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角度上,我提出一个相对冷门的观点,怎么说冷门呢?我要谈的是都市的排水系统。
记得在2012年夏天的时候,北京下了一场大雨,7月21日,那场大雨号称是北京61年来最大的一场雨,把北京环路上的几十座桥底下的车道都给淹了,全市交通为之瘫痪(以下简称“7.21”)。
跟这个事件有关的最主要的元凶就叫做雨水径流(storm water runoff),雨水径流就是雨水从天上下到地表上来之后形成的水流,这本来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现象。在多数城市的城市地表底下都建有下水道系统,以便于雨水径流的排放。“7.21”之后很多人就开始反省,甚至于指责为什么北京的下水道系统那么差,让雨水下得来却排不掉?我们知道雨水下到地面上来之后,应该是要形成一个流动的渠道,从地表然后慢慢地聚集到水沟,水沟聚集到大排水沟,大排水沟聚集到河流,河流再一点一点把它带回到海里面去,然后再自然蒸发,形成云,再下来,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那为什么自然的过程会带来灾害?
在《遇见好城市》这本书里面,作者廖桂贤提出了另外一种趋势,认为雨水径流的排放,除了目前的水泥构筑的排放系统之外,有更好的选择——自然排水系统。
以往使用人为的方式将雨水引导到水沟排放,大家都认为这样做的方式是最好的。最近这十几二十年来,东西方的学者有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也是我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这一新研究成果的应用,将会使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大大提升。
前面提到的北京“7.21”大水,当时反省水患的原因就是排水系统设计不完善、工程质量不高、排放标准不符合现实需要、河湖水系规划不恰当等因素。回顾这样一个灾害的时候,《遇见好城市》里提供了一些经验来给大家做参考,首先提出来的是西雅图的经验。
西雅图这个城市,地处太平洋的东北角,随着太平洋暖流洄游回来的鲑鱼回到它们出生的地方——河流的上游去产下它们的下一代。它们必须经过西雅图城市的河道,一直逆流而上到河流的上游去产卵,然后结束它们的一生。这些卵孵化出来的小鲑鱼苗再回到太平洋。这样的过程由于城市排水带来的影响,让河流的河床发生了一个变化,这个变化造成了鲑鱼缺乏适当的环境去产卵孵化。所以当西雅图人发现鲑鱼怎么越来越少的时候,喜爱鲑鱼的西雅图人就开始研究,究竟河底下发生了什么问题。
前面提到的这个雨水径流,城市对它的不当处理方式,就是造成西雅图河流没有办法让鲑鱼能够正常生存的主要原因。一般正常的河流两岸有自然的沙滩地或者是鹅卵石地。鹅卵石在河床底下形成了各种的细缝,这些细缝让鲑鱼产下的卵,不会轻易地被吃掉的。由于这样的一个环境,鲑鱼它可以很自然健康地生产它的下一代。但是我们经常谈到整治河川,整治河川最普遍的手法是什么呢?就是把河川的两边像美容一样,把它规划得整整齐齐的,铺上水泥,让人可以在岸边散步。甚至把河床底下整个摊平了,铺上水泥,水草没有了,微生物没有了,小鱼小虾没有了,河水匆匆的往前流。
看到这些景象,大家很开心,河水干干净净,两岸种上了花草树木,铺上了人性化的步道,也可以让民众骑自行车,所谓的绿色生态化城市的标准答案,大概也就是这样了,但其实这恰恰是一条最不健康、严重破坏生态的河流。
