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安全稳定是各行各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尤其是自非典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大课题,制定安全稳定的应急管理机制的任务就显得愈发紧迫。那么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特性,如何来制定安全稳定应急管理机制,制定高职高专院校安全稳定应急管理机制应遵行怎样的原则,各个部门如何调度、运行、配合,对此,笔者结合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标准,对安全稳定应急管理机制进行研究,希望能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安全稳定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安全稳定;应急管理;预测预警;突发事件
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考验了我国应对各类危机的应变能力:非典、三聚氰胺事件考验了我们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08年新春的雪灾、5.12大地震考验了我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能力,藏独分子图谋破坏奥运会事件考验了我们打击恐怖活动的能力。其中高职高专院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根据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何来制定适合自身特征的安全稳定应急管理机制是值得更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院校突发事件的特征及其主要类型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清未癸卯学制算起,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其是自新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高职高专院校的办校规模逐步扩大,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更具多样化。与此同时,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高专院校有其自身的特色: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来说,约定成俗地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四类;而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考虑到学校的教育类型、社会价值、服务功能、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等因素,大多数是以教学培训型为主,依照教育部周济部长的说法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 高职高专教育。具体而言它有如下特征:
(一)教育对象平均年龄相对较小。高职高专院校一般学制为三年,学生年龄层次主要以18岁到21岁这一年龄阶段为主,有的院校从中专院校过渡来的,可能还有从初中毕业就进校的五年制学生,这些学生一般年龄为16岁到20岁,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成人继续教育学院,高职高专院校极少有成年在校生、高中复读年龄偏大的学生,因此其主要年龄层次偏小。这部分学生社会阅历较浅、自制能力较差,应对突发事件的反映不够灵敏,且年轻气盛易爆发冲突、感情脆弱易受伤害,本身就是各大院校的安全稳定突发事件的制造者。
(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抓实训的教育模式。高职高专院校十分注重“职”、“专”素质的培养,除了理论学习,学院还加强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技术培训。因此,除正常教学环境下的设施配备外,大多高职高专院校备有专门的实验室,有的还设立了实训基地,这些实验室都需要严格的操作流程、专注谨慎的操作态度,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大祸。
因此,针对以上的特殊性,在高职高专院校制定安全稳定应急管理机制同时,要注意把握自身特征,量体裁衣,制定出全面的、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高职高专院校安全稳定应急管理机制的基本原则
应急管理机制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之上。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安全稳定应急管理机制主要就是针对突发公共事件,所谓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根据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成4类:一是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二是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三是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四是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
针对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特点,通过研究高职高专院校易发的突发事件,笔者认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安全稳定应急管理机制应遵行以下原则:
(一)以学生为本,保护学生。从某种角度上讲,学生属于弱势群体,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是我们需要保护的对象。学校是以学生工作为中心的,要把保障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位,同时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个群体的力量,组织和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应对突发事件。
(二)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院校书记、校长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负总责。处置工作中,坚持“分级响应、部门配合、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指挥员及其权限,要确保信息收集、情况报告、指挥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
(三)预防为主,化解矛盾。坚持预防为主,从源头上防止危及学校利益、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发事件发生。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协调机制和校园稳定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四)正确引导,法制与教育并重。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未成年人,因此处理涉及未成年人的突发事件的同时,还要注重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要坚持法制与教育并重,引导学生遵循法律,用理性的方式、正当的渠道反映问题、解决问题。
三、高职高专院校应急管理机制的组织、报告、保障体系
根据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原则,各院校书记、校长对学校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负总责,各个部门各司其职,负责本部门事务,同时配合其他部门做好相应的应急管理工作。针对学校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处理学校突发事件除应遵守法律及其学院所在地的法规、政策外,在学院内部要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应急管理体系,准备针对教职员工和学生两套方案的处理路线,坚持以学生为本,保护学生的原则。针对学生的突发事件,要以学生工作部门为主导,组织各个系部、教研室、班级的辅导员、班主任管理好本系、本班的学生,安抚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切忌危言耸听、激化矛盾等不当行为。
一般而言,突发事件并不是完全的毫无踪迹可寻,各高职高专院校要建立高效、灵敏的情报信息网络,通过设立学生信息报告员,不断增加信息收集途径,扩大信息收集范围,提升信息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建立校园不稳定因素流动排查制度,加强对不稳定因素的掌握和研判,对可能发生的影响安全稳定的事件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做好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这种高效、灵敏的信息,我们称之为预警信息,它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组织结构体系,针对学生的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系部辅导员、各班主任、公寓指导老师等途径公告;针对全校包括教职员工的,应及时分级上报,由学院最高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具体事宜。最高应急管理部门应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健全的应急管理机制的实施离不开应急保障机制的作用,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息保障、物资保障、资金保障、队伍保障、培训演练、制度保障等。这就不仅要求学院各个部门要配合好,同时也需要地方其他部门的大力支持,共同为保障高职高专院校的安全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四、高职高专院校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要赏罚分明
学校要组织人事和纪律监察部门对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情况进行专项督察和考核,对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对处理突发事件中没有照章履行职责、玩忽职守、谎报或不报有关信息、不服从领导指挥调度等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处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赏罚分明是一个团队提高自身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孙子兵法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对于在处理突发事件中表现好的部分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责任心,下一次可以做的更好,也有利于激励其他单位和个人改过自新,奋发向上,同时对他们的表扬本身就是对其他人的一种间接的批评,因此,或许没有人要被处分,但是一定要有人被表扬,我们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次,处罚要公平合理。对于突发事件中消极怠工造成影响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处理,无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要维护学校长期的安全稳定,这一项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根据每个单位和个人过错造成的损失大小公平合理处理,要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绝不允许有错不罚、同错不同罚的情况发生,否则制度将难以维持。
【参考文献】
