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案”到“报告”,我们应该做什么?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tbh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笔者对区内部分学校进行了教育科研工作例行检查,特别是对教师主持的区级及以上规划课题给予了重点关注。检查中,笔者发现一些课题研究的实践活动缺乏针对性,研究质量不高,阶段性成果的梳理不清楚。再反观这些课题原先制定的研究方案,发现不同程度存在着研究内容不明确、研究目标不具体、研究路径不清晰等诸多的问题。显然,相关课题组在课题研究开始前,对所研究的问题还没有想清楚。这也许与当前教育科研倡导的行动研究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在一部分教师看来,行动研究的主要特点是边想边做,在过程中研究,在研究中调整。行动研究当然是教育科研的一种重要研究方式,但并不等于说,在行动研究中“课题方案”不重要。笔者认为,课题“研究方案”是帮助研究者有针对性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的重要保证,同时它又是研究者最终总结提炼“成果报告”的重要基础。课题研究“成果报告”是以“研究方案”为蓝本的研究实践活动的总结与提炼,它们对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的落实有指导意义。笔者拟从课题“研究方案”与“成果报告”文本比较的角度,来谈谈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的落实问题。
  一、课题“研究方案”与“成果报告”文本结构的比较
  所谓方案,是指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的规划。课题研究方案就是实施课题研究工作的规划,一般由问题的提出(或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相关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策略、预计突破的难点、研究步骤(或流程)以及研究人员组成、分工等内容组成。
  而课题研究成果报告,则是指实践基础上的策略提炼及成效的总结分析,一般由问题的提出(或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相关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策略、研究成效以及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等内容组成。
  从课题“研究方案”与“成果报告”的文本结构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两者有着直接的关联。问题的提出、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标、对象、内容以及研究策略等,这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在“方案”和“报告”中均需要呈现。
  当然,课题研究方案是课题研究的起点,其关于核心内容的思考、通过研究需要达成怎样的目标、需要采用怎样的研究方式或研究策略才能有效落实研究活动等问题,是必须想清楚的关键内容,也唯有想清楚了研究的问题及实施研究的路径,课题研究实践活动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课题研究成果报告则是围绕课题研究方案所提出的研究问题、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目标、路径与策略进行相应的提炼、归纳,并对研究效果做出客观分析。因此,课题“成果报告”与“研究方案”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不同:
  一是语言表述的“时态”不同。这主要反映在课题研究的“策略”中。研究方案在表述时,“课题研究的策略”因为具有更多的假设性和预设成分,需要说明的是“准备怎么做”,所以一般采用“将来时”表述。而课题研究成果报告因为是基于前期研究实践后的归纳提炼。因此,其采用的语言表述方式一般为“过去时”。
  二是课题研究成果报告对研究成效的分析应该是具体的,详尽的,这也是成果报告所特有的。分析时,一般依据课题“研究目标”做出思考。
  而这两方面的不同点,也正是基于课题研究实践活动来呈现的。
  二、基于课题“研究方案”与“成果报告”文本比较的研究实践
  有了以上课题“研究方案”和“成果报告”文本结构的比较分析,我们似乎得出结论:在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中,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极为重要。
  1.制订清晰完善的课题研究方案,为保障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方案写好了,课题研究内容、目标及过程想清楚了,研究的实践活动才有可能真正落实。因此,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时,研究方案的制订是重要的第一步。那么在实践中,教师怎样才能制订一份研究内容清晰、研究目标明确、研究路径又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呢?笔者建议从以下三个环节来实践。
  (1)想清楚研究内容,制订规范可行的初步方案。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起点,一般就是教学问题。当把教学问题转化成研究课题时,需要通过一定的思辨提炼,即需要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问题?其核心内容如何表达?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用哪些方法?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体现在课题研究方案的“问题提出、课题界定、研究目标和研究策略”等四个板块中。
