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院内感染即医院获得性感染,其对象主要是医护人员、住院患者。实践证明患者住院15天内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院内感染不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而且使患者病情恶化,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因此,院内感染已成为医院日常工作中的重点之一。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本文主要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ICU病房重点防控、规范消毒供应室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控制意识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
关键词:院内感染、抗生素、ICU重症监护室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0-0190-02
1合理使用抗生素
药源性感染是院内感染的途径之一。感染的发生源于机体原有菌群的动态平衡被打破,而应用抗生素的目的则是要抑制或杀灭感染部位异常增殖的特殊致病菌群,以恢复其原有的微生态平衡。然而,治疗剂量的所有抗生素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将那些耐药的细菌选择了出来,形成了过度繁殖的优势菌,导致新的菌群失调。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甚至是滥用,各种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如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青霉素肺炎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等。目前有些耐药菌株感染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主要目的是要减少和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通常情况下减少抗生素的滥用,细菌耐药率就会随之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院内药源性感染的几率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是预控院内感染的重要途径。
可以从以下方面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管理:①严格掌握适应症,加强病原学检查而且要个体化用药;②依据病情选择恰当的给药方案和疗程;③对那些严重或混合感染需长期治疗而致病菌又易产生耐药者,可考虑联合用药,并要充分发挥抗生素间的相互协同作用,扩大抗菌范围,避开其彼此间的拮抗作用和其他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情况。
强化规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真正让细菌药敏和联合药敏试验作为临床抗生素应用的前提,减少或杜绝因抗生素的滥用而导致的不必要的耐药性菌株的产生,将细菌耐药率降至最低,以尽量减少或控制院内感染的几率。
2ICU病房重点防控
在综合性重症监护室即ICU病房,因其收治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等,重症监护室病房院内感染问题相对严重。为了降低ICU病房患者住院感染的风险,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管理:
2.1 建立ICU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严格贯彻执行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建立ICU院内感染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强化院感意识。预防保健科、护理部也每月到ICU科室进行考核,加强了监管力度。
2.2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考核
利用每周例会、每日晨会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各项无菌技术操作、六步洗手法的培训;定期、不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强化院感意识,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还对其他科室进入ICU的医务人员加强解释和监督,使他们进入ICU后能自觉遵守相关院感防控制度。
2.3 加强ICU的消毒管理
2.3.1 为危重患者建立一个安静、安全、适宜、舒适环境。室内温度控制在21 ℃~23 ℃,相对湿度50%~60%,每日清晨需通风40 分钟。病房内安置台壁挂式、移动式动态空气消毒机,进行每日3次每次2 h的空气消毒。
2.3.2 设置日感染负责人。按天对各种管道浸泡液进行更换、浓度监测;浸泡压脉带、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道、中心负压吸痰管道等进行浸泡;对一次性用物毁形、浸泡情况进行检查、登记,并与院部回收工人进行交接。
2.3.3 垃圾分类处理:特殊感染患者垃圾分开放置。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分开放置,每日由日感染负责人打包后运至院内垃圾处理站与工人进行一对一交接。
2.3.4 ICU病房消毒:每日清晨用含氯消毒液(浓度500 mg/L)擦拭地面、桌面、物表、床单元、医疗器械等,拖把分区擦拭后分区晾挂并有醒目标志,桌布一床一巾分别进行擦拭晾晒,日感染负责人每日督查执行情况。
2.4 规范操作流程及无菌观念
2.4.1 医务人员进入ICU更鞋换服,戴口罩、帽子,取下一切饰物,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执行无菌技术原则。
2.4.2 科室设置了压取式洗手液装置及纸巾盒、消毒洗手液、免洗消毒液。规定工作人员在进行各种操作前后用消毒洗手液按照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洗手完毕后用一次性纸巾擦手。
2.5 严格限制人员随意进出入
设置不锈钢门及门铃对讲系统、更衣室。任何人员经许可方能进入。更衣室内放置了一次性鞋套及隔离衣,进入ICU人员更衣带鞋套后才能进入病房。隔离衣每周打包进行高压灭菌3次,特殊感染每日灭菌1次。每日下午1∶00~3∶00为家属探视患者时间,其他时间家属留下联系方式病房等候。
3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消毒供应室也随之进行相应的转变,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也是防控医院感染的重点工作之一。主要方法为:提高消毒供应室人员的感染意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加强供应室环境管理;增强器械及物品的回收工作;重视器械及物品的清洗工作;严格把好包装质量关;重视物品灭菌过程的监测;加强无菌物品存放与发放管理。
灭菌物品的质量与院内感染是密切相关的,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因此,只有全面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认真落实岗位职责,掌握操作流程与质量标准,重视物品过程监控,坚持持续性质量改进,才能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预防院内感染,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4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知识教育
加强教育和督导医务人员落实院内感染防控工作的依从性。定期开展院感专项培训,借助其他医院发生的感染事件来对照自查,使医务人员对院感的危险性有足够的认识。定期考核科室感染管理质量,及时纠正科室感染管理工作的不良倾向。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纳入个人的考核考评,促使医务人员自觉落实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规范实施相关侵入性操作,最大限度阻断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控制院内感染,不仅需要制定完善的抗生素使用制度、重症监护室管理制度、消毒供应室管理制度,合理的病房布局,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还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院感控制意识,更重要的是人人重视、人人参与院感控制,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杨在莲.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221~2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S].2009年4月1日发布,3.
