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rom the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 APEC ) Forum, to G20, to the recent Belt and Road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ore and more high-leve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have been held in China.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state leaders from worldwide attending the conferences and to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for the conferences, before and during the conference, the security check work and traffic control is usually strengthened, sometimes factories shut down. However, these measures sometimes interfere citizens’ daily life and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y shall be implemented in a peopleoriented manner.
从2014年在北京举办的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到2016年在杭州举办的G20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乃至到今年5月份由中国政府首倡并主导,共有29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近年来在中国境内举办的高规格国际会议逐渐增多。而为了保障出席峰会的国家领导人的安全,并为会议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大会前夕和举办期间安检加强、交通管控、车辆限行,以及工地停工、企业停产等措施不一而足,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措施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先从笔者身边的例子说起,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和举办期间,北京地铁安检等级明显提高,桥面街边出现了值岗的民兵和巡逻的治安工作者;而收到的快递无一例外地贴上了“已安检”或“已验视”的标签。早前有人预测,这次论坛期间也会像杭州G20峰会一样,除必要的工作岗位外,企事业单位放假,但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举办期间没有放假,也没有实行单双号限行政策。但是如APEC峰会一样,北京及其周边的工厂在5月8-17日停工,其感官效果是出现了和“APEC蓝”相当的朗朗晴天。笔者在一份内部文件《关于做好“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的通知》中看到,“自5月8日0时-17日24时,各单位对有污染排放的工序和工艺(包括但不限于电镀、铸造、喷涂粉刷)实行错峰生产和生产调度,建筑施工项目做好抑尘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另一个内部通知中也提到,“从5月8日零时到5月16日二十四时:1、停止土方、拆除、喷锚、切割作业。2、停止吊篮作业,塔吊和垂直升降机的顶升、折装作业。3、停止所有明火作业。4、停止外墙保温作业。”可见该文件中提到的“六不(不扰民、不停工、不停产、不停车、不停电、不放假)原则,反而因为某些客观原因,没有“不折不扣的落实”。
对于安检力度的提高,尽管有其必要性,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网民吐槽安检力度过高给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有些耗费人力的安检反而有些“小题大做”了!杭州G20召开之后,一位网友调侃“多次被要求试饮给婴儿带的母乳”即是例证,而笔者的一位女性朋友恰逢G20召开期间乘高铁,大包小包的行李在上车前后被反复“搜查”了多次,安检人员狐疑的眼光更是让她“心悸”。而至于快递安检,在还没有使用的快递面单上盖上“已验视”的印戳,可谓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写照。因此笔者以为,如同政府机构提出的“六不原则”中的“不扰民”一样,安检应该是本着保障安全的角度出发,在不具有安全隐患的层面应该有的放矢,不应该让普通民众有一种被当作“敌人”的感觉,避免出现徒有其表的無用功。
对于为了保障盛会期间的空气质量,而实行停产停工的政策,且不说给国际政要呈现的是天朗气清的短期现象,此事也应该辩证对待。治理空气污染的出发点是好的,毕竟人人都想拥有碧水蓝天,但是“治标不治本”的顽疾只要存在,就依然会出现每逢盛会时的短期“蓝天效应”。对于民众而言,点赞于盛会期间的环境改善,得益于盛会取得的成果利好,但是盛会结束后的环境污染反弹等负面问题也是饱受诟病的。以工厂生产和建筑施工为例,因盛会举办时延误工期,后期势必会追赶进度。短期内的大量污染物排放会让环境承受能力过载,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结束后,北京再次上演雾霾来袭就应该说明问题了;而施工进度的加快,不仅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反而因疲劳战容易出现生产事故。笔者曾在一位工人在贴吧上叹道,“复工后又得抢工,抢工就容易出事……”,而这个并不是空口一说!
当然,一场国际盛会的举办,带给人民工作生活上的改变,其积极效益远大于消极影响。然而对比国外举办盛会,我们在举办国际盛会时,是否应该抱着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让一切循序进行?当然这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在国际会议的管控上,尤其是在安全检查和环境治理两方面,要做到有的放矢和标本兼治,不能总是临时抱佛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会议,同样需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理念,毕竟人民群众的福祉和利益高于一切!
