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金秋,六朝古都南京被金黄的梧桐和层层叠叠的红枫覆盖。穿过北京西路两侧一排排古老的梧桐林荫大道,我们来到华东饭店。在这里有幸见到了享誉乡里,驰名华夏的大画家吕恩谊先生。眼前的吕老:慈眉善目,和蔼可亲,虽已年届耄耋,但岁月的年轮,依旧难掩老艺术家谦谦君子的儒雅和从容。
十帅油画 蜚声画坛
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当日下午5时,在北京怀仁堂隆重举行授元帅军衔和授勋典礼,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被授予元帅军衔,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元帅”由此诞生。
海军画家吕恩谊荣膺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下达创作十大元帅肖像画的任务,满怀激情地投入了创作。他认真搜集和比对十大元帅不同时期的历史照片,悉心琢磨元帅们不同的体态容貌和性格特征,以及与他们接触时所留下的深刻印象。按照排名,首张是画朱总司令。他对朱老总的历史照片逐张揣摩,凝神构思,战争烽火中叱咤风云的朱老总形象渐渐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首作朱老总油画肖像到总政文化部送审,部长陈沂甚为满意,审定顺利通过。此后,画一张,送一张;送一张,通过一张。《解放军画报》从1956年1月起连续10个月用整版画页刊登了吕恩谊的十大元帅油画肖像。他笔下的十大元帅英姿勃发,气宇轩昂,虽均着元帅戎装,但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或威严里透着敦厚;或英武中带着慈祥;或清秀中含着刚毅。神情兼备,惟妙惟肖,达到了形似与神似完美统一的艺术境界。弹指之间,60年过去,岁月轮回,甲子重开。老帅们均已先后离去,但十大元帅的威武英姿却通过画家传神的画笔深深地烙印在全国人民的心底,成为共和国几代人难以忘怀的集体记忆,成为中华艺术宝库中深具历史文化价值的瑰宝!十大元帅肖像油画在画家的艺术生涯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时年26岁的画家吕恩谊因此一鸣惊人,蜚声画坛!
何来神奇之笔
26岁蜚声画坛!何处得此神来之笔?让我们拂去大半个世纪的历史尘埃,漫溯画家的艺术之路和传奇人生。
吕恩谊,江苏响水县人。1930年8月15日出生在“吕团荡”(今响水双港镇恩覃村)的一个开明士绅家庭。吕恩谊乳名小三昌,天生喜欢画画。吕恩谊出生的年代,战乱频仍,物质匮乏,粉笔、铅笔、小刀是他主要的练画工具,画画几乎成了他童年生活的全部。
古人常常把风景毓秀和人杰地灵联系在一起,看来不无道理。毓,育也。吕恩谊的家乡响水是古黄河故道的入海口,东南第一雄关——古云梯关就坐落在响水境内。这里临江傍海,文化厚重,民风淳朴,自然风光秀丽。米芾、龚自珍、吴承恩等诸多大家曾在此留下不朽墨宝与传世之作。家乡的美丽风光也同样滋养了少年画家吕恩谊。他用就地取材的“画笔”,画波涛汹涌的黄海,画白帆点点的灌河,画饱经沧桑的云梯古关,画乡间的芦荡村舍,画天上的朝霞晚夕,画地上的鸟兽虫鱼……当然,画得更多的还是各式各样的人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盐阜大众》报上看到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和副师长张爱萍的木刻肖像,他怀着对两位英雄的景仰之情,一笔一画地把肖像临摹下来贴在墙上。这是小三昌第一次画英雄人物肖像。
15岁那年,吕恩谊参加了新四军,同年入党。在三年解放战争中,他随文工团转战南北,画出了一幅幅感人的作品。多年以后,吕恩谊回忆这段战斗岁月仍无限感慨。他说:“战地是我生命的根,也是我艺术的根。没有这个根,就没有我后来的路”。在这段岁月里,他经受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血与火的洗礼,整个艺术生涯始终与画笔为伍,伴随着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1950年,吕恩谊奉调上海,任華东军区海军政治部刚成立的《海军画报》社编辑。1951年奉调进京,在海军政治部文化部从事专业美术工作。这为他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他经常去中央美院临摹中外名画,观摩师生的优秀画作,从中汲取营养。特别是徐悲鸿的素描使他受益匪浅。50年代初,他在华君武的指导下,创作能力显著提高。
1953年,他创作的人物素描《海军同志,谢谢你们!》《毛主席!毛主席!》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引起一定反响。
1954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成立,24岁的吕恩谊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吸收为首批会员,成为首届中美协会员中最年轻的“小字辈”。他的水彩画《对空射击演习》《舵手》入选全国第二届美展,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他与江平合作的《毛主席和海军战士们》引来好评如潮。美术理论家刘迅评论说,画作“在绘画领袖形象方面,获得了新的成就”,“是一幅成功的,使人们得到许多教育和值得人们欣赏的作品”。
1955年吕恩谊发表了题为《艺术的真实不是事实的实录》的理论文章。通过学术探讨,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思维和创作实践,在艺术道路上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扎实。
1956年吕恩谊荣幸地接受了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委派创作十大元帅肖像画的任务。他不辱使命,画作在全国引起轰动效应,成为画家绘画生涯的第一个艺术高峰!
