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措施,对建筑工程混凝土养护方法进行了探讨。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养护;质量措施
0 引言
混凝土施工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应当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从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等方面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
1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措施
1.1 原材料的质量措施
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因此,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应严格把控水泥的质量。在确保进口水泥生产厂家具有生产资格证书和实验室水泥质量抽检合格检验报告的基础上,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应核实进口水泥质量是否合格,外包装是否完整,相关标记是否齐全,水泥是否有硬化现象等,监督检查人员应当督促施工单位对每一批进场的水泥进行取样复检。由于添加剂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质量监督人员还应严格把控添加剂的质量。一方面,应严格审查添加剂的质量保证资料,以确定是否有检测资质单位发布的加合物指数报告。另一方面,在使用添加剂之前,质量检查人员测试并确认其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
1.2 混凝土配合比
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前提下,监督管理混凝土的配和比和混凝土质量。在按照混凝土配和比设计生产混凝土的过程中,水泥用量、水灰比、外加剂是比较重要的指标。监督管理单位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制定合理可行的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系统,并对已生产的混凝土质量塌落度抽检实验进行监督和记录。同时,应监督使用中各种原材料的质量稳定性,保证混凝土的生产质量。
1.3 混凝土浇筑
1.3.1混凝土浇筑中的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单位质检员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提前通知监理员检查钢筋和模板工程,以确定模板的支撑强度和刚度是否合格,以及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图纸及设计要求,并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设备及相关工具进行检查,看其是否符合浇筑的使用要求。浇筑过程中,要保持混凝土连续浇捣,防止出现断层,出现质量安全事故。振捣手振捣混凝土时注意钢筋定位及其它预留管道的保护,不能随意踩踏,以免引起变形导致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控制好板标高和厚度,并按规范要求及混凝土试块留置方案随机抽取混凝土制作混凝土试块。
1.3.2混凝土养护阶段
养护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是防止早期开裂的有效途径之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监督管理员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混凝土养护,并对施工单位使用的混凝土养护方法进行审查,确定其是否符合现行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在冬季养护混凝土时,不能使用洒水的方法;在夏季,则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采取冷却措施。
1.3.3混凝土构件的外观质量检验
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质量检查人员与现场监理人员应当对混凝土构件的外观和质量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蜂窝、麻面、外露肌腱、裂缝等质量缺陷。发现上述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应及时处理,以免影响混凝土工程的整体质量。
2 建筑工程混凝土养护方法
人工养护实际上是通过人员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混凝土凝结硬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以达到设计图纸中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例如,蒸汽保存、电热保存和太阳能保存属于人为保存的范围。在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控制养护时间和模板周转,一般采用蒸汽养护。
2.1 静置期
混凝土构件浇筑成型后,一般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这个阶段被称为静置阶段。静置时间通常在2-5h以内。进行这一阶段工作的原因是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并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在加热阶段,混凝土构件的加热速度不应过快,在将温度从正常提高到守恒的过程中,这样就不会因为温差大而导致组件的表面和内部出现裂缝。并根据混凝土构件的厚度确定混凝土构件的加热速度,适当降低厚度较大的混凝土的加热速度,而且最大速度不应超过40°c/h.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概率,并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和裂缝的概率。
2.2 恒温阶段
这一阶段的温度将保持不变。在此阶段,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以上,恒温温度不应超过95°C,并应在8小时内控制恒温时间,以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在冷却阶段,这是恒温养护工作完成后的散热阶段。温度降低的速度不能超过10°c/h。元件从养护现场出来后,表面温度与外部温度的差距不能超过20°c。只有对各个阶段的混凝土养护工作进行有效控制,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从而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混凝土开裂等问题的发生,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养护阶段
确定养护的开始时间,并根据现有的混凝土工程施工规则,明确要求。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标准中,浇注混凝土12小时后需完成保湿保养工作。混凝土的自收缩实际上是在凝结之前开始的,特别是加入減水剂之后。混凝土初始养护时间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早期收缩效应。在凝结后的8小时内,是收缩的强化期。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12小时后,必须进行浇水养护工作。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不应影响混凝土表面的平整性。淋水保湿工作完成后,采用塑料薄膜或编织袋、草席等物覆盖混凝土构件表面和边角位置进行保湿和成品保护措施。在混凝土施工作业中,一般会遵循这一要求,根据上述说明,可以认识到,混凝土养护的开始时间应当科学合理地确定,才能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在此基础上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3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规范要求完成混凝土的施工和养护工作,使混凝土的冷凝和硬化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并为混凝土冷凝和硬化反应提供合适的外部环境,提高混凝土质量,有效控制混凝土开裂的概率,大大地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黄兴球.高层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及存在问题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7(04)
