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美术还是课堂的主角。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让学生快速的掌握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从而更好地达到美术教学的根本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一、信息技术在造型(表现)的美术学习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要求学生能在学习中善于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大胆表现,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感受。信息技术可以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体验各种造型活动和游戏等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比如,在信息技术中有各种工具,运用其中的画画、做做、看看等方式,既学习了知识,又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美术需要大量的资源来辅助教学,老师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找到大量有关美术课题的资源,把这些资源设计成教学课件,让课堂更为丰富多彩。比如,在美术教学中有的课题如“瓢虫的花衣裳”“教师节”等,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特殊功能,制作精美的画面,加上一定的声音、动画、视频等,让多种元素同步进行,画面有动有静,呈现出生活的气息,让学生进入一个学习的情境。高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他们不单纯的认识体验,而是提升到运用形、色及空间等美术语言,把立体造型精确的表达出来。运用信息技术记录下所见所闻与感想,培养学生的美术构思能力,养成一定的创新精神,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用信息技术把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创设成情境,学生的对艺术作品的感悟机会多了,他们对“线条”“色彩”“形状”“空间”等基本造型要素有了认识与理解,把电脑与录像等多媒体组合的起来一起运用在教学中,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与造型表现能力都在逐步提高。
二、信息技术在设计与应用的美术学习领域中发挥学生的学习情趣
设计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设计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学习时具有一定的困难,而课程标准在这部分的学习中倡导运用信息技术等手段进行书籍封面的设计,比如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广告的设计等,都可以运用电脑。另外美术课程中也有很多的设计内容,比如常见的黑板报设计,手抄报设计、邮票设计等,都可以采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这样的软件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画图工具,操作简单,还有金山画王软件,最新流行的美图秀秀工具也非常容易操作。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储备少,我们可以让他们利用电脑进行简单的设计,要善于运用资源库、网络等工具,把大量的资源拿来用,这些都是美术学习中的资料。电脑字库中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字,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原有的字来设计自己的字型。再比如,小学美术第八册,有“课程表设计”的内容,如果没有电脑的辅助,要用一定大小的纸或者卡片,先做好计算,再用尺子、铅笔等工具绘画制作,由于受到工具的限制,只能进行一些常见的设计图形,稍加复杂或者要求过高,都达不到要求,学生也会制作时失去信心,在设计时也很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即使学生的想象力再丰富也不能用这么简单的工具表达出来。而信息技术来辅助这项教学内容,则可以实现很多以前所不能达到要求。方法是:先是在自选图形中插入方形,此时是空白,没有填充颜色,再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得到一些基本图形,把这图形进行摆放组合,形成自己想要的新图形,如果不满意,还可以再次修改,直到形成自己想要的图形为止,然后在上面填上颜色,可以每周一种颜色,也可以每个学科一种颜色,学生的制作热情极高。
三、信息技术在综合探索美术学习领域中把各学科融合到美术中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综合探索的任务,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综合性可以体现出美术新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位置。综合性可以把与学习领域联系起来,也可以把各学科联系起来,也可以把社会与美术联系起来。有了信息技术的加入,可以丰富学习内容,学习途径也变得更为广泛。电脑美术就是美术信息化的体现,美术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对美术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把语文、音乐等学科运用到美术教学中。比如,可以给古诗配画,给儿歌配画。也可以制作手工头饰进行表演等。再如,美术新课程第一册“化装晚会”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简易的布景。还可以在校园或社区的宣传专栏中运用电脑制作手抄报等等。这样,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把美术学习当成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学把信息技术引入进来,加以整合,把美术课堂变得更为直观而生动,清晰的展示了美术教学的艺术性,提升了美术教学的效率。信息技术的介入,让美术教学更加简捷,更为直观。把美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就是一个美术创作过程,充分的利用了信息资源,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提高了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胡学贤.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整合[J].中小学电教.2009(09)
[2]戴圣杨.信息技术与美术的课程整合教学初探[J].新课程(小学版).2009(03)
[3]袁飞燕,严伟琪.多媒体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整合研究[J].时代人物.2008(08)
[4]吴新荣.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课程整合的思考和探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02)