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也许是一切来得太顺了,也许是上苍的苦心安排!
1957年,风云突变。在总政治部和海军驻京文艺工作者“为党整风”座谈会上,吕恩谊因对取消军队美术编制提了意见,被打成“右派”,开除党籍,留用察看,劳动改造。在生活环境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吕恩谊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绘画,他把绘画艺术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忍受着极大的精神压力,排除一切干扰,拿起画笔坚持画画。在十三陵水库“劳动改造”的岁月里,吕恩谊拼死拼活地干活,常常干得精疲力竭,但只要休息的哨声一响,他就掏出小本本描绘十三陵的山山水水,描画火热的劳动场景。离开工地,他就到中央美院潜心临摹世界名画,还多次去海防前线写生。在这段改造期间,他画了《雷锋组画》《幸福的航程》《亲切的教导》《西沙自卫反击战》《东方破晓》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等全国性报刊上发表。《抗洪斗争》组画参加了1964年全国美展。 十年动乱期间,吕恩谊也没有停下画笔,仍然充满激情地画出了许多歌颂伟大领袖和人民军队的革命历史画作。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幸福的航程》《亲切的教导》《光荣归于毛主席》等优秀作品。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吕恩谊所有的冤案统统平反,多年来背着的一副苦难的十字架被彻底砸碎。一只崭新的凤凰在烈火涅槃中获得新生!平反以后,他晋升为海军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军艺术职称美术系列评委,评选委员会副主任。他终于迎来了一个艺术家可以自由翱翔的明媚春天!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上世纪80年代,是吕恩谊创作的盛年期。他創作发表了上百幅作品。代表作有《海兰》《东方破晓》《根》《青年节》《古关口》等。一些获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艺术界赞叹他是一位多产画家,画坛奇人!1984年春节,张爱萍将军送来了一幅题词:“艺海风流”。1988年,国画大师吴作人先生送给吕恩谊的题词是:“艺无止境”,并缀语曰:“未唔恩谊卅二年,其艺进有加;夙兴夜寐,苍天不负有心人”!在这期间吕恩谊除主持参与了6次全国性、全军性画展外,还3次深入海军基层体验生活,凭着他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洗炼娴熟的技巧,创作出“榕树”“长城”和“大海”系列油画作品。这些新作体现了画家的真情实感,追求沧桑与永恒,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以深厚流畅的画笔表现博大苍茫厚重雄健的山势水势,揭示了画家整个艺术创作的崇高境界。
90年代是吕恩谊创作的巅峰期。1990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吕恩谊画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展出了吕恩谊“长城”“大海”“榕树”系列50篇巨幅新作。张爱萍,李耀文,杨成武,荣高棠,程思远,王光美,陈昊苏,吴作人,艾青,刘白羽,古元,常书鸿,邵宇,谢铁骊,叶楠,张承志,戴煌等各界著名人士,海外华侨,国际友人参加了开幕式。画展开幕后,新华社连发了四条消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北京电视台都作了报道,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专题片。著名文艺理论家顾骧在《文艺报》上发表文章说“这些作品的气息,情感,格调,意境,体现了浓重的力的美,勃发出阳刚之气。它上承秦汉风采,盛唐气概,对宇宙,社会,人生,作更大容量,更深层次的艺术观照,表现出崇高庄美的高层次的审美品格”。香港一位名家看了吕恩谊画展后说:“吕恩谊是当代杰出的油画家,他所画的山水、风景,气势恢宏,无不灵活生动,把握了造型特色。他笔下的人物神采飞扬,精神面貌各异,性格特征迥然……真可谓是画人物画之高手”!《故国夕阳红》是画展的扛鼎之作,写出了千秋痛,写出了中华魂。画家在这里找到了时代脉博和历史意识、民族精神最终的契合。
吕恩谊于1989年12月离休,现已年届耄耋,可谓功成名就,本可颐养天年。但他仍然迷恋于油画的色彩斑斓,舍不得放下画笔。仍不甘寂寞,仍在悉心从事中国油画创作和理论研究,仍在追求新的突破!