  问题提出,其实是基于教学现状分析与思考的研究问题清晰化的过程。撰写时,抓住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从问题存在的状况、成因等角度进行相关的分析后提出研究课题,这也是研究课题生成的一般过程。
  课题界定,实质是对课题研究核心内容做出深入思考的过程。它是课题方案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一般要分两个层次来撰写:一是核心概念界定,即想清楚研究的问题中,哪个问题是关键性的,其核心要素有哪些。二是分析提炼概念内容所具有的特征,从外延上明晰研究内容的相关要素。也只有想清楚了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才能保证后续研究目标的定位和研究策略的思考更有针对性。
  研究目标,一般是基于研究问题思辨及核心内容的确定提出的,可分为“策略性目标”“对象性目标”和“主体性目标”三个部分。所谓“策略性目标”,是指课题研究本身的成果性目标;“对象性目标”则是指期望研究对象发生的变化;“主体性目标”即期望研究者(也即研究主体)自身发生的变化。一般来说,策略性目标和对象性目标是一个课题研究必须考虑的,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始终需要关注的部分,也是研究工作调整与改进的主要依据。
  研究策略,则要讲清楚怎样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的重要部分,包括对课题研究的方法、路径的思考。它是基于核心内容分析基础上的实践活动设计,是课题研究行动的依据。
  (2)组织好开题论证活动,完善研究方案。一线教师在做课题研究时,研究方案的制定一般由课题负责人完成,撰写研究方案过程中,更多体现了课题负责人或执笔人一个人的想法。因此,组织课题组成员,或邀请教育科研的专门人员、学科教研员共同参加开题论证活动,很有必要。这一来使课题组成员对研究的课题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二来也可以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汲取专家组成员提出的可行性建议,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为研究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   (3)开展阶段性研讨交流,及时反思研究进程,需要时可适当调整研究内容。从课题研究的规范角度来说,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确定后,一般需要按照研究方案进行,不轻易做出改变。特别是研究主题和核心内容,不能改变。但因为教育科研课题更多是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采用行动研究的方式进行的,其指向于教育教学问题的改进。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如果研究内容或研究方式确实与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不相符,无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开展;或者研究人员确实无法进行实践研究的,则可以做出调整。调整的过程,有时可能是扩大研究范围,有时也可以缩小研究范围,甚至对研究点做出适当的调整。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使研究人员在进一步明确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真正为解决教学问题服务。基于此,召集课题组成员进行阶段性研讨活动,反思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必要时调整研究内容,是课题研究进程中的重要工作。
  2.依据课题研究方案所设定的研究路径,切实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活动
  从课题成果报告的文本要求来看,基于“研究方案”的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是后续撰写高质量研究报告的前提,是课题研究从“方案”到“报告”文本转换的重要过程。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理论思辨活动,即对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及其特征作深入分析与思考,这种实践活动伴随着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更多表现为对核心概念及其特征的深入分析与思考。如,一位教师主持的课题“小学生‘长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在研究方案中,便需要对“长作业”做出界定,说明怎样的作业才是“长作业”,“长作业”具有怎样的特征和功能。除此之外,在开展研究实践活动中,需要始终围绕“长作业”的特征和功能来设计及实施。当然,课题研究中的思辨活动,还包括研究实践中的策略归纳与提炼等活动。
  二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具体行动,表现为围绕课题研究某个点的实践活动。如,笔者在进行省级重点研究课题“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体验型”“经历型”“探索型”数学活动形式,于是,在研究实践活动中,经常围绕不同类型的数学活动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相应的规律。如,“体验型”活动的研究中,需要有对数学活动进行相应的设计,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尝试,从而分析相应的设计策略及操作要点,最终提炼规律性的材料。
  教师做课题研究,需要从制订较为完善可操作的“方案”出发,认真扎实地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活动,才能有基于实践的归纳与提炼,最终撰写出富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价值的高质量的课题成果报告。
其他文献
