全球百家华文书店中国图书联展是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的一个子项目,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和全国地方出版对外贸易联合体共同举办并在全球中文图书行业展开。虽然是新品牌,但是活动自2010年成功举办以来做得风生水起,得到了全球各地百余家华文书店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并得到了海外高层及媒体的积极参与:新西兰总理约翰·基(John Key)、毛里求斯文化艺术部部长穆克什瓦·楚尼(Mookeshwar Choonee)都曾参与到活动中,《亚洲日报》、东盟杂志社、第11频道电视台等多家海外媒体也都进行了报道。整个联展通过展示中华优秀的民族文化,让海外读者能够看到一个更加丰富生动的中国,感受到一个更加诗意的中国,获得了热烈的反响。
马来西亚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图书在海外重要的大众图书阵地。2012年8月18日,第七届马来西亚海外华文书市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会展中心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以及英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书商及出版商分别设置了600个摊位,展出了100万种以上的图书、文具、音像等文化产品。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作为马来西亚海外华文书市中国馆的合作单位,连续6年成为该馆中国图书的唯一提供者,本届书市更是为马来西亚读者提供了近40万册、码洋超过1100万元的图书,创下历届最大的出口规模、最好的出口成绩。可以说在马来西亚华文书市上,来自中国的图书受到了热捧,并成为一个经典品牌,深入人心。
渠道与合作——借船出海、打造“走出去”的高速公路
利用成熟渠道和既有读者群开展合作,这是我国文化行业借船出海,向外发展的新思路。亚马逊中国书店项目是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新合作理念下,中国图书借助国际先进企业技术,积极与之开展合作的创新之举,更是为未来面向全球市场推广所做的大胆尝试。目前,“店”里陈列的图书已近16万册,为北美地区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便利的购买平台,开启了天天有书展,日日有新书的新模式,打开了一条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全新渠道。
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与美国耶鲁大学合作出版的《中国文化与文明》系列丛书是中美两国出版界的重要合作项目,得到了两国政府和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获得两国学术界、出版界和读者的好评,获得中美两国多项国家级图书出版大奖,目前,这套丛书已经出版近20个版本,发行量达10万余册;湖北长江出版集团股份公司在伦敦书展期间与苏格兰最大的传媒集团DC Thomson及其旗下的图书出版公司Parragon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大胆地迈向国际舞台;2010年启动的“中外出版深度合作”项目,则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以文学为切入点,依托人民文学出版社60多年来积累丰富的作家、作品资源,与国外知名出版机构深度合作,将中国作家及中国文化进行有效输出的新模式……精彩纷呈的合作项目,展现了我国外向化发展的脚步正在进一步加快,与国际企业接轨,借船出海,高效率地打造“走出去”的高速公路已经成为了出版界的共识。 从几千年前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声中的中国文化传播,到今时今日各种渠道的全球拓展,再到深化合作,运作“资本”走出去,我们正在建造的这条高速公路功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向着国际化接轨迈进。
聚焦与绽放——中国文化独特魅力之所在
2012年9月2日,以韩国为主宾国的第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圆满闭幕。本届书展共有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中外出版单位展出了约20万种精品图书,举办逾千场文化交流活动,会议期间共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3298项。中国图书版权输出的持续走高,得益于中国与国际出版界间交流合作的活跃与积极:本届图博会紧紧抓住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把握数字化发展趋势,策划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吸引力的专业及文化交流活动,而2012北京国际出版论坛、2012 BIBF北京国际版权贸易研讨会、中国图书馆与国际出版社高层对话论坛等一系列专业出版领域研讨会的举办,不仅促进了中外之间的交流,广泛地吸引了国际目光,更是创造了有利条件,吸引了大批出版机构进行版权交易和贸易合作。图博会已经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出版业的重要纽带,它所搭建的交流平台很好地聚合了来自国际的目光,为中华文化在海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2年3月28日至4月2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展览中心举办的第22届阿布扎比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一面包含阿拉伯语、英语和汉语,3×2.5米 “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大幅喷绘,格外引人注目;展台中部正前方,装饰了一面1×2.5米,以阿拉伯语、英语和汉语组成的“感知中国”主题墙,并制作张贴了13幅图书喷绘,突出展示了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为本次国际书展所精心准备的重点图书。展会上展出的435种图书和《北京周报》等多文种期刊受到了当地读者的格外关注和热捧。此外,中国代表团还与多个国家的销售机构和书商进行了广泛洽谈,拓展了在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全新经销渠道。
