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健康是提升生命品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出健康事业已经并将继续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明确指出将继续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重点关注全面建立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大健康时代已经拉开帷幕。依据健康中国战略部署,结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国家政策的要求,随着昆明市提出打造“中国健康之城”的发展目标的发布,“医体结合”这一字眼也日渐走入人民的生活。2017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昆明正式走入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提速轨道。
关键词:健康中国;医体融合;体育文化
未来几年,是落实昆明市建设“中国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这一任务的关键时期,而要完成未来十年乃至百年的大健康计划就不仅要着手眼前,更要播种于将来,将医体结合的观念通过教育入口撒播于人心,从“根基”上落实医体结合的理念性植入,抓住昆明市大健康发展目标的良好契机,为下一代储备医体的理论基础,让下一代形成医疗与体育相结合的意识,让“豆芽菜”從思想与观念上真正形成对于体育的热爱和对身体健康的关注,方能真正达到“治未病”观念的根植于普及,在国家大健康观念发展的宏伟进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探索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顶层设计与底层操作的连接路径,以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为目标
课程组建应依据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着眼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振兴中华民族体魄的战略之下,对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建设路径进行细致研究,并以大跨步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昆明市为例,分析解读当前青年的思想路线,充分盘活资源,利用高校体育教学论研究结合地缘三甲医院实地操作经验为背景,结合各中小学试验点实情进行合理有力的推进,对青少年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的建设进行系统规划,促进可持续可复制的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系统化发展。新的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的核心实际上就是教育体制的改革,让青年、青少年在发展身体的前提下,真正做到可关注、能关注健康问题,目前我国在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领域中的研究甚少,此类课程的研究开发亟需展开落实,以为如何推进全国性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发展提供示范。
二、有利于结合地区资源优势,促进少数民族疾病预防保健意识
云南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大省,拥有少数民族高达52个,其中民族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高达26个。云南作为国家首批民族团结示范区,在推进我国多民族健康规划的进程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而昆明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在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医疗体系健全的基础上,对于我国少数民族人群的健康意识培养同等关键。其对于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结合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设计与推广很多大程度上,对于我国部分地处较为偏远医疗条件局限性较大的少数民族地区,可以课程推广为桥梁,打通西南边陲地区的较为落后教学模式的传播障碍,这对于提升边陲地区少数民族群体身体力行“治未病”的疾病预防保健意识、提升健康和科学运动的观念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三、首批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开发,积累所遇问题,为后者提供参照
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探路工程,也是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全新的引路方向。找到了发展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的突破口和可复制的经验、推广模式,就意味着诸多新门类拓展性课程在学校体育推行的同等可借鉴性,在提升青少年健康意识的基础上对于科学运动有更深的理解,为提升广大青少年健康水平、加大全民健身的推广范围、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同时,将以富有特点的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昆明市作为研究对象,遵循课程改革发展规律,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以及对现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建立云南特色、专业高效、系统完备、运转灵活的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开发的体制机制,完成作为国家第一批健康示范区的寓教于健康以形成运动干预理念的探索任务,为全国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事业的发展提供规范的、可复制的发展范本、提供科学的成功经验,加快推动我国青少年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的整体化发展。
四、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共融,以科学健康的形式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对外推广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较为偏远地带,其教育、文化、交通等许多方面发展相对于中部地区较慢,其富有独特的先天的资源优势---独特的、富有可推广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成形配套的体育项目,有待于注入科学化健身引导思路通过文化共融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有助于实现真正的基层教育为国民体质“强基”。那么,如何按形成教学体系规范、教材教法架构完整、人才渠道畅通、推广体系完备的成熟发展通道成为了当前最为重要的待突破口,试用科学的医体融合理念投入其民族健身事业的建立与推广,将多民族体育健身文化根植于青少年心间,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的文化推广,更加能够促进我国的民族融合,具有空前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Z].2016,10.
[2]昆明市人民政府.昆明市大健康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Z].2017,09.
[3]李积录.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医结合[J].医学与社会,2008,21(7):61-62.
[4]姜建华,董晓虹.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 (3):41-42.
