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 “立德树人” 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清晰地明确了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2016年,省教育厅又出台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为“怎样培养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目标有了,实施的建议也有了,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教师要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立足课堂,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着眼于教材内容,让德育在学生身上真实的发生。
就语文学科而言,教材的绝大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人文性和情感性,是实施德育很好的载体。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正因为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反而使它的学科德育一不小心就沦为空泛和说教,使德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如何使德育在语文教学中落到实处呢?下面,我就结合“山东省小学语文学科德育优秀课例观摩活动”中的课例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精心研读教材,找准德育的切入点
例如,济宁张老师执教的《给予树》一课,落脚点放在金吉娅的身上,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描述金吉娅言行句段,意图应该是使学生感受金吉娅的善良。可实际教学效果,给我的感觉是学生仅仅知道了金吉娅是个善良、体贴的女孩,对于善良这一品质的可贵,学生并没有感受到。对于主人公金吉娅的这一品质,课文内容彰显的比较突出,只要孩子们读上两遍课文,不用老师讲解,他们就能总结出金吉娅是个善良、仁爱的女孩。但是,知道不等于感受,“知道”是客观冷静的第三者角度,而“感受”则是融入其中感同身受的切身体会。只有切身的感受才能够对学生的德行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如果老师设计教学活动时,能够以援助中心那个想要布娃娃的小女孩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儿童援助中心里都是些有着怎样遭遇的孩子们,设身处地的想想那个女孩为什么有着想要一个布娃娃的心愿?当理解了小女孩的孤独、寂寞、渴望之后,再去看金吉娅的言行,才会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她善良、体贴的可贵之处,才会感受到及时的给予会给别人带来多大的安慰和帮助,而这种深切的感受才是孕育学生良好德行的种子。
二、细心了解学生,在德育与学生认知之间铺路搭桥
临沂李老师执教的《长征》一课,堪称经典。1、课前指导学生收集、整理长征的相关资料,课上教师适当补充资料。长征这一历史事件,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而遥远的,如果对其没有了解,想要感受诗人情怀,是不可能的。值得学习的是李老师对学生整理资料的指导。例如,让学生搜集阅读五岭和乌蒙山的资料,然后在预习单上用一个词语概括它们的特点,并画出其轮廓。对资料的整理,使学生对五岭和乌蒙山特点有了准确的把握。这是学生深入理解感受毛泽东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必不可少的铺垫。2、精心导学,梯度深入。还是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诗句的学习为例。在前面了解了五岭和乌蒙山山势特点的基础上,李老师引领学生明确了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然后让学生回忆并背诵李白运用夸张的诗句,引导学生比较李白诗句和毛泽东这两句诗夸张的不同之处,通过对比,学生很容易的发现了毛主席的诗句是缩小夸张(把五岭和武夷山缩小了),最后李老师又抛出了两个问题:毛泽东在夸张里还缩小了什么呢?(困难)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乐观)最后这个问题最终指向了这一环节情感目标的达成。这一目标的达成,是以前面层层深入的导学为基础的。老师的引导消弭了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引发了学生真切的体验和更深入的思考,因此,学生不但感受到了毛泽东革命乐观主义的情怀,并且内心也深受其精神的感染。德育目标的达成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如果在德育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生活之间缺少连接的纽带,一味拔高则德育就会沦为空谈。烟台张老师执教的《假如》一课,前半部分的学习,读文,悟情,行云流水,水乳交融。但在课的拓展迁移环节,张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课件出示了三组画面:无家可归的鸟儿;贫困山区的孩子;非洲难民孩子。让学生说一说,“如果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我要给 ,画 ”。这一教学活动的用意可能是引导学生关注需要帮助的人、物,懂得付出关爱。可是那三幅场景,特别是后两幅,距离二年级孩子的生活和认知范围太远了,学生们说出的自然是千篇一律的套话:画书包、画面包……,不會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更缺乏实践意义。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想一想自己身边有哪些需要关心帮助的人或物,再说一说,如果自己有一只马良的神笔,要给他们画什么。那样的话,学生的回答肯定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因为它来自于学生的双眼,源自于学生的内心。这样的引导,才能使学生去注意关心身边的人和物,意识到应该对需要帮助的人付出力所能及的帮助。