还有一个让河流很不健康的做法,就是让人们可以走到水泥打造的浅水区,所谓的“亲水”河岸这样的工程。 怎么说不健康呢?水泥打造的河床让河水不接地气,水流直接冲向了下游,它没有办法渗入到地底下,这是不健康其一。其二,这个河床底下没有了平衡的生态,我们看到的生态就是表面上的两岸有绿树,但是这个河床底下已经完全不生态了。没有虾,没有蟹,为什么没有呢?因为没有微生物,为什么没有微生物呢?因为底下就是光滑的河床,水匆匆地流,根本没有有微生物生存,没有微生物就没有虾,没有蟹,就没有小鱼,也没有大鱼,所以河底下就完全不生态了。因此,鲑鱼产的卵也没有办法在那里附着了,一产下来就让水冲走了。更别说那些直接排放到河里的废水,包括工业废水和家庭废水。
于是乎西雅图想出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就叫做“自然排水系统”,它让这个河床重新恢复到它的健康原状。
第一,他们先把那些水泥打造的河岸给拆掉,第二让雨水径流,能够缓缓地透过各种方式保持在土地里面,由土地,不是水泥地、不是柏油路面,土地蓄了水,滋养了草木,从而撑起一片绿色的环境。这些设计的应用实现在生活的周遭环境里,包括社区道路、小径、停车场、广场等。以往停车场一般都是一大片柏油,但是现在想办法在更多可能范围内露出泥土的部分,让它低于路面、低于停车场的地表。当下雨的时候,雨水径流从高处往这些低洼的地方流出,一边可以充当绿化的灌溉,多余的部分一边可以从这里慢慢地渗入地里,从而减少雨水径流直接冲入河川。因为雨水径流一旦冲入河川,就会让河川的水流变得很湍急,这个水一湍急,水中的生物就没办法待在那里,就会改变了原来的平衡。
一般的社区道路跟道路之间也留下了这种下沉式的绿地,让水能够在绿地里面被保留下来。这是西雅图当时做的计划,简称SEA (street edge alternative) “街道边缘新方案”,就是一个自然的排放、排水系统的街道。这条街道原来是比这个要宽的,宽多少呢,就是柏油路往外大概差不多一米。他现在把它左右两边各收回一米,让路只够两车交汇,没有办法三车并行。这个省进来的距离,做成什么呢?做成了这个刚刚讲的,雨水径流的引道渠,让它往下陷,然后让水自然流到这里,种上树和丛生的野草。还有一点,他们利用省出来的绿地,将马路修改成顺着树丛带有自然曲度的马路。我们知道蜿蜒的马路最美丽,而且蜿蜒的马路走起车来比笔直的马路慢,慢下来了交通事故也减少了,一举多得。
再看一个波特兰的案例,他们在径流里面做植栽,然后也做了一些社区的教育告示牌,告诉市民这块地方本来是一个平的马路,我们为什么把它挖出来,做这个雨水径流。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并不是政府去做很大的投资建设,花钱去盖一个非常漂亮的雕塑或者文化场馆设施。而是用很少的费用,根本地解决雨水径流的排放问题,而且不会形成刚刚讲的这种大量的水冲击到一个地方,排放不出去的问题。回到我们小时候来说,这真的没什么,不都是水沟吗?但是在现今的社会里,我们基本看不到水沟了。各位回想早上到现在,你看到过水沟吗?没有。水沟去哪里了?新的城市建设把水沟掩盖在水泥、柏油的底下,人们再也看不见水沟了。然而水沟真的那么见不得人吗?看看另外一个城市瑞典的马尔默,他们把城里的水沟以其它的形式在城市里面流动,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城市景点,甚至也可以把它做成小型的瀑布,摇身一变成为提供市民观赏驻足的所在。 另外有一些河流流经黄金地段,加上历史的原因,它们或者被覆盖掉,或者干脆被填掉了。我住的地方附近,本来马路两边都有很大的排水沟,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几年前被地方用大石板盖上了,然后在上面建成了人行道、自行车道,水还在底下流着。美国加州的伯克利有一条草莓溪,很多年前被市政府把它重新从地底下挖了出来,重见天日的草莓溪不仅还给了社区一片美景,同时还让雨水多了一处宣泄的路径。