[5]袁玎,杜世全.“医体融合”背景下医学院校体育课创新策略探析——以安徽医科大学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
(通讯作者:杨雪芹)
关键词:健康中国;医体融合;体育文化
未来几年,是落实昆明市建设“中国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这一任务的关键时期,而要完成未来十年乃至百年的大健康计划就不仅要着手眼前,更要播种于将来,将医体结合的观念通过教育入口撒播于人心,从“根基”上落实医体结合的理念性植入,抓住昆明市大健康发展目标的良好契机,为下一代储备医体的理论基础,让下一代形成医疗与体育相结合的意识,让“豆芽菜”從思想与观念上真正形成对于体育的热爱和对身体健康的关注,方能真正达到“治未病”观念的根植于普及,在国家大健康观念发展的宏伟进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探索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顶层设计与底层操作的连接路径,以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为目标
课程组建应依据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着眼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振兴中华民族体魄的战略之下,对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建设路径进行细致研究,并以大跨步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昆明市为例,分析解读当前青年的思想路线,充分盘活资源,利用高校体育教学论研究结合地缘三甲医院实地操作经验为背景,结合各中小学试验点实情进行合理有力的推进,对青少年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的建设进行系统规划,促进可持续可复制的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系统化发展。新的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的核心实际上就是教育体制的改革,让青年、青少年在发展身体的前提下,真正做到可关注、能关注健康问题,目前我国在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领域中的研究甚少,此类课程的研究开发亟需展开落实,以为如何推进全国性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发展提供示范。
二、有利于结合地区资源优势,促进少数民族疾病预防保健意识
云南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大省,拥有少数民族高达52个,其中民族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高达26个。云南作为国家首批民族团结示范区,在推进我国多民族健康规划的进程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而昆明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在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医疗体系健全的基础上,对于我国少数民族人群的健康意识培养同等关键。其对于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结合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设计与推广很多大程度上,对于我国部分地处较为偏远医疗条件局限性较大的少数民族地区,可以课程推广为桥梁,打通西南边陲地区的较为落后教学模式的传播障碍,这对于提升边陲地区少数民族群体身体力行“治未病”的疾病预防保健意识、提升健康和科学运动的观念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三、首批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开发,积累所遇问题,为后者提供参照
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探路工程,也是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全新的引路方向。找到了发展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的突破口和可复制的经验、推广模式,就意味着诸多新门类拓展性课程在学校体育推行的同等可借鉴性,在提升青少年健康意识的基础上对于科学运动有更深的理解,为提升广大青少年健康水平、加大全民健身的推广范围、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同时,将以富有特点的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昆明市作为研究对象,遵循课程改革发展规律,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以及对现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建立云南特色、专业高效、系统完备、运转灵活的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开发的体制机制,完成作为国家第一批健康示范区的寓教于健康以形成运动干预理念的探索任务,为全国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事业的发展提供规范的、可复制的发展范本、提供科学的成功经验,加快推动我国青少年医体融合理念性教育课程的整体化发展。
四、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共融,以科学健康的形式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对外推广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较为偏远地带,其教育、文化、交通等许多方面发展相对于中部地区较慢,其富有独特的先天的资源优势---独特的、富有可推广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成形配套的体育项目,有待于注入科学化健身引导思路通过文化共融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有助于实现真正的基层教育为国民体质“强基”。那么,如何按形成教学体系规范、教材教法架构完整、人才渠道畅通、推广体系完备的成熟发展通道成为了当前最为重要的待突破口,试用科学的医体融合理念投入其民族健身事业的建立与推广,将多民族体育健身文化根植于青少年心间,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的文化推广,更加能够促进我国的民族融合,具有空前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Z].2016,10.
[2]昆明市人民政府.昆明市大健康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Z].2017,09.
[3]李积录.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医结合[J].医学与社会,2008,21(7):61-62.
[4]姜建华,董晓虹.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 (3):41-42.
[5]袁玎,杜世全.“医体融合”背景下医学院校体育课创新策略探析——以安徽医科大学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
(通讯作者: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