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去了远方却写不出诗?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0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身穿墨绿色衣服的男子伫立于陡峭的山巅,他一手拿着拐杖,轻轻点地,另一手插在兜内,左脚踏在一块更高的岩石上。他身形稳定,风只能吹乱他的红发。一片云海在林立的群山间翻滚,在他的面前展开。他似乎是刚到达此地,欣赏一下这眼前的风景就准备离去,又似乎他为眼前的景象着迷,只留给我们一抹孤独的背影,他潇洒的姿态使指点江山的豪情尽显无疑。

  当从眼前壮观得令人晕眩的景致中逃出的时候,便发现这幅画似乎有些与众不同之处——这幅画唯一的男主角,居然只留给我们一抹背影。这到底是为何?
  这幅画题为《漫游者在云海上》,出自德国画家弗里德里希之手。观察这位画家的其他作品便会发现,他似乎非常迷恋人的背影。
  仔细对比发现,他画中的背影并不像安格尔画中那裸女的背影,露出丰腴的美背,勾引人对她的脸进行无限的遐想,不画脸,便可以是最美的脸。在弗里德里希的画中,所有展现给我们背影的人物,都面对着风景。他们看景的视角就是观众的视角,似乎做着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前景离我们又是如此近,使我们不由得将目光从他们的背影移向他们眼前的风景,令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出于好奇的本性,还是不禁想问句:画中这位胸怀大志、英姿飒爽的壮士是谁呢?
  当看见画家的自画像时,便发现他有着和画面中男子一致的红发,也许画面中的男子就是画家自己。也有评论家认为画面中的红发男子,身着绿色的制服,是德国在抵抗拿破仑战争中牺牲的一位上校(死于1813年或1814年)。他出现在这里,有宣扬爱国精神的意味。
  既然画家煞费苦心地想让我们看眼前的景,那我们就看看,到底是怎样的景。
  嶙峋的怪石奇峰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峭壁与山脊不断上升,仿佛层层相叠而上。包围着群山的云雾,蓝白相间的色调和起伏形状,不禁让人产生错觉:是否是大海?眼光所到之处并无尽头,连绵山脉的淡影一直延伸到透着霞光的最远处,天地在此无界,好不惊奇壮观,让人心潮澎湃。
  想要通过山的剪影来找寻他到底画的是哪里的风景时,发现山包的形状是如此多样,现实生活中竟找不到一处与之相像的景致。但是假如把山分割开,便可以分别找到相对应的地方。但是,现实中,这几座山峰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唯一的解释是画家人工PS,把不同地方的风景拼起来,形成了画中的景象。
  然而,画中不真实之处也不只有这处景象。是否想过,男子所立之处的岩石位于四周的众山之巅,借此推断,他应该走了不少路了。但是,他的衣着装备似乎是无法应对长途跋涉、翻山越岭的。
  画家为什么要将这些不可能同时出现的景致组合在一起呢?
  这种做法非常具有浪漫主义特性。打破现实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呈现出来的画面,似乎暗示着大自然的多变与神秘。
  如果将画中山脉的轮廓线描出,便可发现巧合之处——几乎均交叉在画家的身上,仿佛一切自然的景观的产生都源于画家的心中,可谓象由心生,境随心转。弗里德里希觉得:艺术家不单单是画出眼睛所见的,也应当画出內心感受的。与横向的风景画不同,纵向的构图仿佛是人体的延伸,仿佛眼前此景是他内心的投射,人是万物的主宰。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
  可人真的是万物的主宰吗?伴随画面带来的晕眩感,我开始怀疑。仔细一想,原来是画家把中景去掉了,只剩男子所在的前景和远方的远景,使人感觉男子如临深渊。
  这不可攀及的绝崖、一望无际的云海、黑暗无底的深渊,不仅使人着迷,更有种灵魂向上提升的感觉,顷刻间让人感慨自然的无限与强大,人生的短暂与脆弱。
  画家对画面光线的处理也极具象征意味。画中的逆光,来自无限远的不可攀的高山之后的远方,而男子所在的岩石则是黑暗、深渊。仿佛在向人指明:这边是看不透的黑暗,那边则是无限的光明;这边是凝固,那边则是生命。对于泛神论者,自然界是上帝的可见部分。世界是一个苦难的世界,彼岸才有慰藉和希望。这正是基督教拯救信仰的基本思想。
  画家弗里德里希小时候母亲和姐姐相继去世后,哥哥又溺死于波罗的海。自然的深邃与强大,人的渺小与脆弱,以及人物的孤独与忧伤,充斥在他的风景画中。
  如今,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远方不再遥不可及。我们挂着相机,搭着飞机,却展示着穷游的态度,以为签到了位置等同于征服了景致;我们淘了很多LOGO显著的爆款潮牌,以为流水化生产的美颜细腿就是格律优雅的长诗;我们所有对自然的敬畏,对人文的关怀,都心浮气躁地一键修图,刀锐奶化,承载在五寸屏能容纳的照片上。雾海上的漫步,成了雾霾中的狂欢。也许这才是为什么,真正的旅行者,从不回眸看镜头。
其他文献