整治河川越整越差的例子很多,大多数因为规划者的出发点不同所造成,台北基隆河的截弯取直工程只考虑让台风来时河水迅速排泄而破坏了生态、成都府南河北段西郊河段加盖工程不考虑市民的需要最后不了了之、日本京都的鸭川把河流的两边给水泥化让它变成一条比原来更没有生机的一个河流。以上这些例子都多多少少偏重让河川表面上看起来很“漂亮”,但是最终丧失了河流本身良好的生态系统,也因为水泥打造的河岸而阻隔了河水与两岸泥土的有机置换机能。
为了能够保留更多的雨水,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者把脑筋动到了停车场以及屋顶花园上。一般的停车场都是铺上了柏油路或者是水泥,雨水不能穿透这样的地面,只好冲向停车场四周,形成了雨水径流。在停车场铺设镂空的水泥地砖,撒上草籽之后,雨水可以透过镂空的地砖渗入地里,长出的短草不仅绿化了停车场也发挥了水土保持的功效,更减少了雨水径流。这样的方式是最自然的,它尽可能的把水保留在地表,在不形成灾害的前提下,慢慢的渗入到地里面去,这样就减少了形成洪水的灾害。另外就是屋顶花园的设计,想象如果整个北京的屋顶都变成可以蓄水的屋顶花园的话,那么雨水将不会马上全部冲到下水道去,也不会那么轻易的把环路上的桥给淹没了。
再看看北京周遭的情况,以北京京密路的雨水径流排放做例子。在京密路沿线有大量精心打造的绿化带,整理得非常漂亮,包括15号线地铁高架底下的花园都做的很漂亮。但是它可以更好,怎么更好呢? 除了高架底下,应该可以让大部分的绿化带沉降到路面水平以下,让雨水可以顺势流滲到这个绿化带里。目前多数的绿化带设计都高于路面,其实也是一片美意,它让开车的人都看得到美丽的花花草草,但这样的设计雨水只能往低的地方流,流回到绿化带和马路接壤的地方,形成一滩又一滩的水洼,车辆经过的时候溅起了脏水撒向路人。
一些相对好的例子是一些看起来丑丑的,但其实这是最自然,最生态的布局。它是从马路的两边向外倾斜,然后下陷形成旱沟。雨水来的时候形成一个湿地,湿地滋养旱沟里的树木丛草,地方上就不需要经常去浇水,浇水你要花人工,要花水费,这样的设计是最自然、最健康又最经济的做法。
马路两侧沉降式的旱沟绿化带能够留置、滞留较多的雨水,是减少雨水径流的最好、最自然的方式。也能够帮助城市的环境绿化,提升城市的生活质量,并进而为我们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做出了贡献。
这个观点虽然看似比较冷门,但是因为它是一个结合了城市美化、环境保护、生活质量提升的综合主题,也是相对容易执行的课题,对各地方政府来说,是一石数鸟的好事,何乐不为呢!
(文章系萧东荣主任在第二届城市品牌论坛上讲稿)
(责任编辑:李利)
记得在2012年夏天的时候,北京下了一场大雨,7月21日,那场大雨号称是北京61年来最大的一场雨,把北京环路上的几十座桥底下的车道都给淹了,全市交通为之瘫痪(以下简称“7.21”)。
跟这个事件有关的最主要的元凶就叫做雨水径流(storm water runoff),雨水径流就是雨水从天上下到地表上来之后形成的水流,这本来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现象。在多数城市的城市地表底下都建有下水道系统,以便于雨水径流的排放。“7.21”之后很多人就开始反省,甚至于指责为什么北京的下水道系统那么差,让雨水下得来却排不掉?我们知道雨水下到地面上来之后,应该是要形成一个流动的渠道,从地表然后慢慢地聚集到水沟,水沟聚集到大排水沟,大排水沟聚集到河流,河流再一点一点把它带回到海里面去,然后再自然蒸发,形成云,再下来,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那为什么自然的过程会带来灾害?