[3] 薛光波.实用消毒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6,13.
[4] 朱桂双.不同清洗方法对供应室器械的清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6A):55~56.
关键词:院内感染、抗生素、ICU重症监护室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0-0190-02
1合理使用抗生素
药源性感染是院内感染的途径之一。感染的发生源于机体原有菌群的动态平衡被打破,而应用抗生素的目的则是要抑制或杀灭感染部位异常增殖的特殊致病菌群,以恢复其原有的微生态平衡。然而,治疗剂量的所有抗生素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将那些耐药的细菌选择了出来,形成了过度繁殖的优势菌,导致新的菌群失调。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甚至是滥用,各种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如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青霉素肺炎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等。目前有些耐药菌株感染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主要目的是要减少和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通常情况下减少抗生素的滥用,细菌耐药率就会随之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院内药源性感染的几率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是预控院内感染的重要途径。
可以从以下方面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管理:①严格掌握适应症,加强病原学检查而且要个体化用药;②依据病情选择恰当的给药方案和疗程;③对那些严重或混合感染需长期治疗而致病菌又易产生耐药者,可考虑联合用药,并要充分发挥抗生素间的相互协同作用,扩大抗菌范围,避开其彼此间的拮抗作用和其他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情况。
强化规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真正让细菌药敏和联合药敏试验作为临床抗生素应用的前提,减少或杜绝因抗生素的滥用而导致的不必要的耐药性菌株的产生,将细菌耐药率降至最低,以尽量减少或控制院内感染的几率。
2ICU病房重点防控
在综合性重症监护室即ICU病房,因其收治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等,重症监护室病房院内感染问题相对严重。为了降低ICU病房患者住院感染的风险,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管理:
2.1 建立ICU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严格贯彻执行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建立ICU院内感染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强化院感意识。预防保健科、护理部也每月到ICU科室进行考核,加强了监管力度。
2.2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考核
利用每周例会、每日晨会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各项无菌技术操作、六步洗手法的培训;定期、不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强化院感意识,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还对其他科室进入ICU的医务人员加强解释和监督,使他们进入ICU后能自觉遵守相关院感防控制度。
2.3 加强ICU的消毒管理
2.3.1 为危重患者建立一个安静、安全、适宜、舒适环境。室内温度控制在21 ℃~23 ℃,相对湿度50%~60%,每日清晨需通风40 分钟。病房内安置台壁挂式、移动式动态空气消毒机,进行每日3次每次2 h的空气消毒。
2.3.2 设置日感染负责人。按天对各种管道浸泡液进行更换、浓度监测;浸泡压脉带、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道、中心负压吸痰管道等进行浸泡;对一次性用物毁形、浸泡情况进行检查、登记,并与院部回收工人进行交接。
2.3.3 垃圾分类处理:特殊感染患者垃圾分开放置。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分开放置,每日由日感染负责人打包后运至院内垃圾处理站与工人进行一对一交接。
2.3.4 ICU病房消毒:每日清晨用含氯消毒液(浓度500 mg/L)擦拭地面、桌面、物表、床单元、医疗器械等,拖把分区擦拭后分区晾挂并有醒目标志,桌布一床一巾分别进行擦拭晾晒,日感染负责人每日督查执行情况。
2.4 规范操作流程及无菌观念
2.4.1 医务人员进入ICU更鞋换服,戴口罩、帽子,取下一切饰物,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执行无菌技术原则。
2.4.2 科室设置了压取式洗手液装置及纸巾盒、消毒洗手液、免洗消毒液。规定工作人员在进行各种操作前后用消毒洗手液按照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洗手完毕后用一次性纸巾擦手。
2.5 严格限制人员随意进出入
设置不锈钢门及门铃对讲系统、更衣室。任何人员经许可方能进入。更衣室内放置了一次性鞋套及隔离衣,进入ICU人员更衣带鞋套后才能进入病房。隔离衣每周打包进行高压灭菌3次,特殊感染每日灭菌1次。每日下午1∶00~3∶00为家属探视患者时间,其他时间家属留下联系方式病房等候。
3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消毒供应室也随之进行相应的转变,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也是防控医院感染的重点工作之一。主要方法为:提高消毒供应室人员的感染意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加强供应室环境管理;增强器械及物品的回收工作;重视器械及物品的清洗工作;严格把好包装质量关;重视物品灭菌过程的监测;加强无菌物品存放与发放管理。
灭菌物品的质量与院内感染是密切相关的,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因此,只有全面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认真落实岗位职责,掌握操作流程与质量标准,重视物品过程监控,坚持持续性质量改进,才能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预防院内感染,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4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知识教育
加强教育和督导医务人员落实院内感染防控工作的依从性。定期开展院感专项培训,借助其他医院发生的感染事件来对照自查,使医务人员对院感的危险性有足够的认识。定期考核科室感染管理质量,及时纠正科室感染管理工作的不良倾向。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纳入个人的考核考评,促使医务人员自觉落实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规范实施相关侵入性操作,最大限度阻断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控制院内感染,不仅需要制定完善的抗生素使用制度、重症监护室管理制度、消毒供应室管理制度,合理的病房布局,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还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院感控制意识,更重要的是人人重视、人人参与院感控制,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杨在莲.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221~2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S].2009年4月1日发布,3.
[3] 薛光波.实用消毒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6,13.
[4] 朱桂双.不同清洗方法对供应室器械的清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6A):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