(349元,粉丝价:331.5元)  碟子上扭曲的图形或文字只有通过杯子上面的倒影才可一窥究竟。这套倒影杯是由一只逛街的不锈钢杯子和印有反向花纹的白瓷碟组成,当杯子放在碟子上时,就能倒映出正向花纹。(限量5个)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发动的巴黎恐怖袭击,是人类历史上的黑暗一夜。世界各国强烈谴责恐怖分子的行径并准备采取制裁行动,然而对他们的制裁真的能生效吗?  如今欧洲多国签订了申根协定,“伊斯兰国”成员进入申根国后,可在不同国家自由往来;而各国的边境严防或许会让合法移民和各国难民心生芥蒂,给恐怖分子乘机利用不安情绪招兵买马的机会。这样看来,解决危机的根本办法也许仍是外交谈判,重返和平的道路注定漫长。
高校是国家的人文重镇、知识灯塔,理当是一片只有书香没有铜臭的净土。然而,近日频发的高校腐败案,正颠覆着人们的传统印象。  2013年12月24日,浙江大学副校长褚健因经济问题,被检察院立案调查。此前,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四川大学副校长安小予等,也接连因经济问题落马。高校中到底藏着多少腐败黑洞?一句校园流行语,已将此谜底揭开:“招生黑,基建肥,校办企业油水多。”  
我从来没想到这种事情会发生到自己身上。至少十年前如此。  我从大学毕业二十八年以来一直工作的公司辞职了。  五十岁,无夫,无子,无业。名副其实的“断了触手的章鱼”。  与其说青春不在,不如说是日渐衰老。  小一点的字完全看不清楚,也非常担心记忆力的明显衰退。但是,我现在希望满满。不,我是说真话——不,说实话,也有点担心。不,说心底话,其实是非常不安,万分担心。我要说,尽管如此,自己还是充满希望……
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的第一天,12月16日晚上8点半,《环球人物》记者如约来到乌镇民宿旅店采访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这位web2.0 时代的领头人,被称为“中国博客教父”的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曾以其先进、敏锐的思维在中国互联网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但随着web3.0、web4.0 时代的到来,他逐渐远离了媒体焦点。直到2014年,距离方东兴当年撰写的《起来——挑战微软霸权》一书出版15年后
明朝著名画家唐伯虎曾在幼年时拜周臣为师,学习画画。学习一年后,他觉得自己的画和周臣的画比起来已没什么两样,就打算告辞回家。  临别那天,周臣带着唐伯虎走进一间屋子。唐伯虎惊奇地发现,这间屋子四周全是门,透过门窗还能看到屋外花红柳绿,流水潺潺。周臣仿佛看出了他的想法说:“你想到外面去看风景吗?那就出去欣赏一下吧。”  得到周臣允许,唐伯虎准备推开离他最近的门。不料,门非但没有被推开,他还被狠狠地撞了
有句话叫做“破镜不照”。  破了的镜子就不要再照了。不要对过去了的事情耿耿于怀,努力向前才是最重要的。  失败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原地止步也毫无意义。  不要停留在原地,快快迈出下一步——禅里也有这种积极的精神。  反省,不是要求你去做自我批评。  只是要你冷静地回顾自己。  失败了,當然要好好分析失败的原因。一定要把教训铭记在心,以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不过,反省完了,就不要再耿耿于怀了。  “没
人物简介  岳远坤,1981年出生于山东济宁,现在北京大学外语学院做博士后研究。从2005年年底开始从事日本文学翻译。代表译作有《起风了》《德川家康》《苍狼》等。  “还要摄像啊,那我会紧张”,当《环球人物》记者告诉岳远坤,摄影记者来只拍照不摄像时,他方才神态释然。这位在国内日语翻译界声名鹊起的年轻译者,依然保留着学生的淳朴与羞涩。  4年前,刚满30岁的岳远坤因出色翻译了日本作家山冈庄八的鸿篇巨
门口卖拖鞋的大妈,真是个冷艳的女子。我问她拖鞋多少钱一双?她说20元。我说10元行吗?她说行,你要左脚还是右脚?  “为什么家长只看分数?”“废话,你以为他们看得懂题目吗?”  我给内陆省份的朋友描述17级台风的概念:“以往14级台风,你站在山下张开嘴就能吃到山上的杨梅。今年17级台风,你站在山下张开嘴就能吃到杨梅树。”  世界上五种朋友最铁:一起同过窗的、一起嫖过娼的、一起分过赃的、一起扛过枪的
人物简介  达雷尔·伊萨,美国共和党众议员,1953年11月1日出生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自2001年以来,成为代表加利福尼亚州第四十九选区的国会众议员。2011年1月以来,任众议院监督和政府改革委员会主席。不久前,他以估值3.55亿美元的个人资产,成为2012年国会“财富排行榜”上的首富。  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535名议员中,达雷尔·伊萨(下文称伊萨)成为新首富。他超过了个人财富至少1.01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