语文学科德育的实施,必须紧密结合文本,使学生在品词析句中,在浅吟低诵中,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切忌流于空洞和说教。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读、理解文本,找到恰切的德育契入点,并在这些“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生活实际之间架设通达的桥梁,从而润泽学生的心灵,涵养学生的德行。
就语文学科而言,教材的绝大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人文性和情感性,是实施德育很好的载体。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正因为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反而使它的学科德育一不小心就沦为空泛和说教,使德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如何使德育在语文教学中落到实处呢?下面,我就结合“山东省小学语文学科德育优秀课例观摩活动”中的课例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精心研读教材,找准德育的切入点
例如,济宁张老师执教的《给予树》一课,落脚点放在金吉娅的身上,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描述金吉娅言行句段,意图应该是使学生感受金吉娅的善良。可实际教学效果,给我的感觉是学生仅仅知道了金吉娅是个善良、体贴的女孩,对于善良这一品质的可贵,学生并没有感受到。对于主人公金吉娅的这一品质,课文内容彰显的比较突出,只要孩子们读上两遍课文,不用老师讲解,他们就能总结出金吉娅是个善良、仁爱的女孩。但是,知道不等于感受,“知道”是客观冷静的第三者角度,而“感受”则是融入其中感同身受的切身体会。只有切身的感受才能够对学生的德行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如果老师设计教学活动时,能够以援助中心那个想要布娃娃的小女孩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儿童援助中心里都是些有着怎样遭遇的孩子们,设身处地的想想那个女孩为什么有着想要一个布娃娃的心愿?当理解了小女孩的孤独、寂寞、渴望之后,再去看金吉娅的言行,才会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她善良、体贴的可贵之处,才会感受到及时的给予会给别人带来多大的安慰和帮助,而这种深切的感受才是孕育学生良好德行的种子。
二、细心了解学生,在德育与学生认知之间铺路搭桥
临沂李老师执教的《长征》一课,堪称经典。1、课前指导学生收集、整理长征的相关资料,课上教师适当补充资料。长征这一历史事件,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而遥远的,如果对其没有了解,想要感受诗人情怀,是不可能的。值得学习的是李老师对学生整理资料的指导。例如,让学生搜集阅读五岭和乌蒙山的资料,然后在预习单上用一个词语概括它们的特点,并画出其轮廓。对资料的整理,使学生对五岭和乌蒙山特点有了准确的把握。这是学生深入理解感受毛泽东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必不可少的铺垫。2、精心导学,梯度深入。还是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诗句的学习为例。在前面了解了五岭和乌蒙山山势特点的基础上,李老师引领学生明确了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然后让学生回忆并背诵李白运用夸张的诗句,引导学生比较李白诗句和毛泽东这两句诗夸张的不同之处,通过对比,学生很容易的发现了毛主席的诗句是缩小夸张(把五岭和武夷山缩小了),最后李老师又抛出了两个问题:毛泽东在夸张里还缩小了什么呢?(困难)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乐观)最后这个问题最终指向了这一环节情感目标的达成。这一目标的达成,是以前面层层深入的导学为基础的。老师的引导消弭了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引发了学生真切的体验和更深入的思考,因此,学生不但感受到了毛泽东革命乐观主义的情怀,并且内心也深受其精神的感染。德育目标的达成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如果在德育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生活之间缺少连接的纽带,一味拔高则德育就会沦为空谈。烟台张老师执教的《假如》一课,前半部分的学习,读文,悟情,行云流水,水乳交融。但在课的拓展迁移环节,张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课件出示了三组画面:无家可归的鸟儿;贫困山区的孩子;非洲难民孩子。让学生说一说,“如果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我要给 ,画 ”。这一教学活动的用意可能是引导学生关注需要帮助的人、物,懂得付出关爱。可是那三幅场景,特别是后两幅,距离二年级孩子的生活和认知范围太远了,学生们说出的自然是千篇一律的套话:画书包、画面包……,不會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更缺乏实践意义。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想一想自己身边有哪些需要关心帮助的人或物,再说一说,如果自己有一只马良的神笔,要给他们画什么。那样的话,学生的回答肯定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因为它来自于学生的双眼,源自于学生的内心。这样的引导,才能使学生去注意关心身边的人和物,意识到应该对需要帮助的人付出力所能及的帮助。
语文学科德育的实施,必须紧密结合文本,使学生在品词析句中,在浅吟低诵中,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切忌流于空洞和说教。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读、理解文本,找到恰切的德育契入点,并在这些“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生活实际之间架设通达的桥梁,从而润泽学生的心灵,涵养学生的德行。