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郑州市紧抓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机遇,持续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文化综合实力取得新突破。但是郑州市文化高
【机 构】
:
郑州文化馆,郑州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
【基金项目】
:
郑州市文化发展报告研究项目(ZZWJ201901),郑州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项目(2020RKXF008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州市紧抓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机遇,持续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文化综合实力取得新突破。但是郑州市文化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城市文化供给能力有待提升、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动能不足、文化产品的原创力和传播力不强等问题。促进郑州市城市文化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构筑城市底蕴,构筑以群众为主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大做强优势文化产业,加大文化对外传播力度。
其他文献
以俄联邦国家预算科学机构全俄大豆研究所为例,回顾了俄罗斯第一个专业化大豆科学研究机构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了解了俄罗斯大豆科研与生产历史和取得的成就,为我国对俄罗斯开
农业的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当今时代追求绿色发展,农业要想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就需要加强对植物的保护,采取一定的措施来
以2001—2018年14个玉米主产省份数据为样本,基于品种生命周期,从品种本身的品质和实际推广运用程度2个维度,借助玉米新品种的理论单产水平来计量新品种更新实际带来的品种质
从3个角度综述了生物质炭对土壤磷素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生物质炭处理下土壤对磷素的吸附固定特性,生物质炭对土壤稳定态磷的活化机制,以及生物质炭对土壤磷素的长效调控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目前生物质炭对土壤磷有效性影响的调控机制认识不足,,需要系统性的研究生物质炭-土壤-作物之间的互作及其非生物与生物调控过程,同时综合考虑土壤性质和生物质炭原料等影响因素,为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利用生物质炭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提高露地谷子产量与质量,林西县农业部门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围绕谷子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贮存等关键环节,总结推广了一系列抗旱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
本文简述了农业土地流转的概念、发展模式和特点,通过调查武山县洛门镇农业发展和土地流转的现状,从洛门镇蔬菜、果品产业发展,回顾了该镇在土地流转在2008年试点以来,结合20
工匠大师作为“工匠精神”的主要传承者,对我国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的实施以及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意义重大。为解析技术工人成长为工匠大师过程中的关键
全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形形色色的敌对势力和分裂分子利用各种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企图使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变色、变质,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