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洽川风景区湿地资源现状的描述,分析了洽川风景区湿地资源面积不断减少,环境逐步恶化,管理无序混乱等困境形成的原因,提出了依靠科技和宣传教育,依托相关法律制度,去研究、制定相关保护措施。从而使人们在思想意识中充分认识到保护湿地资源的重要意义,使湿地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洽川风景区;湿地资源;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X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224—03
一、洽川风景区湿地现状
洽川风景区的黄河湿地面积约为15万亩,作为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湿地,它不仅是洽川风景区被命名为国家级风景区的重要基础,也是洽川风景区最核心的景观。在万顷芦苇荡的湿地上,伴生着刺儿菜、细叶艾、鹅绒藤、狗尾草等上百种水生植物,大片的芦苇水草、河边沙洲上的柽柳和白茅草,成为黄河湿地的独特风景。每年冬季大量的丹顶鹤、白天鹅、大鸨、灰鹤等70余种国家保护的一二级鸟类来此越冬,而黑鹳、苍鹭、鸳鸯以及赤麻鸭等40余种留鸟则常年在这里繁衍生息,所以这里也被称为珍稀鸟类的乐园。景区内7眼瀵泉经科学考察,实属渭北380水系奥灰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地表高程一般在+349~+352米左右,在静水压力的作用下,地下水涌出地表,形成天然水流,堪称“华夏绝景”。且有帝喾陵、伊尹耕莘处、太姒故里、子夏石室、《诗经》等多处主要人文遗迹,是一处融合观光游览、科学研究、文化探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湿地和人文资源。[1]正是由于这些著名的湿地和人文资源,1995年9月洽川风景区湿地被命名为陕西省风景名胜区,2004年1月又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二、洽川风景区湿地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为了加强风景名胜区管理,2006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风景名胜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指出“风景名胜区内的景观和自然环境,应当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保护,不得破坏或者随意改变。”《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规定:“湿地保护应当遵循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据2006年合阳县国土资源局的调查,洽川风景区现有滩地134322亩,其中洽川管委会仅有滩地使用证4190多亩,而实际有管理权的仅1000多亩,由于多种原因,其余120000多亩滩地被20多个部门、乡镇和村组划块占用,这些滩地大部分被开垦为莲池或者鱼塘,真正的湿地遭到严重的破坏。造成洽川风景区湿地资源保护不力的主要原因是:
(一)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历史上曾在洽川修建抽黄工程,因为工程需要,部分村组的耕地被占用,造成村民使用耕地的缩减而未能得到妥善解决,随着人口逐年增加,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当地农民大多以土地耕种为生,为了争取更多的土地来解决生存问题,部分农民便在非农田范围的湿地上进行开垦,湿地被逐年开发成鱼塘、藕池、耕地和道路,改变了湿地的自然属性以及作为风景资源的用途。此外湿地内烧芦苇、割芦苇的痕迹随处可见,2003年1月合阳黄河湿地人为纵火致使千余亩芦苇荡被焚烧,距离湿地核心区仅100m左右,[2]至今当地人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二)经济利益驱动加速湿地面积萎缩
1、陕西省内湿地面积大量萎缩,被认为是国内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合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正面临旅游开发等问题带来的痛楚。[3]为了提升经济效益,洽川风景区曾想方设法扩大游客规模、增加游客数量,却忽视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景区游客的容量。同时,由于各种旅游垃圾处理不到位,对洽川风景区的湿地资源保护产生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据统计从1994年至2005年底,洽川风景区游客人数累计达到68.8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638.24万元。2011年全年预计接待游客人数是34.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00万元,人数同比增长15%,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7%。但由此带来的“旅游垃圾”问题使这里的湿地资源保护备受争议。目前洽川风景区湿地保护已成为合阳县发展旅游经济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近年来,附近农民莲菜种植、养鱼以及开挖沙石,进一步严重破坏了洽川风景区的湿地资源。对于当地农民而言,种植莲菜每亩收入2000元左右,鱼塘养鱼每亩可收入1500—2000元,而种植粮食每亩收入不足1000元,种植莲菜和养鱼的收入明显高于粮食收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量的濕地资源被破坏用于种植莲菜和养鱼。以夏阳瀵景区为例,过去这里是一片生长茂密的芦苇湿地,近年来被夏阳村20多户村民开垦养鱼。先后建鱼塘310多亩,临时建筑770平米,设置养鱼机械120台左右,严重破坏了夏阳瀵景区的湿地资源。其次,湿地内的沙石是房屋建筑、修路、架桥浇筑钢筋混凝土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当地农民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大肆开挖湿地内的沙石,对湿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三)湿地景区管理混乱、开发无序,造成大量资源破坏和浪费
