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声洗心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_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时听各种鸟声,觉得那是很日常的事,后来离开故土,在异乡听到鸟声,就会想起故乡的一草一木。原来鸟声能勾起一个人的乡愁。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乡村广袤的天地有着鸟儿欢快的叫声,它会感染愉悦一个人的心情,何况是春光中的鸟声呢。春日回老家,当双脚踏进故土,首先迎接我的是鸟声。晚上,躺在老屋的床上,侧耳静听,能听见草丛里的虫鸣和夜莺的叫声。夜深了,乡村变得无比寂静。
  天蒙蒙亮的时候,屋外就传来鸟儿“啾啾啾”的叫声。起身出门,只见满天的雾像一层纱笼罩着整座村庄。一路向田野走去,入耳的全是鸟鸣,各种鸟儿的叫聲像花瓣一样落在身上。雾很大,虽不见鸟影,但我知道,它们都是我熟悉的伙伴。听它们的叫声,我就知道是哪种鸟儿了。比如斑鸠的叫声,由远处传来,此时它们一定在潮湿的水边或草丛里;不远处有白头鹎的叫声,那声音如穿透丝竹的水滴;画眉在枝头嬉戏,悦耳的叫声如水珠子一般滴落在河水里……
  田野广阔无边,在雾的笼罩下,显得白茫茫的一片。大地似乎还没有从睡梦中醒来,此时,田野里已有勤劳的农人给麦苗施肥。顺着乡间小路朝前走,充盈双耳的是不绝的鸟声。它们的声音时而婉转低语,时而引亢高歌,时而夹着些许的小生气。雾不知不觉间渐渐淡了,绿色的麦田里响起云雀甜美的歌喉,那小小的身影随着叫声直冲云霄。
  城里也有鸟声,听得最多的是乌鸫鸟的叫声,它一身黑,长得似“鹩哥”,声音洪亮,叫声多变,但声音太过张扬。竹林里常传来野鸽子的叫声,它们的声音单调平淡,就像一位怨妇每天诉着自己的哀苦,让人听了反而平添起愁闷来。花园里还有一群鸟,整天“吱——啦!吱——啦!”的,声音如京剧中的老生,又似那帆布被人撕扯的声音,没有什么美感。曾经有一段时间,许多成群的麻雀落在一棵香樟树上,每天下班时路过那棵大树,都能听见它们的叫声,原来它们的声音是那么的亲切。可是有一天它们突然销声匿迹了。原来,有人在夜晚用弹弓打麻雀。心中不由得对那些手持弹弓的人生起怨恨来。
  在乡村,可以说,鸟儿的叫声从日起一直至日落。因为有鸟的缘故,鸟声曾引着我们在乡村大地上奔跑,心也跟着一起飞翔。鸟儿的叫声洗心,洗心中之尘。若有空,那就到乡村听听鸟声吧。
  (常朔摘自B座西窗 图/雨田)
其他文献
一位90后的小妹妹生了个小公主,看到她朋友圈发布的消息,我第一时间送上了祝福。妹妹说,姐姐,能不能给我女儿取个名,我们想了很多,可都觉得不甚满意。我问有什么讲究,她说最好不拗口又不落俗套的。我想到了“晏如”二字。晏是每天过得安然,言笑晏晏,那是《诗经》里夸赞女子温柔的好容颜;如呢,就字面看,不就是家里多了一个女子吗?而且这二个字无论用当地土话,还是普通话读,都很顺口。看了我发过去一串说词,妹妹当即
黄豆的黄,是对季节的一次有力宣告。  从绿到黄,由一枚绿色的芽豆,逐渐壮实,直至成为一粒粒黄澄澄的大豆。  一层深绿的外衣,包裹住黄色的内核,成熟是大自然恒定的心思。  黄豆植株独立,叶子挤挤挨挨,不爬蔓;身形伸展,层层叠叠;生长得自如、舒畅。山中地少,因此,村里人边念叨寸土寸金,边把黄豆种在多余的田埂地头上。豆子也不怨,迎风而长,挺硬朗的。  黄豆原产中国,古时称菽,司马迁在《史记·卷二十七》中
人物传记属于文学性传记,它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小说,但其基本的人物描写和情节必须符合真实性原则,在叙述中可适当运用想象以恢复失落的事件环节或细节,来促成人物形象的完整与丰满。《斜塔上的实验》便节选自叙写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生平的人物传记,节选部分虽简短,却兼具科学性与文学性,堪称人物传记的典范。  科学:实验令创新有法可循  伽利略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他绝不迷