从2014年在北京举办的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到2016年在杭州举办的G20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乃至到今年5月份由中国政府首倡并主导,共有29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近年来在中国境内举办的高规格国际会议逐渐增多。而为了保障出席峰会的国家领导人的安全,并为会议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大会前夕和举办期间安检加强、交通管控、车辆限行,以及工地停工、企业停产等措施不一而足,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措施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先从笔者身边的例子说起,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和举办期间,北京地铁安检等级明显提高,桥面街边出现了值岗的民兵和巡逻的治安工作者;而收到的快递无一例外地贴上了“已安检”或“已验视”的标签。早前有人预测,这次论坛期间也会像杭州G20峰会一样,除必要的工作岗位外,企事业单位放假,但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举办期间没有放假,也没有实行单双号限行政策。但是如APEC峰会一样,北京及其周边的工厂在5月8-17日停工,其感官效果是出现了和“APEC蓝”相当的朗朗晴天。笔者在一份内部文件《关于做好“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的通知》中看到,“自5月8日0时-17日24时,各单位对有污染排放的工序和工艺(包括但不限于电镀、铸造、喷涂粉刷)实行错峰生产和生产调度,建筑施工项目做好抑尘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另一个内部通知中也提到,“从5月8日零时到5月16日二十四时:1、停止土方、拆除、喷锚、切割作业。2、停止吊篮作业,塔吊和垂直升降机的顶升、折装作业。3、停止所有明火作业。4、停止外墙保温作业。”可见该文件中提到的“六不(不扰民、不停工、不停产、不停车、不停电、不放假)原则,反而因为某些客观原因,没有“不折不扣的落实”。
对于安检力度的提高,尽管有其必要性,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网民吐槽安检力度过高给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有些耗费人力的安检反而有些“小题大做”了!杭州G20召开之后,一位网友调侃“多次被要求试饮给婴儿带的母乳”即是例证,而笔者的一位女性朋友恰逢G20召开期间乘高铁,大包小包的行李在上车前后被反复“搜查”了多次,安检人员狐疑的眼光更是让她“心悸”。而至于快递安检,在还没有使用的快递面单上盖上“已验视”的印戳,可谓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写照。因此笔者以为,如同政府机构提出的“六不原则”中的“不扰民”一样,安检应该是本着保障安全的角度出发,在不具有安全隐患的层面应该有的放矢,不应该让普通民众有一种被当作“敌人”的感觉,避免出现徒有其表的無用功。
对于为了保障盛会期间的空气质量,而实行停产停工的政策,且不说给国际政要呈现的是天朗气清的短期现象,此事也应该辩证对待。治理空气污染的出发点是好的,毕竟人人都想拥有碧水蓝天,但是“治标不治本”的顽疾只要存在,就依然会出现每逢盛会时的短期“蓝天效应”。对于民众而言,点赞于盛会期间的环境改善,得益于盛会取得的成果利好,但是盛会结束后的环境污染反弹等负面问题也是饱受诟病的。以工厂生产和建筑施工为例,因盛会举办时延误工期,后期势必会追赶进度。短期内的大量污染物排放会让环境承受能力过载,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结束后,北京再次上演雾霾来袭就应该说明问题了;而施工进度的加快,不仅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反而因疲劳战容易出现生产事故。笔者曾在一位工人在贴吧上叹道,“复工后又得抢工,抢工就容易出事……”,而这个并不是空口一说!
当然,一场国际盛会的举办,带给人民工作生活上的改变,其积极效益远大于消极影响。然而对比国外举办盛会,我们在举办国际盛会时,是否应该抱着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让一切循序进行?当然这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在国际会议的管控上,尤其是在安全检查和环境治理两方面,要做到有的放矢和标本兼治,不能总是临时抱佛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会议,同样需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理念,毕竟人民群众的福祉和利益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