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印度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有着大量的高等教育学生生源, 而印度政府也一直把高等教育作为其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扶持,由此印度的IT行业得以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文章从印度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出发, 描述了印度高等教育的概貌,并进一步阐述印度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其以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印度高等教育 特点 发展趋势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 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国。根据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统计资料, 2001年的教育统计公报表明,印度目前有237所大学,10 600所学院(1998年的学院分类统计如下:文、理、商学院7 199所、工程和技术学院458所、医学院769所、教育学院848所、综合学院1 051所),在校生707.8万名,教师33.1万名。237所大学中,除了38所专业大学外,均为综合大学,每所大学有几十到几百所附属学院,学科门类齐全。加尔各达大学就有200余所附属学院;而德里大学有78所学院,25万在校生,其中13万在继续教育学院(相当于我国的成人教育学院)学习,在读研究生近3万,教职工8 000多名,图书馆藏书135万册,主要为英文版。
一、印度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
在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之前,早已有被称为“马德拉萨”(Maderasah,最初由伊斯兰教创办)和“维德亚拉亚”(Vadyalaya,主要由印度教创办)之类旧高等教育体制的存在,但是印度真正意义上的近现代高等教育是由英国人创办的(此后逐渐形成的高等教育模式曾对南亚乃至中东国家的高等教育产生影响,因为印度的本土文化特别是佛教对东南亚国家影响很大)。1757年,印度战败逐步沦为殖民地,1857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印度以伦敦大学为模式, 分别在加尔各达、孟买和马德拉斯各建立一所大学,但这三所大学仅仅是一种考试机构,本身并不开展教学活动。殖民时期的印度高等教育发展速度缓慢,规模较小,门类单一,而后由于私立学院的兴起,教学式大学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独立以后,随着印度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的确定,高等教育得以迅速发展。1948年11月,印度成立了大学教育委员会,其职责是“就印度大学教育提出报告并提出改进和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以适应国家当前和未来的需要”。1961年,印度的大学开始建立研究生部,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和科学研究。独立50多年来,印度的高等教育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学校布局合理,专业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上乘,科研水平高超。许多印度大学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如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加尔各达大学等,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水准的科技、管理和人文等方面的人才。印度在校大学生人数远远超过中国,其科技人员的总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二、印度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
1. 实行两级政府管理体制
印度的高等教育体制至今仍保持着中央和邦两级政府共同管理的格局。中央政府和邦政府根据宪法制定有关政策,以管理高等学校,制定教育规划,审定专业教学大纲。中央和邦的一些下属部门也管理部分专业学校。
中央大学只有16所,其余为邦立大学。总统、副总统、总理甚至高级法院大法官兼任中央大学的校长,而邦立大学的校长由各邦邦长担任,由此可见印度领导人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当然大学里真正行使职权的人是副校长,校长只是在颁发毕业证书时才到校。
印度的教育体制同其政治体制一样是分权的,中央政府对大学的控制有限,主要是通过其大学拨款委员会拨款给各大学来实施管理,大学拨款委员会的主要权力是协调和决定大学的教学、考试、研究标准和新大学的建立。对于大学的内部事务,政府无权干涉。大学的高度自治权力表现为,对教学计划、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招生计划、颁发学位证书和文凭等有自主权。副校长任期5年。注册长在大学里的地位仅次于副校长和助理副校长,有点类似于我国的教务长,主管招生、计划和各种经费的划拨,是印度高校中权力很大的人物。系主任任期1~2年,任职期间一般不允许进行教学和科研活动,而是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由于大学自治,有自主权,十分有利于学校的自我发展、学术自由和创新。
2. 不断推进教育改革
(1)学位与职位分离
