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家乡是一个海边小城,那儿住的几乎都是汉族。在得知我被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录取时,周围人的疑惑神情可想而知。有人劝诫我说:“你知道民族学是学什么的啊,别学完了连个工作都找不到,”更有甚者说:“到时候把你分配到边疆去,让你一辈子回不来”,在担心和犹豫中,我迈进了中央民大,迈进了民族学这个我闻所未闻的领域。现在想来,或许是一种心灵的契合吧, 因为经历过之后,才渐渐发现这儿才是自己一直的梦想所在。
强大的“气场”
民族学,又称文化人类学,称呼不同仅在于早期的区域传统上的差异。这个学科算是西方舶来品,20世纪早期传入我国。如今,在发达国家,这门学科依旧影响深远,剑桥、哈佛、斯坦福等国际知名大学都设有这门学科。西方一些知名政治家,诸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英国王储查尔斯和首相布莱尔,也都接受过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教育或深受其理念影响。这门学科进入我国在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之后,日渐显示出其独特的学术价值和魅力,目前国內很多知名学府及研究机构都开设有这个专业。
而我所在的中央民大的民族学专业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实力。50年代初,中央民族学院成立之际,将原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北平研究院等单位从事民族历史、文化、社会和语言等专业研究的一流学者调来集中建成了研究部。研究部阵容强大、名人辈出,吴文藻、潘光旦、费孝通、林耀华、翁独健、翦伯赞等等,每一个都是名重一时的学者,都是当时中国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民族语言和民族史学领域内的首席权威。时至今日,在中央民大民族学这个领域里,依然集结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沿袭着老一代学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大气、严谨求实客观公正的秉性,以及在多元文化沟通中的平和与不卑不亢。我想这也是中央民大民族学专业能够连续七年在教育部网上专业评估中夺冠的原因所在吧。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为人类学、民族学创造了一个“场”,一个充斥着自由气息、人文理念和执著精神的“场”,而我就是被这样的一个场所深深吸引。
广博与宽容的文化
我经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民族学学什么?”每每被问到的时候,我的回答只有两个字“文化”。文化,当然并非我们普通意义上而言的“知识”。在民族学人类学领域内,之于文化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定义,说“人是悬挂在由他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而文化就是这意义之网”。听起来貌似有些复杂,其实很简单,人类创造了文化,却又生活在文化之中。民族学关注的正是这些生活的“表情”,无论是“他者”的还是“自我”的,亦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以其广博与宽容在社会人文学科中独领风骚。现在很多学科开始认识到人类学视角的重要性,于是与其联姻的新兴学科诸如“旅游人类学”、“经济人类学”、“生态人类学”等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记得大一刚接触民族学时,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名为《野蛮城市》的电影片段,我们切实感受到了什么叫“异文化”与“己文化”,什么叫“文化的普同与差异”。记得在“影视人类学”的课上,我们第一次触摸到专业的拍摄机器,第一次扛着重重的机器以自己的视角记录下关注的文化现象,第一次为自己的片子做剪辑时巨大的兴奋与收获……民族学就是这样让人充满惊喜,这一堂课你还沉浸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中,下一堂课你可能就被带入到流行文化的大讨论之中,广博的知识面和跨文化的视野就在这惊喜之中得以历练。
为田野而着迷
在这个领域中,还有一样东西让我深深为之着迷,那就是田野。田野?你或许不解,也许你误会这是一门只围着书本研究的学科。那是因为你不知道,“田野”是“民族学”这个学科的一枚重要“商标”。
田野对于我来说,有着一种致命的吸引力。我的脑海中时常会浮现出这样一幅图画:背着书包,打着行囊,一只笔、一个本子、一只录音笔和一台摄像机,或游离子青山绿水之间,或留连在泸沽湖畔,或行走于茶马古道,体味田野中那永无止境的智慧。“只有在水中观察鱼才能看得更清楚”,七年的专业学习中,我跟随导师到过呼伦贝尔草原调查牧区的城镇化建设;到过齐齐哈尔的富拉尔基区调查达斡尔族的文化变迁现状;到过汉中地区研究当地的水、环境、卫生状况;也独身一人到过黔东南苗族自治州的西江调查千户苗寨的文化遗产与族群认同……每一次与文本解读截然不同的视觉听觉感受都给我带来不同的文化震撼。民族学学科提倡的“参与观察”让我真正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体味不同的风土民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感受着别样人生。这些都是田野的“恩赐”,它带领我从书斋走向田野,让我对那些原本远离我生活的异文化从想象走向了知性认识。
这就是民族学,以其广博、灵气与平和使我们深深陶醉其中。潜移默化之中,我们已经被培养出一种全新的人文视角、精细的思辨、开放的心态和深入的学理性思考,开启了一扇观察人与社会的独特之窗。
链接——