此外,在2012年10月结束的法兰克福书展上,新近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成为最受追捧的对象,所有展示莫言作品的展台都被记者和观众挤得水泄不通。在此风潮下,中国文学也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南非开普敦国际书展虽然从规模上看,无法与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这样的国际知名书展相提并论,但是来自英国、瑞典、中国以及非洲本土等百余家出版社、图书发行机构已经开始意识南非市场未来的空间,包括麦克米伦、读者文摘等国际知名出版机构纷纷前往吸金。而对于有30多万华人、5000余万人口的南非市场来说,中国图书的销售还存在很大的空白,很值得深层次去开发。
2012年注定是一个丰收之年,必将成为中国出版物“走出去”进程中大放异彩的一年。文化的传播要靠出版行业共同努力,一本书、一个作者、一条渠道、一次展示、一项交流……都是促使中国出版业加速开拓国际市场的基石。以品质赢得尊重,以专业获得认同,中国图书在国际市场的活跃度和知名度还将进一步提高,走出国门,融入世界,中国文化会让世界为之喝彩。
和家电行业、房地产行业、汽车行业等支柱性产业相比,出版行业显然算不上国家的中坚产业,力量还有待壮大,但就日常文化生活和海外文化推广而言,这个行业的地位却举足轻重。虽然我们承认在图书的输送和引进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通过一年中各种国际性图书展的参展和BIBF的举办以及各种外向型交流活动,我们还是欣喜地看到,在这个“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走出去”的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而工作成绩更是硕果累累。
开放与多元——展现全新多彩的中国形象
作为2012年伦敦书展主宾国的中国,以规格高、规模大、范围广、名家众以及创新多的特点,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向外界展示和宣传这个古老而焕发新生的独特魅力之国度。
在伦敦丽晶公园举办的“百年追寻——见证中国西部变迁”摄影展就是这样一个开放式的展览,它通过50—60幅新旧摄影作品的今昔对比,记录中国西部那些边远又美丽的地区在百年时空中的变迁与稳定,启发着中西方共同的思考。这种开放式的展览在伦敦书展期间共举办了十余场,此外,还有各种高端论坛、高端对话、商务联谊会、中型研讨会以及作家活动、交流活动共计三百余场,展出和销售中国图书万余种,其中反映中国历史文化和当代发展变化的主流英文版图书逾2500种。这种平和开放的姿态让海外重新认识了一个多元的中国。由于中英两国出版业交流与合作频繁,因此,伦敦书展主宾国期间,很多出版单位根据自身出版与对外合作情况,组织举办了多场内容涵盖教育、科技、文学、少儿、艺术、数字出版等方面的交流活动。这些活动的主题突破了传统的瓷器、熊猫、长城的旧观念,既有《动物王国的故事》英文版首发式,又有《中华民族》英文版新书发布会,还有“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发展”学术研讨会和《于丹论语心得》版权贸易成果展示活动,等等多方面、多视角地展示了今日中国方方面面的成就与特色,也成为吸引海外读者的焦点之所在。主宾国组委会还特别从中筛选出多场富有特色的重点活动在展场会议室举办,以形式新颖、态势多元的对话交流方式为伦敦书展增加了亮丽的色彩。据统计,此次伦敦书展,中国展团输出版权1859项,引进版权1411项,称得上战果丰硕、斩获良多。
老字号与新品牌——经验与创新的大胆碰撞
提到中国图书海外销售,中国图书贸易集团公司是当之无愧的老字号,这家与共和国同龄的公司已经在“走出去”的道路上辛勤耕耘了六十余年。1952年9月该公司派人参加了在莱比锡举办的国际图书博览会,1956年则首次派代表参加了法兰克福书展,1975年则是中国唯一的参展单位和国家集体参展组织者……时至今日,他们仍坚持做好中国图书、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各项工作,不能不说是历久弥坚的老战士。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这家老字号又在海外销售上打响了新的品牌,这就是全球百家华文书店中国图书联展和马来西亚海外华文书市。
每年一届的全球百家华文书店中国图书联展是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的一个子项目,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和全国地方出版对外贸易联合体共同举办并在全球中文图书行业展开。虽然是新品牌,但是活动自2010年成功举办以来做得风生水起,得到了全球各地百余家华文书店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并得到了海外高层及媒体的积极参与:新西兰总理约翰·基(John Key)、毛里求斯文化艺术部部长穆克什瓦·楚尼(Mookeshwar Choonee)都曾参与到活动中,《亚洲日报》、东盟杂志社、第11频道电视台等多家海外媒体也都进行了报道。整个联展通过展示中华优秀的民族文化,让海外读者能够看到一个更加丰富生动的中国,感受到一个更加诗意的中国,获得了热烈的反响。
马来西亚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图书在海外重要的大众图书阵地。2012年8月18日,第七届马来西亚海外华文书市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会展中心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以及英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书商及出版商分别设置了600个摊位,展出了100万种以上的图书、文具、音像等文化产品。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作为马来西亚海外华文书市中国馆的合作单位,连续6年成为该馆中国图书的唯一提供者,本届书市更是为马来西亚读者提供了近40万册、码洋超过1100万元的图书,创下历届最大的出口规模、最好的出口成绩。可以说在马来西亚华文书市上,来自中国的图书受到了热捧,并成为一个经典品牌,深入人心。