据了解,洽川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虽然成立了部门管理机构,但受行政区域和行业管理的制约,在管理中资源分割、力量分散、多头管理、条块分割、推诿扯皮等问题十分突出,责、权、利不明确,影响和制约着洽川湿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洽川湿地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重要水资源,在洽川湿地有近40眼自喷井,另外村民为了开发湿地内的滩涂,自己也打了一些小水井。这些小水井主要用于村民的生活、灌溉和养殖,但由于没有相关部门合理科学的协调管理,管道上也没有闸门,井水长年累月喷流,造成大部分水资源被浪费。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洽川风景区的瀵泉水位普遍有所下降,包括景区著名的“处女泉”,其中个别泉已断流。“这么流下去,早晚有一天瀵泉会干涸的。”[4]而且,在洽川湿地保护上,是环保部门牵头,主要业务在林业部门,而水生物的保护又归水利厅管。加之湿地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上牵涉面广,利益部门化、地方化。目前洽川13.43万亩滩地分别被水务局、河务局、林业局、抽黄工程管理局以及洽川镇各村共20多家单位划块占有,有些单位甚至将滩地随意发包或承租,只管收钱,不管经营,致使湿地资源管理混乱,开发无序,造成大量资源破坏和浪费。 三、洽川风景区湿地资源保护的措施
湿地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对周边区域的空气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又被称之为“地球之肾”,同时因为其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它又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要保护好合阳现有湿地资源,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宣传
由于人们对湿地资源的认知和了解很少,忽视了湿地资源的功能和效益,才使湿地资源被盲目地开发和破坏,不仅破坏了野生生物的栖息地,也极大的威胁着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使湿地资源保护真正深入人心。为此,应该做到:
1、有意识的加强对管理者进行湿地生态系统知识方面的培训,加强湿地宣传教育,只有他们了解熟知湿地的相关基本知识,才能谈得上在实际工作中抓落实。据调查,对于“世界湿地日”的时间,景区内的工作人员没人能够准确回答,更谈不上对外的宣传了。有工作人员说,他们的宣传重点不在这样的一个日期,而是在如何加大旅游宣传,在如何吸引游客方面做文章。其实,环保知识的全面普及;保护湿地及附近植被措施的广泛实施;通过推广无公害养殖法保护水源、净化水质等宣传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2、在景区划出特定区域设立湿地科普天地,让游人在旅游中了解湿地的功能,培养他们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比如用醒目的图片宣传世界湿地日(每年公历的2月2日)。历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都很有代表性,例如,1997年:湿地是生命之源(Wetlands:a Source of Life),1998年:湿地之水,水之湿地(Water for Wetlands,Wetlands for Water),1999年:人与湿地,息息相关(People and Wetlands:the Vital Link),2002年:湿地:水、生命和文化(Wetlands Water,Life and Culture),2003年:没有湿地—就没有水(No Wetlands—No Water),2006年:湿地与减贫(Wetland as a Tool in Poverty Alleviation),2008年: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 (Healthy Wetland,Healthy People),2012年:“湿地与旅游”(Wetlands and Tourism)。这些特色鲜明具有生命力的主题,不仅仅是知道与不知道的问题,它的宣传不但能增加常识性知识的了解,而且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种体现和文化宣传,对人的心灵起到净化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很强生命力。所以宣传不能仅仅靠政策强制性的实施,而应注重思想上的引导,讲究方式方法,让更多的人了解湿地、认识湿地,提高保护湿地的责任和意识,保护湿地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制定、落实相关法律制度
从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有关专门的湿地保护法还不完善,虽然有一些相关制度和政策却也难也威慑破坏湿地的相关行为,这也是目前中国湿地资源保护工作实施效果不力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力度,有关立法部门应在整合现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尽快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法》的制定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促进和提高湿地保护的调查、研究和保护工作效益。[5]
(三)理顺管理体系,变无序开发为通力合作
在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还要理顺关系,对现有湿地资源实行有效管理。湿地保护问题上的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管理体制不顺。湿地保护和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不仅需要相关立法、科学规划、管理政策和有效措施,更需要各有关部门和地方的积极配合、通力合作和不懈努力。比如,洽川管委会要按照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严格执行洽川风景区总体规划,科学制定各景区详细规划。林业部门要大力宣传贯彻《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履行林业部门职能,切实搞好湿地保护。风景区周边各乡镇政府,要紧密配合洽川管委会,搞好农村社会事务和村民管理,为湿地保护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水务、土地、城建、政法等各职能部门,统一步调,尽职尽责,使洽川风景区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对湿地和野生动物的保护,需要林业与国土、公安等部门共同采取行动,加大对乱采乱挖,乱砍乱伐,乱捕滥猎等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同时,完善湿地保护机制,对天然湿地实行“零”损失制度,采取类似耕地与天然林的保护政策,做到湿地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退化。
(四)依靠科技去研究、解决问题