(责任编辑 李赞庭)
十帅油画 蜚声画坛
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当日下午5时,在北京怀仁堂隆重举行授元帅军衔和授勋典礼,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被授予元帅军衔,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元帅”由此诞生。
海军画家吕恩谊荣膺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下达创作十大元帅肖像画的任务,满怀激情地投入了创作。他认真搜集和比对十大元帅不同时期的历史照片,悉心琢磨元帅们不同的体态容貌和性格特征,以及与他们接触时所留下的深刻印象。按照排名,首张是画朱总司令。他对朱老总的历史照片逐张揣摩,凝神构思,战争烽火中叱咤风云的朱老总形象渐渐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首作朱老总油画肖像到总政文化部送审,部长陈沂甚为满意,审定顺利通过。此后,画一张,送一张;送一张,通过一张。《解放军画报》从1956年1月起连续10个月用整版画页刊登了吕恩谊的十大元帅油画肖像。他笔下的十大元帅英姿勃发,气宇轩昂,虽均着元帅戎装,但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或威严里透着敦厚;或英武中带着慈祥;或清秀中含着刚毅。神情兼备,惟妙惟肖,达到了形似与神似完美统一的艺术境界。弹指之间,60年过去,岁月轮回,甲子重开。老帅们均已先后离去,但十大元帅的威武英姿却通过画家传神的画笔深深地烙印在全国人民的心底,成为共和国几代人难以忘怀的集体记忆,成为中华艺术宝库中深具历史文化价值的瑰宝!十大元帅肖像油画在画家的艺术生涯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时年26岁的画家吕恩谊因此一鸣惊人,蜚声画坛!
何来神奇之笔
26岁蜚声画坛!何处得此神来之笔?让我们拂去大半个世纪的历史尘埃,漫溯画家的艺术之路和传奇人生。
吕恩谊,江苏响水县人。1930年8月15日出生在“吕团荡”(今响水双港镇恩覃村)的一个开明士绅家庭。吕恩谊乳名小三昌,天生喜欢画画。吕恩谊出生的年代,战乱频仍,物质匮乏,粉笔、铅笔、小刀是他主要的练画工具,画画几乎成了他童年生活的全部。
古人常常把风景毓秀和人杰地灵联系在一起,看来不无道理。毓,育也。吕恩谊的家乡响水是古黄河故道的入海口,东南第一雄关——古云梯关就坐落在响水境内。这里临江傍海,文化厚重,民风淳朴,自然风光秀丽。米芾、龚自珍、吴承恩等诸多大家曾在此留下不朽墨宝与传世之作。家乡的美丽风光也同样滋养了少年画家吕恩谊。他用就地取材的“画笔”,画波涛汹涌的黄海,画白帆点点的灌河,画饱经沧桑的云梯古关,画乡间的芦荡村舍,画天上的朝霞晚夕,画地上的鸟兽虫鱼……当然,画得更多的还是各式各样的人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盐阜大众》报上看到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和副师长张爱萍的木刻肖像,他怀着对两位英雄的景仰之情,一笔一画地把肖像临摹下来贴在墙上。这是小三昌第一次画英雄人物肖像。
15岁那年,吕恩谊参加了新四军,同年入党。在三年解放战争中,他随文工团转战南北,画出了一幅幅感人的作品。多年以后,吕恩谊回忆这段战斗岁月仍无限感慨。他说:“战地是我生命的根,也是我艺术的根。没有这个根,就没有我后来的路”。在这段岁月里,他经受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血与火的洗礼,整个艺术生涯始终与画笔为伍,伴随着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1950年,吕恩谊奉调上海,任華东军区海军政治部刚成立的《海军画报》社编辑。1951年奉调进京,在海军政治部文化部从事专业美术工作。这为他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他经常去中央美院临摹中外名画,观摩师生的优秀画作,从中汲取营养。特别是徐悲鸿的素描使他受益匪浅。50年代初,他在华君武的指导下,创作能力显著提高。
1953年,他创作的人物素描《海军同志,谢谢你们!》《毛主席!毛主席!》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引起一定反响。
1954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成立,24岁的吕恩谊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吸收为首批会员,成为首届中美协会员中最年轻的“小字辈”。他的水彩画《对空射击演习》《舵手》入选全国第二届美展,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他与江平合作的《毛主席和海军战士们》引来好评如潮。美术理论家刘迅评论说,画作“在绘画领袖形象方面,获得了新的成就”,“是一幅成功的,使人们得到许多教育和值得人们欣赏的作品”。
1955年吕恩谊发表了题为《艺术的真实不是事实的实录》的理论文章。通过学术探讨,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思维和创作实践,在艺术道路上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扎实。
1956年吕恩谊荣幸地接受了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委派创作十大元帅肖像画的任务。他不辱使命,画作在全国引起轰动效应,成为画家绘画生涯的第一个艺术高峰!
