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多,比重大,产出规模小、市场调节差等特征和缺陷,决定了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要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将强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本文从控制成本、注重生产战略的两个要素、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企业生产率四个方面,结合案例说明如何通过加强生产运作管理提高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生产运作管理;中小企业;运作模式;成本控制
企业核心竞争,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得到持续市场竞争优势的力量之源,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一个企业如果要在经济全球化大潮的背景下,不被外界所击倒,就必须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中小企业是在中国工业化初始阶段和经济转轨时期崛起的,其自身的特征和缺陷决定了他们抵抗风险的能力较低,所以更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企业忽视生产运作管理这一职能部门,不合理的生产运作管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
一、生产运作管理的内涵
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它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所以,运营管理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企业的规模和涉及领域不断扩大,外界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提高了企业运营管理的难度。在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做好运营管理是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否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企业运作模式,决定着这个企业能否立足。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
1.数量多、比重大
目前根据工商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工商登记注册企业1527.9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1.7%,个体户达到4564.1万户,增长了2.42%。整体来说中小企业的数量还是在不断增长,也成为了我国企业中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
2.产出规模小、技术装备率低
中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还不能像发达国家一样。在现代化过程中,实现小型企业的巨人化,由于技术装备率低,产出规模小,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使用的多为传统技术,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低,这和中国的整个水平较低是相称的。
3.组织程度差
中小企业在生产领域专业化协作程度差,在销售方面缺少固定的渠道。特别是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方面,没有专门的法律,也缺少扶持政策同时缺少发达国家那样的社会服务体系。
4.生产经营市场调节差
在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下,忽视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因而,中小企业得不到政府计划的保障。改革开放前,中小企业只能在计划经济的缝隙中生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和市场机制作用的扩大,中小企业才得到迅速发展。
5.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由于中小企业是在就业压力和国内市场需求旺盛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又由于中国的整体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所以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
针对中小企业存在的以上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运营管理战略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控制成本。对于任意一种产品,顾客往往会首先注意到其价格上,那些价格较低的产品会更吸引消费者的注意,那么对于同一种产品,价格相对较低的也就具有跟的大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通过现代运营管理方式提高生产率,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降低成本。
案例分析:
东城汽车配件公司是一个专为大型汽车厂商提供汽车零配件的小型企业,因生产规模不大,生产成本一直很高,与同类大型企业相比,没有竞争力,企业一直处在低盈利甚至亏损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可以采取以下运作管理策略:①联合行业内其他企业一起向钢铁公司采购,通过规模采购来降低原料成本;②通过组织企业内部的人才,研究废弃材料的使用,提高了原材料的使用率,减少浪费;③提高管理水平,减少管理费用支出;④通过优化制造流程与生产工艺创新,提高了效率和产品合格率,使得公司的产能和产品得到很大提高。
(2)注重两个要素。生产运作战略的两个要素:一是订单赢得要素,是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区别于其他的企业,从而赢得市场订单;二是订单资格要素,是指允许一家企业的产品与竞争资格筛选标准。
(3)产品质量。可以通过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对产品进行检验,保证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可靠度。对于那些质量可靠性高的产品往往比同类更具有竞争力。
案例分析:
德瑞陶瓷厂是一家生产陶瓷的中型企业,产品质量一直不很稳定,经常出现的问题有两个:一是陶瓷没有韧性,易碎;另一个是陶瓷瓷质不均匀,不通透。这两点都是考核瓷器质量的主要因素,企业的产品销售因此一落千丈。企业针对这一情况对陶瓷产品的生产工序质量控制进行了调整,产品的质量也迅速得到了提高。
对材料控制 :①在原材料采购合同中,明确规定质量要求。②加强原材料的进厂检验和成品检验。③合理选择供应商。④搞好协作厂间的协作关系,督促、帮助供应商做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
对工艺方法控制:①加强工艺要求,严格首件检验。②加强技术业务培训,使操作人员规范、准确操作设备。③严肃工艺纪律,对操作规程的执行进行检查和监督。
(4)运营战略最重要的指标是生产率。生产率是产出除以投入。进行运营管理时,要尽可能的加大产出与投入的比率。
参考文献:
[1]邱晓华.中国经济新思考(第一版)[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8.
[2]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二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3]吴文会、吴富东.浅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措施[J].现代企业文化.2009.32(6):19-20.
