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扩大免疫规划(EPI)的概念是1974年首先由WHO提出来的.EPI的概念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不断增加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使疫苗可预防疾病的范围不断扩大[1].二是不断扩大免疫规划覆盖人群范围,使更多的人从疫苗预防接种中获益.从中国目前的免疫规划现状不难看出,中国距离实现这一目标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机 构】
:
10001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扩大免疫规划(EPI)的概念是1974年首先由WHO提出来的.EPI的概念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不断增加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使疫苗可预防疾病的范围不断扩大[1].二是不断扩大免疫规划覆盖人群范围,使更多的人从疫苗预防接种中获益.从中国目前的免疫规划现状不难看出,中国距离实现这一目标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基于设计和基于模型方法在复杂样本统计描述中的表现。方法以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的收缩压(SBP)和血压升高率为材料,利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模拟抽取1 000次(样本量均为2 000名),同时赋予样本随年龄增加而变大的应答率,使样本年龄结构偏离目标人群。以均方误差(MSE)和95%可信区间(CI)覆盖参数的概率为评价标准,比较基于设计方法,基于模型的常规方法和多水平模型对均数和率进
目的 评价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在5~24月龄儿童中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于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选取中山市辖区内自愿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5~24月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共34 411名.记录并分析儿童接种后72 h内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4 411名研究对象包括男性18 708名(54.36%),总体年龄为(11.4±3.9)月龄.72 h内局部不良反
目的了解江苏省一起霍乱暴发疫情分离株的耐药性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对2010年9月江苏省淮安市某中学发生的一起霍乱暴发疫情所分离的4株霍乱弧菌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生物分型实验、9种毒力相关基因检测、ctxB基因序列分析及PFGE分子分型分析。结果分离的4株霍乱弧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红霉素、链霉素耐药,对阿米卡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氯霉素、氨苄青霉素敏感;生物分型实验结果显示,4
目的 分析2009-2012年广州市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流行特征及病原谱.方法 于2009-2012年以广州市11个区(县级市)的14间大型综合性医院作为肺炎病例监测哨点医院,开展CAP病例监测,4年共监测就诊病例18 982 223例,按照年份、年龄及季节分层,分析CAP病例病原谱特点.结果 2009-2012年共监测就诊病例18 982 223例,其中CAP病例56 618例.CAP病例
目的 调查中国老年人群认知功能的状况及其分布特征.方法 选取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中所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共18 137名.应用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以及相关疾病患病情况;对主诉存在记忆力下降的老年人使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测定其认知功能.对数据经过复杂加权后,比较不同性别、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10个SNPs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的关联及基因-基因的交互作用。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队列人群。入组时间为1999年4月至2004年6月。2006年3月至2007年10月随访4 582名基线调查满5年的对象,共随访到4 083名。于2009年10月,对随访到的4 083名对象,在排除基线时
运用PCR衍生技术对不同生态型的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进行基因鉴定和分型,使高通量实验结果能反映鼠疫流行历史,易于比较其基因组、致病力等方面的差异,为鼠疫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溯源提供重要依据。但每种PCR衍生技术各有优缺点,实验需综合考虑分型的能力、可操作性、经费预算等因素和实验条件。
目的 了解2012年北京市儿童来源A组链球菌(GAS)的耐药性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于2012年5-7月,从北京市36家医院收集GAS 199株.全部菌株均来自咽拭子标本.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GPS-67药敏测定卡检测菌株对10种抗生素(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链阳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
全球健康(global health),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概念,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全球健康已经越来越受全世界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关注。我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近年来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维和任务。维和人员的健康问题属于全球健康研究范畴。采用全球健康视角研究联合国维和人员的健康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剖析了维和人员面临的健康问题和健康危险因素,采用全球健康的视角提出了维和人员的全维健
目的探讨在我国华东地区农村居民吸烟状态和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于2013年7-9月,在安徽省安庆市和江苏连云港4个县(区)的农村地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乡为单位按整群筛查方法抽取40岁以上的健康的中老年男性,进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以及应用多普勒超声测量颈动脉斑块形成,比较从不吸烟者、曾经吸烟者、现在吸烟者3组间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对颈动脉斑块影响。结果本试验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