渠道与合作——借船出海、打造“走出去”的高速公路
利用成熟渠道和既有读者群开展合作,这是我国文化行业借船出海,向外发展的新思路。亚马逊中国书店项目是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新合作理念下,中国图书借助国际先进企业技术,积极与之开展合作的创新之举,更是为未来面向全球市场推广所做的大胆尝试。目前,“店”里陈列的图书已近16万册,为北美地区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便利的购买平台,开启了天天有书展,日日有新书的新模式,打开了一条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全新渠道。
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与美国耶鲁大学合作出版的《中国文化与文明》系列丛书是中美两国出版界的重要合作项目,得到了两国政府和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获得两国学术界、出版界和读者的好评,获得中美两国多项国家级图书出版大奖,目前,这套丛书已经出版近20个版本,发行量达10万余册;湖北长江出版集团股份公司在伦敦书展期间与苏格兰最大的传媒集团DC Thomson及其旗下的图书出版公司Parragon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大胆地迈向国际舞台;2010年启动的“中外出版深度合作”项目,则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以文学为切入点,依托人民文学出版社60多年来积累丰富的作家、作品资源,与国外知名出版机构深度合作,将中国作家及中国文化进行有效输出的新模式……精彩纷呈的合作项目,展现了我国外向化发展的脚步正在进一步加快,与国际企业接轨,借船出海,高效率地打造“走出去”的高速公路已经成为了出版界的共识。 从几千年前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声中的中国文化传播,到今时今日各种渠道的全球拓展,再到深化合作,运作“资本”走出去,我们正在建造的这条高速公路功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向着国际化接轨迈进。
聚焦与绽放——中国文化独特魅力之所在
2012年9月2日,以韩国为主宾国的第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圆满闭幕。本届书展共有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中外出版单位展出了约20万种精品图书,举办逾千场文化交流活动,会议期间共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3298项。中国图书版权输出的持续走高,得益于中国与国际出版界间交流合作的活跃与积极:本届图博会紧紧抓住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把握数字化发展趋势,策划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吸引力的专业及文化交流活动,而2012北京国际出版论坛、2012 BIBF北京国际版权贸易研讨会、中国图书馆与国际出版社高层对话论坛等一系列专业出版领域研讨会的举办,不仅促进了中外之间的交流,广泛地吸引了国际目光,更是创造了有利条件,吸引了大批出版机构进行版权交易和贸易合作。图博会已经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出版业的重要纽带,它所搭建的交流平台很好地聚合了来自国际的目光,为中华文化在海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2年3月28日至4月2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展览中心举办的第22届阿布扎比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一面包含阿拉伯语、英语和汉语,3×2.5米 “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大幅喷绘,格外引人注目;展台中部正前方,装饰了一面1×2.5米,以阿拉伯语、英语和汉语组成的“感知中国”主题墙,并制作张贴了13幅图书喷绘,突出展示了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为本次国际书展所精心准备的重点图书。展会上展出的435种图书和《北京周报》等多文种期刊受到了当地读者的格外关注和热捧。此外,中国代表团还与多个国家的销售机构和书商进行了广泛洽谈,拓展了在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全新经销渠道。
此外,在2012年10月结束的法兰克福书展上,新近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成为最受追捧的对象,所有展示莫言作品的展台都被记者和观众挤得水泄不通。在此风潮下,中国文学也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南非开普敦国际书展虽然从规模上看,无法与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这样的国际知名书展相提并论,但是来自英国、瑞典、中国以及非洲本土等百余家出版社、图书发行机构已经开始意识南非市场未来的空间,包括麦克米伦、读者文摘等国际知名出版机构纷纷前往吸金。而对于有30多万华人、5000余万人口的南非市场来说,中国图书的销售还存在很大的空白,很值得深层次去开发。
2012年注定是一个丰收之年,必将成为中国出版物“走出去”进程中大放异彩的一年。文化的传播要靠出版行业共同努力,一本书、一个作者、一条渠道、一次展示、一项交流……都是促使中国出版业加速开拓国际市场的基石。以品质赢得尊重,以专业获得认同,中国图书在国际市场的活跃度和知名度还将进一步提高,走出国门,融入世界,中国文化会让世界为之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