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选文丧失经典元素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razho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原汁原味的经典名著纳入教材时,改编者适当修改无可厚非,但是削足适履,却不是教育的初衷。现今教材中名著选文的状况值得我们关注,我们更应适当把握修改名著尺度。
  【关键词】名著;经典;改动;失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纵观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材,我们可以发现编写者在对教材编写的过程中会对选文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改,经典名作亦是如此。
  一、修改经典,忽视原著
  教材编写者通过对经典名著进行修改,包括删去不必要的部分,改变一些词句等形式,之后将修改好的选文纳入教材。然而修改后的名著节选存在着失真这一问题。《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作家叶开在微博上对古典名著改编本做出质疑,他认为流传与社会的改编本完全地把原著的面貌给破坏掉了,改编本剩下的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而已,原著中所蕴含的精髓或者说文学性已经完全丧失了,这是这个快餐时代急功近利的结果。将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或者说是经典文学作品选入到我们的教材之中,根据时代发展与社会要求适当进行编辑本身问题不大,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改编者削足适履,把一些原本非常固定的遣词造句、表达方式、更甚者把一些思想方法强加到我们的名家作品中,把原文准确优美的语言文字给伤害到,那就不是教育的初衷了,这些都在述说着阅读原作的重要性。然而事实确是现在的教材中的经典作品越来越缺少,就算有经典名篇也必然经过侩子手的剪辑。
  (一)部分选文删减影响原意
  《林冲棒打洪教头》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是根据《水浒传》中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的内容改写而成。通过对比原文,我们可以发现选入教材的文章中被删去了很多林冲、柴进以及洪教头的心理描写,并且可以发现语句中的一些表述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课文中第三小节中有这样一句:“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林冲连说‘不敢,不敢’”。通过对选文与原著的比对,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发现,此处缺少了一处关于林冲的心理描写。读了原著我们才知道,林冲一再地忍让,原来是为了给柴大官人面子。通过被删减的心理描写不难看出,林冲是一个善于动脑、善于思索,并且非常懂得忍让之人。笔者认为此处加上心理描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林冲的个性,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若删去这些心理描写,那么原著所要描写的林冲的形象就会打折扣,失去了原著的一些重要内容。《少年王冕》一文出自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此文根据吴敬梓《儒林外史》有关回目改写。但只要翻开相应的原著对照一下,可以发现几乎每一句话都被改动,已是面目全非。为了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况而进行大改动,这样的做法是否真的适合学生呢?再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母亲的恩情》一文将原本朗朗上口的《游子吟》一诗用文字包裹起来,形成了“文包诗”,笔者认为此种做法并不太可取。
  (二)部分选文改动缺乏依据
  为了说明保持经典原貌的重要性,除了上面笔者提到的苏教版的几篇课文之外。叶开先生先后举出经典原著改动的失败实例,向我们验证他的观点。在《被小学语文教材窜改的巴金名作》一文中明确指出“巴金的名作《鸟的天堂》原文,被许多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选用,但是我所看到的好几个省的版本,都是遭到过窜改的鸡肋文”。通过比对,可以发现被修改后的文章已经面目全非。“也许,上海小学语文教材的编纂者不过是不巧地采用了已经被窜改过的课文,再加以重复的窜改而已。”叶开在《再看小学语文教材如何肢解朱自清的散文名篇》一文中提到“教材编写者往往是根据教材编写的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的。”叶开举了相关例子,朱自清的一篇《扬州茶馆》,这篇课文脚注说文章作者为“朱自清”,也是一个习惯性的误导。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朱自清从来没有写过《扬州茶馆》这篇散文。经过再三查证,才发现原来这篇文章是从朱自清的散文《说扬州》中经过剪切得来的。可见,直至目前为止,对经典加以修改所出现的各种弊端正在被逐渐暴露,我们应该理性地对待这些问题以及相应的观点,同时加以关注并思考解决方法。
  笔者认为对于一些经典的名著来说,在选入教材前要么不要改写,如果非要改写,那么在改写过程中万分谨慎。有时候名著原作中的某个字、某个词、某个句都是非常关键的。改写之后的文章可能会失去原著本身的一些精华所在,让学生读到一些原汁原味的经典作品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外国经典,数量极少
  现行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十二册教材中,选文来自于世界经典名著的文章数量非常少,可以说外国经典作品寥寥无几。三年级下册第十七课是美国作家詹姆斯·勒菲斯特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四年级下册第十四课是前苏联作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我不是最弱小的》(第六课《最佳路径》为编译课文不包括在内);六年级上册第六课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船长》;第八课是美国作家杰尼·巴尼特、罗依·李的《爱之链》。相对整个十二册教材中课文的数量,国外经典作品的数量仅为个位数,国外经典的缺失值得我们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师挑错小学课文[N].扬子晚报,2009.
  [2]叶开.被小学语文教材窜改的巴金名作[J].读写月报:新教育,2010(11).
  [3]郭黎明.对《林冲棒打洪教头》删改的几点商榷[J].教学与管理,2009(26).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诸多学科教学中,语文教学可以说是最有魅力、最具艺术性的教学之一。作为最具艺术性的语文教学,如何让其更加“雅致”是广大教师的追求。本文旨在通过语文教师课前文本解读和积极改变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手段,达到语文教学雅致的目的,从而让语文教学更好实现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情感陶冶和气质培养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雅致;文本;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真善美”是语文教
语文教学是生活教育,是审美教育,语文教师应教会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品味生活中的美,以及创造生活应有的美。语文教材和资源是很好的美育载体,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学生的
毛竹林四季常绿,具有生态、经济、社会三重效益,是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龙泉市是我省第二大产竹县市,地处浙西南山区,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据1953~2005年龙泉气象数据
【摘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之一,它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为核心,以学生的自主实践为主要方法,通过开展综合性的情境化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内容;情境;自主实践;语言文字  【中图分类号】G712
【摘要】“不A不B”构式是汉语的常见构式,能产性强,使用频率高。本文就汉语“不A不B”构式中的“不作不死”从语法、语义、语用层面进行分析。从语法角度看,“不作不死”的“作”和“死”能够成词,具有相关性;从语义角度看,“不作不死”属于“不A不B”语义关系中的充分条件关系;从语用关系看,“不作不死”倾向于贬义色彩。它以话者的立场来表达某种主观认识,具有主观性。  【关键词】不作不死; 相关性;语义关系
目的 探讨治疗声带病变更有效、简单、安全的麻醉方法.方法 对1200例声带病变患者采用无插管全麻支撑喉镜下喉内窥镜手术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用药后及术中患者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病因和发病机制及对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高钠血症43例患者救治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高钠血症患者死亡31例,死
在我接触的孩子中,有这样对于死亡的恐惧感的学生,处于青春期的男女学生,对于死亡的这个话题比较敏感,国内的思想品德课已经把死亡教育正式列入进来,作为情感教育的一部分,处理孩子
【摘 要】一堂完美的语文课,能让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升的同时,身心也得到欢愉。体态语言是语文老师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联系师生双方教与学活动的重要纽带,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上语文课,从中感受美学的真谛,是提高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必要手段。本文从教师体态语言中的眼神、表情、手势运用来探讨教师的体态语言艺术。  【关键词】小学语文;体态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体
将大十、桂花蜜、红果2号等20个果桑品种引种至浙江丽水、永康等地区试,从生长势、物候期、结果习性、产量和果实的经济性状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和综合评价,结合当地的气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