在《遇见好城市》这本书里面,作者廖桂贤提出了另外一种趋势,认为雨水径流的排放,除了目前的水泥构筑的排放系统之外,有更好的选择——自然排水系统。
以往使用人为的方式将雨水引导到水沟排放,大家都认为这样做的方式是最好的。最近这十几二十年来,东西方的学者有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也是我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这一新研究成果的应用,将会使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大大提升。
前面提到的北京“7.21”大水,当时反省水患的原因就是排水系统设计不完善、工程质量不高、排放标准不符合现实需要、河湖水系规划不恰当等因素。回顾这样一个灾害的时候,《遇见好城市》里提供了一些经验来给大家做参考,首先提出来的是西雅图的经验。
西雅图这个城市,地处太平洋的东北角,随着太平洋暖流洄游回来的鲑鱼回到它们出生的地方——河流的上游去产下它们的下一代。它们必须经过西雅图城市的河道,一直逆流而上到河流的上游去产卵,然后结束它们的一生。这些卵孵化出来的小鲑鱼苗再回到太平洋。这样的过程由于城市排水带来的影响,让河流的河床发生了一个变化,这个变化造成了鲑鱼缺乏适当的环境去产卵孵化。所以当西雅图人发现鲑鱼怎么越来越少的时候,喜爱鲑鱼的西雅图人就开始研究,究竟河底下发生了什么问题。
前面提到的这个雨水径流,城市对它的不当处理方式,就是造成西雅图河流没有办法让鲑鱼能够正常生存的主要原因。一般正常的河流两岸有自然的沙滩地或者是鹅卵石地。鹅卵石在河床底下形成了各种的细缝,这些细缝让鲑鱼产下的卵,不会轻易地被吃掉的。由于这样的一个环境,鲑鱼它可以很自然健康地生产它的下一代。但是我们经常谈到整治河川,整治河川最普遍的手法是什么呢?就是把河川的两边像美容一样,把它规划得整整齐齐的,铺上水泥,让人可以在岸边散步。甚至把河床底下整个摊平了,铺上水泥,水草没有了,微生物没有了,小鱼小虾没有了,河水匆匆的往前流。
看到这些景象,大家很开心,河水干干净净,两岸种上了花草树木,铺上了人性化的步道,也可以让民众骑自行车,所谓的绿色生态化城市的标准答案,大概也就是这样了,但其实这恰恰是一条最不健康、严重破坏生态的河流。
还有一个让河流很不健康的做法,就是让人们可以走到水泥打造的浅水区,所谓的“亲水”河岸这样的工程。 怎么说不健康呢?水泥打造的河床让河水不接地气,水流直接冲向了下游,它没有办法渗入到地底下,这是不健康其一。其二,这个河床底下没有了平衡的生态,我们看到的生态就是表面上的两岸有绿树,但是这个河床底下已经完全不生态了。没有虾,没有蟹,为什么没有呢?因为没有微生物,为什么没有微生物呢?因为底下就是光滑的河床,水匆匆地流,根本没有有微生物生存,没有微生物就没有虾,没有蟹,就没有小鱼,也没有大鱼,所以河底下就完全不生态了。因此,鲑鱼产的卵也没有办法在那里附着了,一产下来就让水冲走了。更别说那些直接排放到河里的废水,包括工业废水和家庭废水。
于是乎西雅图想出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就叫做“自然排水系统”,它让这个河床重新恢复到它的健康原状。
第一,他们先把那些水泥打造的河岸给拆掉,第二让雨水径流,能够缓缓地透过各种方式保持在土地里面,由土地,不是水泥地、不是柏油路面,土地蓄了水,滋养了草木,从而撑起一片绿色的环境。这些设计的应用实现在生活的周遭环境里,包括社区道路、小径、停车场、广场等。以往停车场一般都是一大片柏油,但是现在想办法在更多可能范围内露出泥土的部分,让它低于路面、低于停车场的地表。当下雨的时候,雨水径流从高处往这些低洼的地方流出,一边可以充当绿化的灌溉,多余的部分一边可以从这里慢慢地渗入地里,从而减少雨水径流直接冲入河川。因为雨水径流一旦冲入河川,就会让河川的水流变得很湍急,这个水一湍急,水中的生物就没办法待在那里,就会改变了原来的平衡。
一般的社区道路跟道路之间也留下了这种下沉式的绿地,让水能够在绿地里面被保留下来。这是西雅图当时做的计划,简称SEA (street edge alternative) “街道边缘新方案”,就是一个自然的排放、排水系统的街道。这条街道原来是比这个要宽的,宽多少呢,就是柏油路往外大概差不多一米。他现在把它左右两边各收回一米,让路只够两车交汇,没有办法三车并行。这个省进来的距离,做成什么呢?做成了这个刚刚讲的,雨水径流的引道渠,让它往下陷,然后让水自然流到这里,种上树和丛生的野草。还有一点,他们利用省出来的绿地,将马路修改成顺着树丛带有自然曲度的马路。我们知道蜿蜒的马路最美丽,而且蜿蜒的马路走起车来比笔直的马路慢,慢下来了交通事故也减少了,一举多得。