[2]刘晓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6(09)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养护;质量措施
0 引言
混凝土施工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应当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从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等方面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
1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措施
1.1 原材料的质量措施
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因此,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应严格把控水泥的质量。在确保进口水泥生产厂家具有生产资格证书和实验室水泥质量抽检合格检验报告的基础上,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应核实进口水泥质量是否合格,外包装是否完整,相关标记是否齐全,水泥是否有硬化现象等,监督检查人员应当督促施工单位对每一批进场的水泥进行取样复检。由于添加剂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质量监督人员还应严格把控添加剂的质量。一方面,应严格审查添加剂的质量保证资料,以确定是否有检测资质单位发布的加合物指数报告。另一方面,在使用添加剂之前,质量检查人员测试并确认其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
1.2 混凝土配合比
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前提下,监督管理混凝土的配和比和混凝土质量。在按照混凝土配和比设计生产混凝土的过程中,水泥用量、水灰比、外加剂是比较重要的指标。监督管理单位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制定合理可行的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系统,并对已生产的混凝土质量塌落度抽检实验进行监督和记录。同时,应监督使用中各种原材料的质量稳定性,保证混凝土的生产质量。
1.3 混凝土浇筑
1.3.1混凝土浇筑中的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单位质检员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提前通知监理员检查钢筋和模板工程,以确定模板的支撑强度和刚度是否合格,以及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图纸及设计要求,并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设备及相关工具进行检查,看其是否符合浇筑的使用要求。浇筑过程中,要保持混凝土连续浇捣,防止出现断层,出现质量安全事故。振捣手振捣混凝土时注意钢筋定位及其它预留管道的保护,不能随意踩踏,以免引起变形导致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控制好板标高和厚度,并按规范要求及混凝土试块留置方案随机抽取混凝土制作混凝土试块。
1.3.2混凝土养护阶段
养护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是防止早期开裂的有效途径之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监督管理员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混凝土养护,并对施工单位使用的混凝土养护方法进行审查,确定其是否符合现行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在冬季养护混凝土时,不能使用洒水的方法;在夏季,则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采取冷却措施。
1.3.3混凝土构件的外观质量检验
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质量检查人员与现场监理人员应当对混凝土构件的外观和质量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蜂窝、麻面、外露肌腱、裂缝等质量缺陷。发现上述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应及时处理,以免影响混凝土工程的整体质量。
2 建筑工程混凝土养护方法
人工养护实际上是通过人员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混凝土凝结硬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以达到设计图纸中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例如,蒸汽保存、电热保存和太阳能保存属于人为保存的范围。在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控制养护时间和模板周转,一般采用蒸汽养护。
2.1 静置期
混凝土构件浇筑成型后,一般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这个阶段被称为静置阶段。静置时间通常在2-5h以内。进行这一阶段工作的原因是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并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在加热阶段,混凝土构件的加热速度不应过快,在将温度从正常提高到守恒的过程中,这样就不会因为温差大而导致组件的表面和内部出现裂缝。并根据混凝土构件的厚度确定混凝土构件的加热速度,适当降低厚度较大的混凝土的加热速度,而且最大速度不应超过40°c/h.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概率,并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和裂缝的概率。
2.2 恒温阶段
这一阶段的温度将保持不变。在此阶段,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以上,恒温温度不应超过95°C,并应在8小时内控制恒温时间,以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在冷却阶段,这是恒温养护工作完成后的散热阶段。温度降低的速度不能超过10°c/h。元件从养护现场出来后,表面温度与外部温度的差距不能超过20°c。只有对各个阶段的混凝土养护工作进行有效控制,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从而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混凝土开裂等问题的发生,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养护阶段
确定养护的开始时间,并根据现有的混凝土工程施工规则,明确要求。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标准中,浇注混凝土12小时后需完成保湿保养工作。混凝土的自收缩实际上是在凝结之前开始的,特别是加入減水剂之后。混凝土初始养护时间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早期收缩效应。在凝结后的8小时内,是收缩的强化期。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12小时后,必须进行浇水养护工作。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不应影响混凝土表面的平整性。淋水保湿工作完成后,采用塑料薄膜或编织袋、草席等物覆盖混凝土构件表面和边角位置进行保湿和成品保护措施。在混凝土施工作业中,一般会遵循这一要求,根据上述说明,可以认识到,混凝土养护的开始时间应当科学合理地确定,才能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在此基础上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3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规范要求完成混凝土的施工和养护工作,使混凝土的冷凝和硬化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并为混凝土冷凝和硬化反应提供合适的外部环境,提高混凝土质量,有效控制混凝土开裂的概率,大大地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黄兴球.高层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及存在问题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7(04)
[2]刘晓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