[4]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陈国华、邹艳芬.生产运作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张燕(1983.10~),女,山东省烟台市,大学学历,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理论。
关键词:生产运作管理;中小企业;运作模式;成本控制
企业核心竞争,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得到持续市场竞争优势的力量之源,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一个企业如果要在经济全球化大潮的背景下,不被外界所击倒,就必须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中小企业是在中国工业化初始阶段和经济转轨时期崛起的,其自身的特征和缺陷决定了他们抵抗风险的能力较低,所以更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企业忽视生产运作管理这一职能部门,不合理的生产运作管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
一、生产运作管理的内涵
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它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所以,运营管理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企业的规模和涉及领域不断扩大,外界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提高了企业运营管理的难度。在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做好运营管理是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否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企业运作模式,决定着这个企业能否立足。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
1.数量多、比重大
目前根据工商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工商登记注册企业1527.9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1.7%,个体户达到4564.1万户,增长了2.42%。整体来说中小企业的数量还是在不断增长,也成为了我国企业中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
2.产出规模小、技术装备率低
中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还不能像发达国家一样。在现代化过程中,实现小型企业的巨人化,由于技术装备率低,产出规模小,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使用的多为传统技术,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低,这和中国的整个水平较低是相称的。
3.组织程度差
中小企业在生产领域专业化协作程度差,在销售方面缺少固定的渠道。特别是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方面,没有专门的法律,也缺少扶持政策同时缺少发达国家那样的社会服务体系。
4.生产经营市场调节差
在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下,忽视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因而,中小企业得不到政府计划的保障。改革开放前,中小企业只能在计划经济的缝隙中生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和市场机制作用的扩大,中小企业才得到迅速发展。
5.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由于中小企业是在就业压力和国内市场需求旺盛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又由于中国的整体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所以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
针对中小企业存在的以上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运营管理战略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控制成本。对于任意一种产品,顾客往往会首先注意到其价格上,那些价格较低的产品会更吸引消费者的注意,那么对于同一种产品,价格相对较低的也就具有跟的大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通过现代运营管理方式提高生产率,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降低成本。
案例分析:
东城汽车配件公司是一个专为大型汽车厂商提供汽车零配件的小型企业,因生产规模不大,生产成本一直很高,与同类大型企业相比,没有竞争力,企业一直处在低盈利甚至亏损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可以采取以下运作管理策略:①联合行业内其他企业一起向钢铁公司采购,通过规模采购来降低原料成本;②通过组织企业内部的人才,研究废弃材料的使用,提高了原材料的使用率,减少浪费;③提高管理水平,减少管理费用支出;④通过优化制造流程与生产工艺创新,提高了效率和产品合格率,使得公司的产能和产品得到很大提高。
(2)注重两个要素。生产运作战略的两个要素:一是订单赢得要素,是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区别于其他的企业,从而赢得市场订单;二是订单资格要素,是指允许一家企业的产品与竞争资格筛选标准。
(3)产品质量。可以通过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对产品进行检验,保证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可靠度。对于那些质量可靠性高的产品往往比同类更具有竞争力。
案例分析:
德瑞陶瓷厂是一家生产陶瓷的中型企业,产品质量一直不很稳定,经常出现的问题有两个:一是陶瓷没有韧性,易碎;另一个是陶瓷瓷质不均匀,不通透。这两点都是考核瓷器质量的主要因素,企业的产品销售因此一落千丈。企业针对这一情况对陶瓷产品的生产工序质量控制进行了调整,产品的质量也迅速得到了提高。
对材料控制 :①在原材料采购合同中,明确规定质量要求。②加强原材料的进厂检验和成品检验。③合理选择供应商。④搞好协作厂间的协作关系,督促、帮助供应商做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
对工艺方法控制:①加强工艺要求,严格首件检验。②加强技术业务培训,使操作人员规范、准确操作设备。③严肃工艺纪律,对操作规程的执行进行检查和监督。
(4)运营战略最重要的指标是生产率。生产率是产出除以投入。进行运营管理时,要尽可能的加大产出与投入的比率。
参考文献:
[1]邱晓华.中国经济新思考(第一版)[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8.
[2]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二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3]吴文会、吴富东.浅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措施[J].现代企业文化.2009.32(6):19-20.
[4]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陈国华、邹艳芬.生产运作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张燕(1983.10~),女,山东省烟台市,大学学历,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