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技术手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cb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许多高职院校将构建高效管理、多样服务和开放融合的现代化管理体系作为工作重点。以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作为立足点,深入挖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现代化技术手段;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058-02
  1 引言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使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发展面临极大的困难。现代化技术手段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能够推动高职教育事业实现快速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它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希望,指明了发展的方向。由此,高职院校教育在未来必将完善自身学生管理体系,不但要把学生培养好,更要有创新管理理念,以现代化技术手段为支撑,创新、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涉及内容繁多,包括与学生的沟通管理、教学管理、就业指导管理等。本文即从这些方面出发,具体探讨现代化技术手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从而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
  2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为学生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模式仍然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往往不平等,学生普遍惧怕教师,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冷漠,严重阻碍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52%的学生完全没有和教师进行过交谈,而36%的学生只是偶尔和教师进行有关学习、思想和生活交流,仅有12%的学生与教师存在良好的沟通交流。这种师生交流的欠缺直接导致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推广与应用,给学生和教师之间搭建很好的沟通、交流平台,通过电子邮箱、博客、QQ及QQ群以及网络论坛等多种现代化技术手段,能够有效与学生进行深入的、长期的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建立一种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同时也让教师快速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顺利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3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升教师管理队伍的素养
  高职院校教师是学生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养、业务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能够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该努力提升教师的素养,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首先提高教师运用网络的能力,围绕网络社区运用、网络舆情管理、网上思想教育引导等内容,提高教师开展网上教育、管理、服务及网络引导能力;其次,加强对教师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的培训,以提高教师培训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远程教师管理培训,开发网络培训平台,建设一批网络培训精品课程,促进优质培训资源共享,从而使高职院校教师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够紧跟时代发展要求,紧密结合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现代学生管理理念和经验的更新、交流。
  4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学生学习管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入学门槛低,生源比较复杂,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在学生学习管理中的应用呈现多样性。
  首先,通过聊天、电子竞技、电子阅读、BBS讨论等活动,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也方便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掌握学生的动态,在寓教于乐中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辅助基础教育管理工作的展开。
  其次,构建信息化、教学化教学管理体系,促进现代化技术手段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努力形成覆盖全校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目前,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被广泛应用,通过网络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促进移动教学管理模式的形成,教师不用亲临课堂,就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以便实时监督学生学习;学生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让他们融入学习中去,实现学生的自我学习管理。
  5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学生的就业管理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能让自己的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拥有核心竞争力,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对未来有明确的规划,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首先,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出现,能够让高职院校通过各种网络论坛、就业指导网站,及时了解、认识行业最新动态和需求,引导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专业培养过程中及时更新观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增强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与实践,以便提高学生应对社会挑战的能力和素养。同时,通过建立校内就业网络指导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给学生创造逼真的实训实验虚拟环境,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网络教学技术构建真实的实训环境、项目情境、任务情境,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分析,进行专业的仿真、模拟实验,实现教学一体化,实现适合学生成长的“分层次、多模块、系统化”的教学、就业管理体系,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技能,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实现高效的就业指导管理。
  6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学生管理的一体化发展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应该以新兴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教育网等为依托,以深入实施学生的信息化管理为宗旨,深入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现代学生管理体系,依靠“云平台”作为支撑,集沟通、交流、教学、就业等管理工作于一体。首先,基于校园网络,采用VLAN技术,构建互联、互通、互操作的信息网络,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广泛连通、协作参与、自我提升。其次,构建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根据高职院校实际情况,按照“功能化、模块化、集成化”的设计要求,综合学生的各项信息,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体化发展。
  7 结语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呈现出一种无序的、混乱的管理状态,严重影响学生的教育和发展,不利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而现代网路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又严重冲击着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给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高了难度。由此,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优势,深化改革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已经成为迫切需要。本文即从现代化技术手段在高职院校学生沟通、教师管理队伍构建、教学管理和就业指导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来深化学生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苏坤.风险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2]瞿懿.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3]李雪琳.计算机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3):193.
  [4]李江慧.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 将ADAMS与ANSYS Workbench运用于一级圆柱直齿减速器课程设计的辅助教学,把机构的运动过程和受力变形以可视化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运用ADAMS完成减速器的运动学仿真,利用ANSYS Workbench对输出轴进行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得到相应的结果,与理论值比较,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故认为仿真结果合理。  关键词 ADAMS;ANSYS Workbench;减速器;仿真  中图分
分析了工业企业外购物品检验成本的两个组成部分:检验过程直接投入的要素成本和检验结果失准诱发的间接成本,并分析论证了二者的习性、平衡条件以及平衡点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通过对汽车工业绿色制造的研究,分析传统汽车工业在生产方式、设计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汽车、环境、人类的各个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建立以'环境'为中心的绿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知识运营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增长方式。知识产权已成为一个具有极高使用频率的社会名词,这意味着知识产权价值得到大幅度提
对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的情况进行实证研究,设计问卷对毕业设计的参与者、指导教师和企业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毕业设计的作品应以实物为主,需要改变以设计说
对非接触式IC卡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分析了非接触式IC卡的技术优势及其在航材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对非接触式IC卡在场站航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随着口腔治疗及修复技术的发展,金属烤瓷固定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为广大患者所接受。本文通过对80例金属烤瓷固定桥修复的临床追踪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研究由单一制造商、单一分销商和单一产品组成的供应链中的协调订货决策问题.在每个订购周期内,产品分多批次配送至分销商处,模型确定了每次配送的产品数量以及每个生产周期
引言:“乡村经营”是相对“城市经营”这一理念提出来的。根据国内外的城市经营的概念,可以将“乡村经营”理解为将乡村作为经营主体,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乡村的自然资源、人文资
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农民与农民收入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现阶段制约我国农民收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