中国林科院院长江泽慧强调,当前我国湿地保护形势严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保护管理能力不足,保护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因此必须依靠科技,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科技一定要先行。要加强湿地科研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湿地科学研究水平和质量;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研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湿地监测系统;提高湿地保护的中长期规划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
湿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改變以往只注重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功能,而忽视了它提供的各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因此,人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湿地的各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从而使湿地的利用价值全部挖掘出来。2006年3月,由中国诗经学会、合阳县人民政府组织召开诗经发祥地国际考察团洽川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80余人,会议认为“八百里秦川是诗经的发祥地,洽川是这片土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洽川是中国爱情诗之源。”由此可见,洽川湿地还具有宝贵的历史科研价值,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因而一定要保护好“这颗璀璨的明珠”。
四、保护湿地 人人有责
被称为“生命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乐园”的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保护湿地,维护湿地健康生命,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上,更要引起全社会的共识,全民保护才是拯救湿地的唯一途径。如果人人都树立起保护湿地资源的思想理念,保护湿地健康生命就会起到积极作用。反之,人类将会面临大自然的惩罚,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因而只有保护好湿地,才是对湿地风景区品牌的最好保护,也是保护环境最有效的措施。只有把湿地环境保护好了,才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提高旅游的观赏效果,这也是建设生态旅游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让人们在回归自然的同时,形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并将由此产生的经济回报投入到湿地保护中,还地球一个“水乡泽国”的本来面貌。
参考文献:
[1]陕西洽川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2007:1—8.
[2]元莉华.黄河湿地遭毁坏景象触目惊心[N].陕西日报,2002,34(5):172—180.
[3]雷县鸿.合阳黄河湿地的困惑[EN/OL].2005—12—21
[4]石俊荣.洽川水将断流[EN/OL].2009—06—01.
[5]李景宜.陕西渭河下游湿地环境风险因素浅析[J].地理科学,2007,6(3):371—374.
关键词:洽川风景区;湿地资源;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X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224—03
一、洽川风景区湿地现状
洽川风景区的黄河湿地面积约为15万亩,作为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湿地,它不仅是洽川风景区被命名为国家级风景区的重要基础,也是洽川风景区最核心的景观。在万顷芦苇荡的湿地上,伴生着刺儿菜、细叶艾、鹅绒藤、狗尾草等上百种水生植物,大片的芦苇水草、河边沙洲上的柽柳和白茅草,成为黄河湿地的独特风景。每年冬季大量的丹顶鹤、白天鹅、大鸨、灰鹤等70余种国家保护的一二级鸟类来此越冬,而黑鹳、苍鹭、鸳鸯以及赤麻鸭等40余种留鸟则常年在这里繁衍生息,所以这里也被称为珍稀鸟类的乐园。景区内7眼瀵泉经科学考察,实属渭北380水系奥灰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地表高程一般在+349~+352米左右,在静水压力的作用下,地下水涌出地表,形成天然水流,堪称“华夏绝景”。且有帝喾陵、伊尹耕莘处、太姒故里、子夏石室、《诗经》等多处主要人文遗迹,是一处融合观光游览、科学研究、文化探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湿地和人文资源。[1]正是由于这些著名的湿地和人文资源,1995年9月洽川风景区湿地被命名为陕西省风景名胜区,2004年1月又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二、洽川风景区湿地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为了加强风景名胜区管理,2006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风景名胜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指出“风景名胜区内的景观和自然环境,应当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保护,不得破坏或者随意改变。”《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规定:“湿地保护应当遵循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据2006年合阳县国土资源局的调查,洽川风景区现有滩地134322亩,其中洽川管委会仅有滩地使用证4190多亩,而实际有管理权的仅1000多亩,由于多种原因,其余120000多亩滩地被20多个部门、乡镇和村组划块占用,这些滩地大部分被开垦为莲池或者鱼塘,真正的湿地遭到严重的破坏。造成洽川风景区湿地资源保护不力的主要原因是:
(一)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历史上曾在洽川修建抽黄工程,因为工程需要,部分村组的耕地被占用,造成村民使用耕地的缩减而未能得到妥善解决,随着人口逐年增加,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当地农民大多以土地耕种为生,为了争取更多的土地来解决生存问题,部分农民便在非农田范围的湿地上进行开垦,湿地被逐年开发成鱼塘、藕池、耕地和道路,改变了湿地的自然属性以及作为风景资源的用途。此外湿地内烧芦苇、割芦苇的痕迹随处可见,2003年1月合阳黄河湿地人为纵火致使千余亩芦苇荡被焚烧,距离湿地核心区仅100m左右,[2]至今当地人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二)经济利益驱动加速湿地面积萎缩