在独立后的50年里,印度的高等教育一直呈快速发展势头,但是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从教育发展战略高度认真审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高等教育改革,因为伴随20世纪60~70年代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的确出现了不少问题。“学位与职位分离”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改革措施,1986年的《国家教育政策》认为“大学学位对有些工作并不是一种必要的资格证明,对此类工作人员的任用,实行职位与学位分离的原则”。至此,学位和职位分离的原则成为全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项指导性原则。
(2)大力发展自治学院
印度高等教育初始阶段确立的附属学院自治,曾对印度独立后的高等教育发展发挥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少学院特别是私立学院的教育质量低下。对此,印度政府1985年发布的《教育的挑战:政策透析》就明确提出,高等教育“日益重视数量的发展而不是质量的提高”,对此印度政府采取的措施是用自治学院取代现存的附属性学院并在大学中有选择地创立自治系。
(3)多种办学体制的综合,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
印度的综合大学大致分为两种,即一体型和多体型。一体型大学一般说来只有一个校园,即没有分校。这些大学不仅设置本科生教育,而且还设置研究生教育。更重要的是,这类大学非常注重研究。如尼赫鲁大学因重视研究以至于没有设置本科生教育。一体型大学大多建设在城市里。
多体型大学是印度最常见的大学。一般来说,多体型大学有一个主校园和一个或几个分校园。在主校园内设有系部,大多是研究生院和研究所。学校下属的一些学院和分校可分散到其他区,但是其管辖权归属学校。这些学院提供本科生教育,有的学院也提供研究生教育。印度大多数学校属于这一类大学,通常这些大学的规模都很大。如德里大学、加尔各达大学、孟买大学、班加罗尔大学等。德里大学在世界上是一个资深的、声望高的综合大学,其主校园设在北德里,分校设在南德里。主校园里又有多个校园:文学院、理学院、商学院、佛学院、圣·斯蒂芬学院、印地学院、教育学院等。
除了以上两种综合大学外,印度还有一些提供本科生和研究生技术职业教育的大学。如印度理工学院、贝拉理工大学、全印医学院、印度森林研究院、印度农业研究院等。在印度的245所大学中,只有16所大学属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学校,其经费由印度中央政府划拨,而其他学校由邦政府管辖和划拨经费。
90%以上的大学及其下属学院主要由邦政府和社会团体甚至私营集团进行管理。其中,1/3的学校建在农村地区。它们的管理标准是依照相关的政府大学的管理标准而制定的。这些学校经费来自邦政府,管理来自私营集团,这也是印度一种借助私人力量的办学方式。这类学校大多是一些医学、工程、管理等专科学院。
最近,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安得拉邦、泰米尔纳德邦有这样一种趋势:私人全资助的学院开始出现,并且其数目有所增加。这些学校不从政府得到经费。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学校实行高学费制。1985年,一个议会法案批准成立英迪拉·甘地国家开放大学。开放大学的建立为国家的高等教育拓宽了发展空间,使更多的人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尤其使妇女和边远地区的人受益匪浅。
[关键词] 印度高等教育 特点 发展趋势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 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国。根据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统计资料, 2001年的教育统计公报表明,印度目前有237所大学,10 600所学院(1998年的学院分类统计如下:文、理、商学院7 199所、工程和技术学院458所、医学院769所、教育学院848所、综合学院1 051所),在校生707.8万名,教师33.1万名。237所大学中,除了38所专业大学外,均为综合大学,每所大学有几十到几百所附属学院,学科门类齐全。加尔各达大学就有200余所附属学院;而德里大学有78所学院,25万在校生,其中13万在继续教育学院(相当于我国的成人教育学院)学习,在读研究生近3万,教职工8 000多名,图书馆藏书135万册,主要为英文版。
一、印度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
在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之前,早已有被称为“马德拉萨”(Maderasah,最初由伊斯兰教创办)和“维德亚拉亚”(Vadyalaya,主要由印度教创办)之类旧高等教育体制的存在,但是印度真正意义上的近现代高等教育是由英国人创办的(此后逐渐形成的高等教育模式曾对南亚乃至中东国家的高等教育产生影响,因为印度的本土文化特别是佛教对东南亚国家影响很大)。1757年,印度战败逐步沦为殖民地,1857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印度以伦敦大学为模式, 分别在加尔各达、孟买和马德拉斯各建立一所大学,但这三所大学仅仅是一种考试机构,本身并不开展教学活动。殖民时期的印度高等教育发展速度缓慢,规模较小,门类单一,而后由于私立学院的兴起,教学式大学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独立以后,随着印度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的确定,高等教育得以迅速发展。1948年11月,印度成立了大学教育委员会,其职责是“就印度大学教育提出报告并提出改进和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以适应国家当前和未来的需要”。1961年,印度的大学开始建立研究生部,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和科学研究。