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da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章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模型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四川省城镇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建立了四川省城镇人均消费函数和四川省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与食品、居住、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医疗、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消费支出的关系模型,并通过模型分析了四川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
  [关键词] 消费函数 消费结构 弹性 恩格尔系数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是反映人民生活现状及变化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依据。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拟对四川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
  一、四川省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分析
  1.变量及模型数据关系形式
  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消费理论,消费和支出之间存在着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稳定关系。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将增加,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即边际消费倾向(MPC)递减。其数学表示形式为:
  
  其中,系数β为边际消费倾向(即新增购买力与新增收入的比值),它反映了收入水平变化后,消费需求幅度。y代表居民的可支配收入,c代表居民的消费支出。
  按照国家统计年鉴,我们选取了四川省1997年~2005年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时间序列数据(表1),并绘制了如图1所示的散点图。从图1可看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ZC)和可支配收入(SR)有十分显著的相关性。
  (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
  2.参数估计及检验
  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模型建立四川省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利用以上的样本数据和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消费函数为:
  ZC = 296.9396 + 0.780328SR
  (2.166785)(36.86474)
  其中,括号中的数据为t统计量,ZC为四川省城镇居民全年人均消费支出,SR为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下同。
  以上结果表明,四川省城镇居民每月的人均边际消费倾向为0.7803,即平均每增加1元的纯收入就有0.7803元用于消费。
  拟合所得R2为0.994876,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统计值为1359,查表知F0.01(1,7)=12.25,有F> F0.01(1,7),故在99%的显著水平下否定原假设H0:β=0,即模型的线性关系成立;参数β在95%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而参数α在90%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因为t0.05(7)=1.895,t0.025(7)=2.365),说明方程的变量是显著的;DW值为1.044,由DW分布表,(k`=1, n=9)的1%显著点dU=0.998,可见DW值大于该临界值,故模型不存在序列一阶自相关。
  下面用Glejser检验法对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进行检验。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如下的回归方程:
  |e| = 119.8977 - 0.009323SR
   (3.531868)(-1.778060)
  R2=0.311125, F=3.161498, DW=2.614126
  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变量的显著性较低,总体显著性和拟合度低,因此认为上述方程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重复以上过程,分别求|e|对SR的h幂次(h=2,-1,1/2)的回归方程,得拟合优度R2分别为0.2796,0.3626,0.3258。所以由Glejser检验,原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二、四川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1.消费结构模型的建立
  根据《国家统计年鉴》(1997年~2005年)中提供的数据(表2)建立四川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食品、住房、娱乐文化服务、设备用品及服务的关系,所选用的模型为: logcjt=αj+βjlogyt+εj
  其中cjt是指第t年城镇居民用于第j项人均消费支出额;yt表示第t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为第j项消费的需求弹性。
  (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
  2.参数估计及检验
  利用以上的样本数据和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消费结构函数为:
  食品(SP)
  LOG(SP) = 2.732419 + 0.566446LOG(SR)
  (3.198408)(5.799148)
  R2=0.827714, F=33.63011, DW=0.669849
  居住(JZ)
  LOG(JZ) = -4.149179 + 1.185746LOG(SR)
  (-3.869007)(9.670488)
  R2=0.930361, F=93.51833, DW=1.438660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JY)
  LOG(JY) = -4.261982 + 1.234125LOG(SR)
  (-4.021674)(10.18530)
  R2=0.936789, F=103.7404, DW=1.655327
  医疗(YL)
  LOG(YL) = -13.58507474 + 2.199095889*LOG(SR)
  (-7.039453)(9.966452)
  R2=0.934167, F=99.33017, DW=0.885533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SB)
  LOG(SB) = 3.179462 + 0.318893LOG(SR)
  (1.786927)(1.567539)
  R2=0.259821, F=2.457178, DW=2.243063
  通过以上分析数据可以看出,除了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拟合优度为0.259821外,其余的拟合优度均在0.8以上,说明方程的拟合优度较好,F检验也能通过,说明方程是显著的。t统计值符合要求,说明方程的变量是显著的。值得一提的是,食品和医疗的消费结构函数的DW值偏小,介于(1,9)的1%显著点dL=0.554和dL=0.998之间,这两项消费是否存在一阶正自相关是未定的。
  3.经济分析