主要课程:人类学、民族学导论、文化人类学、人类学史、生态人类学、民族学调查方法、中国民族概论、世界民族概论、民族考古学、民族经济学等。
就业方向:在党政部门、出版、文化、旅游等单位及教育科研部门从事实际工作和有关研究。
(编 校 魏 娜)
强大的“气场”
民族学,又称文化人类学,称呼不同仅在于早期的区域传统上的差异。这个学科算是西方舶来品,20世纪早期传入我国。如今,在发达国家,这门学科依旧影响深远,剑桥、哈佛、斯坦福等国际知名大学都设有这门学科。西方一些知名政治家,诸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英国王储查尔斯和首相布莱尔,也都接受过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教育或深受其理念影响。这门学科进入我国在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之后,日渐显示出其独特的学术价值和魅力,目前国內很多知名学府及研究机构都开设有这个专业。
而我所在的中央民大的民族学专业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实力。50年代初,中央民族学院成立之际,将原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北平研究院等单位从事民族历史、文化、社会和语言等专业研究的一流学者调来集中建成了研究部。研究部阵容强大、名人辈出,吴文藻、潘光旦、费孝通、林耀华、翁独健、翦伯赞等等,每一个都是名重一时的学者,都是当时中国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民族语言和民族史学领域内的首席权威。时至今日,在中央民大民族学这个领域里,依然集结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沿袭着老一代学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大气、严谨求实客观公正的秉性,以及在多元文化沟通中的平和与不卑不亢。我想这也是中央民大民族学专业能够连续七年在教育部网上专业评估中夺冠的原因所在吧。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为人类学、民族学创造了一个“场”,一个充斥着自由气息、人文理念和执著精神的“场”,而我就是被这样的一个场所深深吸引。
广博与宽容的文化
我经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民族学学什么?”每每被问到的时候,我的回答只有两个字“文化”。文化,当然并非我们普通意义上而言的“知识”。在民族学人类学领域内,之于文化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定义,说“人是悬挂在由他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而文化就是这意义之网”。听起来貌似有些复杂,其实很简单,人类创造了文化,却又生活在文化之中。民族学关注的正是这些生活的“表情”,无论是“他者”的还是“自我”的,亦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以其广博与宽容在社会人文学科中独领风骚。现在很多学科开始认识到人类学视角的重要性,于是与其联姻的新兴学科诸如“旅游人类学”、“经济人类学”、“生态人类学”等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记得大一刚接触民族学时,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名为《野蛮城市》的电影片段,我们切实感受到了什么叫“异文化”与“己文化”,什么叫“文化的普同与差异”。记得在“影视人类学”的课上,我们第一次触摸到专业的拍摄机器,第一次扛着重重的机器以自己的视角记录下关注的文化现象,第一次为自己的片子做剪辑时巨大的兴奋与收获……民族学就是这样让人充满惊喜,这一堂课你还沉浸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中,下一堂课你可能就被带入到流行文化的大讨论之中,广博的知识面和跨文化的视野就在这惊喜之中得以历练。
为田野而着迷
在这个领域中,还有一样东西让我深深为之着迷,那就是田野。田野?你或许不解,也许你误会这是一门只围着书本研究的学科。那是因为你不知道,“田野”是“民族学”这个学科的一枚重要“商标”。
田野对于我来说,有着一种致命的吸引力。我的脑海中时常会浮现出这样一幅图画:背着书包,打着行囊,一只笔、一个本子、一只录音笔和一台摄像机,或游离子青山绿水之间,或留连在泸沽湖畔,或行走于茶马古道,体味田野中那永无止境的智慧。“只有在水中观察鱼才能看得更清楚”,七年的专业学习中,我跟随导师到过呼伦贝尔草原调查牧区的城镇化建设;到过齐齐哈尔的富拉尔基区调查达斡尔族的文化变迁现状;到过汉中地区研究当地的水、环境、卫生状况;也独身一人到过黔东南苗族自治州的西江调查千户苗寨的文化遗产与族群认同……每一次与文本解读截然不同的视觉听觉感受都给我带来不同的文化震撼。民族学学科提倡的“参与观察”让我真正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体味不同的风土民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感受着别样人生。这些都是田野的“恩赐”,它带领我从书斋走向田野,让我对那些原本远离我生活的异文化从想象走向了知性认识。
这就是民族学,以其广博、灵气与平和使我们深深陶醉其中。潜移默化之中,我们已经被培养出一种全新的人文视角、精细的思辨、开放的心态和深入的学理性思考,开启了一扇观察人与社会的独特之窗。
链接——
主要课程:人类学、民族学导论、文化人类学、人类学史、生态人类学、民族学调查方法、中国民族概论、世界民族概论、民族考古学、民族经济学等。
就业方向:在党政部门、出版、文化、旅游等单位及教育科研部门从事实际工作和有关研究。
(编 校 魏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