[1]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吕鑫祥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石伟平著.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周耀华.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我们的对策建议[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2,(4)
【关键词】安全稳定;应急管理;预测预警;突发事件
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考验了我国应对各类危机的应变能力:非典、三聚氰胺事件考验了我们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08年新春的雪灾、5.12大地震考验了我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能力,藏独分子图谋破坏奥运会事件考验了我们打击恐怖活动的能力。其中高职高专院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根据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何来制定适合自身特征的安全稳定应急管理机制是值得更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院校突发事件的特征及其主要类型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清未癸卯学制算起,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其是自新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高职高专院校的办校规模逐步扩大,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更具多样化。与此同时,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高专院校有其自身的特色: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来说,约定成俗地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四类;而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考虑到学校的教育类型、社会价值、服务功能、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等因素,大多数是以教学培训型为主,依照教育部周济部长的说法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 高职高专教育。具体而言它有如下特征:
(一)教育对象平均年龄相对较小。高职高专院校一般学制为三年,学生年龄层次主要以18岁到21岁这一年龄阶段为主,有的院校从中专院校过渡来的,可能还有从初中毕业就进校的五年制学生,这些学生一般年龄为16岁到20岁,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成人继续教育学院,高职高专院校极少有成年在校生、高中复读年龄偏大的学生,因此其主要年龄层次偏小。这部分学生社会阅历较浅、自制能力较差,应对突发事件的反映不够灵敏,且年轻气盛易爆发冲突、感情脆弱易受伤害,本身就是各大院校的安全稳定突发事件的制造者。
(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抓实训的教育模式。高职高专院校十分注重“职”、“专”素质的培养,除了理论学习,学院还加强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技术培训。因此,除正常教学环境下的设施配备外,大多高职高专院校备有专门的实验室,有的还设立了实训基地,这些实验室都需要严格的操作流程、专注谨慎的操作态度,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大祸。
因此,针对以上的特殊性,在高职高专院校制定安全稳定应急管理机制同时,要注意把握自身特征,量体裁衣,制定出全面的、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高职高专院校安全稳定应急管理机制的基本原则
应急管理机制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之上。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安全稳定应急管理机制主要就是针对突发公共事件,所谓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根据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成4类:一是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二是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三是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四是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
针对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特点,通过研究高职高专院校易发的突发事件,笔者认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安全稳定应急管理机制应遵行以下原则:
(一)以学生为本,保护学生。从某种角度上讲,学生属于弱势群体,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是我们需要保护的对象。学校是以学生工作为中心的,要把保障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位,同时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个群体的力量,组织和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应对突发事件。
(二)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院校书记、校长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负总责。处置工作中,坚持“分级响应、部门配合、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指挥员及其权限,要确保信息收集、情况报告、指挥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
(三)预防为主,化解矛盾。坚持预防为主,从源头上防止危及学校利益、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发事件发生。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协调机制和校园稳定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四)正确引导,法制与教育并重。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未成年人,因此处理涉及未成年人的突发事件的同时,还要注重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要坚持法制与教育并重,引导学生遵循法律,用理性的方式、正当的渠道反映问题、解决问题。
三、高职高专院校应急管理机制的组织、报告、保障体系
根据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原则,各院校书记、校长对学校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负总责,各个部门各司其职,负责本部门事务,同时配合其他部门做好相应的应急管理工作。针对学校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处理学校突发事件除应遵守法律及其学院所在地的法规、政策外,在学院内部要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应急管理体系,准备针对教职员工和学生两套方案的处理路线,坚持以学生为本,保护学生的原则。针对学生的突发事件,要以学生工作部门为主导,组织各个系部、教研室、班级的辅导员、班主任管理好本系、本班的学生,安抚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切忌危言耸听、激化矛盾等不当行为。
一般而言,突发事件并不是完全的毫无踪迹可寻,各高职高专院校要建立高效、灵敏的情报信息网络,通过设立学生信息报告员,不断增加信息收集途径,扩大信息收集范围,提升信息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建立校园不稳定因素流动排查制度,加强对不稳定因素的掌握和研判,对可能发生的影响安全稳定的事件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做好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这种高效、灵敏的信息,我们称之为预警信息,它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组织结构体系,针对学生的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系部辅导员、各班主任、公寓指导老师等途径公告;针对全校包括教职员工的,应及时分级上报,由学院最高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具体事宜。最高应急管理部门应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健全的应急管理机制的实施离不开应急保障机制的作用,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息保障、物资保障、资金保障、队伍保障、培训演练、制度保障等。这就不仅要求学院各个部门要配合好,同时也需要地方其他部门的大力支持,共同为保障高职高专院校的安全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四、高职高专院校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要赏罚分明
学校要组织人事和纪律监察部门对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情况进行专项督察和考核,对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对处理突发事件中没有照章履行职责、玩忽职守、谎报或不报有关信息、不服从领导指挥调度等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处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赏罚分明是一个团队提高自身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孙子兵法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对于在处理突发事件中表现好的部分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责任心,下一次可以做的更好,也有利于激励其他单位和个人改过自新,奋发向上,同时对他们的表扬本身就是对其他人的一种间接的批评,因此,或许没有人要被处分,但是一定要有人被表扬,我们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次,处罚要公平合理。对于突发事件中消极怠工造成影响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处理,无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要维护学校长期的安全稳定,这一项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根据每个单位和个人过错造成的损失大小公平合理处理,要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绝不允许有错不罚、同错不同罚的情况发生,否则制度将难以维持。
【参考文献】
[1]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吕鑫祥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石伟平著.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周耀华.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我们的对策建议[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