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也许是一切来得太顺了,也许是上苍的苦心安排!
1957年,风云突变。在总政治部和海军驻京文艺工作者“为党整风”座谈会上,吕恩谊因对取消军队美术编制提了意见,被打成“右派”,开除党籍,留用察看,劳动改造。在生活环境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吕恩谊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绘画,他把绘画艺术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忍受着极大的精神压力,排除一切干扰,拿起画笔坚持画画。在十三陵水库“劳动改造”的岁月里,吕恩谊拼死拼活地干活,常常干得精疲力竭,但只要休息的哨声一响,他就掏出小本本描绘十三陵的山山水水,描画火热的劳动场景。离开工地,他就到中央美院潜心临摹世界名画,还多次去海防前线写生。在这段改造期间,他画了《雷锋组画》《幸福的航程》《亲切的教导》《西沙自卫反击战》《东方破晓》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等全国性报刊上发表。《抗洪斗争》组画参加了1964年全国美展。 十年动乱期间,吕恩谊也没有停下画笔,仍然充满激情地画出了许多歌颂伟大领袖和人民军队的革命历史画作。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幸福的航程》《亲切的教导》《光荣归于毛主席》等优秀作品。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吕恩谊所有的冤案统统平反,多年来背着的一副苦难的十字架被彻底砸碎。一只崭新的凤凰在烈火涅槃中获得新生!平反以后,他晋升为海军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军艺术职称美术系列评委,评选委员会副主任。他终于迎来了一个艺术家可以自由翱翔的明媚春天!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上世纪80年代,是吕恩谊创作的盛年期。他創作发表了上百幅作品。代表作有《海兰》《东方破晓》《根》《青年节》《古关口》等。一些获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艺术界赞叹他是一位多产画家,画坛奇人!1984年春节,张爱萍将军送来了一幅题词:“艺海风流”。1988年,国画大师吴作人先生送给吕恩谊的题词是:“艺无止境”,并缀语曰:“未唔恩谊卅二年,其艺进有加;夙兴夜寐,苍天不负有心人”!在这期间吕恩谊除主持参与了6次全国性、全军性画展外,还3次深入海军基层体验生活,凭着他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洗炼娴熟的技巧,创作出“榕树”“长城”和“大海”系列油画作品。这些新作体现了画家的真情实感,追求沧桑与永恒,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以深厚流畅的画笔表现博大苍茫厚重雄健的山势水势,揭示了画家整个艺术创作的崇高境界。
90年代是吕恩谊创作的巅峰期。1990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吕恩谊画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展出了吕恩谊“长城”“大海”“榕树”系列50篇巨幅新作。张爱萍,李耀文,杨成武,荣高棠,程思远,王光美,陈昊苏,吴作人,艾青,刘白羽,古元,常书鸿,邵宇,谢铁骊,叶楠,张承志,戴煌等各界著名人士,海外华侨,国际友人参加了开幕式。画展开幕后,新华社连发了四条消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北京电视台都作了报道,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专题片。著名文艺理论家顾骧在《文艺报》上发表文章说“这些作品的气息,情感,格调,意境,体现了浓重的力的美,勃发出阳刚之气。它上承秦汉风采,盛唐气概,对宇宙,社会,人生,作更大容量,更深层次的艺术观照,表现出崇高庄美的高层次的审美品格”。香港一位名家看了吕恩谊画展后说:“吕恩谊是当代杰出的油画家,他所画的山水、风景,气势恢宏,无不灵活生动,把握了造型特色。他笔下的人物神采飞扬,精神面貌各异,性格特征迥然……真可谓是画人物画之高手”!《故国夕阳红》是画展的扛鼎之作,写出了千秋痛,写出了中华魂。画家在这里找到了时代脉博和历史意识、民族精神最终的契合。
吕恩谊于1989年12月离休,现已年届耄耋,可谓功成名就,本可颐养天年。但他仍然迷恋于油画的色彩斑斓,舍不得放下画笔。仍不甘寂寞,仍在悉心从事中国油画创作和理论研究,仍在追求新的突破!
(责任编辑 李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