《老子》中有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用在职场上,这提示领导者不仅要满足员工的物质需要,更要教会他们做事的方法。根据美国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面7种境界是一个好领导不得不学习的,普通员工也可以从中悟出职场的为人之道。  授人以鱼:给员工适当收入。一定的经济能力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管理者应以“模范者”的身份带领员工开拓业务,给团队带来丰厚的收益,也使员工获得与之劳动相匹配的收
我哥是这天底下最普通的哥哥。  我哥只比我早出生三分钟,他和我一起上学,一起长大,一起中考。他很毒舌,只要有机会就怼我。他很高,快一米八了,我很矮,只有一米五一,哥哥很瘦,我很胖。有一次,我们去参加亲戚办的酒席,然后发生了一件尴尬的事情。一个亲戚看着我们打趣道:你们两兄妹怎么相差这么大。哥哥笑了笑:“怎么相差大了,只不过她是横着长,我是竖着长。”全部人都红了脸,当然,别人是笑红了脸,我是羞红了脸。
周末清晨,在阳台疏导洗衣机堵塞的排水口时,手指被利物刺伤。只见拇指右侧前端靠指甲约半厘米处鲜血直往外涌,疼痛难受。我突然想起,多年前阳台上曾有一玻璃瓶摔碎,较大的碎片扫掉后,剩下不起眼的碎屑扫进了出水口,手指肯定是被那些玻璃碎屑刺伤了。对创口进行碘伏消毒并包扎后,伤口很快结痂,几天后就愈合了,但还须小心翼翼、不能用劲。因为稍微用点力,拇指被刺伤处便会隐隐作痛。这是一种被针尖轻轻刺了一下的感觉。我常
明人陆灼《艾子后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艾子带着执和通两个弟子一起郊游,途中口渴,派弟子讨水喝。正在门口读书的农家老人指着书中“真”字说:“认得这个字,给你水喝。”先去的执认着“真”字,无功而返。再去的通读成“直八”二字,得水而归。艾子便喝水边说:“通也智哉!”  林语堂先生认为,道家思想是蕴含了幽默基因的,他比较推崇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幽默,譬如庄子的寓言故事,像《庄周梦蝶》等。《艾子后语》仿道家著作
1994年4月18日,我随李济生、徐鈐在舒乙、殿熙陪伴下到北京医院看望曹禺先生。走进病房,舒乙便告诉曹禺:“这次巴老委托他弟弟李济生把二十年代留法时编的《平等》刊物捐给了现代文学馆。这是世界上最齐全的一套。”曹禺听后说:“这真是宝贝啊!你们要好好保存。”接着,他又说道:“巴老真厉害,他把几十年前的这些书、信、照片都保存得那么好,厉害、真厉害!”我们听了都笑了起来。见此,他马上解释道:“我说的厉害是
孔子在论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古以来人们就把信用看作成事的根本,成事的土壤。  每一位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段关于“取信于人,守信于人”的故事。我的这位同学就这样。  十几年前,他放弃了城中優越的工作,回家创业。那几年养殖发达,饲料供不应求,便和朋友在当地一起开了家饲料加工厂。随着产量日益增加,仅靠当地货源已不能满足生产,于是他通过网络联系到东北的一家农场。双方沟通后,他和朋友一起去农
鄭板桥有一副自题书斋联:“咬住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真是有味,尤其上联,可称警句。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记:“从舅唐仲俊,年八十五六,极康宁。自言少时因读千字文有所悟,谓‘心动神疲’四字也,平生遇事未尝动心,故老而不衰。” 这个真不简单,少年时读到的几个字,就咬住了一辈子,也受用了一辈子。  我们也读书,甚至还读过不少书,但可曾咬住一句两句?比如孔孟老庄,我们都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