1、陕西省内湿地面积大量萎缩,被认为是国内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合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正面临旅游开发等问题带来的痛楚。[3]为了提升经济效益,洽川风景区曾想方设法扩大游客规模、增加游客数量,却忽视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景区游客的容量。同时,由于各种旅游垃圾处理不到位,对洽川风景区的湿地资源保护产生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据统计从1994年至2005年底,洽川风景区游客人数累计达到68.8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638.24万元。2011年全年预计接待游客人数是34.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00万元,人数同比增长15%,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7%。但由此带来的“旅游垃圾”问题使这里的湿地资源保护备受争议。目前洽川风景区湿地保护已成为合阳县发展旅游经济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近年来,附近农民莲菜种植、养鱼以及开挖沙石,进一步严重破坏了洽川风景区的湿地资源。对于当地农民而言,种植莲菜每亩收入2000元左右,鱼塘养鱼每亩可收入1500—2000元,而种植粮食每亩收入不足1000元,种植莲菜和养鱼的收入明显高于粮食收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量的濕地资源被破坏用于种植莲菜和养鱼。以夏阳瀵景区为例,过去这里是一片生长茂密的芦苇湿地,近年来被夏阳村20多户村民开垦养鱼。先后建鱼塘310多亩,临时建筑770平米,设置养鱼机械120台左右,严重破坏了夏阳瀵景区的湿地资源。其次,湿地内的沙石是房屋建筑、修路、架桥浇筑钢筋混凝土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当地农民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大肆开挖湿地内的沙石,对湿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三)湿地景区管理混乱、开发无序,造成大量资源破坏和浪费
据了解,洽川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虽然成立了部门管理机构,但受行政区域和行业管理的制约,在管理中资源分割、力量分散、多头管理、条块分割、推诿扯皮等问题十分突出,责、权、利不明确,影响和制约着洽川湿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洽川湿地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重要水资源,在洽川湿地有近40眼自喷井,另外村民为了开发湿地内的滩涂,自己也打了一些小水井。这些小水井主要用于村民的生活、灌溉和养殖,但由于没有相关部门合理科学的协调管理,管道上也没有闸门,井水长年累月喷流,造成大部分水资源被浪费。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洽川风景区的瀵泉水位普遍有所下降,包括景区著名的“处女泉”,其中个别泉已断流。“这么流下去,早晚有一天瀵泉会干涸的。”[4]而且,在洽川湿地保护上,是环保部门牵头,主要业务在林业部门,而水生物的保护又归水利厅管。加之湿地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上牵涉面广,利益部门化、地方化。目前洽川13.43万亩滩地分别被水务局、河务局、林业局、抽黄工程管理局以及洽川镇各村共20多家单位划块占有,有些单位甚至将滩地随意发包或承租,只管收钱,不管经营,致使湿地资源管理混乱,开发无序,造成大量资源破坏和浪费。 三、洽川风景区湿地资源保护的措施
湿地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对周边区域的空气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又被称之为“地球之肾”,同时因为其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它又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要保护好合阳现有湿地资源,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宣传
由于人们对湿地资源的认知和了解很少,忽视了湿地资源的功能和效益,才使湿地资源被盲目地开发和破坏,不仅破坏了野生生物的栖息地,也极大的威胁着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使湿地资源保护真正深入人心。为此,应该做到:
1、有意识的加强对管理者进行湿地生态系统知识方面的培训,加强湿地宣传教育,只有他们了解熟知湿地的相关基本知识,才能谈得上在实际工作中抓落实。据调查,对于“世界湿地日”的时间,景区内的工作人员没人能够准确回答,更谈不上对外的宣传了。有工作人员说,他们的宣传重点不在这样的一个日期,而是在如何加大旅游宣传,在如何吸引游客方面做文章。其实,环保知识的全面普及;保护湿地及附近植被措施的广泛实施;通过推广无公害养殖法保护水源、净化水质等宣传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2、在景区划出特定区域设立湿地科普天地,让游人在旅游中了解湿地的功能,培养他们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比如用醒目的图片宣传世界湿地日(每年公历的2月2日)。历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都很有代表性,例如,1997年:湿地是生命之源(Wetlands:a Source of Life),1998年:湿地之水,水之湿地(Water for Wetlands,Wetlands for Water),1999年:人与湿地,息息相关(People and Wetlands:the Vital Link),2002年:湿地:水、生命和文化(Wetlands Water,Life and Culture),2003年:没有湿地—就没有水(No Wetlands—No Water),2006年:湿地与减贫(Wetland as a Tool in Poverty Alleviation),2008年: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 (Healthy Wetland,Healthy People),2012年:“湿地与旅游”(Wetlands and Tourism)。这些特色鲜明具有生命力的主题,不仅仅是知道与不知道的问题,它的宣传不但能增加常识性知识的了解,而且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种体现和文化宣传,对人的心灵起到净化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很强生命力。所以宣传不能仅仅靠政策强制性的实施,而应注重思想上的引导,讲究方式方法,让更多的人了解湿地、认识湿地,提高保护湿地的责任和意识,保护湿地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制定、落实相关法律制度