一、加强教育引导,让午睡成为一种必要  据调查了解,我校一年级十个班的学生中,不喜欢午睡的有199人,比例高达49.8%。有部分家长也反映,一些孩子觉得上学有压力,不是学习方面的原因,而是怕睡午觉。针对这种情况,让孩子客观地了解午睡的好处就显得很有必要。  1.形象了解  动画片生动形象,一年级的小学生都喜欢看。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卡通人物形象制作关于午睡的PPT,使学生了解到:午睡不仅可以
学校德育究其本质而言是关乎学生本性的教育:思想意识的引导、道德品质的培养、言行举止的约束等,是社会规范的渗透:社会价值取向、法律法规的遵守、人际关系的和谐……德育是能让学生自立于社会、精彩其人生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农村学校要想方设法、与时俱进地实现德育的“四化”。  一、德育渠道多样化  坚守学校传统的德育模式。即充分发挥一个“主阵地”“四大支柱”的作用。“主阵地”就是班会课,这是通过检验,经久不衰
各位老师:  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参加今天的读书论坛,仔细倾听主持人和几位参与者的发言,感觉很好!我也坚信,没有发言的老师一定也有自己的思考和表达的欲望。今天的读书论坛是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使大家阅读、思考、表达得更好!今天的读书论坛也是一种交流方式,利用这种方式,更多的青年教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团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合作伙伴。现在主持人把话题交给我,让我谈谈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想说,我不是权威
在中国古代的国学教育中,人们常常把语言知识和游戏联系在一起,人们通过玩文字游戏来展示自己的语言知识,人们在游戏当中,能了解自己的语言功底、了解自己需要吸收的语言知识。小学生都喜欢玩游戏,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把语言游戏理论应用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玩游戏的方法学习语文知识。  一、应用语言游戏开展汉语语言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觉得最难开展的课程之一就是汉语语言教学,小学生消极对待汉语语言的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朝阳中学位于高密市凤凰大街东首,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校园占地面积81亩,总建筑面积27838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26个,学生人数1300多名,教职工105人,其中1人荣获省特级教师称号,3人获省级优质课奖,5人获潍坊市优秀教师称号,15人获潍坊市级优质课和教学能手称号,42人获高密市级优质课或教学能手称号,32名高密市骨干系列教师。  在“依法治校以人为本”治校方针的引领下,
[話题简介]  最近,北师大副教授钱志亮建议恢复小学留级制度。然而,恢复留级制度,当初质疑留级制度的因素依旧存在:留级生享有的教育,超出了九年义务教育的范畴,这部分经费谁来保障?实行留级生制度,是否会让本已存在的“差生歧视”更严重?用什么标准来确定留级?等等。这些问题只有针对性地解决好,才能将到底该不该恢复留级制度的观点表达清晰,请看下面这些文章中的观点。
社会发展需要教育改革,教育改革需要教师专业成长。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学校良好的机制。在我区实施教师专业化成长评价体系以来,我校采取了一系列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最大程度上发掘每一个教师的潜能,共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我校实行了教师名片规划、校长荐读、校本教研、阳光课堂大比武,成立青年教师发展委员会、打造阳光团队(教研组和年级组)、推行执行校长制度等。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我们的职业
德育是育人之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强调德育在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近年来,我校充分利用动漫元素开展校园德育活动,借助动漫易于传播、时尚先进、画面生动活泼、富于想象等特点,契合学生好奇、追求个性的心理特征,受到学生的推崇和喜爱。好的动漫作品有利于学生形成乐观上进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的潜力,有利于增强集体意识及社会责任感,把丰富的社会信息
一、对语文目标的认识  长久以来,语文课中学生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更谈不上形成能力。语文教师是日复一日地有条不紊地教,结果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完一节课,教完一个单元,师生都很迷惑: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呢?仅仅为考试而教学吗?  “自学互帮导学法”的全力推进,使老师们意识到重新认识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大而全地设置教学目标,只能是广种薄收,既不符合教改精神,又不符合学生实际。怎么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的小学阶段目标是“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规则意识的教育是小学低年级法治教育的核心和实质,也是此次各版本教材编写的重点之一。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设计按照道德学习规律,遵循儿童生活逻辑,依据经验累积程序而编写。教材亮点之一是融入国家意识、公民意识、规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