再看一个波特兰的案例,他们在径流里面做植栽,然后也做了一些社区的教育告示牌,告诉市民这块地方本来是一个平的马路,我们为什么把它挖出来,做这个雨水径流。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并不是政府去做很大的投资建设,花钱去盖一个非常漂亮的雕塑或者文化场馆设施。而是用很少的费用,根本地解决雨水径流的排放问题,而且不会形成刚刚讲的这种大量的水冲击到一个地方,排放不出去的问题。回到我们小时候来说,这真的没什么,不都是水沟吗?但是在现今的社会里,我们基本看不到水沟了。各位回想早上到现在,你看到过水沟吗?没有。水沟去哪里了?新的城市建设把水沟掩盖在水泥、柏油的底下,人们再也看不见水沟了。然而水沟真的那么见不得人吗?看看另外一个城市瑞典的马尔默,他们把城里的水沟以其它的形式在城市里面流动,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城市景点,甚至也可以把它做成小型的瀑布,摇身一变成为提供市民观赏驻足的所在。 另外有一些河流流经黄金地段,加上历史的原因,它们或者被覆盖掉,或者干脆被填掉了。我住的地方附近,本来马路两边都有很大的排水沟,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几年前被地方用大石板盖上了,然后在上面建成了人行道、自行车道,水还在底下流着。美国加州的伯克利有一条草莓溪,很多年前被市政府把它重新从地底下挖了出来,重见天日的草莓溪不仅还给了社区一片美景,同时还让雨水多了一处宣泄的路径。
整治河川越整越差的例子很多,大多数因为规划者的出发点不同所造成,台北基隆河的截弯取直工程只考虑让台风来时河水迅速排泄而破坏了生态、成都府南河北段西郊河段加盖工程不考虑市民的需要最后不了了之、日本京都的鸭川把河流的两边给水泥化让它变成一条比原来更没有生机的一个河流。以上这些例子都多多少少偏重让河川表面上看起来很“漂亮”,但是最终丧失了河流本身良好的生态系统,也因为水泥打造的河岸而阻隔了河水与两岸泥土的有机置换机能。
为了能够保留更多的雨水,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者把脑筋动到了停车场以及屋顶花园上。一般的停车场都是铺上了柏油路或者是水泥,雨水不能穿透这样的地面,只好冲向停车场四周,形成了雨水径流。在停车场铺设镂空的水泥地砖,撒上草籽之后,雨水可以透过镂空的地砖渗入地里,长出的短草不仅绿化了停车场也发挥了水土保持的功效,更减少了雨水径流。这样的方式是最自然的,它尽可能的把水保留在地表,在不形成灾害的前提下,慢慢的渗入到地里面去,这样就减少了形成洪水的灾害。另外就是屋顶花园的设计,想象如果整个北京的屋顶都变成可以蓄水的屋顶花园的话,那么雨水将不会马上全部冲到下水道去,也不会那么轻易的把环路上的桥给淹没了。
再看看北京周遭的情况,以北京京密路的雨水径流排放做例子。在京密路沿线有大量精心打造的绿化带,整理得非常漂亮,包括15号线地铁高架底下的花园都做的很漂亮。但是它可以更好,怎么更好呢? 除了高架底下,应该可以让大部分的绿化带沉降到路面水平以下,让雨水可以顺势流滲到这个绿化带里。目前多数的绿化带设计都高于路面,其实也是一片美意,它让开车的人都看得到美丽的花花草草,但这样的设计雨水只能往低的地方流,流回到绿化带和马路接壤的地方,形成一滩又一滩的水洼,车辆经过的时候溅起了脏水撒向路人。
一些相对好的例子是一些看起来丑丑的,但其实这是最自然,最生态的布局。它是从马路的两边向外倾斜,然后下陷形成旱沟。雨水来的时候形成一个湿地,湿地滋养旱沟里的树木丛草,地方上就不需要经常去浇水,浇水你要花人工,要花水费,这样的设计是最自然、最健康又最经济的做法。
马路两侧沉降式的旱沟绿化带能够留置、滞留较多的雨水,是减少雨水径流的最好、最自然的方式。也能够帮助城市的环境绿化,提升城市的生活质量,并进而为我们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做出了贡献。
这个观点虽然看似比较冷门,但是因为它是一个结合了城市美化、环境保护、生活质量提升的综合主题,也是相对容易执行的课题,对各地方政府来说,是一石数鸟的好事,何乐不为呢!
(文章系萧东荣主任在第二届城市品牌论坛上讲稿)
(责任编辑: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