  通过模型观察结果,发现在增加可支配收入的情况下,5种主要的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均为正值,说明随着四川省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对消费的需求量也会随着增加,但消费的侧重点不同。四川省城镇居民用于食品和设备用品及服务的需求弹性比较低,而用于医疗、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和居住方面的需求相对比较高。这说明了随着收入的增加,一般城镇居民不急于提高食品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档次,而是把更多的消费用于医疗、教育文化娱乐和住房投资方面。医疗需求的收入弹性最高,其余依次为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食品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也就是说城镇居民对医疗的需求量最为敏感,对它的消费支出将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占据更大的份额。当然,消费结构的变化因素是复杂的,并且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只有在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才会得到明显的变化。
  三、四川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的综合分析
  1.消费的合理性
  四川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层次正逐步提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食品消费的比重下降,消费质量有所提高。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开始注重和改善饮食结构,主食的消费数量下降,消费质量、档次提高,饮食逐渐朝多样化、讲究保健营养、科学膳食的方向发展。
  (2)住房消费增长较快,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3)教育文化和娱乐服务消费增幅平稳。
  (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也是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增加。
  2.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消费结构也有了较大的改善,但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恩格尔系数虽然总的趋势是不断下降,从1997年的0.49到2005年的0.39,下降了10个百分点,但食品消费支出仍然过大,占总消费支出近四成。而2004和2005年的恩格尔系数甚至有所反弹(见表2)。反弹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原来的农产品价格偏低,近几年我国在农产品价格上进行了结构性调整。
  (2)居住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比重偏低。四川省居住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由1997年的8.2%持续攀升到2000年的11%,2000年后在近一个百分点的幅度内振荡回落到2005年的10.3%,与国外的居住消费比例占15%相比,仍显偏低。居住消费前一阶段的拉动反映了住房商品化改革后居民对住房需求增大,而后一阶段的振荡下降则反映了居民的有限购买力与不断上扬的房价相比仍显疲软。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比例由1997年的11.2%持续上升到2002年的15.3%,然后又持续下降到2005年的13.2%。前五年的上升反映了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文化和娱乐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而后几年的下降则可能是因为1999年高校扩招后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从而产生了负面效应。
  (3)医疗支出的比例增涨最快,由1997年的3.4%上升到2005年的6.4%,增涨了近一倍。这一方面反映了随着收入的增加,城镇居民有条件改善健康方面的需求,但另一方面也部分反映了药价贵,看病难。
  四、提高消费水平和改善消费结构的建议
  1.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居民收入。只有居民收入增加了,才能为提升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在政策上,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适当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普通职工工资和福利水平;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缩小收入差距,通过税收调节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机制,通过转移支付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保障水平。
  2.积极推进住房、医疗、教育等各项制度改革。当前,住房、医疗和教育的压力抑制了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改善,因此,要努力推进各项改革。在住房方面要落实国八条和国六条精神,大力调整住房和土地供应结构,增加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土地供应,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以及廉租住房,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在城市推进“双限房”,扩大保障人群范围。而医疗和教育改革的重点是要更加注重公益性和公平性。此外,还应当建立和完善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健全服务保障体系,消除体制性障碍,为大学生就业拓宽渠道。
  
  参考文献:
  [1]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美) J 约翰斯顿:经济计量学方法[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企业的各方面都在想着信息化的方式不断地摸索着,在这样一个发展的时代里如果企业依旧使用着传统的会计财务的工作方式,那么企
期刊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如今建筑企业集团化管理的变革发展,在建设现代化企业的体制下,建筑企业往往存在跨区域、多组织的分散管理。随着建筑企业业务的不断扩张,建筑企业管理层对下辖的各个组织单
基于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2014-2016年的数据,研究了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正相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阶段高职教学当中学生的学习质量受到自身学习态度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影响。其中高职院校开展的美术专业课程,在培养和教育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画作能力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学校对于使用新科技、新型方法准确考核学生知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考试方式是人工出题,考场考试,人工判卷、登分、查阅,它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
发展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先进能源转化技术是实现煤炭洁净高效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煤气化过程中,绝大部分的汞以气态单质汞的形态从煤中释放出来,由于汞具有毒性、持久性、生
本文首先从土地成本核算的内涵及特点入手,进而分析了现阶段房地产土地成本核算的现状,肯定成绩,重点总结出土地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房地产企业土地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房地产企业 土地成本 核算  房地产企业土地成本核算内涵及特点  (1)房地产企业土地成本核算的含义  房地产企业为了开发确定数目的土地使之达到可以出售或者可以使用的目的而发生的种种开支是土地成本。按照现行会计准
期刊
随着企业基础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在管理中,人作为一项资源,而且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人们所强调的“科技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在这一管理思想的指导下,以人才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