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防疫档案是动物防疫工作的见证和实录,是加强动物防疫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要建立健全动物防疫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作好原始记录材料的归档工作,建立健全动物防疫档案。做到动物防疫工作有档可记,有案可查,为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后的控制、扑灭等应急处理提供宝贵的经验。
一、建立动物防疫档案的目的及意义
建立动物防疫档案是动物疫情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动物疫病防控效果的重要依据,是制定防控政策的重要支撑,也是降低防控风险的重要手段。在国内外动物疫情复杂,疫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提高监测范围的科学性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科学设置疫情监测指标体系,还应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档案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动物防疫档案的归档率和利用率,为疫情形势的分析评估和预警预报奠定坚实基础。
二、当前动物防疫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党和政府对重大动物疫情的重视,动物防疫、检疫、动物卫生监督、疫情处理等各项工作不断完善、规范。重大动物疫情处理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其最大的缺失是没有一份完整的动物防疫档案卷宗。在动物疫情处理的各个阶段形成的各种资料,往往分散在省、市、县(甚至乡)各级兽医主管部门或兽医部门,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大动物疫情处理指挥系统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上级兽医行政部门、兽医部门只是负责指导、督查等工作,省市指挥部等的工作人员,领导在工作现场往往处于指挥位置。二是兽医技术部门疫情报告不规范。疫情发生后,乡镇或县级兽医技术部门向市一级报告基本是采取电话方式,没有完整的报告资料。三是疫病临床诊断缺失或不规范。实际工作中,由于时间紧、场面杂,往往造成兽医专家初诊、复诊的“临床诊断书”及采集的病料化验单据等依据缺失或程序脱节。四是政府部门之间的通报不规范。五是重疫情处理,轻监督检查。六是缺少统一的验收方案和规范性程序。
三、做好动物防疫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设立专职档案员
各基层畜牧站应该设立专职档案员。档案员必须是热爱档案工作,保密性强,具备档案管理知识,熟悉动物防疫工作法律法规的专业人才。档案员在严格国家和上级部门档案管理工作政策、制度的同时要根据当地实际,开拓性的开展工作,切实做好档案材料的保管、统计、利用、鉴定和销毁工作;及时、主动向本单位主管领导和上级档案主管部门反映情况,接受指导、监督和检查。档案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法》,提高政治敏感性,妥善放置不公开的文件、会议记录、领导讲话等机密材料,严禁无关人员出入档案室、借阅涉及保密事项的案卷。
(二)做好归档材料搜集整理工作
随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深入和细化,各基层畜牧站也形成了很多档案材料,但是一直没有规范整理。为此,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做好机关档案归档的同时,指导各基层畜牧站对往年形成的规模场的免疫证、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动物饲养防疫管理登记档案》、基层站的《官方兽医监管日志》、免疫程序、督查记录等动物防疫档案材料进行全面的搜集,并按照文件类、总结汇报类、表格类、责任落实类、人员管理类以及疫情监测类等进行整理。
(三)指导基层畜牧站开展归档工作
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专职档案员在做好机关立卷归档的同时,还要做好基层畜牧站的立卷归档指导工作,指导基层畜牧站如何进行目录编排、档案装订、案卷编号和档案台账建立。这样不但方便了档案的检索和查询,还确保了动物防疫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四)编制动物防疫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遵循档案归档的一般原则,动物疫情处理档案要力求全面、完整。归档范围的重点内容应包括:疫情报告书;疫病诊断报告书;动物防疫监督案例;动物防疫及疫情处理调查报告、经验总结;动物防疫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统计报表。归档材料应齐全完整,所有报告书应载明疫情发生时间、地点、染疫或疑似动物、数量、同群动物数量、死亡数量;动物免疫情况、临床症状、诊断情况;流行病学和疫源追踪情况;已采取的措施;疫情报告单位、负责人、报告人、联系电话、报告时间等等,确保动物防疫档案记录信息全面、规范、真实和准确。
一、建立动物防疫档案的目的及意义
建立动物防疫档案是动物疫情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动物疫病防控效果的重要依据,是制定防控政策的重要支撑,也是降低防控风险的重要手段。在国内外动物疫情复杂,疫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提高监测范围的科学性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科学设置疫情监测指标体系,还应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档案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动物防疫档案的归档率和利用率,为疫情形势的分析评估和预警预报奠定坚实基础。
二、当前动物防疫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党和政府对重大动物疫情的重视,动物防疫、检疫、动物卫生监督、疫情处理等各项工作不断完善、规范。重大动物疫情处理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其最大的缺失是没有一份完整的动物防疫档案卷宗。在动物疫情处理的各个阶段形成的各种资料,往往分散在省、市、县(甚至乡)各级兽医主管部门或兽医部门,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大动物疫情处理指挥系统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上级兽医行政部门、兽医部门只是负责指导、督查等工作,省市指挥部等的工作人员,领导在工作现场往往处于指挥位置。二是兽医技术部门疫情报告不规范。疫情发生后,乡镇或县级兽医技术部门向市一级报告基本是采取电话方式,没有完整的报告资料。三是疫病临床诊断缺失或不规范。实际工作中,由于时间紧、场面杂,往往造成兽医专家初诊、复诊的“临床诊断书”及采集的病料化验单据等依据缺失或程序脱节。四是政府部门之间的通报不规范。五是重疫情处理,轻监督检查。六是缺少统一的验收方案和规范性程序。
三、做好动物防疫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设立专职档案员
各基层畜牧站应该设立专职档案员。档案员必须是热爱档案工作,保密性强,具备档案管理知识,熟悉动物防疫工作法律法规的专业人才。档案员在严格国家和上级部门档案管理工作政策、制度的同时要根据当地实际,开拓性的开展工作,切实做好档案材料的保管、统计、利用、鉴定和销毁工作;及时、主动向本单位主管领导和上级档案主管部门反映情况,接受指导、监督和检查。档案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法》,提高政治敏感性,妥善放置不公开的文件、会议记录、领导讲话等机密材料,严禁无关人员出入档案室、借阅涉及保密事项的案卷。
(二)做好归档材料搜集整理工作
随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深入和细化,各基层畜牧站也形成了很多档案材料,但是一直没有规范整理。为此,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做好机关档案归档的同时,指导各基层畜牧站对往年形成的规模场的免疫证、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动物饲养防疫管理登记档案》、基层站的《官方兽医监管日志》、免疫程序、督查记录等动物防疫档案材料进行全面的搜集,并按照文件类、总结汇报类、表格类、责任落实类、人员管理类以及疫情监测类等进行整理。
(三)指导基层畜牧站开展归档工作
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专职档案员在做好机关立卷归档的同时,还要做好基层畜牧站的立卷归档指导工作,指导基层畜牧站如何进行目录编排、档案装订、案卷编号和档案台账建立。这样不但方便了档案的检索和查询,还确保了动物防疫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四)编制动物防疫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遵循档案归档的一般原则,动物疫情处理档案要力求全面、完整。归档范围的重点内容应包括:疫情报告书;疫病诊断报告书;动物防疫监督案例;动物防疫及疫情处理调查报告、经验总结;动物防疫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统计报表。归档材料应齐全完整,所有报告书应载明疫情发生时间、地点、染疫或疑似动物、数量、同群动物数量、死亡数量;动物免疫情况、临床症状、诊断情况;流行病学和疫源追踪情况;已采取的措施;疫情报告单位、负责人、报告人、联系电话、报告时间等等,确保动物防疫档案记录信息全面、规范、真实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