从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有关专门的湿地保护法还不完善,虽然有一些相关制度和政策却也难也威慑破坏湿地的相关行为,这也是目前中国湿地资源保护工作实施效果不力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力度,有关立法部门应在整合现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尽快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法》的制定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促进和提高湿地保护的调查、研究和保护工作效益。[5]
(三)理顺管理体系,变无序开发为通力合作
在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还要理顺关系,对现有湿地资源实行有效管理。湿地保护问题上的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管理体制不顺。湿地保护和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不仅需要相关立法、科学规划、管理政策和有效措施,更需要各有关部门和地方的积极配合、通力合作和不懈努力。比如,洽川管委会要按照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严格执行洽川风景区总体规划,科学制定各景区详细规划。林业部门要大力宣传贯彻《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履行林业部门职能,切实搞好湿地保护。风景区周边各乡镇政府,要紧密配合洽川管委会,搞好农村社会事务和村民管理,为湿地保护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水务、土地、城建、政法等各职能部门,统一步调,尽职尽责,使洽川风景区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对湿地和野生动物的保护,需要林业与国土、公安等部门共同采取行动,加大对乱采乱挖,乱砍乱伐,乱捕滥猎等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同时,完善湿地保护机制,对天然湿地实行“零”损失制度,采取类似耕地与天然林的保护政策,做到湿地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退化。
(四)依靠科技去研究、解决问题
中国林科院院长江泽慧强调,当前我国湿地保护形势严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保护管理能力不足,保护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因此必须依靠科技,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科技一定要先行。要加强湿地科研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湿地科学研究水平和质量;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研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湿地监测系统;提高湿地保护的中长期规划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
湿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改變以往只注重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功能,而忽视了它提供的各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因此,人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湿地的各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从而使湿地的利用价值全部挖掘出来。2006年3月,由中国诗经学会、合阳县人民政府组织召开诗经发祥地国际考察团洽川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80余人,会议认为“八百里秦川是诗经的发祥地,洽川是这片土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洽川是中国爱情诗之源。”由此可见,洽川湿地还具有宝贵的历史科研价值,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因而一定要保护好“这颗璀璨的明珠”。
四、保护湿地 人人有责
被称为“生命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乐园”的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保护湿地,维护湿地健康生命,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上,更要引起全社会的共识,全民保护才是拯救湿地的唯一途径。如果人人都树立起保护湿地资源的思想理念,保护湿地健康生命就会起到积极作用。反之,人类将会面临大自然的惩罚,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因而只有保护好湿地,才是对湿地风景区品牌的最好保护,也是保护环境最有效的措施。只有把湿地环境保护好了,才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提高旅游的观赏效果,这也是建设生态旅游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让人们在回归自然的同时,形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并将由此产生的经济回报投入到湿地保护中,还地球一个“水乡泽国”的本来面貌。
参考文献:
[1]陕西洽川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2007:1—8.
[2]元莉华.黄河湿地遭毁坏景象触目惊心[N].陕西日报,2002,34(5):172—180.
[3]雷县鸿.合阳黄河湿地的困惑[EN/OL].2005—12—21
[4]石俊荣.洽川水将断流[EN/OL].2009—06—01.
[5]李景宜.陕西渭河下游湿地环境风险因素浅析[J].地理科学,2007,6(3):37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