[5]蔡琰,高守铁.谈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程的整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一、信息技术在造型(表现)的美术学习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要求学生能在学习中善于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大胆表现,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感受。信息技术可以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体验各种造型活动和游戏等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比如,在信息技术中有各种工具,运用其中的画画、做做、看看等方式,既学习了知识,又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美术需要大量的资源来辅助教学,老师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找到大量有关美术课题的资源,把这些资源设计成教学课件,让课堂更为丰富多彩。比如,在美术教学中有的课题如“瓢虫的花衣裳”“教师节”等,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特殊功能,制作精美的画面,加上一定的声音、动画、视频等,让多种元素同步进行,画面有动有静,呈现出生活的气息,让学生进入一个学习的情境。高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他们不单纯的认识体验,而是提升到运用形、色及空间等美术语言,把立体造型精确的表达出来。运用信息技术记录下所见所闻与感想,培养学生的美术构思能力,养成一定的创新精神,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用信息技术把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创设成情境,学生的对艺术作品的感悟机会多了,他们对“线条”“色彩”“形状”“空间”等基本造型要素有了认识与理解,把电脑与录像等多媒体组合的起来一起运用在教学中,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与造型表现能力都在逐步提高。
二、信息技术在设计与应用的美术学习领域中发挥学生的学习情趣
设计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设计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学习时具有一定的困难,而课程标准在这部分的学习中倡导运用信息技术等手段进行书籍封面的设计,比如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广告的设计等,都可以运用电脑。另外美术课程中也有很多的设计内容,比如常见的黑板报设计,手抄报设计、邮票设计等,都可以采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这样的软件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画图工具,操作简单,还有金山画王软件,最新流行的美图秀秀工具也非常容易操作。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储备少,我们可以让他们利用电脑进行简单的设计,要善于运用资源库、网络等工具,把大量的资源拿来用,这些都是美术学习中的资料。电脑字库中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字,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原有的字来设计自己的字型。再比如,小学美术第八册,有“课程表设计”的内容,如果没有电脑的辅助,要用一定大小的纸或者卡片,先做好计算,再用尺子、铅笔等工具绘画制作,由于受到工具的限制,只能进行一些常见的设计图形,稍加复杂或者要求过高,都达不到要求,学生也会制作时失去信心,在设计时也很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即使学生的想象力再丰富也不能用这么简单的工具表达出来。而信息技术来辅助这项教学内容,则可以实现很多以前所不能达到要求。方法是:先是在自选图形中插入方形,此时是空白,没有填充颜色,再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得到一些基本图形,把这图形进行摆放组合,形成自己想要的新图形,如果不满意,还可以再次修改,直到形成自己想要的图形为止,然后在上面填上颜色,可以每周一种颜色,也可以每个学科一种颜色,学生的制作热情极高。
三、信息技术在综合探索美术学习领域中把各学科融合到美术中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综合探索的任务,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综合性可以体现出美术新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位置。综合性可以把与学习领域联系起来,也可以把各学科联系起来,也可以把社会与美术联系起来。有了信息技术的加入,可以丰富学习内容,学习途径也变得更为广泛。电脑美术就是美术信息化的体现,美术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对美术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把语文、音乐等学科运用到美术教学中。比如,可以给古诗配画,给儿歌配画。也可以制作手工头饰进行表演等。再如,美术新课程第一册“化装晚会”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简易的布景。还可以在校园或社区的宣传专栏中运用电脑制作手抄报等等。这样,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把美术学习当成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学把信息技术引入进来,加以整合,把美术课堂变得更为直观而生动,清晰的展示了美术教学的艺术性,提升了美术教学的效率。信息技术的介入,让美术教学更加简捷,更为直观。把美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就是一个美术创作过程,充分的利用了信息资源,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提高了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胡学贤.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整合[J].中小学电教.2009(09)
[2]戴圣杨.信息技术与美术的课程整合教学初探[J].新课程(小学版).2009(03)
[3]袁飞燕,严伟琪.多媒体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整合研究[J].时代人物.2008(08)
[4]吴新荣.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课程整合的思考和探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02)
[5]蔡琰,高守铁.谈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程的整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