独立50多年来,印度的高等教育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学校布局合理,专业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上乘,科研水平高超。许多印度大学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如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加尔各达大学等,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水准的科技、管理和人文等方面的人才。印度在校大学生人数远远超过中国,其科技人员的总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二、印度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
1. 实行两级政府管理体制
印度的高等教育体制至今仍保持着中央和邦两级政府共同管理的格局。中央政府和邦政府根据宪法制定有关政策,以管理高等学校,制定教育规划,审定专业教学大纲。中央和邦的一些下属部门也管理部分专业学校。
中央大学只有16所,其余为邦立大学。总统、副总统、总理甚至高级法院大法官兼任中央大学的校长,而邦立大学的校长由各邦邦长担任,由此可见印度领导人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当然大学里真正行使职权的人是副校长,校长只是在颁发毕业证书时才到校。
印度的教育体制同其政治体制一样是分权的,中央政府对大学的控制有限,主要是通过其大学拨款委员会拨款给各大学来实施管理,大学拨款委员会的主要权力是协调和决定大学的教学、考试、研究标准和新大学的建立。对于大学的内部事务,政府无权干涉。大学的高度自治权力表现为,对教学计划、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招生计划、颁发学位证书和文凭等有自主权。副校长任期5年。注册长在大学里的地位仅次于副校长和助理副校长,有点类似于我国的教务长,主管招生、计划和各种经费的划拨,是印度高校中权力很大的人物。系主任任期1~2年,任职期间一般不允许进行教学和科研活动,而是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由于大学自治,有自主权,十分有利于学校的自我发展、学术自由和创新。
2. 不断推进教育改革
(1)学位与职位分离
在独立后的50年里,印度的高等教育一直呈快速发展势头,但是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从教育发展战略高度认真审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高等教育改革,因为伴随20世纪60~70年代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的确出现了不少问题。“学位与职位分离”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改革措施,1986年的《国家教育政策》认为“大学学位对有些工作并不是一种必要的资格证明,对此类工作人员的任用,实行职位与学位分离的原则”。至此,学位和职位分离的原则成为全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项指导性原则。
(2)大力发展自治学院
印度高等教育初始阶段确立的附属学院自治,曾对印度独立后的高等教育发展发挥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少学院特别是私立学院的教育质量低下。对此,印度政府1985年发布的《教育的挑战:政策透析》就明确提出,高等教育“日益重视数量的发展而不是质量的提高”,对此印度政府采取的措施是用自治学院取代现存的附属性学院并在大学中有选择地创立自治系。
(3)多种办学体制的综合,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
印度的综合大学大致分为两种,即一体型和多体型。一体型大学一般说来只有一个校园,即没有分校。这些大学不仅设置本科生教育,而且还设置研究生教育。更重要的是,这类大学非常注重研究。如尼赫鲁大学因重视研究以至于没有设置本科生教育。一体型大学大多建设在城市里。
多体型大学是印度最常见的大学。一般来说,多体型大学有一个主校园和一个或几个分校园。在主校园内设有系部,大多是研究生院和研究所。学校下属的一些学院和分校可分散到其他区,但是其管辖权归属学校。这些学院提供本科生教育,有的学院也提供研究生教育。印度大多数学校属于这一类大学,通常这些大学的规模都很大。如德里大学、加尔各达大学、孟买大学、班加罗尔大学等。德里大学在世界上是一个资深的、声望高的综合大学,其主校园设在北德里,分校设在南德里。主校园里又有多个校园:文学院、理学院、商学院、佛学院、圣·斯蒂芬学院、印地学院、教育学院等。
除了以上两种综合大学外,印度还有一些提供本科生和研究生技术职业教育的大学。如印度理工学院、贝拉理工大学、全印医学院、印度森林研究院、印度农业研究院等。在印度的245所大学中,只有16所大学属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学校,其经费由印度中央政府划拨,而其他学校由邦政府管辖和划拨经费。
90%以上的大学及其下属学院主要由邦政府和社会团体甚至私营集团进行管理。其中,1/3的学校建在农村地区。它们的管理标准是依照相关的政府大学的管理标准而制定的。这些学校经费来自邦政府,管理来自私营集团,这也是印度一种借助私人力量的办学方式。这类学校大多是一些医学、工程、管理等专科学院。
最近,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安得拉邦、泰米尔纳德邦有这样一种趋势:私人全资助的学院开始出现,并且其数目有所增加。这些学校不从政府得到经费。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学校实行高学费制。1985年,一个议会法案批准成立英迪拉·甘地国家开放大学。开放大学的建立为国家的高等教育拓宽了发展空间,使更多的人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尤其使妇女和边远地区的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